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斯楞南下,这一路上走的异常艰难,见雪化了他才收拾行囊南下。
这一路走走停停,十二月中旬的时候他到了宋国边境,此时正在利州路。
进了利州府之后,阿尔斯楞就命人将阿里不哥的书信送往临安城。
十多天后,临安,已经到了年尾的时候。
“阿尔斯楞这事办的不错,蒙古要乱上一阵子了,阿里不哥有了正统地位,可以与忽必烈抗衡了。”
“陛下觉得阿里不哥能成气候!”
“单单只有蒙哥的遗诏还不够,还要有我宋国的支持!朕自然会有准备给忽必烈背后一击,让他腹背受敌!”
“是否要派兵?”
“与李璮的一样。”赵诵吩咐手下人送一批火器以及粮食去和林。
“陛下让哪位将军去?”
“让刘整去吧,顺便让他在蜀中训练水军!”
“是。”
于是皇帝手下的人当即备了船只,船上运了一些粮草与武器,刘整他们要先去蜀中。
北方的事情这段时间稳定了不少,各方势力都在暗中继续实力,等待明年的一个时机。
开平府
忽必烈这段时间睡得不够安稳,隐约觉得有事情要发生,但最近偏偏又没什么事情。
阿里不得即便得到了遗诏,之后集结王廷兵马,他也自信击退那些人吗,不过忽必烈担心的是新朝。
新朝初定,还需要厉行改革,需要更多的人才,这一点不知道姚枢那边办的如何?
他只知道很多人不事新朝,这点就让他头疼。
燕京那边暂时走上了正轨的道路,但忽必烈关心他的大后方的安稳。
不知道宋人会不会趁机出兵?
李璮会不会谋反?
益都府
李璮问李彦简:“燕京那边没有消息?”
李彦简摇摇头:“要不要催人去和先生说一声。”
“不必了,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对李璮来说莫过于如此,他现在就在等阿里不哥与忽必烈开战。
登州王家村与沙门岛屿这边都在训练士兵。
西南,广南西路静江府,胡颖自从上任之后勤勤恳恳,开垦荒地、整顿政务,广南西路那边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广南东路现在在李曾伯的管理之下,走上了恢复生产的道路。
赵诵大笔一挥,直接将屯门港划出两广,改为香港,然后派了手下得力的干将镇守那边。
不仅仅监管两广,也是为了防备海域和敌国,同时也打算将此地打造成和后世功能差不多的一个港口,具有多重的效果。
台湾那边依旧保持着一个增长速度,新政的很多税收政策都有利于那边的发展。
成都,今冬下了第一场大雪。
城墙以及城内的建筑都在重新修建当中,虽然人口不多,但杨文广相信明年这个时候,成都府一定会更热闹的,来自宋国其他地方的商号也进入了成都,他们打算在天府之国经营开去。
鄂州府,现在已经成为大宋中部的一座大城了,连接着大宋东西两边的重镇,比如襄阳。
朝廷打算在明年正式在襄阳推行与鄂州同样的政策。
而且让文天祥等人去治理襄阳。
文天祥以为他会在鄂州待个三年,没想到一年光景他就要被调到襄阳前线去了。
不过襄阳,大部分的时候还是作为军事重镇存在的,直面敌人,因为它的北面就是蒙古的边界了。
蒙古人总有一天会将兵戈指向襄阳城的。
两淮前线,自从宋国重新得到涟、海州四州之地后,大宋仍派李庭芝、夏贵等人加强军事管理。
江万里北上之后,在四州之地新建了学院,推行与白鹭洲书院、宗濂书院、道源书院一样的教育理念。
希望再次培养出文天祥、刘辰翁、邓光荐他们一样的人才。
毫无疑问江万里的做法是正确的,不过赵诵还是觉得教书先生不够,他希望更多的士子去教化民众。
……
临安,司天监原官员告老还乡,司天监空出一职来,此刻赵诵就想到一个人来。
“郭守敬在都水监一职上,勤勤恳恳,所做的功劳有目共睹,如今就让他判司天监、兼都水监丞吧。”
“这会不会……”刘秉忠有些担心,赵诵的任命会被其他大臣反对的,而且郭守敬此时还年轻,还需要在都水监丞一职上再历练多年,否则会被其他官员眼红的。
赵诵对刘秉忠道:“没事,年轻人就该多为我大宋出力!而且若思的才华你我也是有目共睹的”
刘秉忠知道这是皇帝对郭守敬的关照。
任命很快就让蔡子义送出大内。
还在都水监任上的郭守敬没想到皇帝让他进了司天监中。
这正是郭守敬所期待的,于是他就上任去了。
“听说你要在临安造观星台?”
“是的,陛下,如今临安的观星台太旧了。”
“也好,此事你下去办,若要地方和钱就直接管朕来要!”
得到赵诵的首肯之后,郭守敬就下去了。
郭守敬在城隍山上建造了一个观星台。
建造观星台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候。
建造好之后,赵诵去了观星台。
只见此台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
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
“这是石圭,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郭守敬给赵诵介绍道。
赵诵点点头,他知道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如今为大宋朝廷服务,所以才让郭守敬在司天监中担任职务,就是希望像郭守敬一样的人能带领大宋走向科学之路。
郭守敬这个时候继续提议:“陛下,臣觉得这一个观星台不够,还得在其他地方再造一些,以便臣观测星象!”
郭守敬以为赵诵不会答应,因为修建观星台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过赵诵却答应了。
“此事甚好,司天监今后就由你主导了。”赵诵认为大宋在郭守敬的带领下,天文学会发展地越来越好。
于是郭守敬在赵诵的支持下,带着一群人去了各地,他打算进行一次小范围的大地测量。
临安的观星台是他的第一个脚步。
接下来还有其他的地方。
“如果地域范围极大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