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丕鹅离世 天不祚魏

高堂隆出身徐州名门,只是在以往高堂隆的职分并不高。

黄初初年的时候,高堂隆仅仅是一县长而已。

高堂隆当下能一步步升迁成为司隶校尉,全仗着曹叡的光。

高堂隆也很感激曹叡对他的提拔之恩,于是在命士卒处死朱旦几人之后,他便想着

可就在高堂隆进入皇城的时候,他就被上百虎豹军拦截了下来。

这上百虎豹军正是奉曹丕的诏令,前来索拿高堂隆问话的。

尽管曹丕这一年来为休养身体,尽量都不再搭理政事。

可只要他存活在世上一日,他就还是大魏的天子。

以往多年的太子生涯,让当下大魏朝廷上下的官员,大多是曹丕亲手拔擢起来的。

在许多大魏朝臣的心中,曹丕才是他们真正的主君,这一点是曹叡表现的再如何聪慧也替代不了的。

今日在洛阳城中发生的事,称为一场巨变毫不为过。

这场巨变对大魏带来的影响,比以往任何一次失败,都更让人感受到畏惧。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魏臣早就先一步入宫,将今日洛阳城内发生的事禀告给了曹丕。

正在养病的曹丕,在得知这件事时,他的

而在愕然的反应之后,曹丕心中浮现的就是滔天的怒火。

这一年来大魏到底经历了什么?

为什么如此严重的事,他今日才知道?

气愤的曹丕连忙下达多道诏令,快速地重新恢复了对大魏的控制。

然后他一方面命人去索拿高堂隆,一方面让陈群去将曹叡叫来。

只是气愤归气愤,可曹丕的理智并未完全丧失。

直到这一刻,曹丕心中还抱有着一丝期望——长安并未失陷,今日发生的事只是糜旸的诡计而已。

在心中的这丝期望之下,曹丕在对着高堂隆说出“该杀”的话语后,他便又问高堂隆道:

“长安,长安失陷一事是不是真的!”

身体早就被掏空的曹丕,眼下形如枯槁,两鬓斑白,毫无一分身为帝王的威仪。

但多年掌权的生涯,还是让曹丕的身上有一股慑人的气势。

这股气势再配上当下曹丕令人不忍直视的形貌后,引得高堂隆心中的恐惧情绪正快速滋生着。

高堂隆知道曹丕对他今日的处置方式有所不满,高堂隆更知道要是当下他回答不上来曹丕的质问,那么等待着他的肯定唯有死亡一途。

但重点是,他是真的不知道呀!

虽说他是曹叡的心腹,可曹叡的性格与曹操颇为相似,哪怕是心腹曹叡亦是有防了一手的。

高堂隆是真的不知道,眼下曹叡手中是否有得到长安失陷的确切消息。

因此面对着曹丕的质问,高堂隆支支吾吾着却是回答不上来话。

高堂隆的支支吾吾,更让曹丕心中的怒火无法抑制。

他颤抖着伸出手指指向高堂隆,然后对着殿内的卫士言道:“拖下去,斩!”

随着曹丕的一声令下,两名卫士登时就上前架起高堂隆朝外拖去。

就在殿内的人以为高堂隆必死无疑之时,一声清脆的声音响起:

“且慢”。

当那声清脆的声音响起之后,曹叡也在殿内众人的目光下大步踏入了殿中。

眼下洛阳城内的每个人都知道,曹叡是大魏的太子,所以他的阻止成功救了高堂隆一命。

哪怕是曹丕,也未再将注意力放在高堂隆的身上。

他的一双眼睛,正紧紧盯着一步步向他走来的曹叡。

曹丕凝视的目光,曹叡自然能感觉到。

刚才在前来曹丕寝殿的路上,聪慧的他心中就隐隐有了一番推断。

那番推断在他来到殿外看到那众多跪地的朝臣后,已然得到了证实。

但当下曹叡的心中却没有着畏惧之情。

今世在糜旸的影响下,曹丕尚未完全放飞自我,曹丕与曹叡的感情还是很好的。

曹叡不觉得曹丕会对他不利。

就算不提他与曹丕之间的父子之情,以当下的局势来说,曹丕也不可能会对他不利。

可曹叡的心中虽然无畏,但却有着愧疚。

曹丕因身染沉疴,而将大魏的大权交到他手中。

但他既为人臣,又为人子,却未能为他的父皇看好大魏的社稷。

在内心的愧疚感之下,曹叡在来到曹丕的榻前后,直接跪了下来。

“父皇!”

