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节 林春鸣的挑战

建章立制从来就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中蕴藏的政治意义尤其深刻。

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建立,听起来简单,但是一旦真正落实并推广,涉及到诸多权限制度的变更,哪怕只是一个部门权力审批制度的变化,那都意义非凡,更不用说这直接影响到一个全新机构的设立。

沙正阳当然知道未来这个部门必然出现,进而进化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但现在由自己来开天辟地走出了第一步,这份殊荣带来的政治收益可能会超出他想象的巨大。

林春鸣作为体制内沉浮多年的领导干部,比沙正阳本人对此事更为敏感。

他意识到这一个机构设立实施并发挥作用的经验一旦被中央所认可并推行开来,那么这就是对整个汉川省改革开放工作的一个高度认可和赞许。

作为发起和主导者,茅向东和吕宗平只怕都要从中受益不少,更别说沙正阳这个具体操刀者了。

“林市长,我明白了。”见林春鸣这般严肃认真,沙正阳也收起简慢心思,正色道:“这项工作从我一到汉都就开始启动,方案也几易其稿,而且茅书记、吕市长乃至周书记和王省长都花了大力气协调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在中央层面的关系,花费了不少心思,现在基本上已经确定下来了,虽然不能说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是的确比起原来的格局要简化高效了许多,这一点很多来我们汉都投资办企业的项目业主们都深有体会,当然这里边肯定还有许多改进的余地,只不过……”

“正阳,一蹴而就的事情未必就是好事,你们能下走一步做到这个地步已经相当难得了,留一些空间,逐步推进这才是正理,而且你们也不能光看到精简程序和提高效率的好的一方面,也还要认真考察会不会因为精简提速之后带来的一些监管风险,这都是一个过程。”林春鸣作为过来人很清楚这类事情的利弊风险,“只要开好这一个头,下一步很多工作就会慢慢形成趋势,不是哪一个人或者哪一个部门能够挡得住的,这是大势。”

见沙正阳点头受教,林春鸣也满意的颔首。

自己这个“得意门生”在仕途上一直走的既快又稳,有好几次自己都有些担心对方走得太快,根基不牢栽筋斗,但每一次这个家伙都总能审时度势的把握好机会,而且极其擅长借势用力,与领导关系处得极佳,或者说很会用合作共赢这一模式来推进每项工作,所以在很多工作上都最大限度的削减和抵消了阻力,最大限度的集聚了支持力量。

对这一方面,沙正阳真的天生有悟性,深得统一战线要义。

“你五一结婚,向组织汇报了没有?”林春鸣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

“还没有呢,也就是才决定的。”沙正阳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那开年就赶紧去向市委汇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还应当向省委相关部门报备,你现在一举一动都牵动很多人关注,你自己要特别小心,坚决不准大操大办。”林春鸣其实知道沙正阳并不喜欢那种行径,不过他还是要提醒一下。

“放心,林市长,我就准备把两家亲戚叫在一块儿简单吃顿饭,朋友和同事基本不请,如果确实要来的也明确规矩,不收礼金红包。”沙正阳赶紧表态。

“嗯,人情往来,如果做得太过,反而容易让人觉得你这个人虚伪,结婚是人生大喜事,朋友来了,送个祝福也很正常,最好给大家明确礼金不能超过100元这个限度,否则就只能退回,如果是下级同僚,就最好不收,请大家理解,我相信大家能理解。”林春鸣甚至都细化到这一步要求,也真的是为沙正阳操碎了心,“酒席不得超过五桌,而且必须要向纪委报备。”

沙正阳也是无语,当然他也知道林春鸣这是为他好,点点头:“这个问题上我绝对不会犯错误,授人以柄。”

“你知道就好。”林春鸣沉默了一下,然后才缓缓道:“开年之后我可能要离开嘉州了。”

“啊?!”林春鸣主动提及这个问题,让沙正阳吃了一惊,“到哪里?”

