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时间修行

刘叔自得金丹术和四二法身功法后,是日夜勤练,白天,他仍然跟着众师兄听从祖师说道讲禅,到了晚上,他一边调息筑基,一边熟练金刚经,而此时的孙悟空已经是金丹小成,正在快速的向着元婴期冲击,刘叔知道他和孙悟空暂时是无法相比,所以他虽然入门比孙悟空早,但如今孙悟空境界突飞猛进,刘叔自然常常会去向孙悟空请教,人的思维虽然比大多数动物要强,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刘叔发现猕猴在修行上往往会另辟蹊径,你要说它离经叛道吧,倒不至于,就如祖师曾言“条条大路通大道,总有一条是适合自己的。”刘叔与孙悟空呆的久了,不但学到了一些常处,使自己的修炼也不再那么循规蹈矩,只求最适合自己,不过除此之外,刘叔发现跟这猢狲呆久了,他也沾上了些任性妄为的性格。

这一日祖师正讲《道德经》与《得道经》,祖师读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众弟子在坛下皆跟着朗读,祖师又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废,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万物毋已生将恐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舆?非也,故致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珞珞若石。……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菩提祖师读完便向弟子们问道“道德经,道德经,那这个德是什么意思?”坛下的弟子们有说道德的意思,有说仁爱的意思,有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其答是各不相同,祖师便问孙悟空道“悟空,你以为这德是什么意思?”孙悟空答道“弟子认为,每个人从普遍的道中,理解的或者获得的一些东西便是德。”祖师又问刘叔道“童子,你认为什么是德?”刘叔想了想说“这德和道既在一起,且道在前,德在后,弟子认为是当你理解了道,那便会在道中看到需要遵守的规则。”祖师闻言说道“你们看,只一个德字便会有这么多的理解,所以修行之路常有崎岖和弯路是正常的,虽然你们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道包容了天下所有的道理,你们也不需要非要找到最近的那条路,只需要一直走,终究还是可以得道的。”

过了几日祖师又讲庄子之学,“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菩提祖师读完又问道“庄子的思想是什么?”大弟子路广飞答道“天人合一,即达到天人与我并生,万物和我一的境界。”菩提祖师又问“那如何才能达到?”大弟子说道“无欲无求。”菩提祖师向自己的二弟子米大乐道“你以为了?”米大乐答道“弟子觉得庄子的思想也有清静无为的意思。”祖师继续问道“何为清净无为?”米大乐答道“凡事应随天之时,地之利,人之心,顺势而为,不加以过多干预,不要为了求名,为了求利而改变水的走势,如此则自然能水到渠成,达到大圆满境界。”祖师随即又问三弟子加大列道“加大列,你怎么看?”加大列答道“弟子以为庄子更在于人的本性,而讨厌那些繁琐无用的礼和法。”祖师问道“怎么说?”加大列说道“人出身便该是自由的,而礼和法像两条锁链一般将人牢牢捆住,如此又哪有自由本性可言,故庄子死后,其国亦灭,庄子最后的一丝牵挂也没,最终定是化为蝴蝶,无忧无虑。”……祖师最后说道“人如果能够遵循自然的本性,把握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等宇宙万物的规律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要凭借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最高的人能顺应客观,忘掉自己,改为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过了几日,菩提祖师又开始讲读《连山》、《归藏》、《周易》,“易有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天气为归,地气为藏,木气为生,风气为动,火气为长,水气为育,山气为止,金气为杀。”祖师问悟空道“猴在五行属什么?”悟空答道“猴为申,申属金,所以猴为金。”祖师又道“你可知你为何为石生?”悟空又道“石为土,土生金,所以我出生于石。”祖师又问“那为何会有一阵风,使你所在之石孕育出你?”悟空又道“风属木,木克土,所以……”悟空说完,又“咦”了一声,因为孙悟空想到当年那块石头生的巧妙,据自己身边的通臂猿猴说那仙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上有九窍八孔,365,九宫八卦,如何这般的巧妙?我在石中不知多少年,怎么一阵风就将我吹出?

