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金错刀(十四)

谢琅却突然伸手握住了那只正执笔的手。

卫瑾瑜皱眉。

谢琅道:“先跟我出去。”

“待会儿我替你抄。”

他当先站了起来,直接抽走了卫瑾瑜手中的笔,又解了自己身上的氅衣罩到卫瑾瑜身上,不由分说拉着人往外走,另一只手则顺手拎起了案上那两盏灯。

今日除夕寺中灯火通明香客皆可自由通行。

谢琅手里提着灯直接带着卫瑾瑜到了大慈恩寺后山。后山是一片桃林,春日桃花竞放,夭夭灼灼,是有名的踏青郊游胜地,冬日里此处只剩一片光秃秃的桃林除了寺中和尚很少有外人过来。

山顶上有一座六角亭供来往行人歇息。

二人到时亭中红泥火炉,灯火如昼四周还围着挡风的帷帐。李崖和赵元站在外面见谢琅和卫瑾瑜过来,两人笑着行礼:“世子三公子酒食已经备好。”

“进去看看。”

谢琅带着卫瑾瑜进了亭子里。

亭中食案上果然已经摆满热腾腾的酒食石案旁还架着两个红泥小炉一个煮着茶一个温着酒,因围着帷帐且放着炭盆火炉这些取暖之物,这狭小的一方空间里,竟薰暖如春。

“时间仓促,只来得及备了这么些,你若有其他想吃的,我让他们现去准备。”

谢琅道。

卫瑾瑜已经将手抽了出来,盯着那案酒食看了片刻,道:“你敢在佛门胜地公然摆酒肉,就不怕佛祖降罪么。”

“我不信这个,再说了,今日除夕,佛祖也得过年,为了借他宝地,我已提前孝敬过他了。我可教人在大雄宝殿里供奉了整整三十坛罗浮春。”

卫瑾瑜一扯嘴角,未置一词。

谢琅收敛了神色,认真看着眼前人:“瑾瑜,看在我辛苦张罗了这一桌的份上,赏个脸,喝杯酒如何?”

天空尚在飘着细雪,李崖和赵元已经识趣退下,这梵寺后山的山顶,有一个独立于世外的空旷与安静。

卫瑾瑜出神片刻,自在案后展袍坐下,捞起案上已经倒好的一盏酒,道:“同朝为官,大家坐下来喝盏酒没什么,不过,你不该待在这里,我们三杯为限,喝完酒,便各回各处吧。”

卫瑾瑜要喝第一杯,谢琅走过来,伸手拿走酒盏,将里面的冷酒倒掉,换成炉上温着的热酒,重新放回卫瑾瑜手里。

“先吃饭再说,酒不急着喝。”

谢琅直接就着最近的位置坐下,先盛了一碗热汤羹,放到卫瑾瑜面前,又端起自己面前的空碟子,把各样热菜都夹了一些。

“我去望乡楼看过,你只喝了酒,那些菜一样未动,先吃些东西。”

谢琅把夹满菜的碟子递过去。

卫瑾瑜不奇怪。

谢琅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在这里,今日鳌山灯会,他只遇到了孟尧与魏惊春二人,谢家人也在逛灯会,多半是双方遇上,那二人无意透露了他的行踪,此人才会找过来。

“我不吃,是因为我不饿。”

卫瑾瑜饮了口酒。

“这些菜,我也不会吃,真是辜负你一番辛苦了。”

“你不用因为可怜我,而白费力气做这些。我不会感动,更不会因此感激你。”

卫瑾瑜喝完一盏酒,又要去倒第二盏。

“只喝三杯,谢你好意。”

谢琅没接话,起身,拿起那件玄色狐皮氅衣,重新罩到卫瑾瑜身上,道:“跟我出去。”

卫瑾瑜显然没有这个兴趣。

谢琅便拉起人,一道出了亭子。

雪不知何时停了,山道上一片皑白。两人踩着雪,穿过桃林,在山壁崖前停下,从上往下俯瞰,上京繁华城池和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卫瑾瑜站在崖前,沉默看着眼前景象。

谢琅却指着南面方向。

“看那边。”

卫瑾瑜循着他所指望去,原本只是随意一瞥,等看清那远处景象,视线倏地定住。

天幕广袤而阒寂,然而此刻,一盏盏孔明灯正从南郊山间林间慢慢升起,铺天盖地,犹若星辰,犹若神火,不过片刻功夫,便以极壮丽的姿态铺满半面天空。

这是一幅极震撼的画面,连不少百姓都从家里跑出来,纷纷张着脖子望向那些孔明灯。

谢琅道:“在我们北郡有个习俗,除夕夜,送心爱之人孔明灯,能让他这一生都得天神庇佑,平安喜乐。”

卫瑾瑜:“你不是不信鬼神?”