“现在还不确定。”林春鸣摇摇头,似乎有些犹豫,但是最终还是说了出来,“可能是到黑河冰城。”

黑河冰城?!这可是一个老大难地方。

振兴东北战略好像还要几年才会提出来,现在应该是东北重工业地带最为艰难的爬坡上坎阶段。

随着黄金十年的到来东北又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但是恰恰是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掩盖了东北地区风气保守、机制僵化、国企笨重的短板,导致了十多年后东北再度跌入谷地,第二轮振兴东北的新战略再度出炉。

去黑河而且提到冰城,那肯定就是要让林春鸣主政冰城了,看来林春鸣在嘉州主导的国企改革还是获得了中央的认可了,可喜可贺。

“黑河省委副书记兼冰城市委书记?”沙正阳问了一句。

“大概是吧。”本来这类消息未经确定是绝对不能入外人耳的,但是林春鸣却从未把沙正阳当成外人,而且林春鸣也一直觉得如果能让对方知晓,也许能让对方给自己一些好的建议。

这个家伙总能带给自己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怎么,不太看好我这一趟北上?觉得那边现在比较困难,难度很大?”林春鸣也是一直在汉川工作的,一直到嘉州直辖才算是离开汉川,但也总体属于这个区域内。

“不,林市长,那边现在虽然面临一些困难,看起来处于攻坚阶段,但我认为这个时段不会长,两三年之内随着咱们国家经济形势转好,甚至还要不了那么就,我们国家工业化的重化产业时代到来,黑河省的经济肯定会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期,应该说您去可能正好赶上这个景气期。”

沙正阳的话让林春鸣大为惊讶,他仔细打量了一下沙正阳面部表情:“正阳,怎么我感觉你好像有点儿忧心忡忡的模样呢?或者我感觉错了?”

“不,林市长,我只是说你赶上了这个景气期,但是面对这个景气期,如果不能居安思危,或者说如果不能透过繁荣看到其下隐藏的危机,并尽早采取对策,那么也许这一波景气期过后,就会有一个很大很长的低谷期,甚至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解决。”

沙正阳知道自己这番论调肯定会引来对方的调侃,但是他却不能不说。

“哟,正阳,你都能把未来十多年的问题看清楚了啊?”林春鸣有些好笑,虽然他也很看重沙正阳的判断,但是这样武断的做出分析判断,就有点儿形同儿戏了。

“林市长,您知道我不是信口开河的人,也没有那个习惯。”沙正阳解释道:“东北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可以说是受到改革开放影响最弱的一个区域,不是说他们发展慢,而是说市场经济思维和机制在这个区域渗透力度最浅,计划经济模式仍然在这个区域居于较强地位,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都已经接受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情况下,东北动作慢了,国企改革攻坚只是一个体现,当然这也和这个区域特殊情况有很大关系,但我们始终都要走这一步,如何来破解这种封闭保守或者长期官本位思维养成的风气,恐怕就是地方党委政府要面对的最大难题,这甚至可能比短暂的经济发展繁荣更为重要。”

林春鸣表情严肃起来,沙正阳这番话显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感而发,而且极具针对性。

嘉州也是国企云集的地方,在国企改制和发展多种成分经济的工作上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可黑河那边的表现显然没有嘉州这边令人满意,可以说庞大的国有经济几乎是占据了大部分社会空间,其他成分经济发展的空间还没有被彻底创造开拓出来。

国有经济抓大放小是近期各地都在倡导推动的改革方向,嘉州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或许这就是中央有意要让自己北上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明白你说的意思,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么?”林春鸣语速很慢,显然也是对这个情况很重视。

“林市长,这道题可不好做,太大了,太具挑战性。”沙正阳摇摇头,“或许您现在可以抓住目前较为困难的时候来推动一些思想观念和风气的转变,比如就像您刚去宛州时候做的那些,彻底扭转种种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思维和风气,认真学习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观点和理念,彻底转换脑筋,……”

沙正阳做了一个动作,指了指脑袋和眼睛,“思想和眼界,这是关键,这两者如果不能彻底转变过来,风气就改变不过来,风气不改变过来,整个发展环境就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经济景气期也许看不出来,但是一到下行期,恐怕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