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轮回

张太师府三元及第的大相公,被天波杨府斗鸡叨的抱头求饶,消息像空中漫天飞舞的雪花,在大年三十的夜晚潇潇洒洒飘落到梁城的每一处角落。

又加原话在传播中的变异,越演越烈,演变成杨家将托身在杨府斗鸡身上,把欺负杨家孤儿寡母的张太师府三元及第状元,痛打的落花流水、呼爹喊娘。最后,正义战胜邪恶,杨家将扒房砸锅,张太师府现在是一片废墟!

不管是听说的还是传话的,都被这消息震惊的不相信自己的舌头和耳朵,在议论完事件之后,还后知后觉的问一句:“这是真的吗?斗鸡有这么厉害?”

斗鸡斗张奢的消息不是杨家人传播的,也不是王家人说的,是跟随王家人看热闹的那几位低级小官四处散布的。

这是他们亲眼所见,所以也不属于造谣。

那几位跟随王家人去看“用钱砸死你”的小官,到达地点后见是张太师府,摄于张太师的威压,原本是想逃离的。被王佼王侥兄弟俩劝住,“你们现在下车就会被人看到,还不如坐在车上反倒没人知道。”

他们一想也是,骡车离张府还远着呢,再加上车上还坐着王家人,他们混在其中谁认识他们啊。

哎,这种自欺欺人也是不要不要的!

他们自认为没人认识他们,就在王家骡车上一直看到杨家扒房砸锅全过程。当然,扒房砸锅他们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三元及第被斗鸡围着,趴在地上喊:“爷爷救我!”

还有比这更爽更爽更爽的事吗?!

重要的事说三遍!这就是更爽更爽更爽的事!开心死了!

他们文考考不过三元及第;出身也不如三元及第的高;官位更不如三元及第的职务离官家便利,总之,和三元及第相比他们就是渣渣,一辈子不可能翻身。

但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他们亲眼看到三元及第的瑕疵,嫉妒心使他们疯狂,他们勉强等到王家的骡车离开张府所在的街道,就迫不及待的下车四处奔告。

他们恨不得宣告全梁城,告诉任何人三元及第是啥玩意,如何被一群斗鸡斗的哭爹喊娘!狂欢的心理比明日过年还使他们兴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几位小官认识当然也是和他们一样的人,这些人或许和他们一样的状况,或许不如他们,又或许比他们强一点,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如三元及第!

三元及第是如何成就张奢的,大年三十的傍晚就是怎么让他为此付出代价的,只多不少,就如同当年他穿红挂绿的游街,全梁城为他狂欢。此时也是全梁城人为他狂欢,议论他是怎么被斗鸡斗败的,绘声绘色,就和亲眼所见一样。

呼延灼听着下人汇报的杨府动静,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问了一遍又一遍:“真是你亲眼所见?”

下人一再保证:“公爷,千真万确!那些斗鸡根本不像是斗鸡,真的和士兵一样,就像是咱家军中操练的亲兵,啊,不,应该完全就是亲兵的样子。它们比亲兵还管用,杀敌都不带退却害怕的,受伤了也挡不住拼命进攻。”

呼延灼慢慢品着下人的话:“我见过他家养的斗鸡,以前是在府院后街的小院里,我还见过三只斗鸡得病死了。”

下人附和道:“公爷,杨承养斗鸡也就一年,起因就是他家没钱,他养这儿赚个贴补家用的钱。没想到他得了一个叫‘二花’的斗鸡,那个斗鸡邪行的很,上场只有一招,叫什么‘一喙定乾坤’。不管啥样的斗鸡,它下坑都是叨人家的脖子。哎,你还别说,它这一招真的管用,它就没有输过,啥鸡见了它那就是乖乖的被它叨。因为这儿杨承可没少赚钱。”

呼延灼顺着他的话问:“你亲眼所见那个叫二花的斗鸡领着其他斗鸡叨张奢?”