“偶尔信一信也无妨。”

卫瑾瑜没有说话,只是站着,静静地望着犹若星河铺展在夜空中的灯,久久不动。

“万般心意,以此为证。”

“瑾瑜,新岁快乐。”

谢琅道,同时伸手,轻轻握住了藏在袖管中的那只冰凉如玉的手。

卫瑾瑜终于偏头,看向那张灯火映照下俊美摄人,英姿勃发的脸。

心里禁不住想,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人。

出神的功夫,腕间忽然一凉,卫瑾瑜低头,才发现手上多了两只金环,一模一样的形制,上面镂着精致的花纹。

卫瑾瑜试着摘了摘,没能摘掉,皱眉问:“这是何物?”

若是说实话,这人肯定不会收。

谢琅道:“我特意到庙里求的,一旦戴上,就不能摘下,否则,会引来佛祖怪罪,影响运气的。”

“这金环和你尺寸正合,不大不小,也衬你肤色,果然是极好的。”

卫瑾瑜抬起左腕,盯着那环打量了几眼,不知想到什么,慢慢露出一点戏谑笑:“我倒不知,这上京城里还有能求到金银贵物的寺庙。”

“如此好物,恐怕要掏光世子所有积蓄吧。”

“我成日戴着招摇,如何过意的去。”

谢琅:“那有什么,能博美人一笑,别说是掏光所有积蓄,把这我这个人押在大雄宝殿里给佛祖当灯台都是可以的。”

“当然,此物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

卫瑾瑜随口问:“什么作用?”

谢琅:“有了它,我就永远不会弄丢你了。就算离得再远,我也能第一时间找到你。”

卫瑾瑜抬头,用异样的眼神看他一眼。

半晌,再度一扯唇角。

“你就不怕我当了卖了?”

“不怕,因为你摘不下来。”

对方几乎以无赖语气道。

卫瑾瑜眸光冷了些。

“怎么弄的?”

谢琅道:“公孙昶是天下闻名的机关大师,找他给一对金环设计机关,到底有些大材小用了。”

卫瑾瑜动作顿了下,放下腕,广袖垂落,盖住金环。

“看来你已经知道了。”

“谈不上。早在清鹤山庄时,我就已经猜出来,公孙昶这样的人物,不是雍王能够驾驭拿下的。我只是好奇,你是靠什么驾驭他的。”

卫瑾瑜:“你手段这般高明,就没从他嘴里撬出点东西?”

“他是你的人,我不会动。再说,那位公孙大师,神仙一样的人物,我如何敢动。”

“看来,我还得置一桌酒席,好好感谢你。”

“不用,你肯赏脸,喝我一杯酒,我已经心满意足。”

正此时,浑厚辽远的钟声以上京城为中心,向四方城池,向旷野里回荡开来。

不少孔明灯也在城中各处冉冉升起。

旧岁已去,新岁正式开启。

回到静室,谢琅让卫瑾瑜去睡觉,他自己果真要坐到案后抄经。

卫瑾瑜淡淡道:“不用了。”

“说到做到,绝不失信。”

谢琅提起笔。

卫瑾瑜无情道:“这是写给我母亲的,你字太丑,我怕她眼睛受不了。”

这话其实有些孩子气。

谢琅道:“放心,我慢慢抄,保证给你抄得工整便是。”

卫瑾瑜便没有再理他,坐到一边榻上,打开窗户,一边喝茶一边看风景。

谢琅展开经卷,意外发现经卷下压着一副图画。

图上亭台楼阁,处处精妙,环水而建,与上京宫殿形制大为不同,画旁题着五个字:「金陵四时记」。

谢琅问:“这是你画的?”

卫瑾瑜看了眼,没说话,算是默认。

谢琅问:“为何是金陵风景图?”

本以为得不到回答时,卫瑾瑜道:“因为我出生在金陵。”

谢琅意外。

“金陵?”

“嗯。我母亲与父亲成婚不久,父亲便被派往金陵任职,金陵有行宫,我母亲闲暇时经常去金陵看望父亲,期间我出生。”

谢琅极少从卫瑾瑜口中听到父母的事。

他显然也不喜欢提。

今日两人难得能心平气和坐着,面对面说这么多话,正想说话,心口猝不及防袭来一阵剧痛,仿佛无数密密麻麻的利器刺穿那一方血肉,如无数次午夜梦回时被心口无名剧痛惊醒一般。

真是奇怪,金陵二字,怎么会让他有这种反应。

谢琅用力握拳,想消解这种隐痛与不适,然而越是抵抗,那痛反而越清晰越深。

卫瑾瑜看他一眼。

“怎么,你不舒服?”

“没事。”

谢琅压住异样,平复片刻,道:“只是有些意外罢了,我从未去过金陵,只听说那里气候很好。”

卫瑾瑜点头,眼底倒无太多情绪波动。

“还成吧,我也许久没去过了。”

谢琅道:“等以后有机会,我们去金陵看灯会。”

这话让卫瑾瑜把玩茶盏的动作一顿。

他到底没说什么,只是侧眸,再度看了眼已经正襟危坐,开始认真誊写经文的谢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