第十七章

  日子像流水一般地过去,张继林从同文馆毕业后进了总理衙门,张幼林则揣着北洋师范的毕业文凭,拒绝了好几家新式学堂的盛情邀请,他晃来晃去,最终也没有参加任何公职。张幼林有自己的想法:人生短暂,与其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他宁愿选择过一种无拘无束、轻松自在的生活。

  可是,真有这样的好日子等着他吗?

  转眼之间已经到了辛亥革命的前夜,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以及中华各路仁人志士在南方为推翻朝廷而进行的流血斗争,张幼林都在密切地关注着。然而,他并没有想到,革命之火很快就会燃烧到京城,不仅波及荣宝斋,连他自己也被卷入其中了。

  此时,张幼林正在去往西便门的途中,他将要见到一位来自美国的同门师妹潘文雅小姐。这还得从当年张幼林在北洋师范的英文教习查理先生说起。尽管在“庚子事变”中查理先生和张幼林所属的阵营不同,但这并不妨碍查理先生钦佩自己这个与众不同的学生。对一个白面书生而言,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敢于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抵御迎面而来的猛烈炮火,无论如何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就凭这一点,张幼林就是个值得称道的英雄。这样的想法深深地根植在了查理先生的心中,并且在他以后的生活中不时闪现出激越的火花。

  张幼林毕业后不久,查理先生也返回了自己的祖国美国,进入了位于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Evelyn附属女子学院继续从事教职。

  普林斯顿大学是个不同凡响的高等学府,除了教学一流外,校内的主楼NassauHall曾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做过大陆会议的会址,当时,NassauHall也曾一度被英军占领,华盛顿将军为从敌人手中将其夺回,下令加农炮手向NassauHall开炮,而饱受蹂躏的NassauHall居然在猛烈的轰击下奇迹般地没有坍塌,成为历史的见证。NassauHall的残壁在1802年和1855年的两次大火中焚毁,后来的建筑是由著名的建筑师约瑟夫·亨利·拉特罗布等人重新修建的。

  那天下午,查理先生带着新生来到NassauHall的大门外,慷慨激昂地讲述过这段历史之后,离下课的时间还有一会儿,他扯到了张幼林。他告诉大家,同样在炮火之中傲然耸立的除了NassauHall之外,还有他的中国学生张幼林。查理先生对张幼林的赞美之辞溢于言表,不但再次感动了他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华裔新生潘文雅。

  那时潘文雅十八岁,正是充满诗意幻想的年龄,就是从那一刻起,张幼林成为她心中的白马王子,她还萌发了要回国见他的念头。三年之后,潘文雅终于如愿以偿,不远万里踏上了大清国的土地。

  他们见面的地点选在西便门外的跑马场,这里曾经是皇室王公的驯马基地,“庚子事变”之后辟成了跑马场,供洋人和京城内的官宦、富家子弟在此赛马、娱乐。

  潘文雅身穿骑马装,和几个洋人在马道上纵马飞驰一番过后,来到场外,早已等候的张幼林迎上去,用英语打着招呼:“潘小姐,你好。”

  潘文雅的眼睛一亮:“张先生!”

  他们就这样相识了,这很符合潘文雅的想象:在茫茫的人海中,彼此一眼就认出了对方。不过,对张幼林而言,认出潘文雅太简单了,因为在这个跑马场上,他还没见过第二个纵马飞驰的女性。

  张幼林接过潘文雅手中的缰绳,赞赏地说道:“潘小姐,你的胆子真大,这样的烈马也敢骑?”

  潘文雅笑了:“小意思,我父亲在美国西部经营一家牧场,我从小就和各种各样的马打交道,知道它们的脾气。张先生,我能说句实话吗?”

  “请讲。”

  “你的英文可不怎么样。”

  “不好意思,查理先生回国有十年了吧?我记得那是‘庚子事变’最紧张的时候,后来我就再也没有遇上像查理那样的好教习,让潘小姐见笑了。”

  潘文雅改用汉语:“没关系,以后有机会,我教你!”

  “原来潘小姐能讲汉语?这可太好了……”张幼林还没来得及多说,一个贵族青年骑着一匹栗色的烈马做了一个惊险的动作在他们面前飞驰而过,引得周围人的大声喝彩。

  他们驻足观看,潘文雅问道:“这位先生是谁?”

  “恭亲王奕訢的孙子,溥心畲。”

  “是在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多次出任领班军机大臣的那个恭亲王吗?”

  张幼林点点头:“正是,大清国二百多年,其间多有宗室亲王参政辅佐皇上,而参政诸王以身前之功获得身后之谥,其中得谥‘忠’者,只有睿亲王多尔衮和恭亲王奕訢。”

  潘文雅漫不经心地说道:“可惜恭亲王死得早,要是他活到现在,肯定也是个风云人物。两年前皇上和西太后先后驾崩,我听到一种说法,西太后在将死之前,派人下毒害死了皇帝,你觉得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张幼林下意识地四处看了看:“这可不能乱说。”

  潘文雅笑道:“张先生不必紧张,中国同盟会听说过吧?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推翻朝廷,这在海外是众所周知的事。”

  “潘小姐,你别忘了这是在中国,说错了话就有可能掉脑袋。”

  潘文雅满不在乎:“张先生,你感到恐怖了?你的表情向我证实了这一点,这进一步证明,这种令人恐怖的政府实在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它就应该垮台。”

  “好家伙!以前我总听别人说有革命党,就是没见过,今天总算是见识了,还是个美国革命党。”张幼林半调侃着。

  潘文雅则唇枪舌剑:“张先生的胆量似乎不大,查理先生总和我说,他在中国有个叫张幼林的学生,他是个真正的绅士,也是天下最勇敢的人,现在的问题是,是查理先生说错了,还是我的判断有问题?”