“是的是的。”下人忙不迭的说:“那个二花被张府下人一棍打了。鸡馆儿上前拼命,把斗鸡捡起来放到胸前的袋子里,就这它还能指挥其他斗鸡围着张相公不放,愣是围到太师出来救他。张相公这个跟头栽的可是不轻啊,千古奇闻,一个三元及第就这样载到了斗鸡手里。”

呼延灼慢悠悠的赞同:“是不轻。这样看来杨家的气运还在,养斗鸡也能掀起风浪。”

和他持同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杞王也是这样认为的。

“哈哈哈……真的是天地轮回啊,张家最有才气的人竟然让斗鸡给掀翻了,旷古奇闻,旷古奇闻啊!”

“哈哈哈……得劲!这下张老头有的忙了,看他还有没有气力再盯着我!”

杞王府司马道:“斗鸡都可以掀翻三元及第,看来杨家的气运是还没尽啊。王爷,要不要明天派人给杨府拜个年?”

杞王思虑下,“不用了,一件事一件事的来,别搞事太多把正事砸了。”

不清楚他说的正事是什么事,权贵的世界真心不懂。

我的世界还是一如既往,杨府的兴奋和我没关系,但是她们的抱怨却是说给我听的。

怎么这么说?这要慢慢说。

大年三十傍晚的迎灶爷灶奶奶还是杨府自己的事。我们主仆三十晚上吃了灶上送来的羊肉饺子,就要休息了。

柿子一遍又一遍讲张太师门前发生的事,她的关注点是肯定有铜钱没有清理干净,扔在了张太师府门前,必定是便宜了张家看门人。

石榴撇嘴嘲笑她:“瞧你那点出息!整箱的铜钱拉过来小郎(王服)都没心疼,你心疼做什么?就是扫回来也不会给你的,放心吧。都拉到承爷的库房了,等下次承爷再砸钱,就不用费劲找铜钱了!”

我心里好笑,善秀不放过任何搂钱的机会,连王家让他砸着玩的铜板都好意思拉回杨府,真真的是脸皮比城墙拐弯都厚。

“开门开门!”

外面传来排风的声音,石榴急忙去开门。

排风卷着雪花进屋,手里端着做饭的案板,案板放着一个不小的瓦盆。

案板没有放下她就对石榴嚷嚷:“你怎么没去厨房?我等了半天也不见你们。赶紧的穿上衣服去厨房抢面,去晚了抢不到面就要自己和了。今天厨房的婆子都去打架,面和馅准备的都不够,她们一会儿又都回家了,就做这么点,抢不到啥都要自己弄了。”

石榴不解的问:“抢这个做什么?”

排风一拍脑袋,“看我这记性,忘记跟你们说了。咱家过年,初一的饺子是各房守岁的时候包的,为的是让厨房的婆子们三十能歇一歇,忙一年了嘛,不能三十还不歇。所以咱府三十守岁就是各房包饺子,把明天初一要吃的饺子都包出来。”

说着,指指柿子,“走走,还有你。赶紧的穿上厚衣服,外面冷,我们一块去厨房,赶紧的去拿面,再拿点馅。”

杨府有这规矩,却也是稀罕,这样体恤下人的主家真不多。

没过多久,她们三人拿着包饺子用的材料回来。我看的真真切切,全是白面。不由的想起来慧娘跟我说的,她家几乎没有吃过白面,强迫自己不要感叹,告诫自己千万不可以落到那种地步。

包饺子当然没有我的事,全是她们四个的事。

为了增加包饺子的乐趣,每个人轮流讲故事。

我趁她们嬉闹的空隙,问排风:“为什么要包这么多的饺子?七房呢,这得有多少啊,明天吃的完吗?再说包出来不下的话,馅里的汁不都流出来了,下的饺子还不都烂了。”

我有这经验都是鬼母告诉我的,因为自己不用吃东西,鬼母最羡慕别人包饺子。

排风麻利的擀皮,“有人在厨房下饺子。要做一些熟的,捞出来晾着,等明天来人稍微热下就可以吃了,不用着急做不出来。”

娓娓道来杨家人的历史。

“你不着,咱家是西疆过来的。当初跟咱家过来的部曲很多,现在除了几家自立门户的,绝大部分还是跟着咱府。”