看到曹叡下跪的举动后,曹丕的脸上有着不忍之色。

但他身为大魏的天子,有件事是必须要得到确切答案的。

“长安,长安是不是失陷了?”

曹丕重新问出这句话时,语气少了许多狠厉,但却带上了一些颤音。

因为在之前夏侯霸上报的军情,都是直接送到曹叡的手中,所以曹丕只能从曹叡的口中,得到一个确切的回答。

他当下很想知道这件事的真相,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又有着几分畏惧。

曹丕是在畏惧什么,不言而喻。

当曹丕的问话传开后,殿内的宗亲重臣,殿内的异姓柱石,亦纷纷将目光看向了曹叡。

他们现在心中的情绪,与曹丕内心中的情绪一般无二。

迎着殿内众人的焦灼目光,曹叡抬头看向了面如金纸的曹丕。

果不其然,有些事是无法完全瞒住的,想来一些风声还是传到了洛阳之中。

这时曹叡的内心正在天人交战着。

只是眼下的局势,却容不得他再继续隐瞒了。

无可奈何之下,曹叡重重地对着曹丕叩了一个头:

“就在半月之前,长安已经落入汉军手中。

任城王战死,安西将军及一众我朝重臣,皆为糜旸所擒!”

曹叡尽量用简洁的话语,将他之前收到的军情说了出来。

而在听到曹叡的话后,殿内的一众魏臣宛若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脚步虚浮,几乎要无法站立。

身为臣子的他们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曹丕呢?

在得知心中最畏惧的那种情况成真后,曹丕的胸腔好似突然升起了无边烈火,将他的五脏六腑灼烧的疼痛异常。

下一刻,一口乌黑的鲜血从曹丕的口中猛然喷出,直接洒在了曹叡的身上。

吐完血的曹丕,顷刻间瘫倒在了床榻之上。

曹丕的反应吓坏了一旁服侍的甄皇后与郭贵妃,她们二人的口中齐齐发出一声惊恐的哭喊。

在甄皇后与郭贵妃的哭喊声之下,殿内的人都将目光望向了曹丕。

反应最快的自然是被喷了一身血的曹叡。

曹叡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快速来到榻旁,将曹丕从榻上扶起靠在自己的身上。

看着自己身上的血迹,再看着怀中出气多进气少的曹丕,曹叡的眼眶已经被泪水打湿。

“父皇!父皇!你醒醒呀!”

“太医,太医!”

一句句撕心裂肺的哭喊,不断从曹叡的口中发出。

而殿内的魏臣,在见到曹丕已经躺在曹叡怀中后,不好再冲上前去的他们,只能纷纷跪倒在榻下叩头哭求神明为曹丕祈福。

没用多久的时间,整座寝殿就被众人的哭喊声所环绕。

不知道是不是众人的哭喊祈福起了作用,陷入昏迷中的曹丕渐渐醒转了过来。

可为曹丕把脉的太医却知道,曹丕的这次醒来,其实是回光返照。

渐渐恢复神智的曹丕,一睁眼就见到满脸泪水的曹叡。

看见曹叡悲痛的样子,曹丕想抬起虚弱的手,为曹叡拭去脸上的泪水。

就如当年曹操弥留之际一般。

但与当年临死前的曹操一样的是,现在的曹丕虚弱到连抬起手的力气都没有了。

幸亏曹叡不是当年的他。

在察觉到曹丕的举动后,曹叡主动伸手抓住了曹丕的手。

感觉到曹叡手上传来的温暖,曹丕转眼望向跪在榻下的那些心腹重臣,他语气悲凉地说道:

“朕命在旦夕。

朕离去之后,尔等务必要好好辅弼幼主,共同守护我大魏的社稷!”

虚弱的曹丕,说出以上那番话显得颇为费力。

可为了曹叡,他还是强忍着身体内的病痛,将以上的话一字一句地说清楚了。

而当曹丕说出以上的话后,跪地魏臣的哭声变得更大了起来。

他们知道眼下曹丕不是在放权,而是在托孤呀!

