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无信不立

清晨,天蒙蒙亮。

乡勇们食过肉粥整队列阵,在美稷百姓哽咽的送别中,缓缓离去。

目睹民众如此亲爱自己,士卒们昂首挺胸,只觉得这兵做的值了。

县民的情感很热切,即便部队开出县城十里,竟还有人追着献上米面。

不过最终没人收下罢了。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没想到俺老张也能遇见这一幕。”

骑跨大马,张扬神情自豪,有些陶醉在这军民和睦的氛围中。

不断回头后望,向道路两旁百姓挥手的张辽亦是满脸感慨:“将军于水火中救下美稷,挽数万百姓之颓倾。战胜后更是秋毫无犯,非但严令部卒不得扰民……”

“还体恤苍生,拒绝县民自发送来的犒食,如此仁义焉能不被爱戴?”

“待消息传出,必为一番佳话。”

王耀淡笑,并不为之自豪。

在他眼里这些是应该的。如果帮助美稷挡住胡贼,又不约束部下劫掠百姓,那跟袭来的贼人又有什么分别?

都是掳掠者罢了。

“好了,多想想怎么整军。”

“文远,我有意以缴获骏马练就骑军。接下来乡勇这边的事你暂且不管,我会拨给你最精良的武具,莫让我失望。”

“喏!将军放心,末将必定练出一支晓勇善战的精骑,以报将军。”

……

时光荏苒,一晃七日。

王耀连转三郡,率领一千二百名乡勇回到太原郡。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踏进晋阳城时引得一片民众围观。

没有立刻去郡守府见老爹,王耀将部队安置在城西军营。此营在汉武时期设立,后又荒废,稍加修缮便可驻军。

兵士入营,王耀当即命令全军列队于校场,同时示意了王虎等家将。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踏上破落的高台,青年将领目光炯炯。他环视台下的千余

兵卒,抬臂道:“日前援救美稷,我便许下诺言……”

“每个兵卒赏千钱,休假三日。”

士兵们闻言,纷纷抬头。

参与过美稷之战的兵卒满脸惊喜,完全没想到王耀会遵守诺言。

在归途招募的新兵则一头雾水,有些茫然的看着同僚,又望向年轻主将。

王耀将一切尽收眼底,他嘴角轻勾、笑道:“将士们为我卖命,说好的赏赐就必须兑现。先前事急,不得已立刻开拔,眼下回至晋阳,自是要全盘履行。”

说罢,王耀拍手。

一干家兵顿时将许多箱子搬上高台。

“参与过美稷之战的兵卒上台,一一领取赏金。今日开始休假三日,不过必须在军营过夜,并且绝不能扰民。”

“若让我知道谁骚扰百姓,做些兵痞的混账事儿,本将见一个斩一个!”

话音落下,老兵无不激动万分。

他们面色涨红,一边上前一边大喊。

“誓死忠于将军!”

“将军放心,我等绝不惹事生非,说什么也不给将军大人抹黑!”

王耀淡笑颔首,没说什么。

他打开箱子,一吊一吊的取来铜钱,亲手递给既感激又兴奋的士兵。

有时候说上一句打气话,有时候只需给一个勉励的眼神,就能使这些老实的乡勇下定决心,献出自己的忠诚。

“打起精神,争取当个伍长。”

“谢谢,谢谢将军!”

“多努力,下次让我看见你的勇猛。”

“好的将军!俺一定会努力……”

台上将士其乐融融,台下的兵卒们却是心痒难耐。这些新招募的勇士看到现在,大抵也弄清楚了事情的脉络。

他们在对王耀感到敬佩的同时,又不由向台上同僚投去羡慕的眼光。

那可是一千钱,能买三亩地啊!

就是并州土地贫瘠不值钱,去冀州买一亩普通的田地也够

了。倘若买优质的梁米都能买上个两石,剩下的钱还能打几斗行酒,再切上几斤牛肉,岂不美哉?

念头至此,新兵们愈发眼热。

恨不得马上就冲上战场,杀敌领赏。

感到那些炽热的视线,拿到赏钱的老兵昂首挺胸,个个摆出威武的架势,却在暗自下定决心,往后定要好好训练。

绝不能让这些新兵伢子超了去!

发觉氛围的变化,王耀乐见其成。

待至最后一位老兵收到赏钱,他上前一步,朝台下新兵大声道:

“他们拿赏钱,因为听从命令!因为奋勇杀敌!赏赐不过是应得的。”

“只要你们也如此,日后论功行赏自然少不了。都别羡慕了,虽然你们没有参与此战,本将也特意命人准备肉食……”

“给你们今夜加餐。”

新兵们闻言一怔,旋即全都举臂欢呼。

瞧见此幕,王耀神情一肃。

“不过有言在先,本将厚待你们,往后谁敢偷懒,谁敢犯纪……”

“将军放心!我等必定刻苦训练!”