  张幼林环顾左右而言他:“当年查理先生告诉我,他来自一个自由的国度,他有权在任何情境下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可是……他却被‘庚子事变’吓破了胆,因为在中国没有人可以真实地表达思想,所以查理先生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敢回来。”

  潘文雅沉默了,过了半晌她才感叹道:“张先生,你不愧是个生意人,说出话来滴水不漏。”

  庄虎臣终于等来了赵翰博,带着他直接来到了后院休息室。新来的学徒云生给他们端上沏好的茶,云生刚要倒茶,庄虎臣示意他退下。庄虎臣边倒茶边急着问:“听说小皇帝在太和殿登极的时候,在龙椅上是大哭大闹,喊着要回家,有这事儿吗?”

  赵翰博凝惑地看着他:“您是朝廷的七品官,这事儿还用问我?”

  “我那七品官是蒙事儿的,没资格参加皇上的登极大典,不问您问谁呀?”庄虎臣奉上茶来。

  “有这事儿,当时小皇上在龙座上这么一哭闹,在场的王公大臣都很恐慌,登极大也就草草地结束了。”

  “当皇上是个多好的差使,他怎么哭上了?”庄虎臣很是不解,他转念一想,脸上不觉阴郁起来,“这可不是好兆头儿,您知道,买卖人最怕的就是天下大乱,一旦天下真乱了,买卖怕是也没得做了。”

  赵翰博端起茶碗抿了一口:“您还真说对啦!一个小皇上怕是压不住阵脚,闹不好还真可能出乱子,这阵子,革命党在南边儿闹得厉害!”

  “革命党?”庄虎臣瞪大了眼睛,他隐隐觉得这不是什么好词儿。

  赵翰博显得很神秘:“嗨,一帮留学日本的学生,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嚷嚷着要推翻朝廷。”

  “推翻朝廷?”庄虎臣吃惊不小,“那些留学生,不都是朝廷出银子送出去的吗,怎么到了外国就反起朝廷来啦?”

  赵翰博下意识地四处张望了一下,低声说道:“这些留学生到了外国,眼界大开,见了世面,就觉出咱们的朝廷不行了。”

  “那些个嘴上没毛儿的学生,他们说不行,就不行啦?”庄虎臣很不以为然。

  “庄掌柜的,您还甭瞧不起那些学生,他们可是豁出命来干。”

  “怎么个干法儿呢?”庄虎臣担心地问。

  “搞暗杀,在南边儿搞武装起义。”

  这些庄虎臣前些日子听张幼林念叨过,他没怎么当回事,“您那报上说,不是都失败了吗?”

  “失败是失败了,可革命党没死心,我临出门的时候接到一篇急稿,”赵翰博凑近了庄虎臣,“革命党要筹划新的行动,而且已经到了京城。”

  “啊?”庄虎臣不禁大惊失色。

  俗话说,怕什么就来什么。几天之后,中国同盟会的发起人之一、近代中国叱咤风云的重量级人物汪兆铭和他的战友黄复生就出现在了琉璃厂,而且,他们租下了荣宝斋隔壁新倒闭的那家铺子,和荣宝斋成了邻居。

  汪兆铭、黄复生都剪了辫子,身着洋装,在琉璃厂显得分外扎眼。他们租下铺子后就紧锣密鼓,加紧布置,仿佛要在这里大干一番、一展宏图似的。

  庄虎臣从他们门口经过,停住脚搭话:“这铺面你们租下了?”

  汪兆铭走到门口:“我们租下了,您是……”

  庄虎臣指了指荣宝斋:“你们隔壁,荣宝斋的掌柜。”

  汪兆铭伸出手:“幸会,幸会!”

  庄虎臣先是一愣,随即醒过味儿来,也伸出手去:“您这是洋派,怎么辫子也不留了?”

  “我们刚从日本回来,那里不讲究留辫子。”

  “日本?”庄虎臣心里掂量了一下,“那地方好像是专出革命党。”汪兆铭笑了:“您的消息很灵通啊,不过,我们不是革命党,是老实的生意人,您贵姓?”

  “老实就好,我姓庄,庄稼的庄。”

  “庄掌柜,咱们是邻居了,以后还请您多多关照。”说着,汪兆铭又来了一个日本式的鞠躬。

  庄虎臣不习惯在国人之间来这个,他慌忙拱拱手:“您甭客气,您贵姓?”

  “免贵姓汪,您就叫我汪先生好了。”

  “汪先生,您这铺子打算卖什么呀?”这是庄虎臣最关心的。

  “不卖东西,开照相馆。”

  “照相馆?这可是好买卖,你们刚开头儿,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儿的就说一声儿。”

  照相馆跟荣宝斋的生意风马牛不相及,这下儿庄虎臣就放心了。

  守真照相馆隆重开业,鞭炮声响罢,张幼林正好从门口经过,他好奇地打量着照相馆的招牌和橱窗里摆放的照片,照相馆内,潘文雅和汪兆铭正在热烈地交谈,她看见张幼林,向他招手:“张先生!”

  张幼林见潘文雅在里面,就走了进去。潘文雅热情地介绍:“这位是我的朋友,留日归来的汪兆铭先生;这位就是我跟你说过的同门师哥、荣宝斋的少东家张幼林生,我的老师查理先生在十年前也是他的老师。”

  张幼林露出惊喜的神色:“新来的邻居原来是潘小姐的朋友?太巧了。”

  汪兆铭和张幼林握手:“早就听潘小姐提到过你,张先生冒死抗击八国联军,令人钦佩!”

  “这都是过去的事儿了。”张幼林轻描淡写。

  潘文雅看着他:“没来中国之前,我还以为张先生是个剽悍粗犷的西部牛仔,见了面才发现,不过是个白面书生,和我想象的差得太远了!”

