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风波将起

从皇帝处出来,朱景洪便宫外走了去,路上他在思索接下来如何把戏演得更像。

刚走出东华门,他就看到宫墙角落处,有几名军官正聚在一起闲聊,且屡有愤懑之言和唏嘘声。

从这些人的装束可以看出,他们是皇城翊卫司小旗总旗,属于比较低级的基层军官。

“怎么回事?”朱景洪上前好奇询问。

正常来说,下值的翊卫司官兵会返回驻地,不会逗留在宫墙之内“碍眼”。

众人转过身来,才发现是朱景洪来了,吓得连忙跪地参拜。

“参见王爷!”

“起来吧!”

待众人起身后,朱景洪又问道:“听你们气急恼怒,怎么回事?”

在问话时,朱景洪的目光看向中间一魁梧汉子,从衣着纹饰可看出此人是翊卫司总旗。

如此威猛的汉子,此时脸上却带着几分委屈,朱景洪不注意到都不行。

听到问话,众人却只是面面相觑,却无一人出来开口说明。

“王爷,都是些琐事!”另一总旗官小心答道。

但他这一开口,就更有在遮掩的意思,便让朱景洪更好奇了。

“到底是何琐事?”

内情他虽然不知道,但也能猜到是这威猛汉子遇到了难处。

和朱景渊对外展示仗义疏财相同,朱景洪也有给人消灾解难的意图,为的也是要收买人心,只不过他主要是面向军中。

尤其对这些基层军官,拉他们的好感非常有好处,至少在中立时会有所偏向。

在朱景洪逼问下,刚才答话那总旗只能答道:“回禀王爷,是许总旗家遇上了些麻烦!”

“遇着难处,说出来解决就是了,大男人岂能只是牢骚满腹,作小儿女之态!”朱景洪看向那许姓总旗。

“王爷教训得是,此乃家中一些琐事,不敢污了王爷耳朵!”许姓总旗开口回话。

“婆婆妈妈……到底是什么事?”

见朱景洪执意要听,这许姓总旗只能说明情况。

原来,这位便是新安卫许姓佥事的长子,跟张家结亲那位便是他的胞弟。

这件事崔秀青来求过宝钗,宝钗吩咐下去后李家不再威逼,但为保全颜面却没明说不娶,想的是将此事冷处理而后不了了之。

然而张家托人找了贾家,接下来贾家找的那位云同知,又向许家试压让他们退聘,还搬出了荣国府来威吓许家。

荣国府在朱景洪这里不算什么,但贾家一门双国公如今还出了太子妃,对

在这样的压迫威逼下,许家即使不甘心也只能退聘。

然后如原著中那般,张家姑娘以为是李家捣鬼,为明心志再度选择自尽。

好在下人来得及时,才把上吊的张家姑娘救下。

偏偏许家二公子,也是个至情至性之人,得知此事后便去云家理论,直接被人给打成了重伤。

今天消息才传到许家老大这里,得知情况的他自是怒极,但也知道自己干不过云家,更惹不起站在云家背后的人。

听到这里朱景洪总算明白,为何这些人一直不愿意说,原来此事还牵扯到了贾家,而贾家又跟太子关系紧密。

“就这么点儿事,有什么大不了的……那云家既然打了人,让他们赔礼致歉不就行了!”

“还有你弟的婚事,既然双方家里都愿意,而且也都下过了聘礼,就该早日完婚才是!”

朱景洪很自然的说出了这番话,让现场众人是大感惊讶。

朱景洪是太子的胞弟,这件事他不偏帮云家,在众人看来就已经够耿直。

可如今,这位爷当真秉公言事,竟有为许家撑腰的意图,在场众人又岂能不意外。

“新安卫……我记得新安卫指挥使姓张,可对?”朱景洪看向许家老大。

这时旁边一小旗官答道:“正是……现任新安卫指挥使长子,便是龙禁卫张临张队正!”

刚才他们说话时,既是在为许家鸣不平,同时也在替他们想办法。

其中有一条,就是希望走张指挥使的门路,所以他们提到了张临。

“去个人,把张临给我叫来!”