“小人一定遵守军纪!”

“俺们绝不会辜负将军厚望,谁敢偷懒乱纪,俺第一个饶不了他!”

一时间新兵斗志昂扬,恨不得当场就跑个几圈,表明自己刻苦的决心。

老兵们见状又患得患失起来,人家训练自己休假,要是三天后回来比不过新兵了怎么办?毕竟也就早人家几天入伍,不过是刚刚好赶上一仗。要不……

少玩一两天,早点参加训练?

这个念头一经出现,便挥之不去。

军心已然调动起来,王耀见目的达成,当即下令解散。他将部队托付二张暂管,便策马离营,直奔郡守府。

——————

来至官衙,表明身份后王耀畅通无阻,很快就被请到了后院书房。

小吏奉茶,让王耀稍等片刻。

约莫也就半盏茶

的功夫,便有一名青衫文人走了进来。

此人五官端正,气质刚硬,留有一小撮山羊胡。身长八尺、体型壮硕,腰间系挂着一柄长宽都超乎寻常的宝剑。

“小耀,回来啦。”

“蒋叔。”

看清来人面目,王耀当即起身行礼。

这位先生名叫蒋洵,太原界休人,是王诚的挚友。别看其形似武人,肚子里还是有些学问的。其与父亲常常来往,既是切磋武艺,也兼带着做些谋主的活。

“诶,不必多礼。”

一屁股坐在席上,蒋洵倒了杯茶一饮而尽,再用宽大衣袖擦了擦嘴,这才笑眯眯的看向王耀:“不错,是长大了。”

“男儿就该领兵厮杀,天天混在胭脂堆里像个什么事,怎么样?”

“此次招募乡勇,可曾遇到趣事?”

看见蒋洵如此随和,王耀也放松下来。他神情低沉,叹息道:“招募的事很顺利,就是二叔那……可能已经……”

“什么,你说美稷的王海?”

“他怎么了?”

蒋洵眉头微皱,紧紧盯着王耀。

“信使还没到吗?”

略有诧异,王耀快速开口:“雁门募完兵后,我欲去五原募兵。途经美稷偶遇胡骑攻城,小侄立刻支援,在胡贼猝不及防下斩敌两百,解了美稷之危。”

“可从始至终我都未曾见到二叔,开拔前,小侄已让县尉全力搜寻二叔下落,同时让县丞将详细报表送来……”

“不知为何现在还没送到。”

蒋洵很认真的倾听,一席话道下,他惊奇的看了眼王耀,旋即眯眼沉思。

王耀见状不出声,静静坐着。

良久,蒋洵冷不丁开口:

“胡人都出现在西河郡了,五原和雲中多半也丢了,北匈奴是要趁黄巾暴乱重新占领河套地区。他们一家不可怕,就怕其暗中连结鲜卑、乌桓,从三面进攻。”

“届时,仅凭并州军和南匈奴怕是难以抵挡,现在朝廷肯定是没有援军的。”

王耀闻言眉头一挑,第一次感到了谋士的强大。

只言片语,便能窥见大貌。

可蒋洵在这个时代,仅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末流谋士。

那郭嘉戏志才,荀彧贾诩之流,又该如何?就更别说司马懿诸葛亮了,书中言诸葛亮多智而近妖,或许并未夸张。

汉末的名人确实很顶。

思绪翻涌间,木门忽的被推开。

“耀儿回来了?”

一席正装的王诚踏入书房,瞧见蒋洵后笑了笑,亦是一屁股入席。

他拍了拍王耀身上染灰的皮甲,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却是淡淡道:“好样的,不愧是我王诚的儿子,不必挂怀……”

“两百贼寇尽被枭首悬于城墙,你二叔泉下有知,会谢你替他报仇的。”

蒋洵闻言一怔,欲要开口。

王诚却是看向他,先一步道:“刚刚刺史大人来过了,半旬之前匈奴突然发难,现在五原、雲中二郡皆已失守。”

“西河除却離石、美稷、武車,其余县城也尽数失守,刺史大人勃然大怒,向我要郡兵来了。估计两三日后……”

“州军就要开拔了。”

“那你给他没有?”

尽管早有预料,蒋洵脸色还是很难看,他右手抚额,低声怒骂着阉党。

在这位爽直的谋士眼中,一切都是宦官乱政的错。

“哪能给,给了我太原不设防吗?”

王诚面露讥笑,不无讽刺道:“趁胡贼没站稳脚跟立刻出军是对的,可起码要等粮草筹备完成吧?”

“这五万大军草率出征,民夫也不召集军械也缺失,他拿什么去打?”

瞧见父亲开始谈论正事,王耀准备起身告退,却被王诚一把按下。

“坐着好好听,对你领军有帮助。”

“好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