  张幼林有些尴尬,汪兆铭连忙说道:“潘小姐从小在美国长大,性情奔放、口无遮拦,张先生不必介意;哎,你是京城的世家子弟,我们刚到这里,人生地不熟,还请老兄多多关照。”

  “不必客气,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请汪先生尽管直言。”张幼林很是诚恳,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在清末,照相是件时髦的新事物,守真照相馆的生意很快就兴隆起来。不过,汪兆铭可不是来做买卖的,他要在京城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的恋人、马来亚华侨巨富陈耕基之女陈璧君小姐也来到了京城,他们经过周密的策划,决定在前门火车站刺杀摄政王载沣派到欧洲访问归来的特使——摄政王的弟弟载涛贝勒和载洵贝子。

  一大早,汪兆铭、黄复生和陈璧君就坐上马车,向前门火车站出发了。马车一路上颠簸着,陈璧君担心地看着装有炸弹的皮箱,用日语悄声问黄复生:“这里面的炸弹不会颠炸了吧?”

  黄复生用日语回答:“这种振动,不会。”

  马车继续向前行驶着,汪兆铭吩咐:“璧君,到了车站,你在车上等着接应,我们两个过去。”

  陈璧君点点头:“好,你们注意安全!”

  他们等待的那列火车不久就进站了,出站的人流开始向外涌动,汪兆铭和黄复生装做接站的人站在一旁,皮箱的皮带已经解开,随手就能取出炸弹。他们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着,重点放在了戴红顶子官帽的人身上。他们反复多次看过载涛和载洵的照片,只要这两个人出现,他们立刻就会寻找时机引爆炸弹。

  那时,摄政王载沣代替自己的儿子、年幼的宣统皇帝行使国家领导权,他派出的特使是代表大清国的,但出乎意料,载沣对自己这两个年轻的弟弟要求异常严格,这次出使不但没有安排隆重的送、迎仪式,甚至连随从、侍卫也没有派,他是有意要锻炼他们,同时由于每年大量的赔款等,朝廷的国库早已空虚,载沣要从自己的亲属做起,给世人做个榜样,以此来推行他的缩减开支、整顿朝纲的远大抱负。

  载涛和载洵身着便装,自己拎着皮箱随着普通人一前一后下了火车,载涛回过头招呼弟弟:“你快点儿!”

  载洵紧走几步跟上来:“来了!这箱子太沉了,我得叫个人拎箱子。”

  “不是早说好了吗?这次出门轻车简从,凡事都自己来,眼瞧着就到家了,怎么最后这点儿苦倒吃不了?”载涛不满地看着他。

  载洵赶紧认错:“哥哥教训得是,我以后改,其实这事儿怨我,我在巴黎从一个摆地摊儿的艺术家手里买了座雅典娜女神的青铜雕像,这东西好是好,就是太重了。”

  “你呀,就是喜欢这些洋玩意儿,这叫玩物丧志,懂不懂?”

  “人家洋人的玩意儿咱也得学学,在有些方面,咱就是不如人家。”载洵辩解着。

  “什么时候都别忘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终还是老祖宗的东西可靠,洋人的玩意儿嘛,不过是用用,不可走火入魔……”

  载涛和载洵夹在人流中向外走,这边,黄复生等得心急:“他们应该有人护送,怎么还没出来?”

  “别急,也许还在后面,我们的消息绝对可靠。”汪兆铭悄声安慰着。

  终于见到前门楼子了,载涛长叹一声:“总算到家了!说了半天还是家里好,那洋人的鬼地方没什么意思,我可是再也不去了。”

  载洵仿佛还没过够瘾:“去过的地方就算了,没去过的,大哥再有安排,我还去。”

  “那往后,你替我得了……”

  他们二人从汪兆铭、黄复生面前擦肩而过,革命党精心策划、准备的一次刺杀行动就这样因为摄政王的廉洁而流产了。

  这当口,张幼林带着母亲、妻子,还有他们刚满一岁的儿子小璐来到守真照相馆照“全家福”,只见铺面上着板儿,大门紧锁,张李氏皱起了眉头:“今儿个是什么日子,怎么没开门儿呀?”

  “妈,别着急,洋学生都起得晚,没准儿还睡懒觉呢,咱们得等会儿。”张幼林安慰着。

  庄虎臣从荣宝斋里出来,看见他们,紧走几步迎上去:“老东家,您怎么在这儿站着呀?”

  张李氏看了看照相馆:“我们来照相,可都这时候了,还不开门儿。”

  庄虎臣摇着头:“唉,这些留过洋的,没法儿说,夜里挺老晚的不睡,早晨不起,要不是他们照相的技术好,我看这买卖早该关张了,要不,您铺子里等吧?”

  “师傅,不用了,他们来了。”张幼林指着远处。

  马车停下,汪兆铭、黄复生和陈璧君先后从车上下来,张幼林迎上去:“汪先生,你们出门儿啦?”

  汪兆铭阴沉着脸:“嗯。”

  张幼林觉出气氛不大对头,小心地问:“你们这铺子,今儿还开门儿吗?”

  “开门,请稍等。”黄复生说着把皮箱放在地上,掏出钥匙打开了大门。

  陈璧君招呼着:“老人家,请进吧。”

  张李氏抱着小璐端坐在前排,张幼林、何佳碧站在他们身后,摄影师黄复生给他们纠正姿势:“张先生,头向右歪一点儿,再来点儿,好,行了!大家都别动,小朋友,看这里。”黄复生手里摇着一个拨浪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啪”,闪光灯一亮,相机快门按下,一张“全家福”拍完了。

  “相片儿什么时候取?”张幼林问。

  黄复生略有犹豫:“这两天我手里有点事情,您要是不着急,过几天怎么样?”

  “没问题,相片儿洗出来,你放到荣宝斋就行,省得万一你们有事出去,我白来一趟。”

  “好!”黄复生把张幼林全家送走后,挂出了“暂停营业”的牌子,关上了大门。

  三个人围坐在桌子旁,沉默了良久之后,黄复生才感叹地说道:“真没想到,这两位王公贵族还挺廉洁,居然没有随从前呼后拥的,自己就出来了。”

  “是啊,要从他们的身份、地位来说,木应该随着一般的平民百姓出站。”陈璧君附和着。

  汪兆铭坚定地挥挥拳头:“这次行动没有成功,我们再谋划下一次!”

