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元昊之母遇害事件》

“仕林!是不是再过个四五日,明远就要从夏州回来了?”

集贤院中,王尧臣坐到了对面,期待地问道。

狄进点了点头:“差不多这个时日。”

公孙策是真的雷厉风行,领了出使夏州的差事,只写了一封书信,让书童大壮递过来,就兴冲冲地启程了,自然更不要什么摆酒践行。

如此洒脱,让王尧臣好感大起,盼着他回归,为其接风洗尘,而按照行程,公孙策入夏已有月余,只待回了宋境,肯定一路快马,四五日就会回到京师。

狄进则思忖着,公孙策此行使西夏,是就谍细之事,质问李氏父子,以其摆事实,讲道理的口才,自然更让对方感受到宋廷的雅量与诚意,就不知能否将李元昊带着入朝呢?

以逻辑分析,可能性不大。

当年真宗接受李德明的请降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称臣纳贡;二,归还灵州;三,派出质子,结果李德明只遵从了第一项,不断送贡品入宋,后面两项都直接忽视。

真宗被对方的低姿态奉承舒服了,不再威逼,只是利用吐蕃和回鹘之势,希望这些异族自相残杀,削弱党项人的势力。

那个时候都不派质子,现在其子李元昊亲自领兵,击败回鹘,为西夏开疆拓土,当然更不可能入朝。

不过现实不是只看逻辑,更别提李元昊这种眼高于顶之辈,假如对方真的胆大包天,来了汴梁,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要不要痛快点,干脆宰了,以绝后患?

敢二丁抽一,却又能在关键战役次次打赢的元日天,只有这么一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更别提这种能威慑各部的枭雄领袖,要是提前没了,西夏依旧是边患,仗依旧要打,但战争的难度确实会下降,是备选方案之一。

狄进不只是想想而已,待得放衙下班,回了家中,来到练武场,就见两道鬼魅般的身影闪出:“狄公子!”

无忧洞盗门鬼市已成为历史,里面或许还有贼子苟活,无法清剿到一個不剩,但终究没了组织性的威胁,眼前这两位也有些侧面的功劳,正是盗首的两名弟子,清秋和玲珑。

狄进看着她们:“你们接下来要如何?”

清秋道:“‘无漏’既已被擒定罪,报了师弟之仇,我准备北上寻找师父,还有一群盗门弟子,要与我同去,来日在辽地重建我盗门声威!”

玲珑道:“我也准备……”

清秋立刻道:“我师妹想留在京师,做个小生意,安稳过日子!”

“好!”

狄进微微点头,看向清秋:“阁下离开之前,可否为我做一件事?”

“正要报了恩情,毫无牵挂地北上!”

清秋不惊反喜,抱了抱拳:“请阁下吩咐!”

“不急!这件事尚未有定论,只是准备而已,劳你晚些再走吧!”

如果要用刺客,清秋领头,以盗门之名行事,完后往辽国一跑,是一条可行之策。

当然,在有了万全的准备之前,狄进是不会告知对方真正目标的,只是留个人手,待得两女离开后,依旧按部就班地练起武来。

不料尚未用晚膳,雷濬就匆匆登门:“仕林兄,有家严的急信!尤其是第二封,快马而至,刚刚送到我手中!”

狄进接过打开,发现第一封信件写的是之前关照的事情。

夏竦果然派人去并州调查,雷家好吃好住地款待,甚至还议了商贸往来,互相试探,雷老虎技高一筹,已然确定夏家之前就与党项人有青白盐的交易,近来还储备了大量的青盐,万一真的开战,盐价必然疯涨,可趁势获利。

这封信极为老道,展现出了雷老虎对并州乃至夏人商路的控制力,笔迹也很轻松。

第二封信件的笔迹,就明显急促了,狄进看了后,神色也严肃起来:“李元昊不会入朝了,夏州突发意外,其母卫慕氏不幸遇害!”

雷濬并未看信件,闻言变色:“竟有此事?那公孙推官……”

“与明远无关!”