“他们来的时候都是穷的叮当响,也没有啥祠堂。老令公让他们把祖宗牌位都放在咱府的祠堂,这样他们拜祖宗就要来咱府,这些饺子就是给他们准备的。”

“你别看咱府都是吃白面,那些部曲可不是能天天吃白面的,所以要煮一些熟的,让那些着急等不到吃现煮的小孩子,也能吃上现成的饺子。”

“哎,你都想不到明天能来多少人,说出来吓着你。往年从天明开始,一直到天黑啥时侯了,还有人排队吃饺子。前院和演武场的地锅,一直煮着还不够他们吃。”

我倒是觉得这是因果循环。当初这些部曲跟着杨家从西疆过来,成就了杨家的威名;现在这些部曲成了杨家的累赘,照顾他们是杨家当家人长期的责任和义务,为此甚至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门口响起来推门声,小王氏带着一层薄雪推门进来,身后没婢女跟着,是一个人过来的。

她人外表还跟小孩子一样,让人心生爱怜。我急忙招呼她除去斗篷,上床坐进被窝里暖和暖和。

我对她热情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为了避嫌,她成亲的新房设在六老夫人和郡主住的院子,没有像其他房那样设在各房主院。我为此感觉十分的过意不去,对她也格外的好一点,弥补她因为我的缘故不能住在六夫人的院落。

其实,住在六夫人住的主院和住在六老夫人住的偏院,原则上是没有区别的。按照杨府府邸的规模,小王氏不可能有属于她自己的院落,住在六夫人的院落住的是东厢房,住在六老夫人的院落住的是西厢房,仅此而已。

但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因为某种原因造成的变化,这个原因总是感觉自己欠了人情,这就是我见到小王氏的心态。

杨府的人口众多,一个房头一个大院落,这在老令公和老太君的时代是可以的,七个儿子七处院落,可之后的发展就不行了。七房都会有自己的子孙,他们的子孙哪里还有地方分房啊,除了分府,别无他法。

还好的是,杨府除了四房人口多,实在住不下分开了之外,其他也就六房分了两个院子,总体来说,还是能住的宽敞一些的。只是善秀的媳妇们,就要和自己婆婆住一个院落了,不可能拥有单独的小院。

六房分两个院子是有历史原因的,六夫人住的院子也是我现在住的院子,原本是六老夫人的院子。

六老夫人回她娘家的老家很多年,回来后谦让,主动和郡主住到了一个院,六夫人这才一个人住一个大院子。不然按照杨家的府邸规模,六夫人不可能自己住一个大院子,要和六老夫人以及郡主住一个院落。

在梁城,哪怕是城市规模向外扩张了许多,有了外城,城内也没有多少人家的住房能够很宽敞,达到所谓的家庭成员都能拥有一处院落。

一般情况下,一进院落住着祖孙三代,甚至还包括三代人的妾室,统统住在一起。

通常是正屋住着祖辈人,祖辈的正室住在东屋,妾室住在西屋,中间是客厅。

东厢房住着第二代,同样是正室住北边的房间,妾室住南边的房间,中间是厅堂。

西厢房是第三代住的屋子。

条件再好一点的人家,会把女儿们的房间集中在主院旁边的偏院。

我想起来这样的房屋布局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再一次告诫自己:不可以落到这样的地步。

小王氏的婢女呼呼歇歇的找过来,站在床边轻声抱怨:“六娘子,您也不说一声就过来了,让我好找。”

这不用说肯定是遇到了啥憋气的事。我也不想问,假装自己累了,向下缩缩身子,闭眼假寐。

没想到小王氏也是学我的样子,向下滑了滑身体,也把自己缩进被窝里。

她的婢女没辙,尴尬的站了会,走过去帮忙包饺子。

这边还没安定住,二娘子携着一阵风过来了,让屋里好不容易聚集的热气,一下子又没了。

外面的雪下的大了,她身上的寒气也重,让我不得不双手用力的推她,“不行,你不能这样进被窝,要先去火边烤烤寒气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