  数日之后,张李氏惦记着全家福,催儿子去取,张幼林在路上买了份《帝国日报》,进了荣宝斋后就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儿地看起来。

  新来的伙计王仁山恭恭敬敬地奉上茶来:“东家,您喝茶。”

  张幼林应了一声,漫不经心地问:“隔壁他们把相片儿送来了吗?”

  王仁山摇摇头:“没听说,我给您去问问掌柜的。”

  不一会儿,庄虎臣从铺子后门进来:“幼林,相片儿还没送来。”他在张幼林身边坐下,压低了声音:“不知你听说了没有,这些日子,革命党……”

  庄虎臣才开了个头,汪兆铭手里拿着“全家福”走进来:“张先生,你的照片洗好了。”

  庄虎臣站起身迎上去,接过“全家福”,赞叹着:“照得真不错!”说着递给张幼林:“你瞧瞧。”

  张幼林依旧埋头看着报纸,接过“全家福”瞟了一眼,随口支应着:“是不错。”

  汪兆铭凑过去:“张先生,你看什么呢?”

  “《帝国日报》。”

  “哦,这是同盟会的白逾桓白先生他们办的报。”汪兆铭显然对这份报纸很了解。

  张幼林用手指弹着报纸:“这上面讲得太好了!”

  “是啊,中国要自强自立,就得实现孙中山先生倡导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民国,平均地权’。”

  “要是建立民国,那眼下的大清国怎么办?是改制,还是另起炉灶?”

  “当然得另起炉灶!”汪兆铭有些激动,“不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中国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自强、自立也是空谈!”

  庄虎臣听着不对劲儿,见铺子里没有别人,这才没制止他们。

  张幼林注视着汪兆铭:“汪先生,你这一番高论,很有点儿革命党的味道。”

  “就是。”庄虎臣附和着。

  汪兆铭笑笑,没有答话。

  沉默了片刻,张幼林又问:“听说,革命党在南方前前后后搞了六次武装起义,不是都败了吗?这条道儿,恐怕是行不通吧?”

  “革命嘛,哪儿能没有流血牺牲呀。”

  张幼林思忖着:“可这流血牺牲,换来的是什么呢?”

  “民众的觉醒啊。”汪兆铭不假思索。

  庄虎臣不以为然:“汪掌柜的,我瞧着,民众还是该干吗就干吗,离您说的那个‘觉醒’还远着呢。”

  “那就是流血牺牲的还不够。”汪兆铭又挥起了拳头。

  张幼林站起身:“六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多少是个够呢?”

  “我给你做个比喻,烧熟米饭,需要两个条件,一要有柴火,二要有做饭的锅,柴火燃烧自己、化为灰烬,把热量传给米,才使生米变成了熟饭;锅呢?是默默地忍受水煎火烤。革命党人的奋斗,一是作为柴火,奉献自己,甘心把自己化为灰烬;二是作为锅,以坚忍不拔的耐力,煎熬自己,煮成革命之饭,中国需要多久,革命党人就会奉献多久,直到推翻封建统治的那一天!”

  汪兆铭慷慨激昂,张幼林听得津津有味,庄虎臣皱起了眉头。

  汪兆铭注意到庄虎臣的表情,于是住了口:“张先生,你对这些有兴趣,欢迎过去坐坐,咱们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汪先生学识不凡,改日我一定登门拜访!”张幼林把汪兆铭送到门口,掏出怀表看了看,“师傅,我还有事,麻烦您让伙计把全家福给我妈送过去。”

  庄虎臣点点头:“你去吧。”

  张幼林办完事就约见了潘文雅,他们沿着护城河边散步,张幼林开门见山:“潘小姐,汪先生到底是什么人?”

  潘文雅对这个问题感到诧异:“守真照相馆的掌柜啊。”

  “你要是不说实话,就是没真拿我张幼林当朋友。”张幼林的口气严肃,不像是开玩笑。

  潘文雅也认真起来:“看你说的,我和陈璧君很熟,对汪兆铭应该说也不太了解,只知道汪兆铭十八岁参加科举考试,以广州府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秀才,后来又考取官费到日本留学,汪兆铭是个才子,在东京的时候是《民报》的主笔,我读过他写的文章,非常有感染力。陈璧君在马来亚认识了汪兆铭,从马来亚追随他到了日本,又来到北京。”

  张幼林思忖着:“《民报》是同盟会的报纸,那汪兆铭就是革命党了?”

  潘文雅不置可否。

  其实,用不着她再说什么,张幼林已经证实了自己的判断。凉风袭来,水面荡起阵阵涟漪,张幼林愈加清醒了,他轻声说道:“我觉得汪先生不是个一般的留学生,他身上有一种很特殊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我还说不清楚,总之,我觉得他是一个可以干大事的人,一个小小的守真照相馆可是搁不下他的。”

  话题有些沉重,俩人一时都没了话。过了半晌,张幼林转了话题:“潘小姐,有件事我还忘了问,你明明是个中国人,怎么跑到美国去了?”

  潘文雅又兴奋起来:“我家祖籍是福建,我曾祖父那辈就飘洋过海去了南洋,在那边开橡胶园,做生意,到了我祖父那辈又去了美国,一直到现在。我家虽说几代人都生活在国外,可我曾祖父留下过话,潘家子孙世世代代要学习中国文化,在家族内使用汉语,而且鼓励孩子们多回中国看看。”

  “哦,在海外已经三代以上了,还没忘了中国,真不容易啊。”

  “我爸爸说过,文雅,将来你嫁人也要嫁个中国读书人,少搭理那些洋人,浑身的狐臭,我们潘家又不是黄鼠狼窝,洋人一律不许进我们潘家的门。

  张幼林大笑:“你爸爸说话真有意思,怎么样?潘小姐,出嫁的问题要我帮忙吗?”

