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书渊心情十分愉快的重新提起笔,继续开始写刚才写了一半了故事。
初一站在他身边,探头看过去,这才发现,少爷居然是在写报纸上要印的故事,马上赖在一旁不肯走,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好看吗?”贺书渊一边写,一边随意的开口问到。
“好看!少爷的字,比以前写的还要好看!”初一闻言,又重的重的点了点头,高声回到。
“你个小滑头!”贺书渊被他的回答,弄得哭笑不得,摇了摇头,无奈的笑着说到:“不是让你给本少爷拍马屁,我是问你,故事好不好看!”
初一一愣,这才知道是自己会错意了,不过他说的话,可是真心的,忙开口辩解到:“少爷,我说的是真的,不是在拍马屁!你现在的字,真的比以前好看了不少,以前的字,虽然写得也好看,可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飘乎乎的,不像现在,现在…”
他现在了半天,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能挠了挠头,有些破罐子破摔的道:“我说不上来,可是就是比以前好看,不信,少爷你把字,给夫人拿去看看,看夫人是不是也这样说!”
都说字如其人,自己在原主原有的书法基础上,不知不觉间,又糅杂进了自己的习惯和性格,自然是与原主不太一样的,还主动拿去给贺夫人看,是怕她不怀疑自己么?
贺书渊心中暗暗吐着槽,面上却是一点不显,只是不着痕迹的转移了话题,笑着道:“哦,原来是我写的故事不好看,初一没办法,才只能夸我的字,写得比以前好吧!”
“不是,不是!少爷写的故事,也好看极了!”初一连忙出声辩解,怕贺书渊不信,想了想,又马上接着十分狗腿的补充道:“是真的好看!就连常保那个平时看见字就晕的家伙,只要报纸一出,马上就会来缠着我,让我给他念,可把我烦死了!”
“那常保喜欢的,是哪个报纸上的故事?”贺书渊听他这么说,有些感兴趣的开口问到。
“当然是送去漕运码头的畅意报了,他们那些粗汉,就喜欢打来打去,快意恩仇的故事,我倒是更喜欢舒意报上写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初一见少爷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忙开口认真的回到。
不过他说完后,突然之间意识到了什么,不由得低呼了一声,又接着说到:“难怪少爷会出两版内容不同的报纸,要是把这两版内容不同的报纸,送去的地方互相换一下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像现在这般受欢迎!”
贺书渊笑着点了点头,对他的回答很满意,看来自己的想法,还是没错的!
现在一切事情,都在渐渐走上正轨,下期的报纸,他就可以实现当初对包子铺那对老夫妇的承诺了,如果顺利的话,大下期的报纸,就可以开始赚钱了。
而聚有绸布庄那边的事情,也已经露出了端倪,能在这之前,把聚有绸布庄的事情彻底解决,那么对他的计划,也会有很大的助力。
自己的努力,很快就会要有成果了!
站在贺书渊身边的初一,看着自家少爷自信而又舒展的笑容,也不由得跟着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也许,好日子很快就会来了!
第二日,贺书渊一大早,便出门,去了恣意书坊,因为下期的舒意报,要印一个特殊的内容,他必须亲自去跟宋掌柜交代。
贺书渊刚刚走到恣意书坊门前,便见书坊门口,聚着一群人,吵吵嚷嚷的,书坊的伙计们忙得满头大汗,不停的在向聚在门前的人群解释着什么,可惜,显然成效却并不大。
贺书渊摇了摇头,迈步向书坊后院的后门走去。
等到他进到书坊里,见到同样满头大汗的宋掌柜时,便被宋掌柜一把抓住,拉进后院的正屋里,神情有些兴奋的开口说到:“四少爷,您可算来了,不然我还想要派伙计去家里找你呢!”
还不等贺书渊答话,宋掌柜又犹自开口说到:“聚在门前的那群人,四少爷已经看到了吧!他们都是慕名前来,要跟我们书坊买舒意报的人,我们印的报纸这么受欢迎,不如就再印些,买给他们,岂不是马上就能赚钱?又何必等那许多时间!”
