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幽德宫,表态的机会

随着殿门开启,太上皇的声音也从寝殿中传了过来。

“你来了,是要杀我,还是要我这橡皮图章做些什么?”

赵鼎继续向前。

“我来看陛下了。”

晋帝立刻认出了这声音的主人,竟然是自己发配到晋国最南端的九皇子赵鼎。

他怎么也来京城了,难道说,他是被赵炳抓进来的吗?

此刻晋帝不禁有些后悔,自己没有识人之明,不该让赵炳这样无德之人做太子。

不仅是自己被幽禁于深宫之中,就连其他皇子也是如此,还不知将来赵炳要对多少兄弟姊妹痛下杀手呢。

“他总归没有取你的性命,既然来了,就安心活着吧,无论如何总比死了强。”晋帝的声音中充满了哀怨之情。

“陛下误会了,赵炳已经死在了京城郊外的战场上,除非变成厉鬼,否则他没那个取我性命的本事。”

赵鼎走上前拉开寝殿的帷幕,只见太上皇坐在一张软塌上,双眼无神,面容愁苦,不过气色却好了一些。

赵鼎明白,这不是因为太上皇在幽德宫的生活条件好,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恶劣的生活条件,令太上皇的富贵病减轻不少。

曾经在位时,太上皇总是服用太医胡乱开的药房,又是保健药,又是壮阳药,就算是身材魁梧的壮汉也禁不住

这样折腾。

如今落得了被软禁的下场,生活变得清冷许多,身体反倒变得健康起来。

“看来陛下的身体还英朗,享受人生的日子还长着呢。”

听到这话,太上皇瞬间喜上眉梢。

赵炳是哥将自己软禁起来的逆子,没想到赵鼎却是个有情有义的孩子。

即便自己以后不能恢复权力,总能过上优渥的生活。

太上皇觉得赵鼎是出于忠孝之义,不敢对他不敬,于是得寸进尺起来。

“这幽德宫太偏僻、昏暗了,我要换地方住,京城人口稠密,污浊之气太重,我要出城。”

“莽山山脚下有一处依山傍水的行宫,只是多年没有启用了,你快拨些银子和人手给我修缮好,我要尽快住进去。”

面对太上皇的要求,赵鼎置之不理,反而露出轻蔑的笑容。

这老东西还真把自己当孝子了,我赵鼎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是自己的能力,靠的是身边人的拥护,与你何干。

之所以留你性命,不过是为了用你安稳人心,尽快稳定政局罢了。

“幽德宫很好,太上皇接着住下去吧,我不会像赵炳那样苛待你,你该有的待遇,我都会安排上。”

“不过在此之前,还请太上皇在这些文件上加盖印玺。”

利用太上皇这个橡皮图章才是赵鼎真

正的目的。

虽然退位后成为太上皇,但他仍有强大的号召力,利用他的名义,可以将赵鼎定义为正义的一方。

得知自己如此待遇,太上皇只能接受现实,用自己手中的太上之宝在赵鼎带来的文件上盖章。

这场战争没能改变他的现状和地位,失去权力后他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幽德宫的殿门再一次关闭,太上皇仍旧孤独地坐在殿中,唯一改变的是,他身上多了对生活的期待。

贪生怕死是人的本性,即便他曾经贵为皇帝也不例外。

既然不能再掌握至高无上的皇权,能够多活几日也是好的,曾经他顾忌赵炳会对自己痛下杀手,如今赵鼎的出现让他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乃至生的希望。

而赵鼎则来到金銮殿,将在京臣子全部召集过来,上至宰辅、三公,下至翰林院修撰这样无足轻重的小官。

他们的到来,令宫廷变得人山人海,简直成了热闹的集市。

一个小太监走过来,扯着嗓子喊道。

“郑王殿下驾到,群臣噤声。”

人群的声音瞬间减弱,绝大部分人不约而同地选择闭嘴。

可仍旧有一些自大的人不肯闭嘴。

“他赵鼎不过是一个亲王,凭什么用驾到这样的词语,你们这些没卵子的阉人,只知道趋

炎附势,谁强就认谁当主子。”

此话一出,周围的臣子无不侧目而视。

此人乃是三朝元老,曾经担任过太子太师,如今官居大理寺卿的白守礼。

赵鼎的目光也聚焦在白守礼的身上。

他今日召集在京臣子,乃是为了宣布自己成为晋国新的统治者,顺理成章掌管大晋残留的半壁江山。

可白守礼偏偏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正好给了自己敲打其他人的机会。

白守礼一个前朝余孽,不夹着尾巴做人就算了,竟敢当众顶撞自己,分明是自寻死路。

“白守礼,枉你饱读诗书,如今看来也是个不知礼法规矩的糊涂蛋。”

“太上皇已经手书旨意,册封我为嗣君,可随时登基加冕。你身为朝廷大臣,竟敢以下犯上,以臣犯君。”

听到赵鼎这话,包括白守礼在内的一众臣子无不感到惊讶。

郑王的动作好快,大军刚打进城,他竟然就拿捏了太上皇这颗橡皮图章,成为了新的嗣君。

所谓嗣君,就是皇位的继承人即太子。

看来赵鼎所图,在于皇位。

白守礼试图争辩,可好半天也憋不出来一句话。

赵鼎见了,没兴趣再和他纠缠,直接命绣衣御史动手。

“把他打入诏狱,找一找他和伪帝赵炳勾结的证据。”

如今赵鼎入主京城

,大晋改朝换代,这些绣衣御史巴不得在新主人面前表现,立马冲上去把白守礼拖走。

众臣子看到这一幕,无不心生畏惧。

看来赵鼎能够在军事上打败赵炳,的确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一个三朝老臣,说抓就抓了,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白守礼下狱后,赵鼎看向群臣。

“你们都是大晋的柱石,如今大晋面临内外敌人的进攻,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在此非常之时,我赵鼎不得不行非常之法。”

“凡是能以奏折、书信形势表态效忠大晋,与伪帝赵炳、偃王赵岐、楚国势不两立,水火不容者,我便原谅他曾经犯下的错误。”

刚才擒拿白守礼是往群臣头上打了一棒子,如今原谅他们的过错,则是给群臣一个蜜枣。

赵鼎使出这一手段,群臣心中再无顾忌,纷纷表态效忠赵鼎,甚至向宫人索要纸笔,要当场书写。

此事不急于一时,而且即便众人写出来,自己一时也看不完。

于是赵鼎遣散众臣,命他们各自回家,又在宫门设置一内讯处,满朝文武都可将自己的书信、奏折投入此处。

内讯处将书信、奏折整理后,会向赵鼎呈递一份报告,谁写信了,谁没写信,届时将一目了然。

而赵鼎在意的,自然是那些没有写信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