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代征

廉家君子在万民书上留下了第一道证痕,他答应萧琅若是这份文书当真会呈到姜妲案上他愿意代萧琅奔走取证。萧琅对天发誓此书必将发挥最大的效用,将岐姑恶秽一并铲除,廉家主亦发誓简上刻痕乃岐姑国人亲手所刻,众心所愿。撕开岐姑灰暗天幕的第一道光便在此处破落的小院中诞生。

廉家主与长子拿着文书出了门,廉家妇留在家中与萧琅说话,她是个泼辣的女子,说话的声调说不出的有趣儿,时常逗得萧琅掩口大笑。廉家的小女儿依偎在母亲身边,大眼睛盯着萧琅衣上的绣花一眨不眨,可爱得让人忍不住想捏一捏她粉嫩的脸颊。

萧琅自袖中取出一支紫花蓍草逗她玩,小女孩想接过来却被她母亲装作无意地拦下。

“先生是阴阳家的人?”廉家妇搂着小女儿小心翼翼地问道。

萧琅本不愿承认,但转念一想这人许是认出了她手里的紫花蓍草,倒也有些见识,遂大方称是,抬手将蓍草插在了小女孩的发髻上。

乡里巫师占卜用的蓍草皆是白花,国巫用粉花,商王巫用红花,只有阴阳家才可以才有能力用能与鬼神沟通的紫花蓍草,这般贵重的东西廉家妇不敢接更不敢碰,手足无措地看着萧琅。萧琅却让她将这支草当做廉家豁出性命为国人奔走的谢礼,她摇了摇头,幽幽太息,“即便君子爱惜性命不肯为岐姑奔走他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

“我观贵家家主身康体健,并未重病缠身。”

“先生有所不知,乃是征兵一事惹的祸。”廉家妇愁眉紧锁,说起此事便咬牙切齿。

去岁秋狝之后岐姑亦开始征兵,这些年东原安稳未有战事,从军赚取口粮与军饷补贴家用确实是好事一桩,姜妲与龙行也知晓应征之人当中好些穷苦人家,因此粮草与军饷数额皆已提至往年两倍。有后之户君子参军做妻的虽不舍但多半也是支持的,可谁曾想岐姑人收拾行囊入驻军营的前一日却有县令的人张贴告示说军中不必去了,征兵的人于名额计算失误,国人野人从军的名额都已被占。

名额莫名被占已是令人十分不满,但此事刚过不久便有富户仆从登门,言之他家少主身娇体弱不宜参军,要雇佣一人代少主应征,军中分发的粮饷半数归代替者所有,将来若是起战事亦需代替者上战场,但是功劳却尽归他家少主所有。

代征乃是大罪,一经发现至少徒两年流两千,仅有半数粮饷且没有功劳更是欺人太甚,如此欺凌下却仍有不少人因无衣无食选择铤而走险,廉家主便是其中一位。但廉家主应征方两个月便发现发到他手里的粮饷并未寄回家中,妻子依旧忍饥挨饿,跑腿之人说包裹上写着某家少主的名字便该寄给某家,若是想平分也该某家同意才行。

与廉家主遭遇相似的众位代征者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除夕时冲入应征人家要说法,否则便要告到将军面前,各家家主有恃无恐地让他们尽管去告,总归最后受罚的是他们代征者无疑。廉家主担心妻儿不敢去告,只向那户人家索要三个月的粮饷,那家人说好会送到廉家,但转头便去军中状告廉家主冒名顶替,导致他家少主无法应征。

其他上门索要粮饷之人亦是遭遇这般反咬一口的状况,更奇怪的是那些富户不去军中告状却偏偏告到县令那里由县令判决,包括廉家主在内之人全部判处流刑,流放三千里。因众人多番暴力阻拦,本应即刻上路西行的犯人拖延至今,县令说此事已上报伊邑,待开春以后若有人胆敢再作阻拦便一概连坐死罪。

“何时上报的伊邑?”萧琅问廉家妇。

廉家妇思忖片刻答是元日后不久,如今算来应是小寒前后。

萧琅眉头紧蹙,仔细回忆了一番仍是无果,小寒时她与容宣还在回东原的路上,代征一案应当由身为小司寇的明义接手并汇报与姜妲和龙行知晓,待容宣回来亦需呈上处理卷宗。可两人回伊邑后并未耳闻与此案有关的只言片语,若是姜妲与明义存心隐瞒难不成连龙行父子也瞒着?龙氏断不会背叛容宣,代征案又非甚王室秘闻,若要隐瞒也毫无道理,此事多半是县令谎言相欺。

“不想岐姑应征大事竟有如此黑幕,此事我与同窗定会尽快上报容相与大王得知,还尔等公道。”萧琅握住廉家妇的手劝她放宽心,文书今夜便会寄往伊邑,过不了多久即有答复。

廉家妇一愣,她原本只当萧琅是四下游学偶尔路过岐姑见不平事拔刀相助的阴阳家弟子,怎料她当真与丞相和国君关系紧密,遂十分震惊。她再三打量着萧琅面容,难以置信地小声问道,“您……是疆景先生?”