  潘文雅望着张幼林:“谁帮忙都行,唯独你不行。”

  “为什么?我们不是朋友吗?”张幼林有些疑惑。

  潘文雅扭过头去:“不告诉你!”

  张幼林好言相劝:“你告诉我并不吃亏,我还可以帮你把把关,在中国一切都得按照老规矩来,这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之前你根本见不到未婚夫,等拜完天地,丈夫掀了红盖头,你才能知道丈夫长得什么样,是个英俊小生还是个大麻子可就全凭你的造化了。”

  潘文雅听得目瞪口呆:“怎么是这样?我爸爸没和我说过这些。那……张先生,要是新娘真赶上个大麻子怎么办?”

  “那就只好认了呗,所以你得有个兄弟一类的人,婚前就帮你看好了。”

  潘文雅站住:“呸!我才不认呢,我凭什么要嫁给大麻子?我将来要是嫁人,一定会嫁个我喜欢的人。”

  张幼林继续向前走:“万一你喜欢的那个人就是个麻子呢?这可保不齐。”

  潘文雅冲上去用拳头在张幼林的胸前乱捣:“幼林,你怎么这么坏……”

  庄虎臣思量再三,觉得还是应该自己亲自跑一趟,于是他没敢耽搁,交待完铺子里的事就急匆匆地来到了张家。

  在张家的客厅里,张李氏拿着全家福看了又看,舍不得放下:“虎臣,这么点儿事儿还麻烦你跑一趟,让我怪不落忍的,其实,你差个伙计送来就行了。

  庄虎臣端着茶碗:“东家,我这心里头犯嘀咕,老觉着守真照相馆里那个汪掌柜的,还有跟他一块儿的那几个人,不像正经买卖人。”

  张李氏还在琢磨全家福,漫不经心地应着:“噢。”

  “他们那照相馆开张没多少日子,按说还亏着本儿呢,可陈小姐那身穿戴,还有那花钱的派头儿,可是太不一般了。”

  张李氏放下全家福,警觉起来。

  庄虎臣继续说道:“汪掌柜的上午跟少爷在铺子里说的那番话,我听着简直就是革命党,什么武装起义啦、流血牺牲啦,又是柴火又是锅的,这哪儿是买卖人关心的事儿啊,幼林跟他谈得还挺热乎。”

  “幼林也关心这些?”

  庄虎臣放下茶碗:“那汪掌柜的能煽乎着呢,我怕幼林一不留神卷进去,这不,过来跟您说说,您可千万嘱咐他,别跟那伙子人套拉拢。”

  “虎臣,那可真得谢谢你了,回头我嘱咐他。”张李氏思忖着,“要是咱们铺子的隔壁住着这样的人,你也得留神。”

  庄虎臣苦着脸:“唉,不瞒您说,我正为这事儿发愁呢。”

  其实,为这事发愁的不光是庄虎臣,张幼林的心里也不轻松。证实了自己的判断之后,张幼林从潘文雅那儿借来了汪兆铭的几篇文章,仔细琢磨了一番,然后就去找了庄虎臣。

  庄虎臣一听说隔壁那几位真是革命党,不由得眉头紧锁:“要真是这样,我的意思,干脆就报官,让衙门把他们抓起来得了,省得生事儿。”张幼林连连摆手:“师傅,万万不可,我读了汪兆铭写的文章《革命之趋势》、《革命之决心》和《告别同志书》,汪先生是位仁人志士,他干的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可钦可佩呀。”

  “你净佩服他了,万一他们折腾出个好歹来,这只是一墙之隔,咱可别引火烧身。”庄虎臣的想法很实际。

  “一般情况下,革命党不会伤害平民百姓。”这一点张幼林是相信的。

  庄虎臣还是忧心忡忡:“可保不齐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事儿,他们可是连命都不在乎的主儿。”

  “从长计议,师傅,您可千万别轻举妄动……”

  张幼林晓知以利弊,千叮咛、万嘱咐,庄虎臣这才勉强答应不去报官。不过,从这天起,庄虎臣几乎就没再睡过一个安稳觉。

  革命党确实也没闲着,已经接近午夜,守真照相馆内的灯还亮着,汪兆铭、黄复生、陈璧君三人相对而坐,他们正在策划新的刺杀行动。

  黄复生说道:“路线我勘查清楚了,摄政王载沣每天早晨八点出王府,经过鼓楼大街,从景山后门进宫。”

  “我们是否可以从鼓楼大街的矮墙后面投炸弹?”陈璧君征询着他俩的意见。

  汪兆铭站起来,在铺子里踱步:“不知你们注意到了没有,鼓楼大街正在修路,那一带的闲杂人员太多,不好下手,我们的目标是摄政王载沣,尽可能不伤及无辜。”

  陈璧君看着他:“那什么地方合适呢?”

  “什刹海和后海的分界处有一座小桥,叫银锭桥,那个地方很僻静,是载沣的必经之路。”

  黄复生思忖着:“你的意思是,我们把炸弹埋在银锭桥下,等载沣过桥的时候引爆炸弹?”

