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春耕续之郝经下田

郝经离开钱塘县之后就去了仁和县城,仁和县城离这边还有不少的距离。

为此郝经一路坐着驴车一边眯起眼睛,杜子如也知道老师累坏了,没去打扰他,而是拿起临安城内当下一本最火的书籍看了起来。

杜子如读的书叫《万国演义》,据说是一个叫江桁的人写的,而且江桁早些年的时候曾随商队去世界上一些国家进行商业活动。而他写这本书的时候,就在去黑衣大食的船上。

这本书记录了当今世界上很多国家,而且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文化、风俗、服饰等等。

杜子如翻了就看了起来。

……等郝经睁开眼睛的时候见到杜子如还在驴车内看书。

郝经笑着问杜子如:“子如,一路颠簸你就不怕伤了眼睛么?”

“郝先生,这书太好看了,我不知不觉竟然看入迷了,让先生见笑了。”杜子如笑了起来,放下了书。

“书我看过了,确实是一本好书,不过我也只是看了其中一部分,不知道接下去这个叫江桁的人什么时候写完?”

听了郝经说的,杜子如问道:“还没写完,难道这江桁死了。”

“这我不清楚,希望还活着。”郝经总觉得这本书还没写完。

二人接着便开始谈论这本书的作者以及书中记录的一些内容。

“先生我在东宫的时候曾听殿下说他要在临安城建几座图书馆,专门给士子百姓们看,而且还是免费的。”

郝经曾听刘秉忠说过,他道:“殿下这么做就可以招揽天下士子的心了,可比现在的科举选士,我大宋未来必然文化昌盛、教化万民!而且现在临安城什么最多,恐怕书最多吧,还有那些造纸工坊,报纸的价格都只要一分钱一份就好了。”

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地车子就到了仁和县城,此时已至夜晚,于是二人只能暂住在仁和县衙内。

仁和县衙的官吏赵为仁亲自接待了郝经,郝经也亲自过问仁和县春耕情况。

赵为仁道:“这几日天气不错,某已经让下面的人去地里看了,现在城外的地都开始动起来了。”

“明日还要劳烦赵县令带头啊。”

郝经打算明日一早的时候就去周边视察。

到了晚上入眠的时候,一场春雨突然袭来,伴随而至的还有一声炸雷,郝经被炸雷声吓了一跳,他几乎没在南方待过,接着炸雷过后雨势渐大。

杜子如连忙关窗,郝经则打开房间大门披上一件衣服要去廊道那边走走。

郝经走入长廊,杜子如关上门窗之后,立马抄起郝经的一件衣服,当即尾随其后,深怕郝经感冒了。

郝经看着这雨的时候想起白天在钱塘县看到的春耕场景。

他以前在燕京城、开平城以及在家乡陵川待着的时候也没见过这么浩大的春耕情况,一时间有些震惊。

早些时候蒙古犯境,宋国为了百姓的安危,便迁了百姓,因此边境一卷入战争,遭殃的先是百姓。

而如今钱塘县春耕的百姓大多来自北边两淮的战乱之地。

但今年钱塘县的春耕秩序井然,并没有发生斗殴或者罢种的情况。

要管理这么多的灾民,大宋朝廷要肩负起多大的重担,更何况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保证灾民不闹事,再给土地、屋舍、耕种的房屋,朝廷要付出多少心血。

“好一场春雨啊,一年之计在于春。等再过几日水田里的稻谷就发芽了,到时候百姓就要开始深耕插秧了。”

这时候郝经有感而发,忽然听见脚步声,转过头的时候看见杜子如拿着他的衣服站在背后。

次日一早的时候郝经醒来了,今天他感觉周围的空气十分舒服,包围着一股暖意,让他整副身子都沉浸在春天的气息当中,感觉自身都精神勃发一般。

接着他们在仁和县官吏的带头下去了城外。

仁和县在钱塘县的东北方向,这里的土地面积要比钱塘县的土地来的还要大,整个县的地势也比较平坦,加上靠近运河,可以用河水有效地进行灌溉。

下了驴车在赵县令带头下,郝经看到延伸至天边的田野上到处都是忙碌的声影。

水田里,百姓们忙碌着用牛犁地。

翻起的泥土中夹杂了一股特殊的大地气息,让人闻之有些陶醉,特别是当太阳升起来的那一刻。

郝经上前弯腰抓起一把土观察起来。

南方水田的土有些湿哒哒的,闻着还有一股粪肥的味道,很是肥沃,边上的杜子如皱着眉头直言道有些臭烘烘的。

郝经笑了起来,又放回到地里,接着戴起草帽走到

赵县令有些惊讶:“我听说郝先生曾在王府教学,为金莲川幕僚,为何会……”

杜子如道:“赵县令有所不知,郝先生虽然饱读诗书,但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

转头的时候就看到郝经拿着一条绳子,将挽起的双臂袖子系了起来,此刻双臂都露了出来,然后将衣服下摆系在腰带上。

杜子如知道郝经要什么,接着就见到对方脱去了靴袜,将裤腿高高挽起。

郝经从一位乡民那里拿了一边稻谷,作势也要去田里面抛种。

赵县令想要制止但来不及了。

杜子如道:“赵县令不必惊慌,先生这是践行自己。”

郝经此刻已经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进入到了淤田里面,双脚踩入的一刻感觉有一股吸力进去了。

郝经跟在百姓的屁股后头,弯着腰用心地洒到沟壑中。

杜子如站在田边上等了一会儿,赵县令则让人从河道里面打了干净的水等候在一边。

郝经适才体会到了耕种的乐趣,现在他有些累了,后背都是一层油腻腻的汗水,脸上因为擦汗,现在都是土了,杜子如与赵县令等人见到的时候差点都认不出他来了。

“先生快快上来!”杜子如拉了郝经一把。

边上的人递来毛巾和水。

过了一会儿,郝经才整理干净。

赵县令也不禁感慨起来:“先生这是以身作则,体察民间疾苦啊!”

郝经想起当年逃难时候的日子,当时他也曾为了生计去种田的日子。

他只是对赵县令道:“眼下春耕,为了我朝廷生计,赵县令一定要为朝廷多种粮食,让百姓吃上饭。”

赵县令听了连连点头。

几人中午的时候也只是吃了一点从临安面坊那边买来的白面馒头。

到了下午的时候,郝经要去视察的地方在仁和县南,一个靠近江边的地方。

这里号称是很贫瘠的一块地方了。

因为靠近钱塘江,在潮水的冲刷下经常坍江,堤坝也经常被毁去,而且这里的土地受到海水冲击,土地的碱性比较大。

于是朝廷后来就在这里种植向日葵了。

百姓们已经将向日葵的种子抛了下去。

郝经本来不知道什么是向日葵,后来因为吃了香瓜子才知道有这么一种作物,而且据说是从海外来的。

不过郝经不知道向日葵的本尊长成什么样子,他希望今年收获的时候能亲眼看到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