“怎么可能!”萧琅掩口笑起来,“我不过是阳宗普通弟子罢了,新岁伊始多番忙碌,师叔离不得观星台,她哪有时间四处溜达。”

“所言有理。”廉家妇点点头,对萧琅的话深信不疑。

二人在屋中闲聊着竟不觉时间过得飞快,廉家主与长子灰尘仆仆归家时已是黄昏时分。

廉家主手中的尺牍取走时尚完好无损,再回到萧琅手中已是“伤痕累累”,不知廉家主走访了多少人家,横七竖八入木三分的刀痕几乎要将竹简表皮褪净,更有识字之人在空白处刻下的一行小字,“愿以身证实也,万死不改”。

萧琅对廉家主大礼相谢,临别时叮嘱他夫妇二人若有甚变故便持蓍草去伊邑“容与逍遥”寻伍瑾,今日善举日后必有回报。

廉家主不明所以,廉家妇笑着说好,恭恭敬敬将萧琅送出门去。

萧琅手里紧握着尺牍,心里怒火中烧,看道旁石子也碍眼,她飞起一脚将它踢出老远,石子“咻”地飞入深巷里,她啐一口骂一句“不得好死的狗东西”。

巷子里忽然传来某人声调隐忍的一声“哎呀好疼”。萧琅担心方才踢飞的那颗石子伤了人便急忙跑回去查看,谁曾想竟看到了容宣,他指间夹着一颗小石子,看萧琅走过来仍是笑嘻嘻地嚎了一句“手指要断了”。

“断了也好,省得你不老实。”萧琅白他一眼,嘴里说着气话却还是上前看了看他的手指,白嫩细长连红印都无,最严重的伤怕是只有指尖指腹常年抚琴握剑磨出来的老茧。

“看你这人口是心非的,你明明喜欢我的不老实。”容宣低头看着萧琅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他话音刚落手指便被萧琅拧出一个奇怪的角度,钻心的疼一下袭来,对方咬牙问他以后还敢不老实吗,容宣满头冷汗地一迭声讨饶,“不敢不敢……”

萧琅冷哼一声将他的手甩开,给容宣看刻满刀痕的竹简。容宣有些惊讶,笑夸她十分厉害,“我自虢家离开便去那户人家寻你,结果那家妇人却说你早就离开了,许是去了廉家,我一路打听才到小巷子,险些被你偷袭得手。”

“哎呦呵,虢家让你进门啦?”萧琅亦是惊讶,昨日虢家家丁狗仗人势嚣张得跟什么似的,今天怎地改了性子。

容宣无奈地笑笑,只道是今日备了谒,怎么着也得给个面子进去通报一声。子璇并不在家,他亦未准备特别隆重的大礼,好不容易从市上寻了只风干的雉鸡买了带去,子璇的父母兄嫂许是不知雉鸡之意,言语间颇为嫌弃这雉拿不出手,这家人何止不好说话,羞辱人的话更是一套一套的,幸好容宣并未打算当真投奔他家,否则在虢家人言语下羞都羞死了!

“虢家……”这二字在萧琅齿间转了两转,她决定今晚便去虢家打劫,顺便将那雉鸡也拿回来。

“你这岂非明摆着告诉人家是送雉的来打劫么!”容宣笑她傻,又说虢家再放几天,毕竟他与虢家子尚有同窗之谊。

“你若知晓他家做的那些缺德事儿便不会顾及甚同窗之谊了。”萧琅嫌弃地撇嘴,将廉家妇与她透露的代征案转述给容宣听。

代征案委实重大,容宣听后无比震惊,自古代征便是重罪,前朝更有加倍重惩致使百十户连坐流刑的先例,岐姑县令与富户怎能如此嚣张狂妄竟敢将东原律法视若无物,简直无法无天!

容宣气得说不出话来,萧琅安慰他不必太过愤怒,这种腌臜事不止岐姑一家,可能别处他不知道的地方也会发生,只是无人检举才无人知晓罢了。容宣一噎,没有从她的话里感到丝毫安慰。

“可以顺便提醒龙上将军查一查军中,于他于你于东原而言都有好处。你需知晓,太阳再光明也有它照不到的角落,你虽无法将阴暗尽驱却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萧琅语重心长地拍了拍容宣的肩膀,不禁感慨这人变化真大,当年还是一个只比她高一点点的少年,如今与他说话都得仰着头。

容宣勉强感觉到一丝安慰,他将手中的石子狠狠掷出,看着石子在地上弹了两下弹到了角落里,恶声恶气道,“岐姑县令必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