“是!”刚才答话那小旗官立即应声。

东华门离龙禁卫不远,刚好此时张临又未上值,所以几分钟后他就赶了过来。

“十三爷,您有何吩咐?”张临不明就里。

朱景洪问道:“新安卫最近发生了些事,你可知道?”

“这……臣许久没回去过,所以不知道!”张临答道。

他爹虽是新安卫指挥使,但其差遣却是在京营做指挥使,如今应该是在带兵训练。

“跟他讲讲情况!”朱景洪看向了许家老大。

这人便把刚才的话讲了一遍,也让张临知道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都在一个卫所,还是要以和为贵,那云家着实过分了许多,伱跟你爹说一声……让他要妥善处置此事!”

其实张临不想管这些闲事,但既然是朱景洪吩咐他便只能答道:“是!”

朱景洪接着说道:“那云家若是不服,亦或搬出什么人来,你们就说这是我的意思,若是不服就让他们来找我!”

这番话,才可谓是点睛之笔,极致突出了他朱景洪的人格高度。

“臣明白!”

“此事尽快办妥,没事你就忙去吧!”朱景洪摆了摆手。

“臣这就遣人给家父带话!”张临给出了保证。

“嗯!”

待张临离开后,朱景洪便看向一旁许家老大,说道:“如何……这不就完了!”

“叩谢十三爷!”

几句话之间,让家族大难迎刃而解,许家老大对朱景洪可谓感恩戴德。

接下来,朱景洪又勉励了他几句,而后才背着手离开了。

这许家老大颇有些憨直,干着守卫外东华门的重任,或许以后能用得上……朱景洪暗自想到。

而在他离开后,现场众人的议论却未停止,纷纷夸赞朱景洪的英明耿直。

以前是听说他是这样,如今则是传说走近现实,这给他们带来的冲击极大。

而这件事情,在他们的传播之下,至少会在皇城翊卫司传播,给朱景洪再拉一波声望。

看着恩人离去的背影,许家老大心中暗暗发誓,若有机会一定要报答十三爷大恩。

而返回宫里的张临,立刻就找了去老爹驻地送信,向其转达了朱景洪的意思。

张家本官是新安卫指挥使,但能兼任京营实权指挥使,压压云家基本没啥问题。

…………

又是几天时间过去,朱景洪是每天都进宫去,把皇后是烦的没奈何,最终干脆避而不见。

而每一次进宫,朱景洪的语言和精神状态,都有阶段性的调整变化。

总结起来就一点,他越来越显得失落和绝望,这一点连太子和睿王都看出来了。

当然了,朱景洪个人的变化,对朝局来说基本没影响。

当下朝廷最大热点有两个,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处。

暗处的便是太子和睿王的争斗,双方私底下的串联密会集议,朝廷官员们多少知道一些。

唯一让众人焦虑的就是,不知双方此轮争斗何时爆发,又会在哪个点来爆发。

这种最顶层的政治斗争,每一轮都会黜落许多官员,即使没有参与到此事中,也会有可能遭波及而受难。

再说明着的那个,便是眼下由赵玉山所主持,对金陵之地进行的大规模人事调整。

虽然这份计划已被通过,但在执行环节依旧出了问题,许多被任命的官员,都遭受到了这样或那样的弹劾。

有的是欲加之罪,而有的却是证据确凿,搞得赵玉山一派的高官很是狼狈。

赵宅之内,与几位同道商讨结束后,所有人都告辞离开,唯有其门生梅敬文留了下来。

“先生,学生有话想说!”梅敬文郑重开口。

起身走到窗前,赵玉山看着外面夕阳,颇为疲乏道:“你不想去金陵?”

梅敬文乃正统二年二甲头名,依例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两年散馆后留院为检讨。

后来其历任翰林院检讨、编修,如今已是正六品修撰,如此清贵的履历堪称入阁拜相典范。

所以,梅敬文不愿离开翰林院,掺和进金陵那摊子烂事之中。

对自家学生的心思,赵玉山自是一清二楚,所以他才会有此问。

“学生才学不足,还需在翰林院多加学习,此番贸然被委以如此重任,学生实在是惶恐!”梅敬文郑重道。

赵玉山淡然一笑,便见他转过身来,徐徐说道:“我让你去金陵,主要有三道考量!”

