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然先从案件的最大嫌疑人黄景川的妻子开始,假设自己是黄景川的妻子,一个家庭主妇,丈夫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
这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了一跳。
林修然终于知道自己觉得奇怪的地方是在哪里了。其他人先不说,这个黄景川的妻子就很有问题。
一个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妻子,一定不会缺钱,就算喜欢什么奢侈品也买得起,而且资料上也显示黄景川的妻子不赌博不吸毒。
对于一般人吸引力很大的内幕交易对于她来说完全没有必要,这样的一个人就算听到了黄景川的电话,那应该也不会去冒险做内幕交易才对,更不用说她懂一些法律法规的知识,也知道这内幕交易是违法的。这一点本身就很可疑,根本就说不通。
林修然在纸上写下了黄景川妻子的名字,然后在后面写上“动机不明”。
之后林修然又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黄景川。
林修然依旧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按照之前了解的,黄景川是一个法律意识很强的人,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在别人在场的情况下,说出类似“一旦别人在最近买入了我们公司的股票,那等到过几天我们公布了并购重组的消息,股价涨起来之后他一定会赚的盆满钵满。”这样的话呢?
而且林修然记得赵婷说过,根据黄花制药的员工表示,,黄景川之前每个项目中虽然也提醒这种法律法规的事情,但是也仅仅只是提醒一次而已,但是最近好像这种提醒格外频繁,就好像是知道要出事情一样,这一点就很不寻常。
林修然又想起了之前师傅在电话中提醒自己的“事若反常必有妖。”
黄景川突如其来的改变就是反常的举动,那这里边一定有问题。
林修然又在白纸上写下了黄景川的名字,并且在后面写上“行为举止怪异,反常。”
之后林修然正打算盖上笔帽,好好想想这两个人反常的点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手微微一停,他想到了师傅的第三个提示。
第三个提示说的是:不要小看任何人,而且还特意用了黄景川和赵婷举例子,黄景川林修然理解,通过刚刚的分析,林修然可以知道黄景川确确实实是有问题的。但是为什么又会提到赵婷呢?
林修然仔细地回想着师傅的话,又想着这次事情的经历,忽然林修然瞳孔微微一缩,虽然林修然没有说什么,但是之前赵婷的表现还是让他心中对这位赵阿姨有些看不起。
毕竟就连他都发觉了这个案子有问题,虽然他还不清楚具体的问题在哪里,但是有问题这件事情确是一定的了,那作为行州市监管机构二把手的赵婷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林修然可不相信赵婷仅仅只是一个花瓶而已,如果真的仅仅只是一个花瓶,又怎么可能独立负责案子,而且又让清清楚楚的。
想到这些的林修然不仅倒吸了一口凉气,难道这些不对劲的地方赵婷已经知道了?只是在装作不知道?想到这个结论,林修然越想越觉得可能性不小,而且师傅还特意的在第三条提示之中提到了赵婷,这里边显然是有问题,显然师傅是看出了什么东西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她为什么要装做什么问题都没看出来呢?
林修然对这一点也是万分不解,难道是想放长线钓大鱼?或者想看看我的能力?再或者难道黄花制药的这件事情赵婷也有份?她在这个案子里也扮演着一个见不得光的角色?
一想到这,林修然便觉得背后冷汗直流。
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林修然在纸上写下了赵婷的名字,并在名字后面写上了“看破不说破?不明目的。”的字样。
林修然这一次换位思考果然有效,林修然决定再来一遍,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人的性格等资料以及不和谐的地方在哪里。
林修然进行了第二次的换位思考,这次他更加将自己带入到人物之中,他在假设如果自己是这样的一个人设的话,那么自己是为什么会做出样的事情?换句话说是怎么样的事情,什么样的想法才可能让这种不和谐变得和谐。
林修然想通过这种方式找出可能缺少的拼图。
林修然再一次地换位思考,第一个依旧是黄景川的妻子。林修然将自己带入了角色之中,一个不缺钱的人突然对钱产生了兴趣,而且还是明知道犯法的情况下。
一个人冒着犯法的危险依旧会去做,也就是说他认为这件事情的收益是大于风险的。
正常以她的条件来说,这种事情客观地讲,收益一定是小于风险的。
但是她为什么会觉得收益大于风险呢?那要么就是收益对于她的作用放大了,要么就是风险对于她的作用缩小了,或者二者都有。
收益对于她的诱惑大了有两种可能,第一由于某种原因她缺钱了,第二反复多次的诱惑,让她的诱惑效果得到了强化。
风险对于她的作用减小了的可能,应该就是她找到了规避惩罚或者被发现的办法。
林修然很快就排除了黄景川的妻子缺钱的可能,监管机构详细地调查了黄景川的妻子近期的情况,一切和以前一样,并没有什么吸毒、赌博等情况,也没有接触什么莫名其妙的骗钱的骗子,家里也没有人有什么事情,总之一切如常。
那大概率的可能就是反复多次的诱惑,强化效果了。至于找到了规避惩罚或者被发现的办法,林修然没怎么在意,一笑而过。
因为大多数违法违规的人都会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不会被发现,而且只要发现了,没有什么证据,自己死不承认就不会有事。
本来确确实实是这样的,但不依旧是被谈判专家几句话就炸出来了嘛?
那么黄景川的妻子之所以会有不和谐的地方,那可能就是因为被反复多次诱惑的结果,也就是说要么黄景川反复多次的在她面前打电话,提到了公司即将并购重组的事情,要么就是她自己反复多次地琢磨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