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和巡检司谈判,登船

水手们虽然年轻力壮,可到底人数太少,很快就在斗殴中落了下风,一个接一个地被镇民和皂吏们揍成猪头,然后统统绑缚起来。

好在镇民和皂吏们下手有分寸,只是把人打成轻伤,并未造成任何死亡。

但巡检可不会轻饶了这些在自己地盘上捣乱的水手,一边将这些人统统押回自己的衙署,一边派人去请这些水手的头人,自然是韩龙和王行知了。

韩龙顾忌自己的身份,加之不擅长处理庶务,只好全权委托给王行知了。

不过韩龙还没蠢到家,临行前给了王行知一个嘱咐。

“务必要将水手全部救回,尽快带回船上,以安定人心,尽快启程。”

离开沧州后,失去了庞大的教众基础,自己的手下死一个就少一个,因此韩龙现在很珍惜人手。

来到巡检司,王行知被请到巡检面前就坐。

或许是因为官小的缘故,这位巡检并没有什么官人的气质,更无当官的臭架子。

可相应的,他的作风也粗犷许多。

见面第一句,他就向王行知要求贿赂。

“一个人给我十两银子。”

王行知露出欲言又止的样子,巡检紧接着补充道。

“别给我说拿不出来,我知道你们这些商人有的是钱

,要是不拿钱,就别想放人,没有这些水手,我看你们的船队怎么启程上路。”

说完这话,巡检抱着茶壶大口大口地饮了起来。

似乎是吃定王行知这伙人,他脸上没有一丝着急的样子。

巡检的直白让王行知准备好的腹稿统统失去了作用,意外自己怎会遇到这样的人,转念一想,晋国上下有哪一个官员不贪的呢?怕是比神龙、凤凰还难见吧。

但王行知此行的目的恰恰是困住这些水手,令他们不能返船,所以今日巡检发财的愿望注定要落空了。

“十两太多了,五两可好?我们以后绝不在此地闹事。”王行知淡淡道。

巡检大怒,拍案而起。

“做你娘的春秋大梦,今天连老子身上也捱了两板凳,我没管你们额外索要汤药费已经算厚道了。”

“既然你觉得十两不合适,那我就再加十两,一直加到你向我求饶为止。”

听到巡检这话,王行知再不犹豫,转身就走出了巡检司。

这般猖狂的姿态和要价,就算韩龙在此也不会同意。

果不其然,回船后王行知将他二人的交流告知,韩龙对此也无话可说,只好等到第二天再上门去谈。

好在此前上岸购买的物资补给大多已经送到

了船上,船队中众人的生活倒是不成问题。

次日,仍旧是王行知上门谈判。

不出意外的,巡检仍然没有松口。

他知道王行知一行船队采购了大量物资,必定是富户,因此打定了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主意。

加上小镇生活节奏慢,巡检不急于一时,且耐心耗下去,看谁耗得过谁。

就这样,一连数日王行知都没有谈出什么结果来。

巡检觉得水手们吃了自己太多粮食,反倒要价更高。

直到一天小镇外出现大批军队,当地县令亲自找到巡检,将他带出去叩拜大人物。

这位大人物,自然是王行知心念已久的赵鼎了。

一接到王行知的书信,赵鼎便马不停蹄地赶过来,连战事也顾不上管了。

韩龙拥有的财富太惊人,很难令人不心动,再加上自己现在缺乏银子,自然着急赶过来了。

别看赵鼎在陇西靠着赌自己和淳于虎的胜负收获了近二百万两银子,可随着陇西的征服与荆州官员的臣服,自己的地盘一下子大了许多,用钱的地方也变得多了。

首当其冲地自然是官员的俸禄了。

按照大晋朝廷的相关制度,官员的俸禄是按年发放,每年初根据是官员否有过错、功绩,考评

的等级来发放。

本来这笔银子应该由吏部和邓怀义头疼,可因为邓怀义病死,自己接管了荆州,又主动出兵攻击荆门关,这笔官员俸禄只能算到赵鼎头上了。

两地官吏数量不少,哪怕每人只发十两银子糊口,也要花去赵鼎数万两之巨的白银。

更何况官员的俸禄不可能这么低,哪怕最低一级的巡检也有十二两,正七品知县年俸五十两,郡守、别驾级别的官员俸禄就更高了,一人顶得上千百个寻常小吏。

单单是官员俸禄支出这一项,就要花去赵鼎五十余万两之巨。

而花钱的地方可远不止这一项,其中的大头自然是陇西的移民开发与建设。

陇西地广人稀,要想充分利用此地,势必要将内地汉人移民过来。

汉人是一个安土重迁的民族,想要他们移民过来,要么用刀子和强权威胁,要么用巨大的物质利益来诱惑。

赵鼎不是什么暴君,自然不可能用刀剑逼迫百姓移民了,那就只有利诱这一条道路了。

移民的奖励与发放的耕牛、种子、农具,移民运输的费用,凡此种种,加在一起早已超过了百万两之多。

虽然可见的是,要不了两三年陇西就会生机盎然,成为一片汉儿乐土

,可现实却是赵鼎再一次遭遇了财政危机。

幸运的是,王行知的到来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船队里的水手全在巡检司里关押着,赵鼎不怕韩龙驾船逃跑,索性直接领着军队穿过市镇,强行登船。

当见到赵鼎的那一刻,韩龙正坐在房间中打坐,脸上的表情十分淡然。

“想不到我竟以这种方式见到郑王殿下,真不知是幸事还是祸事。”

“若不是有人出卖,恐怕我如今早已来到楚国,成为了楚皇的座上宾,许多年后甚至有和你赵鼎分庭抗礼的实力。”

听到这话,王行知的脸上闪过一丝错愕。

难道他早就发现了?不应该啊,我行事明明十分谨慎。

王行知不知道的是,他实在是想多了,韩龙深居简出,怎么可能发现他的动作。

只是当军队出现在市镇上那一刻,韩龙就明白过来了。

此前从购买物资补给,再到水手闹事打架,最后巡检扣押勒索,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巧合,而是王行知有意为之。

只是韩龙不明白,王行知肯在战火纷飞的时代逃离京城主动回到圣教的大家庭中,又为何会选择背叛自己?

难道他不知这只是暂时的低谷,自己马上就要如鸿雁一般一飞冲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