“其一,离开以立功升迁最快,此去金陵你若把差事干好了,自然少不了你的好,至少不会比留在翰林院差!”

“其二,你是我的学生,无论你愿不愿意,咱们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金陵事败若他们把我推下台去,你留在翰林院也不会有出路!”

“其三,太子和睿王两位,缠斗将是越发的激烈,你这等清流官员必被波及,届时福祸难料命不由己,此去金陵恰好能躲过这些!”

赵玉山的三点考量,每一点都是替学生设身处地,所以此时梅敬文根本无言以对。

来到学生面前,赵玉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徐徐说道:“若你执意要留翰林院,我也不会勉强你!”

言罢,赵玉山返回了位置上,静坐着等待梅敬文的决定。

几息之后,便见梅敬文转身面向老师,徐徐说道:“先生,学生愿往金陵去!”

点了点头,赵玉山沉声道:“巡按都御史,职责是监察金陵文武官员,你要把各府县官员看好,让他们老老实实执行朝廷国策!”

金陵巡按都御史是正五品之职,比梅敬文正六品修撰高两个品级,这样的越级提拔绝大多数官员可望而不及。

“学生明白!”

赵玉山接着说道:“巡抚金陵的郑显林,按察司何顾谨和贾化,你可以信任和依靠他们,但也得防范着他们!”

接下来,赵玉山跟梅敬文说了许多,算是给学生临行前的最后一课。

而恰如赵玉山所料,太子和睿王两帮人,已在摩拳擦掌准备开打,零星的弹劾奏章已然飞进宫里。

两个儿子的争斗,朱咸铭自是洞若观火,这次他并未主动出手干预。

只要不影响朝局平衡,他觉得这样的争斗不是坏事,可以让两个二人通过实操来玩政治。

当然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太子在这方面确实很差,而老六只能说稍好一些。

以往朱咸铭对老六评价很高,但其对朝廷新政的投机态度,以及在大事上的短视和自作聪明,都极大拉低了朱咸铭对他的评价。

将一摞言之无物的奏章撂到一边,朱咸铭问向身侧程英道:“老十三还是那个颓废样?”

程英谨慎答道:“听东厂的人来报,十三爷确实……消极了许多,近两日喝了不少酒,屡屡有抱怨自戕之言!”

听到这话,朱咸铭不由得叹了口气,他很担心起自己这小儿子。

可要让这小子高兴,非得去把皇后说通才行,朱咸铭自然不会去找不痛快。

“嗯……你去一趟襄王府,就说……算了!”

小孩子耍脾气,朱咸铭想了想还是不管为好,免得又被老十三给缠上了。

皇帝不愿意管,太子和睿王没空管,这俩人的老婆可都没闲着。

二人分别请了宝钗做客,但也只是开导劝慰而已,他们也不可能真的插手此事。

而相关的内情,也通过在东宫陪客的王夫人,传到了荣国府内宅中去。

贾母院内,得知襄王府的事情之后,贾母徐徐说道:“襄王殿下想去西北,那地方如今正凶险,皇后娘娘不允也是人之常情!”

“正是如此!”王夫人答道。

她俩继续闲聊时,坐在一旁的妙玉认真听着,同时思索着该如何加以利用。

好几天前她就进了贾府,在讲经过程中讨得了贾老太太欢心,如今已可自由出入荣国府。

今日听了东宫和襄王府的事,便让她觉得此行收获满满,接下来她只需等待机会接近东宫。

但在“勾结”上东宫之前,她打算先去一趟襄王府,从另一个角度来实现接近东宫的目的。

虽然她受到过邀约,但妙玉不会主动去襄王府,而是打算搭着荣国府的人一起去。

据她在府里听到的风声来看,就这几日荣国府的太太小姐们,就会到襄王府去拜会王妃,到时她跟着一起去就不扎眼。

妙玉有充分的把握,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可以征服宝钗这位王妃。

然后再通过襄王妃,打通去往东宫的路,对妙玉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是的,无论接近贾家还是襄王府,都是妙玉接触东宫的手段,而她的目的一直是接近东宫。

这是总教给她的任务,至于接近东宫之后的任务,到目前为止妙玉还不清楚。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务,她都会遵从师傅遗志,豁出性命把这件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