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和珅天资聪慧,记忆力强,过目不忘;再加上和珅有一股积极向上的精神,非常用功,因此经常得到老师们的夸奖、表彰。例如,后来得到他信任、照顾与提拔的老师就有吴省兰(字泉之,与其兄吴省钦反拜和珅为师,投靠和珅门下)、李潢(字云门,曾授业和珅之子,和珅案发时受到株连,被降为编修)和李光云诸人。这些人有的还曾在他家任过教。
除此之外,和珅在咸安宫官学里面还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能力。这些为人处世的必备能力对于和珅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主要包括下面两项内容:
第一是涵养。
涵养是我们每一个成功人士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也是每一个成功人士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正是因为涵养的重要,我们才把这项列在第一位。
正是因为在这里读书的富家子弟们都倚仗着祖上的富有和权力,所以他们一个个都异常骄横跋扈,为所欲为。他们,一个个谁也不爱理谁,更别说与和珅这样的“穷学生”说句话了——谁爱搭理和珅啊!
和珅呢?他虽然从心底里面就看不起这些富家子弟们,但和珅又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这些富裕家庭中的一员。您甭说和珅了,搁我们谁不是这样想啊!
于是,和珅在与这些富家子弟们相处的时候,他就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涵养。对无端的欺侮和挑衅,他总是视而不见,并且,喜怒也渐渐地不形于色了。和珅的脸上始终保持着温和的表情,没有人知道他温和的表情下面究竟在想些什么。
第二是洞察力和谄媚讨好的手段。
关于这点,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洞察力;其次谄媚讨好的手段。
关于洞察力,也就是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珅一有机会,就细心地观察老师们的举止言行,努力地发掘他们内心的秘密。他很快就发现这些老师们表面上道貌岸然、才高八斗,可骨子里却一样猥琐、狭隘。他们之间也是互相瞧不起,对下是幸灾乐祸,对上是曲意逢迎、溜须拍马。金钱和权力在这里同样是畅通无阻的保证。
关于谄媚讨好的手段,有的读者一看到这个题目就有问题了:和珅他学习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洞察力是对的,可是他为什么要学会谄媚讨好的手段呢?其实,这应该与和珅在上学期间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有关。他要改变自己所处的地位,可是他的学问和能力又一时不被人所知,并且一时间他自己又没有什么好的改变自己地位的好办法,于是他只能选择学习谄媚讨好的手段,企图利用这种不正常的手段来达到短时期内迅速改变自己地位的目的——虽然此种手段并不高明,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也应该是情有可原的。
有的读者又会思考下面一个问题,和珅学到的涵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谄媚讨好的手段都是和珅在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师父教的吗?我在这里可以肯定地说,绝对不是和珅在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师父教的。俗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嘛!还有一句俗话说得也很好,“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嘛!也就是说,师父教会你的,只能是最为基本的知识本身,至于涵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谄媚讨好的手段等能力,师傅是不会去教和珅这些内容的。和珅学到的这些,可不是他在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师父教的,而是和珅自己感悟的结果。
据我分析,正是在这段学习的关键时期内,和珅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认识到,必须迅速地改变自己家庭的状况,成为一个既有权又有钱、人人都羡慕的人——这就是和珅一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至于为什么要追求如此之多的财富,应该与和珅幼年家庭的不幸遭遇有关吧。而这也恰恰为和珅迅速地成为一个贪官并最终被杀埋下了伏笔。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和珅的知识和才能使他具备了成为一个很有才干的朝廷重要官吏——也就是国家栋梁的最为重要的条件。再加上和珅对于乾隆皇帝的了解,如果他认识了乾隆皇帝,就很容易取得乾隆皇帝的信任,很容易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清朝第一官员。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在咸安宫官学里面学习的和珅,差的就是认识乾隆皇帝的机遇了。用现今比较通俗的话讲,此时的和珅绝对属于那种“给点儿阳光就灿烂”的人!
现在的问题在于:什么时候、在哪里,才能寻找得到和珅心目中的“阳光”呢?
实话实说,无论如何,咸安宫官学的老师们再关照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又能怎么样呢?在咸安宫官学里面学习的其他的孩子们,虽然学习不如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努力,但是人家有个好爸爸不是?那个年头,还不是“人在人情在”的一个残酷的社会?咸安宫官学的老师们能给和珅、和琳兄弟这两位无父无母的孩子指出一条光明大道吗?
实话实说,不能!
也就是说,和珅心底里面的那些所谓的理想,其实,完全属于空想!
想认识当今圣上乾隆皇帝?想取得当今圣上乾隆皇帝的信任?想要点儿“阳光”?
瞎想什么呀!醒醒吧!别做美梦了!和珅!
谁知,正应了那两句俗语,“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什么人什么命”,人家和珅,居然就成功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如果我们说,此时此刻的和珅是一匹千里马的话,现在和珅这匹千里马缺乏的,当然是“伯乐”了——也就是说,只要有个“伯乐”,和珅这匹千里马,就一定能够腾飞起来!
现在的问题在于:谁才是相中和珅这匹千里马的“伯乐”呢?他何时才会出现在和珅面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