狄进摇了摇头:“是西夏内部有凶手为之,明远觉得此案颇有蹊跷,有意留在西夏,将真凶缉拿归案,却被李氏父子强行送出!”

雷濬倒吸一口凉气:“凶手不会就是……那是李德明的正妻,李元昊的亲娘啊!”

相比起这位不敢相信的猜测,狄进并不惊诧,因为历史上的卫慕氏,就是被李元昊下令处死的。

党项贵族卫慕氏向来倾向宋朝,不愿意对宋用兵,希望往来贸易,维持境内繁荣,但李元昊称帝后,摆出种种架势,皆有穷兵黩武之势,卫慕氏就想将之推翻,另选一位党项领袖。

结果事情败露,全族被沉入黄河杀死,李元昊直接毒杀了其母,其妻也出身卫慕氏,当时因怀孕免遭一死,被幽禁冷宫,但后来母子还是被一并杀害。

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攻宋之前,李元昊就已经弑母、杀妻、灭子了,跟这相比,后来那些睡儿媳,与宁令哥的相杀都属于小把戏,甚至年纪大了,心估计还软了些。

现在虽然不知具体情况,但李元昊在此事中必然扮演了一定的角色,狄进稍加沉吟,缓缓开口:“等到明远回来,我恐怕也要动一动了!”

公孙策出使之际,机宜司同样安排了第一批人手,与曹玮留下的众亲卫接头,获得适合的身份后,潜入夏州境内,雷濬立刻请命:“狄直院若要出使西夏,我愿同往!”

狄进微微摇头:“不是去西夏,经此一事,党项李氏的狼子野心和狠戾强横暴露无遗,不会再有人提出诗书礼仪教化了,而李氏父子真正的依仗,不在河西,正在北方!我要做好北上使辽的准备!”

……

崇政殿内。

这次的气氛,比起上回压抑多了。

说实话,当西夏的消息传回,无论是二十多年太平所带来的和睦气象,还是国朝道德君子的一贯认知,都被这个发展狠狠的震惊住了。

刘娥的手段看似朴实,实则极为老辣。

也不兴师问罪,就派遣个使者去询问一番,如果西夏有了激烈反应,那就是做贼心虚,宋接下来就能师出有名,如果西夏真的忍了,把李元昊派过来,那就扣下当人质。

因为当年李德明请降时,真宗就是要求对方派来质子的,有此依据,便是名正言顺,不违先帝之治。

然而对方也够狠的。

为了破局,先死个妈!

李元昊的母亲死了,立刻丁母忧,一个服丧的人,总不能让他千里迢迢来宋吧?

而且这又涉及到了真宗的神操作。

当年真宗拒绝曹玮灭西夏的提议时,还有一点缘由,就是其父李继迁刚死,攻打丁忧的李德明,显得很不道德。

这话听上去很可笑,但如果本来就不想打仗,拿来当避战的借口,确实不错,能显示中原王朝的仁德与体恤,李德明当年十分感动,然后就拒绝了归还灵州、派遣质子……

结果现在同样架住了己方,李元昊死了母亲,你再逼迫对方来朝,岂不是有违先帝仁德?

短暂的压抑后,刘娥沉冷的声音从珠帘后传出:“有关卫慕氏遇害之事,诸位卿家,议一议吧!”

“太后……”

张士逊不愿兴兵戈,但也不愿看到这样的发展,正要说话,就听旁边的首相王曾轻轻咳了咳,抢先起身道:“西夏狼子野心,已无疑问,然此番应对,可见隐忍,我朝更不可冲动行事!”

王曾已经看出太后之意,这位居然是主战的。

从自身执政利益来看,一旦用兵,年轻气盛的赵祯肯定不适合主政,之前让太后还政的风波,将直接消弭。

从国家角度出发,之前无忧洞暴露出了禁军的弱势,太后担心久不动武,国朝死于安乐,将来辽军再度南侵,将无阻挡之力,若能拿西夏这个本就野心勃勃的边陲势力练一练兵,既不至于兴师动众,又能强大军力,亦是两全其美。

只不过哪怕出发点是好的,女子监国极为敏感,再有用兵之意,那马上就会与前唐武则天联系到一起,要知道武周一朝与外族交锋,虽然也有胜仗,但总体来说是吃了不少瘪的,疆土更是沦丧不少,这岂能联想?