  汪兆铭点头:“对,到时候我去引爆,与载沣同归于尽。”

  “不,你是同盟会当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你的文才、口才和号召力都是无人可以取代的,万一……对革俞损失太大。”黄复生立刻就否决了。

  汪兆铭断然说道:“梁启超骂革命党人是‘远距离革命家’,章炳麟等人又背叛了孙先生和同盟会,现在已经到了非口实所可弥缝,非手段所可挽回的地步,我们必须拿出具体的行动来证明自己革命的决心,击破梁启超之流的不实之词,促使同盟会内部团结,挽回民众对革命的信心。”他慷慨激昂:“我在《革命之决心》这篇文章当中说过,革命党人要为革命作釜作薪,现在正是需要我做革命之薪的时候,吝惜柴薪,怎么做成革命之饭呢?我去,你就不要争了。”

  黄复生刚要开口,“当、当、当”,门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三人都是一怔。

  汪兆铭过去打开门,只见庄虎臣站在门外,他一脸的歉意:“汪掌柜的,对不住,这么晚来打搅您,我有个熟人儿他们家老爷子刚过去,要洗相片儿,摆在灵堂里供着,您给放大着点儿,这是底版。明儿早上他们过来取,我那熟人儿说,南城的照相馆就数您这儿的技术好,您瞧,都这时候了,真给您添麻烦。”

  汪兆铭接过纸袋:“没关系,我们加个班,明天过来取就行了。”

  “得,汪掌柜的,谢谢您啦,这银子……”庄虎臣说着从大褂里往外掏。

  “取的时候再说吧。”

  送走了庄虎臣,汪兆铭把纸袋递给了黄复生,黄复生抽出底版,借着煤油灯的光亮看着:“兆铭,咱们这照相馆还真做出名声来啦,说实话,若不是因为革命,我还真想把这个照相馆正式经营下去。”

  汪兆铭笑道:“算了吧,你这种挣一个花两个的人,不出半年就得把照相馆做垮了。”

  黄复生放下底版:“还说我呢,你比我也强不到哪儿去,我听邻居说,守真照相馆的那个汪掌柜的,哪儿像个买卖人,分明就是个甩手掌柜的,成天晃悠,没见他干什么正经事。”

  陈璧君皱起了眉头:“兆铭,这可不是件好事,你们这两位男士头上没辫子,一口的南方口音,本来就引人注目,再让人看出来做生意也是外行的话,那朝廷的鹰犬该上门了。”

  汪兆铭摇摇头:“没这么严重,不等他们找上门来,我已经把事干完了。复生啊,我看今天夜里借着洗相片,咱们就把炸弹组装起来如何?”

  “没问题,喻培伦明天就到了,现在就干吧。”黄复生站起身,向暗室走去。

  汪兆铭沉吟着:“培伦来了就好了,他可是炸弹专家,咱们有了他就会如虎添翼。”

  那天夜里,守真照相馆内的灯几乎是亮了通宵。

  张幼林半靠在床上翻报纸,何佳碧把小璐哄着了,轻轻地把他放进了小床里。

  小璐不是他们的亲生儿子,何佳碧婚后多年设有生育,在张李氏的提议下,他们过继了堂哥张继林的儿子,何佳碧对他非常疼爱,视如己出,但作为一个女人,不能生育,这始终是她的一块心病。

  何佳碧给小璐盖好了被子,忧心忡忡地说道:“幼林,继林哥病了,这些日子一直吃不下东西。”

  张幼林抬起头:“请大夫看了吗?”

  “嫂子说,吃了一阵子汤药,不大管用,你抽工夫过去看看。”

  “他从同文馆毕业以后进了总理衙门,这些年朝廷的对外事务也没什么大起大落,按说是个享福的地方,他怎么倒病了呢?”张幼林皱起了眉头。

  何佳碧上了床:“人吃五谷杂粮,身子骨儿难免出毛病,跟当什么差好像没多大关系。你看人家继林哥,人虽死性,可有个正经差事干着,你好歹也是洋学堂里出来的,整天就这么晃来晃去的,铺子里的事儿也不真上心,实在没办法才跟着张罗张罗,唉!”

  张幼林放下报纸:“又来了,我不是早就说过吗?人各有志,我喜欢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人这一辈子很快就过去,劳神费力的地方多了,发愁的事儿也有的是,你看着我整天晃晃悠悠,可我心里想什么你都知道吗?”

  何佳碧避开了他的目光,酸溜溜地说道:“哼!你当我不知道?你在想着潘小姐。”

  “佳碧,你无缘无故瞎吃哪门子醋啊?潘小姐是查理先生的学生,论起来我算她同门师兄,你怎么想到那上去了?”

  “那天请她吃饭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潘小姐喜欢你。”

  张幼林有些火了:“你凭什么这样说?”

  “凭我是个女人,我能感觉到,她的心里有一团火,这把火早晚会烧起来。”

  张幼林克制住自己:“佳碧,别胡思乱想。”

  “我知道,你喜欢洋派的女人,你和潘小姐谈得来。”何佳碧的眼圈红了。

  “谈得来就一定要有事吗?佳碧,你现在怎么越来越……”

  何佳碧打断了他:“我说吧,你看,你已经开始嫌弃我了,我怎么了?越来越讨厌了,是不是?”

  “我可没这个意思,是你自己在没事儿找事儿。”

  “幼林,我知道,在你眼里我已经是个黄脸婆了,更何况……这么多年我也没能为你生个孩子,如果你愿意的话,就把潘小姐娶过来,我不会阻拦的,只要你高兴,我怎么都行。”何佳碧的眼泪默默地流了下来。

  张幼林的火终于被逼出来了,他大声吼道:“越说越没边儿了,何佳碧,你给我闭嘴!”

  何佳碧先是愣住了,随即伏在床上大哭起来。张幼林摇着头,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已经过了晌午,额尔庆尼独自在琉璃厂街上走着,庄虎臣从后面赶上来:“额大人,今儿个您怎么没坐车呀?”

  “心里烦,走道儿散散心。”额尔庆尼显得愁眉苦脸。

  庄虎臣小心翼翼地问:“您遇着什么烦心事儿了?要不然,跟我到铺子里坐坐?”

  “行啊。”

  额尔庆尼跟着庄虎臣来到了荣宝斋后院的休息室,刚一坐定,他就长叹一声:

  “唉!庄掌柜的,我跟您也算是老交情了,不怕您见笑,我这辈子有两样儿东西最割舍不下,一个是美食,另一个就是女人。我新娶的那六姨太,大把的银子刚给她花出去,给他们家置了房子置了地,您猜怎么着?她翻脸就不认人,几句话说不对付,拔腿就走,这还了得啦?”