贺书渊听到他的话,摇了摇头,神情严肃的道:“卖报纸才能挣几个钱?随随便便就能买到的东西,很快就会失去它的价值,况且,报纸这个东西,又不是什么稀罕物,等到别人意识到卖报纸可以赚钱时,便会有人跟风仿造,报纸很快就会变得不值钱,我们还是要着眼于长久之计!”
被眼前利益,一时冲昏了头脑的宋掌柜,被他这样一说,才蓦地反应上来,不由得有些后怕的,抬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
幸好,贺书渊没有像自己这样,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
原本以为自己在做生意上,要比他强,只是他的点子新奇罢了,没想到,就是在做生意上,自己的眼光和定力,竟也是远远不及他的!
直到此时,宋掌柜对贺书渊,可以说才是真正的信服了!
两人这边正说话间,外头的天色,却突地暗沉了下来,不一时,竟猛地下起了瓢泼大雨,豆大的雨点,打得他们两人头顶上的瓦片,劈啪作响。
书坊门口,更是一片嘈杂,原先聚集在那里的人群,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浇散,书坊倒是难得的恢复了安静。
两人重新落座,让人上了茶,谈起了贺书渊要跟宋掌柜交代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等两人谈完了事情,外面的瓢泼大雨,也没有丝毫要变小的意思。
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贺书渊也没法离开,只能让人从书坊里拿了本书来看。
伙计很有眼色的给他拿了本《论语》,想来是想着他府试一直没有通过,现今正是应该好好看四书的时候。
反正书坊里,也没有那些什么话本之类,有意思的书,只是打发无聊时间,看什么也都无所谓,贺书渊便也没什么异议,捧着伙计给他拿来的《论语》,看了起来。
这一看,可是不要紧,让贺书渊自己都没想到是,他竟然看上了瘾!
《论语》在前世,每个学生,也都或多或少的学过一些,特别是那些诸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类,特别有名的句子,几乎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
可是,就着原主脑子里学过的知识,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再去读时,却是别有一番洞天!
而且,这古代的《论语》,并不是像现代人想的的那样,单纯的印着《论语》上的内容,而是有着众多名人的注释,编在其中,形成了庞大的集注,从各种角度,各种层面上,对论语进行了分析解读,让贺书渊大开眼界。
当然,作为曾经有过神童之称的原主来说,不论是《论语》本身,还是这些庞杂的注释,他都已经能够背得滚瓜烂熟。
但是对于其中很多的观点和看法,他却无法尽懂,这也是古代很多读书人的通病,因为他们只顾着埋头苦读,不问世事,不通俗务,做出来的文章,表面上花团锦簇,辞藻华丽,可实际上,却空洞乏味,就如那空中楼阁般,好看是好看,却太过飘忽。
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问世事的埋头苦读,最后只会越来越僵化他们的思想,禁锢他们的头脑。
当然,明白这一点的,不仅只有穿越来的贺书渊,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对此有所察觉,因此也才有了游学一说。
一般考中院试,有了秀才的名头,真正踏入了读书人的行列后,有些才子,便会或三五好友结伴,或独自一人,出门游历,增长见识,不过碍于现今的经济和交通,都不甚发达的现状,能够这样做的人,却是少数。
然而贺书渊却是不同的,他脑中那超越时代的知识储备,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能够把这些先贤的思想、言论,融会贯通,从而产生自己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也让他这个曾经的学霸,重新燃起了学习的兴趣。
就在贺书渊捧着书,埋头苦学之时,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正午时分。
直到宋掌柜派伙计来叫他吃饭,贺书渊才发现,外头的大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太阳高高的挂在空中,竟晒得人有些睁不开眼。
毫无征兆的大雨,来得快,去的也快,贺书渊站在正屋门前,活动活动坐了一上午,有些僵直的身子。
等到跟宋掌柜一起吃了午饭后,贺书渊便起身告辞了,这一路上,贺书渊的脑海里,全都是上午看的《论语》,倒不觉得累了。
不知不觉间,就已经走到了自家门前,一路上被当空的太阳嗮得满天大汗贺书渊,推开大门,走了进去,正要喊梅香,给他上壶茶,解解渴,却见梅香和又竹低头敛目,大气都不敢出的,立在正屋的门外,就是听见他推门进来的声音,都没敢扭头看他一眼。
正在这时,正屋里突然传来一声,瓷器摔在地面上的尖利响声。
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