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弟子规

因为这个时候李承乾才想起来,如果是用雕版印刷的方法印制书籍的话,那么就不用考虑找人誊抄书籍的问题了,只要把书籍雕成雕版,那么刷上油墨之后,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印的越多,书籍的成本就越低。

如此一来,只要把书的成本给降下来,那么原本很多买不起书的寒门士子,便能够买得起书了。

不过他转念再一想,又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钱庄印刷的那些票据,徐淼当初可是找了几个手艺非常高超的雕工,用打磨的非常平整的铜板一点点雕刻出来的。

而雕刻那几个钱庄专用票据的铜制雕版,徐淼带着几个雕工,甚至动用了放大镜,花费了相当大的经历和相当长的时间,才雕琢完成。

那还仅仅只是数量很有限的几个雕版,如果是要雕出很多部书的话,那要雕到猴年马月了?

于是李承乾刚刚又露出的惊喜表情,马上就又垮了下来,垮着脸对徐淼说道:“我知道了!虽然这个法子可行,可是你之前带着几个雕工,仅仅只是雕出寥寥数种钱庄的票证,就足足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现在要是想雕出很多部书,用来贩卖的话,那得需要多长时间呀?”

徐淼忍不住想要捂脸,被李承乾这话气的真想狠狠的给这家伙来一个大逼兜,把李承乾给抽飞出去。

平时看着这家伙也不傻呀,怎么这件事上,却简直跟隔壁二傻子一般脑子不管用呢?

要不是因为考虑到给这家伙一个大逼兜,可能把自己的脑袋给抽没了的话,这会儿徐淼真的很想给他来一下。

于是徐淼黑着脸不耐烦的说道:“别说了,你跟我来吧!看看便知道了!”

李承乾顿时好奇心被调动了起来,连忙擦了一下嘴跟着站了起来,屁颠屁颠的便跟在了徐淼的身后,朝着徐府的偏院走去。

李承乾的护卫则亦步亦趋的跟在李承乾的屁股后面,也想要进入偏院,但是到了门口却被徐淼拦住,让他们在偏院门外候着,这偏院之中乃是徐府重地,除了李承乾可以跟着他进去之外,闲人免进。

李承乾的侍卫一听,顿时瞪眼想要和徐淼理论,他们作为太子近卫,平时是被要求绝对不许让李承乾这个太子离开他们的视线的。

刚才李承乾和徐淼在堂中说话,把他们赶出去,他们就有些不乐意,不过考虑到徐淼和李承乾的关系,他们也没有坚持,更何况徐家在外面也给他们也准备了酒菜,能到徐家蹭一顿饭,对他们来说也是难得的享受。

现在李承乾要跟着徐淼进徐家的偏院,却不要他们跟着,于是他们便不干了,正要和徐淼争执一番,李承乾却挥手道:“尔等留在外面便是,休要多言!”

有了李承乾的命令之后,他们这才闭上了嘴巴,只能乖乖的站在偏院外面等着。

徐淼将李承乾带到了偏院之中,一个小作坊里,作坊中几个工匠听见徐淼来了,于是连忙放下手头的活儿过来给徐淼见礼。

徐淼点点头让他们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不用管他和李承乾,也没有给这几个工匠介绍李承乾的身份,省的把这几个工匠给吓尿了。

而李承乾走入这个小工坊之中的时候,也顿时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

这间屋子之中,弥漫着一股子他熟悉的墨香,不是一般用来写字的那种墨香,而是有点类似钱庄印制票证的那种油墨的墨香。

抬眼望去,屋中堆放了不少纸张,几个工匠有人在一台木质的机器上,正在脚踩着一个滚轮,随着每一次踩下踏板,都会在架子上一块什么东西上滚一下,然后一张纸便会压上去,又有一个滚轮在纸张上面滚过。

另外有人在一旁的案子上,将几十摞纸张,每一摞上面拿一张,按照顺序叠好,当几十张纸叠好之后,交给麻线将其装订起来。

最后这些纸张就形成了一本本书。

李承乾顿时就看傻了,张着嘴看着这小工坊之中的这一幕,感觉既有些熟悉,又有点陌生,熟悉的是这里的味道,还有那台貌似相识的机器,陌生的是那些被印制出来的纸张,最后被装订成册,形成了一本本书。

徐淼斜着眼看了一眼李承乾,对他笑道:“怎么?看傻了吗?”

李承乾这时候从震惊中恢复了过来,立即上前拿起了一本装订好的书,低头望去,蓝色的封皮上面,赫然写着“弟子规”三个大字。

于是他赶忙掀开封面,看其中的内容,嘴里不自觉的念了出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本名叫弟子规的书,字数并不算多,每一页上的字都比较大,字迹清晰而且工整,薄薄的一本,只有二十多页,大致看一下,全部字数大约也就是千字左右。

李承乾只是粗看一下,便大致看出,这乃是一本蒙学用的书,书中一共大致分为了五部分,都是三字为一句,首章为总叙,乃是将孔子的话用三字改编而成。

正文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四个部分,并对其进行阐释,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

另外还通过一些历史事件,阐述了许多义理。

当然,徐淼还是将其中涉及唐朝以后的一些历史事件给隐去了,要不然的话,这弟子规就成了预言了,拿出去被有心人看到,他的脑袋估计都保不住了。

别看李承乾年纪不大,但是在从小接受诸多大儒们填鸭式的教育,以及李二还有长孙严厉管束之下,李承乾已经读了很多书,也背诵了很多经典,所以一眼就看懂了这本弟子规上所写的东西。

关键是这本弟子规文中出现了标点符号,将文给断开,让人看得一目了然,无需自行再去断句了,这是目前所见过的文章中所没有的。

标点符号这种东西在中国出现的也是比较晚的,在以前是没有标点符号这种东西的,一篇文章一气呵成,中间没有标点,也就没有断句,读者只能在读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断句,这样很容易让读者对文章产生误解。

原本可能创作者并不是表达的某种意思,可是因为读者理解有误,断句不对,结果就读出了另外一种意识。

古人又因为写作的时候,惜字如金,对每一个字都反复斟酌,每个字可能都包含很多意识,这也导致了很多人读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理解,理解出了很多意思。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读书人,在读古代圣贤所著的书籍的时候,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为此不断的进行争论的原因,让不少读书人钻在故纸堆之中,去研究到底圣贤写的一些文章到底在表述什么意思。

徐淼每每读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的时候,就会觉得脑仁疼,要反复研究斟酌写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

当初在武器监,他在处理一些文书的时候,手下们给他呈递的一些文书,就因为没有标点符号,又故弄玄虚把文书写的尽可能的辞藻华丽,结果让徐淼一篇文书读下来,却读了个寂寞,根本没看懂他们想要表达什么。

为此徐淼极为光火,把手下给叫到面前,拍着他们写的那些文书,把他们骂的狗血淋头,质问他们到底想要说明什么事情,难不成就不能把话说的明白一点,每一句之间都断开,让他省的边看边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