  庄虎臣奉上茶来:“是得好好管管,找回来没有啊?”

  “正找呢,我在家里待着憋闷,出来走走,气死我了!”

  庄虎臣安慰着:“您呢,也别真生气,六姨太岁数小,您多让着她。额大人,最近官里头有什么要置办的吗?”

  额尔庆尼一拍脑袋:“嗨,您不提我还忘了,上书房的文房用品该进了,翰林们前天就嚷嚷没的用了,唉,都是这小狐狸精闹的”

  庄虎臣站起身:“您坐着,我这就让伙计送过去。”

  额尔庆尼在荣宝斋一直坐到了日头偏西,庄虎臣请他到鸿兴楼用过晚餐,这才悻悻地返回家中。他满以为这时候六姨太已经找回来了,正在家里等着给他认错,可没承想,进到新房里一看,里面还是空空如也,额尔庆尼立刻大吼起来:“人呢?”

  三郎赶紧跑着进来:“大人,该去的地方都去过了,可是……”

  “你们这些饭桶,怎么连这点儿事儿都办不好?”额尔庆尼咆哮着,面色铁青。

  三郎耷拉下脑袋,没敢言语。

  额尔庆尼拍着桌子:“滚!找不到六姨太,就不要回来见我!”

  “是。”三郎退下了。

  遣走了三郎,额尔庆尼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他在屋里转了半天磨,心里这口气怎么也消不下去,干脆又出去溜达了。额尔庆尼来到了大门口,此时已经是大半夜了,用人劝阻着:“大人,这大冷的天儿,您还是回屋去吧。”

  额尔庆尼摇着脑袋:“我心里憋闷,待不住。”用人打开大门,额尔庆尼漫无目的地向外走去。

  这当口,革命党的炸弹已经准备妥当,汪兆铭决定就在今夜去安装,明天一早引爆。寄真照相馆内,中国同盟会会员喻培伦和汪兆铭握手告别:“兆铭兄,我们先走一步。”黄复生提着皮箱站在他身后。

  “培伦、复生,你们千万小心!”汪兆铭叮嘱着。

  送走了他俩,陈璧君关上大门,拉着汪兆铭来到了卧室:“兆铭,明天……”她说不下去了,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汪兆铭把她拥入怀中,轻声说道:“此行无论事成与否,都没有生还的希望,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就是要用行动击破各种对革命党领袖的不实之词,使同志们重新振作起来,把推翻朝廷的斗争进行到底。璧君,你记住,我虽将流血于银锭桥下或菜市街头,然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也!”汪兆铭激动起来。

  陈璧君泪眼婆娑地望着他:“兆铭,今天是我们最后一个晚上了……我愿意把自己献给你。”

  汪兆铭一时性起,急忙去解陈璧君的旗袍,但片刻之后,他停住了手:“不,璧君,我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毁了你一生的幸福……”

  “兆铭,我是自愿的,我爱你!我不在乎形式,只要你愿意,我们现在就举办婚礼。”

  汪兆铭镇定下来:“璧君,革命家生活无着落,生命无保证,结婚必然陷妻子于不幸之中,让自己所爱之人一生不幸,这是天大的罪过。我发过誓,革命不成功就不结婚!”他丢下陈璧君,独自走出了房间。

  就在陈璧君落泪悲伤的时候,额尔庆尼转悠到了银锭桥附近,他远远地看见有两个人跳下了银锭桥,这一奇怪的举动引起了他的注意,额尔庆尼站住了,自言自语:“嘿!大半夜的,到桥底下干吗去?”额尔庆尼转念一想:会不会是那小狐狸精和她相好的看见我躲起来了?不行,我得过去瞧瞧。就这样,额尔庆尼怀着一颗愤怒的心悄悄地接近了银锭桥。

  这是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银锭桥下,俩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喻培伦埋炸弹,黄复生在他身后拉着电线。

  额尔庆尼躲在暗处看了半天,缓缓松了口气,心想,还好,不是那小狐狸精。

  额尔庆尼转身刚要离开,又一琢磨:不对呀,怎么拉上电线了?这黑灯瞎火的,他们要干吗呢?该不是……得,赶紧的!额尔庆尼慌慌张张地跑了,黑暗中脚下被石头绊着了,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额尔庆尼没敢耽搁,立刻到巡警部报了警。

  额尔庆尼发出的响动引起了黄复生的注意,他低声对喻培伦说道:“不好,我们被人发现了。”

  喻培伦听罢站起身来,借着朦胧的月色,他仔细辨认着额尔庆尼远去的背影:“会是什么人呢?”

  两人商议,先退到安全地带观察一下再说。没过多久,一队巡警向银锭桥包抄过来,他们只好快速撤离了。

  第二天,这件事就在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潘文雅早就约好这天请黄复生为她拍照,然后由张幼林陪同游览京城的一些名胜古迹。当她如约来到守真照相馆的时候,张幼林已经提前在那里等候了。潘文雅带来好几套华丽的服饰,她不停地变换装束,摆出各种优美的姿势,黄复生抓住美妙的瞬间及时按下快门,俩人配合得相当默契,张幼林坐在沙发上欣赏着。快拍完的时候,汪兆铭从后门进来,俩人攀谈起来。

  “兆铭兄,你听说了没有?昨儿个夜里,警察在什刹海银锭桥下搜出炸弹来,好家伙,这些革命党可真够有胆儿的。”张幼林表面上说得轻松,其实心里还在犯嘀咕,他拿不准这是否就是眼前的这几个人所为。

  汪兆铭佯装不知:“哦,我还不知道,你是听谁说的?”

