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客人

卫斯年颇为无奈道:“一个多月的行程,好不容易靠了岸,父王又带着兄长跟礼部来迎接的礼官,你来我往的寒暄了半天,也不嫌累的慌。

正当我站在旁边,听得都快要打瞌睡时,巡检司的卫队突然就围住了码头,说是有贵人在淮河遇刺,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

“说来也巧了。”卫斯年一脸得意,“我就那么随意的一瞥,便看见你那两个影卫,也在巡检司的大船上,当下便明白了,肯定又是你出事了。”

周九如也很惊讶:“五年多不见,你竟然只瞧一眼,便认出了天真和天行。”

她摸着红肿的鼻子,笑着道:“就因她俩的面容很是普通,扔在人堆里根本扒不出来,大长老才会让她俩做了我的影卫。

要是知道如此轻易便被你认出,回宫之后,她俩肯定又要受责罚。”

“大长老还是那么严厉吗?”问罢,卫斯年抬手指了指自己的琥珀深目,“要知道我的眼睛,可不止是好看。但凡在我面前出现过的人,无论怎么易容,我都能认出来。”

周九如听得笑了起来:“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卫斯年两周岁不到的时候,被土匪劫持扔下了悬崖,挂在树上哭坏了嗓子,得了失魂症,从此吓得不敢说话。

即便现在好了,也不喜欢跟人说话,有时候,他甚至一个月一句话都不说。但他与周九如在一起时,就像个正常人,很会说话。

见他眉如翠羽,肤如白雪,笑起来,目若炫金,流光溢彩。

周九如便凉凉地刺了他一句:“果真生就了一双妖瞳,还不走,等我请你吃饭啊。”

卫斯年一顿,瞥了一眼码头四周簇拥的民众,心想是该走了。

他用布巾蒙住了脸,道:“记得待会回去,好好的泡个热水澡。”说罢,遂快步离去。

码头上人来人往,即便外围有官兵驱赶,还是有好多喜欢探听热闹的民众在往这边挤。他可不想被人围观,几番挪腾,瞬间没了人影。

周九如叫千月过来,交待她亲送裴大公子回府,顺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萧夫人细说一遍。

相信这位母亲在看到自己儿子差点丧命的情况下,即便不能拿裴烨怎么样,给他一些难堪也是好的。

只要能让这位尚书大人不痛快,周九如不介意事事推一把。

……

闲暇的午后,东市街头的一间小茶馆,却门窗紧闭。

一位身穿圆领襕衫,面相温和的中年男子,正在厉声责问对面站着的,被黑袍裹得像个粽子似的女人:“你竟然挑唆肖师弟携神弓,光天化日之下行刺?

你哪来的自信?”

“吴师兄,你怎么能随随便便就冤枉好人呢”黑袍女人语气颇为不服地道:“是肖师弟自己要去的,既然拦不住,看在曾经同门的份上,我总要帮一把不是?

那些刺客,特别是那位宗师,我可是花了重金的,如今全折了,我正发愁不知怎么跟云霄阁交待。”

“你还是先想想,怎么跟裴二郎主交待吧?”这位面相温和的中年男子,正是裴烨门下,精通六爻之术的那位吴师爷,“打草惊蛇,差点坏了我们郎主的计划。”

“不见得就是坏事。”

一直坐在屋子角落,没什么存在感的伽蓝,突然出声说道:“最起码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那个小病秧子身边,不止两个八阶九阶的影卫,还有宗师跟其左右。”

她抬眸冷笑,“离秋猎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你们中原有句老话,知己知彼才可百战不殆,我们掌握对方的情况越多,更利于到时的布置。”

黑袍女人道:“这么说,今天的行刺还是有收获的,那请刺客花的重金……”她朝吴师爷抬了抬手,“师兄是不是也多少出点,你也知道,这京中生意难做,我攒点家当也不容易。”

“滚。”吴师爷沉声,努力平抚心中的起伏,“不但丢了神弓,还害得裴家大公子受了伤,要是被裴家那位剑皇知道,可没人替你收尸。”

黑袍女人被他这番话吓的立马跳了窗,转瞬消失在后巷里。

……

周九如坐的马车,直接驶进了文国公府的内门,还没下车,便听见不远处有笑声传来。

她掀起帘子一角,只见影壁前堆着几个大箱笼,站着四五个陌生的婢女婆子正在说笑,她们衣着虽然鲜亮,样式却与京中有些不同,不像建邺城这边高门大户的仆妇。

引路的管家是国公府的老人了,很是知趣,见周九如好奇,便靠近马车向她禀道:“府里来了客人,是表姑娘的舅舅。”

“舅舅?”坐在马车里向的卢文月听闻,显然很惊讶,“上次写信,不说年底来京吗?怎么突然就提前到了?”

管家回道:“说是老家也没什么亲人,就想早日来京,安心明年的春闱。”

“这么说来,”卢文月激动地道:“舅舅以后会长住建邺城了。”

“是的。”管家颔首应道:“夏举人过来,原本想请教国公爷指点文章,老夫人心疼他一家子住在客栈多有不便,就留他们入住府上客院,等托牙行找好了房子,年底再搬也不迟。”

快到内院时,周九如和卢文月下了马车换乘软桥,管家也就此停了脚步,交由内院仆妇和众婢女引路。

……

回到屋子里,周九如彻底的放松下来,泡了个提神的花草浴,认真梳洗了一番,便揽镜自照。

鼻子由于上药及时,除了一道红红的血痕,并没什么狰狞感。头发修剪过后,挽了双螺髻,再簪上红珊瑚珠花,看不出什么不妥。

这才去了卢文月的院子,交待她,待会去了主院,千万不要提及今日她们遇刺的事情。

卢文月爽快的应下。

她心里清楚,姑祖父和姑祖母对皇后娘娘所生的一双儿女,看的跟眼珠子似的,这么大的事,瞒,肯定是瞒不住的,但怎么也轮不到她一个寄居府上的表姑娘多嘴。

两人坐了肩撵,带着婢女,说说笑笑的去了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