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问正准备转身过去打听,右肩被人轻轻一按,左腾先一步从他身边穿过,往那边走了过去。
这段时间左腾当然也是一直跟着他们的,一路同行下来,他和许问已经非常有默契。
许问耳朵一动他就发现了,第一时间意识到他听见了什么,想做什么,立刻接手了过来。
术业有专攻,左腾这方面的能力比许问强得多,他当然不会拒绝。
没过多久,左腾就带着消息回来了,见到许问的时候,表情稍微有些古怪。
“没找到他人,不久之前他就已经走了。”左腾说。
“那就是说我们没听错,他之前确实在这里?”许问问道。
“是,而且我还打听到,他就是本地人。”左腾说。
“本地人?”
“不是折度镇的,是镇子下面某些村庄的人。据说从小就生活在这里,以前偶尔会进城赶集,跟城里的一些人本来就是认识的。”
这个许问真没想到,这样说起来的话,伏远都出现在这里未必就代表着圣城就在这附近了。
不过那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左腾还在继续往下说。
不久之前,伏远都刚刚闹了一场事,现在在折度镇相当出名。
许问听见的时候,他们就是在讨论这件事。
“闹的什么事?”许问有点好奇地问。
“关于逢春城。”这就是左腾回来时露出那个表情的原因。
这件事的焦点,竟然是关于数百里之外的逢春城的!
折度城已经出了西漠范围,靠近北疆的近边缘,距离逢春城将近千里之遥。
距离这么远,消息当然也传得慢,那边的事情最近才传到这边来,成为当地最热的新闻。
北边很冷,冬天尤其寒冷,近年来雪灾等各种灾祸同样频发。
前段时间的暴雨、近一段时间的暴晴,他们这边同样也享受到了,苦不堪言,死了不少人。
在这种情况下,逢春城对于他们来说如同一个最美好的幻想,一个归处,一个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地方。
因为这个,逢春城在他们心目中拥有极高的地位,不容任何人亵渎。
他们对此津津乐道,简直把逢春城吹上了天,是真正只有神仙才能住的地方。
伏远都正好回来,听见他们这么吹,一开始还没吭声,不久就开始反驳。
他说逢春城根本不是他们说的那样,远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别胡吹了。
他确实是去过逢春城的,亲眼见过,对它的一些细节相当了解,说得相当真实。
因为这份真实,他吸引了不少人听他说。
他原以为这些人了解真相就会冷静下来,知道这不是什么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没什么好吹的。
结果没想到,听说其中的相关细节之后,本地人更兴奋了,缠着他刨根问底,问他逢春城是怎么过冬的,又是怎么防震的。
听到他说陶管里流淌的清水,能够自动从每家每户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露出了向往的表情,齐齐地“哗”一声。不管听多少次,都是这样的表现。
结果就是,他道出了“真实的逢春城”,却更坚定了那些人心里的想法,让他们对它更加向往了。
在折度镇,经常会有两个人凑到一起,问对方:“你听说过逢春城吗?”
“听过听过!”
这两个人会迅速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其实他们说的那些话对其他人都重复过一万遍,但不管说再多遍,他们也完全不会厌倦。
伏远都对此非常纳闷,也非常愤怒。
他不止一次地对着认识不认识的人怒吼:“逢春城再好,也就那一个!你以为你们能住得上吗?”
“逢春城也就是一座城而已,碰到更大的地震、更多的灾祸怎么办,你们以为它还扛得住吗?”
“未来必定还有更多的灾劫,大周要亡了!逢春城根本救不了大周!”
前面的还好,别人顶多就是为逢春城打抱不平,把他给揍一顿。
但最后一句可太不吉利了当然当时伏远都也只是对着自己的熟人这样说的,结果门外有人路过,正好听见,直接告了衙门,把他抓了进去。
后来不知用了什么手段,伏远都出了狱,也因此离开了折度镇,据说也没有回去老家,不知所踪。
尽管如此,他说的话、发生的事都在这里流传了起来,人人提起他,都要吐上两口唾沫,厌恶嫌弃。
这真是许问没有想到的事,他以为两边要吵的话,应该是关于忘忧花呢
没想到是逢春城。
不过想想也挺正常的,血曼教的人讨厌逢春城,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
最早迫害逢春人的,就是他们。
逢春城的建立拯救了逢春人,救了他们用来“儆猴”的那只鸡。
但仔细想想伏远都说的这些话,似乎也不只是因为这个,他有他自己的一套道理。
七劫将至,大周将亡,逢春再好,也容纳不了那么多人,抵御不了那么大的灾祸。
逢春救不了大周!
那什么可以救呢?
“所以,也查不到伏远都的去向?”许问问道。
“嗯,我打听过了。”左腾是做足了准备才回来的,“他没有回老家,据说是被一些同伙救出来的。据我听到的一些消息”左腾稍微压低了一些声音,“上面也有人出手,也算是他们的同伙吧。”
这也不奇怪,血曼教经营了这么多年,渗透得非常深。
虽然近一年来朝廷对他们查得非常严管得非常死,但这里毕竟偏远,总会留下一些漏网之鱼。
“不用急。”许问不急不忙,对左腾说道,“等等就会有消息了。”
片刻后,一只黑色的鸟腾空而起,向着远方振翅飞去。
许问继续和连林林一起在折度镇采购。
他们去了一家织户,这家自种了棉花,卖布卖棉花,也做棉袄卖。
他们的棉布厚实,棉花也很扎实,在当地信誉非常好,连林林很快找到了这里,领着许问到这里来。
连林林性格本来就偏外向,在外的时间长了,更擅长跟别人打交道,很快跟这家的女主人聊了起来。
她研究过花边大套,好友秦织锦是织纺的一把好手,连林林对此也完全不陌生。
跟女主人聊了几句之后,立刻被引以为知己,两人沟通起了织纺的方法,连林林毫无保留,教了对方好几招。
最好笑的是,两人的语言其实并不太通,这一切过程大半都是在比手划脚的情况下完成的。
连林林与人交际的时候,许问就在关注这一带房屋的结构格局。
这里的冬天比西漠还要冷得多,时间也更长,所以房屋修建的侧重点也不太一样,保暖永远都是他们的第一需求。
千百年的发展,他们对此早有了自己的一整套经验,很多细节看上去无关紧要,但其实都非常关键,完全不可或缺。
许问主修了一整座逢春城,现在来到这里,仍然觉得大开眼界,很多地方都可以参考借鉴。
突然,许问的目光一凝,注意到一处,想起了一件事。
从刚才起,他就觉得这里的某些设计感觉有点奇怪,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在逢春城很多地方见过,陌生是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说,这项设计“不是”属于他们的。
那是因为一个人。
“老板在吗?我想买几件冬衣,麻烦给我拿最厚的那种。”
许问正想到这里,就听见一个声音在他后面出现,温和有礼,还有点耳熟。
许问转身去看,立刻就愣住了。
这也太巧了吧,映入眼帘的,正是他刚刚在想的那个人!
“向大师!”他叫了出来。
确实很久没见了,他叫出这个名字的时候,表情还有点惊喜。
结果没想到对方一看见他,脸色就变了,往后退了一步,似乎转身就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