所以刘娥绝不会主动提出用兵,但她会让朝堂逐渐接受一个不打不行的现实。

吕夷简同样看出了这点,官家早就有怒色,太后也有意动,王曾恰好反对,他可以发言了:“老臣以为,强辽在北,久占十六州,我朝无险可据,党项日强,又窃河西,今后必成西陲之大患,不得不防!”

“当依陈枢副之言,多设寨建堡,以兵据守,来日李氏侵犯,我方可坚壁清野,断绝贸易,死守堡寨,不让一粒米流出国境,不让一颗青白盐换得口粮!”

“我方死守一冬,则党项老弱便会饿死两成,若是死守三载,李氏父子就按压不住西夏境内,那些欲啖其血肉果腹的饥民,到那时,李元昊必然要入朝请罪,是抚是和,可尽由太后和官家决断!”

这番话语落下,刘娥若有所思,赵祯眼睛大亮,张士逊和鲁宗道则神色立变。

若是采用此法,李德明只要不想放弃自己的继承人,党项李氏必然趁着西北堡寨修好之前大举来攻,不依旧是要逼反对方么?

不过吕夷简说辞无可挑剔,全是防备之策,他们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反驳。

而夏竦慢了一步,不甘示弱,起身道:“老臣以为,我国朝与西夏的边境,居住着大量的番人部落,不宿城池,聚居野外,西北番人又重血缘门第,如明珠、灭藏、康奴等族,虽然生活在我朝境内,却向来心向党项李氏,恐为其带路,不得不防!”

赵祯一惊,语气沉下:“竟有此事?”

“正是如此!”

夏竦自从宴请狄进后,又亲自派人去了边州,了解情况,此时不仅提出了问题,还初步有了解决之法:“禀官家,这些番人大族麾下有数万战兵,又占据地利之势,极难剿灭,当用怀柔之策,择能臣力惠边民,充实仓廪,授以礼节,移风易俗,使得番民之心向耕织而恶杀戮,方可令党项李氏再无侵边根基,不攻自破!”

赵祯缓缓颔首,从吕夷简看向夏竦,颇为欣慰。

这两位真正开口,确实不同凡响,张士逊和鲁宗道不擅战事,已然没了声音,张耆更好似不存在般,但王曾也非易于之辈,只问了一句:“宋夏交恶,辽又如何?”

吕夷简和夏竦面无表情,齐齐坐了回去,张士逊和鲁宗道精神则是一振。

有一个问题始终避不开,西夏的背后,是辽国在支持。

党项李氏各代的经营努力固然重要,当年太宗朝决策的失误、真宗朝的放纵也要担一定的责任,但最关键的,还是辽国有意扶持起了这个割据政权,让宋如鲠在喉……

所以吕夷简和夏竦方才所献之策,一旦实施到位,对经略西北,遏制西夏确实有极佳的效果,对辽国却无影响。

王曾的问话,他们也不会回答,万一辽国真用为西夏出头的借口,南下再掀战事,这个责任可担当不起!

眼见主战主和局势再要逆转,刘娥的声音传出,语气依旧平和,话题却是一转:“去年老身寿辰,辽国使节团来贺,还有两月,就是辽主寿辰了吧?”

王曾马上明了其意,拱手道:“是!”

刘娥直接道:“既然王相担忧辽国,此番出使,不妨探一探辽夏关系,再回来商议安边之策!诸位卿家有何人可荐?”

两府重臣抿了抿嘴,面色都微微有些古怪。

这用举荐?

自从曹利用去后,敢在这种时刻出使辽国,又已经展现出极强外交手段的朝臣,除了埋首在馆阁修史的那一位外,还能有谁?

“看来众卿皆有人选了……”

刘娥声调微扬:“招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狄进,来崇政殿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