悟空继续胡思乱想,菩提祖师则继续说道“易,指变化之道,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一阴一阳,囊括了万种事物之理;有天就有地,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都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虽世间的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是有一样东西永远不变的,那就是规律;天地运行,四季轮换,寒暑交替,冬寒夏热,月盈则亏,日午则偏,物极必反,这便是规律。至于定数和变数就可以通过这三本书堪破一二,比如观星,八卦九宫,龟贝卜算,八字看相,奇门遁甲等等……”孙悟空见师父继续说易经之学,赶紧收了心思继续听讲,但一丝疑虑已存入心中。祖师将三经说完,又让众弟子为其他人看相、卜算、梅花易数、六壬神课、太乙神数等等手段,看的刘叔是无比羡慕,他的境界太低,只能最基础的替人看个面相,那些什么占卜未来、寻仙求缘、吉凶祸福等,他还一概不识。

过了几日,菩提祖师开始讲《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等医学方面的学识,祖师说道“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祖师说完又问大师兄路广飞道“修行者平日除了修行,还当勤练哪些术?”路广飞答道“一为吐纳法,二为内丹、外丹法,内丹主修炁,外丹又分天丹、地丹和人丹,而丹药最重要的除了最重要的材料外,就要看个人的炼丹水平了。”祖师又问二弟子米大乐道“修行受了伤,除了丹法、医术可解,还有什么办法?”米大乐道“可使符法来解,符法中有一种祝由术,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菩提祖师点点头继续说道“《黄帝内经》除了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众人点头,祖师又问三弟子加大乐道“那医术主要可分几种?”加大乐答道“可分方剂、针灸、灵疗三大种类,若想治的快,还需借助先天八卦等,至于灵疗实在是博大精深,弟子光学祝由十三术便已是头疼,更别说还有鬼疗十三针、开颅破体等惊世骇俗的医术。”祖师笑道“医术若是学好了,以后救人治病,那是功德无量之法,他日你要缺了功德,这医术可是最快的法门。”加大列道“弟子愚笨,但仍会潜心学习。”祖师点点头又道“这《黄帝外经》记载了上古时,神医俞跗的一些奇特治疗手段,除此也阐述了宇宙本源——比如气是如何贯穿人体,又如何在自然中获得气,又如,阴气和阳气是如何协调转换依存统一的?又如何以五行为框架,形成特有的五行归一。”众弟子点头称是,祖师又对有些阴沉的四弟子乌大耳问道“你的五行归一,练到哪了?”乌大耳说道“弟子方习得与火同一。”

过了几日,菩提祖师开始讲《阴符经》,祖师讲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之,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众弟子皆跟着读,随后,菩提祖师说道“此书讲了天,地,人之间的联系,非深于道者不能学。那么,天有五贼,这五贼又是什么?”坛下,五弟子拉大尔答道“这五贼是命、物、时、功、神。贼命以—消天下,用之以味;贼物以一急天下,用之以利;贼时以一信天下,用之以反;贼功以一恩天下,用之以怨;贼神,以一验天下,用之以大小。”祖师又问孙悟空道“五贼之中,谁最要注意。”孙悟空答道“鬼谷有云‘天之五贼莫若贼神,此大而彼小,以小而取大,天地莫之能神,而况于人乎?’弱小的周武王验证了贼神,打败了强大的商王,它的破坏实在是太大了,连天地都无法阻止他,又何况弱小的人?”

这几日,祖师又开始与弟子讲起《阿含经》来,祖师讲道“一时佛在王舍国鸡山中,佛便告比丘:‘人居世间,一劫中生死,取其骨藏之,不腐不消不灭,积之与须弥山等,人或有百劫生死者或千劫生死者,尚未能得阿罗汉道泥洹。’佛告比丘:‘人一劫中合会其骨,与须弥山等,我故现其本因缘。’比丘:‘若曹皆当拔其本根去离本根,用是故不复生死,不复生死便得度世泥洹道。’佛说如是……”菩提祖师说道“我讲了这么久的道学,估计你们也发现了,老子和释迦摩尼都是顺应天时所生,所以二者之法在某些方面颇为相似。佛有言‘人依其慧根可分为三品,’即顿悟道、超越道与次第道,顿悟道者需同时了解了所有的法则即可入佛。经中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