  “报上都登了,说是冲着摄政王来的,是朝廷内部的派系斗争。”

  “何以见得呢?”汪兆铭饶有兴味。

  “报上说,包炸药的报纸是洋文的,上面有伦敦的字样儿,涛贝勒和洵贝子刚从伦敦回来,有人怀疑是他们指使人干的,也有人怀疑是庆亲王想篡权……”

  张幼林还没说完,喻培伦手里拿着报纸兴冲冲地从外面进来:“报上的最新消息,凶手已经抓到了!”

  “是什么人?”张幼林问。

  喻培伦摇头:“没细说。”

  潘文雅照完了,汪兆铭把他们送到铺子门口:“你们走好,张先生,欢迎你随时坐坐。”

  送走了潘文雅和张幼林,趁着铺子里没有顾客,几个人又凑在了一起。黄复生低着头,声音低沉,还在重复已经说过好几遍的那些话:“这件事的责任在我,我应该趁巡警没到时将炸弹和电线转移……”

  喻培伦打断了他:“事情已经发生了,好在有惊无险,没什么事了,大不了就是损失一些炸药和电线,你就别自责了。”

  “是啊,看来朝廷得出了错误判断,还抓到了什么凶手,等到他们搞清楚了,我们早安全撤走了!”汪兆铭显得颇为兴奋,停顿了片刻,他坚定地说道,“现在我决定,这个计划重新进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培伦,你马上准备去东京买炸药。”

  喻培伦站起身:“是!我明天就走。”

  “璧君已经去买车票了,她明天也动身,到南洋去筹款,我和复生留在这里,筹划下一次行动……”

  由于刺杀摄政王未遂事件,银锭桥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里本来也是京城的一处著名景观,于是张幼林临时改变计划,带潘文雅去了什刹海。

  什刹海的前海与后海就像一个颀长的葫芦,在其蜂腰部有一座汉白玉的小石拱桥,因它形似元宝,故取名银锭桥。银锭桥始建于明代,别看桥体不大,却是什刹海景区的点睛之笔,站在桥上远眺西山更是堪称一绝。那时,人们站在京城内的任何一块平地上都看不到郊外的西山,唯独站在与地面等高的银锭桥上引颈西望,才可以领略到西山浮烟晴翠的绰约丰姿。这是因为,宽阔颀长的后海构成了一个扇面章形的视角,加上新街口一带没有高大的建筑,西山便呈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一览无余。

  潘文雅扶着银锭桥的栏杆极目远眺,张幼林介绍道:“银锭观山是燕京十六景之一,明代的史籍里就有明确的记载,乾隆皇帝还专门写过一首诗来赞颂:‘银屏重叠湛虚明,朗朗峰头对帝京,万壑精光迎晓日,千林琼屑映朝晴。”

  眼下正是初春时节,树木还是光秃秃的,潘文雅有些遗憾:“这里到了夏天一定更好看。”

  “说对了,每到夏天,特别是雨过天晴的时候,碧空如洗,那时的西山郁郁葱葱、层峦叠嶂,别有一种韵味。”

  微风夹杂着烤肉的香味飘然而至,潘文雅嗅了嗅鼻子,马上表示她肚子饿了,张幼林一笑,带着她信步走下银锭桥,进了距银锭桥仅数十步之隔的烤肉季饭庄。

  俩人在靠窗子的桌旁坐定,潘文雅惊讶地问:“京城也兴吃烤肉?”

  张幼林给她斟上茶:“当然,烤肉最早是由蒙古人带人京城的,开始是在露天烧烤,野味十足,在炙条下燃着松木,炙条上翻烤着鲜嫩的羊肉,松烟的香味与羊肉的香味混在一起,四处飘散,让人食欲大增。”张幼林颇为神往:“那时的人们一手执壶抿酒,一手啖肉,夏秋之间还可以观赏银锭桥畔的荷花,大有‘炙味香飘清清烟’的美韵和意境……后来这种烤肉的吃法就移到了店内,这家饭庄也算是京城的名店了,从咸丰年间开始经营,烤肉的原料特别讲究,要先经过加味腌煨,这样烤熟后才含浆滑美、香淳味厚,而且不腻不膻,肯定让你大饱口福……”

  堂倌端上烤肉和芫爆散丹、扒肉条、它似蜜、红烧牛尾等几样清真菜品,潘文雅对肉类美食一直情有独钟,她一一品尝,赞不绝口。席间,潘文雅问道:“摄政王的家就在这附近吗?”

  张幼林指了指西边的一座府邸:“就是那儿,摄政王的家醇王府,在康熙爷的时候是大学士纳兰明珠的相府。”

  潘文雅思索了片刻:“这么说,纳兰性德就出生在那里了?”

  张幼林点头:“不错,那里不但出了纳兰性德这么一个大词家,纳兰明珠之后,成了乾隆爷的第十一个儿子、成亲王的王府。”

  “成亲王是谁?没听说过。”

  “成亲王永瑆是当时的一代书法名家。”

  潘文雅有些遗憾:“可惜,我对书法不太了解。”

  游玩了一番过后,张幼林送潘文雅回到了她的住所。张幼林把用荣宝斋的包装纸精心包裹的汪兆铭的文章还给潘文雅:“汪先生的文章我拜读了,他在做着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令人钦佩啊。”

  “你干吗拍照的时候不给我?”潘文雅颇感意外。

  “这是绝密的东西,照相馆里人太杂,你千万收好。”

  “晚上我就还给璧君。”潘文雅把文章放进了随身携带的手包里。

  “谋刺摄政王的凶手抓到了,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要不然,我还真以为是汪先生他们干的。”

  张幼林和潘文雅道过别,他已经走到了房门口,又转过身:“汪先生在同盟会里是个重要人物,朝廷出十万两银子悬赏他的人头,他在日本不是更安全吗?跑到朝廷眼皮底下干什么来了?”

  潘文雅摇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

  这事不光张幼林感到蹊跷,很快,巡警厅也注意起了琉璃厂守真照相馆的这位汪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