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百家之念

回去的路上,郭浩还是坐的马车,这一次他确实在车上,主要是他有很多公务要处理。

带有减震的马车行驶在官道上,即便如此郭浩还是觉得很颠簸,赵匡胤也在车里,是郭浩让他留下的。

“哎,这路还是不行,即便我改进的车架,可还是颠簸的很。”

赵匡胤闻言坐直了身子道:“那我让他们慢点。”

郭浩摆了摆手:“不用了,这已经够慢了,再慢咱们什么时候能到汴京。

元朗,有句话你可能没听过,要想富先修路,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庄,他的富裕程度,其实与道路有关。”

赵匡胤立刻聚精会神,郭浩时不时地给他讲一些从来没听过得事情,虽然没听过,但是都很有道理。

“你看外面的官道,看起来是不错,可是遇到雨雪天气,还是会影响出行。

如果全用石板铺地,耗费又太大,我曾在一本古书里得知一物,名叫水泥,可以代替石板,你这次回去就去实验一下,如果可行就是大功一件!”

“是!”

赵匡胤立刻答应,对于郭浩为什么知道这么多,他已经见怪不怪了,其中感受最多的就是他和陈林。

从茶叶到活字印刷,从宫中的香水到香皂,再从玻璃到炸药,郭浩制造出的新奇事物太多了。

除了一开始的茶叶,每次郭浩都是提出一个大致的方向,然后让人去研究,每一次都是新奇好用的事物。

如今郭浩又提出了水泥,还说用它去修路,如果是真的那可太好了,如果大宋全国都是石板一样的道路,那场景赵匡胤不敢想。

七天后,郭浩回到了汴梁,百官到城门口迎接,同时也是祝贺郭浩收复了南平。

七位内阁成员站在前面,身后是六部的尚书、侍郎等,郭浩没有下车,而是让他们直接进宫。

拱锤殿,官员们都到了,郭浩一走就是一个月,朝廷里还算平静,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恭喜陛下,兵不血刃收回荆楚之地。”

“贺喜陛下,陛下文武双全,实乃千古一帝!”

赵普第一个发言,毫不吝啬赞美之词,陈玄紧跟其后,两个年轻的内阁大臣,感觉上和郭浩要亲近一些。

郭浩表面上古井无波,其实心里还是很高兴的,问道:“朕不在这段日子,朝廷里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众人齐齐摇头,其实内阁的组建,足以应付很多事情,郭浩不在这段时间,不是没有事情发生,而是重要的事情都报告给郭浩,他再路上已经做出了指示。

“很好,我希望你们要一体公心,多为百姓办实事,官职改革还没有完成,要加大审查力度,杜绝李渔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臣等谨记。”

“此次朕收复荆楚,只是一个开始,攘外必先安内,各地军队精简调度也要加快。

朕打算给每个州郡陪监军一命,官职比节度使大半级,负责军务内政,却不能干涉将领打仗!”

郭浩此言一出,大臣们又是一阵无语,之前的安排已经最大程度避免节度使做大,结果郭浩还不放心,竟然还要加监军。

“所谓监军,不是监督将军如何打仗的,而是监督军队的思想意识的,监军可以是文人,也可以是武将,但是必须识字,负责教导军士,传授忠君爱国的思想。”

太史飞快记录着郭浩的话,郭浩看了看赵匡胤,他是唯一就在京中的将领,主要是郭浩对他其实还是不太放心。

“元朗,你本是军人,但是你也文武双全,这件事我打算交给你去办,当年我怎么教导禁军的你也看见了,按照我的方法,务必推行到行伍之间。”

“是。”

“如此改革,我大宋内部将减少许多隐患,至于天灾,朕相信,只要万众一心,没有过不去的坎。

六部的工作要落到实处,不能只是做做样子,礼部多重视教育,户部多想法赚钱,兵部研究兵法战略,吏部多为国家选择优秀官员,刑部注意全国治安,工部多研究有用的东西。

你们也知道,朕当年平定河东使用的炸药,其实就是工匠发明出来的,还有那活字印刷,如今也造福很多示人。

士农工商,从古至今大多喜欢给人划分等级,但朕觉得,只要有本事,都应该受到尊敬。

上古时期有诸子百家,这才造就了百家争鸣,朕今天要复兴百家,只要是利国利民,朕都会大力支持!”

郭浩一番话,是说给官员听的,也是说给天下百姓听的,其实制作香水、香皂,也是为了资金回流,充实一下国库。

通过两大皇商经营,郭浩这才能维持官员的开销。

而前朝留下的财富也不少,不过那是军需物品,接下来打仗不会少,郭浩必须要做准备。

复兴百家!

消息一传来,天下震惊,人多人都觉得机会来了,六部衙门忽然热闹起来,因为来了很多“应聘者”。

对此郭浩并没有弄什么千金买马骨,他要的是真正有本事的人,对于那些滥竽充数的人,毫不客气地赶走。

为了公平公正,郭浩坐镇六部三天,见识了很多能人异士,确实留下了不少人。

如此一来,郭浩这个政策算是实行下去了,其中工部去的人最多,郭浩对此也来者不拒。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也许你们不明白,但是,朕要说的事,只要你们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朕会毫不吝啬地赏赐你们!

如今天下有四大书院,但是教授的全是经史子集,朕打算在京城开办一所格物院,同时也叫百家书院,专门传授格物之道!”

郭浩的决定,再一次掀起风波,很多人摩拳擦掌,想要在书院中大展拳脚,然而郭浩接下来的安排,让他们明白了什么叫物尽其用。

“既然你们都是能工巧匠,那么这座书院就你们自己建设吧,朕只给你们提供事物,其他的你们自己解决。”

让他们自己盖书院,还不给材料,不过郭浩直接在汴梁附近划了一座小山,山上但是有石土木材。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郭浩在考验他们,不就是干活么,木匠们凑到一起,先去砍树,泥瓦匠凑到一起,去挖土找石头。

会建筑地根据地形开始设计,还有人先建造了一个窑,然后开始烧瓦片,打铁的也不甘示弱,连夜打造施工的工具。

为了一座属于工匠的书院,工匠们各显神通,大臣和百姓们都惊呆了。

而诸子百家可不仅仅有工匠,有些隐世的家族出现,出人出力出钱,只为了在接下来的百家争鸣中获取一席之地。

百家书院,郭浩画了一张好大的饼,直接引出了很多民间高人,这是郭浩都没想到的。

山门前树立一个巨大的石碑,每一个流派到来,就可以在上面刻上名字,排名不分先后,可是人总想争先后。

看着山上热闹的景象,郭浩回头看了看七位内阁大臣,笑道:“怎么样,现在你们还觉得,这不可能实现么?”

几位老臣相对无言,赵普有些担心地说道:“百家争鸣,虽有盛世,可也是混乱之源。”

郭浩闻言冷笑道:“宝剑锋利,你会没事去割自己么,只要把把柄握在手里,它就是安全的,难道你会因为刀会杀人就弃之不用么?”

赵普听了若有所思,他看了看郭浩,心里还有个担心。

那就是郭浩的威势,足可以威震天下,可是等他百年之后,他的子孙能做到么?

秦始皇罢黜百家,就是为了长远打算,但郭浩来自后世,其实并没有想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