在说完以上的话后,曹丕让众臣及其他人全部退下。

剩下的话,他要单独对曹叡说。

待寝殿内只剩下曹叡一人之后,曹丕示意曹叡从他的枕头下取出一物。

当曹叡按曹丕的吩咐,将枕头下的物品取出来后,曹叡的内心更显悲痛。

他取出的物品,赫然是一封诏书。

“为父无用。

身为人子,不能为先帝守好基业。

身为人父,不能为你留下一座太平江山。

以当下局势,你在为父死后要秘不发丧,然后尽快筹备迁都事宜。

今日殿内的臣子,皆是知道轻重之人,他们会配合伱的。

而在迁都邺城之后,你便可借助手中这封诏书,正式登基。”

听着曹丕在心中为自己谋划好的安排,曹叡眼中的眼泪止不住地一滴滴掉落在曹丕的手背上。

看着曹叡如此悲伤的样子,曹丕并未出言宽慰,他要抓紧时间将话说完。

在剧烈的咳嗽之后,曹丕又紧接着说道:

“糜旸连战连捷,早已经功高震主,刘备能容他,刘禅暗弱之主却未必能。

待你迁都之后,

西面若内乱一起,则是我朝之机会也!

另外你务必要让孙权称帝,只要孙权一称帝,则我朝可与他联盟,到那时人心便可得到安稳。”

曹丕在说完后,见曹叡没有及时回应他,他不由得加重语气道:

“迁都!联盟!

迁都!联盟!”

激动的语气,又引得曹丕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

看见曹丕激动的反应后,曹叡只能含泪应道:

“儿臣知道了。”

听到曹叡的回应,曹丕才放下心来。

当嘱咐好所有事后,身体内的痛感再也无法压制住,让曹丕不由得发出阵阵痛呼。

被病痛折磨的受不了的曹丕,挣扎着将手伸向榻旁的五石散。

曹叡见到曹丕的举动后,吓得想出言劝阻,可他的劝阻却被曹丕的一句话所阻止:

“黄初以来,我多悲愤。

今之将死,当求欢乐。”

曹丕的话让曹叡再也生不出阻止曹丕的心。

还记得少时他对曹丕的印象是高大雍容。

可如今躺在他怀中的曹丕,却形容憔悴。

同一人,短短数年间就有着这么大的变化,这数年间曹丕内心经受的重创太多了。

想到这一点后,曹叡强忍内心悲痛,主动服侍曹丕食用起五石散来。

服用完五石散后,曹丕仰躺在曹叡的怀中双目无神。

可当五石散的药效渐渐上来后,曹丕却感觉到他的身体中的力气,正在快速地恢复着。

一股燥热感不久后就袭上曹丕的全身。

在燥热感的影响下,曹丕主动站起身来,他一边褪去身上的衣物,一边踉踉跄跄地朝着寝殿的书案上走去。

那处书案上,正摆放着自秦始皇以来就被华夏民族视为国家正统象征的传国玉玺。

随着离传国玉玺越来越近,曹丕再也感受不到身体中的疼痛,他的眼神也渐渐变得兴奋起来。

意识迷离之下,曹丕好似觉得他当下回到了黄初元年他登基的那一日。

那一日的受禅台上,他站立于世间之巅,享受着数万人的膜拜臣服。

那一日享受到的荣耀,曹丕至今都依然迷恋着——那是他这辈子以来,最开心的一天。

不久之后,曹丕终于将那方传国玉玺握在手中。

可就在曹丕激动地用手指抚摸手中的传国玉玺之时,他的手指却被传国玉玺的一角划伤。

那一角乃是以黄金填补,故而显得锋利。

当手指流出的血液,慢慢滴落在地上之时,曹丕一下子被拉回了现实之中。

身为文学大家的他,又岂会不知道传国玉玺上这黄金一角的来历?

而在这时,曹丕想起了他登基那一日,曹节死死护持住玉玺时说的一句话:

“天不祚尔!”

往日曹丕只觉得这句话无比荒谬,但现在回想起来却让曹丕感受到一股刺骨的寒冷。

心中惧怕的曹丕,猛然将目光望向了四周。

这一刻,殿内烛影徐徐,宛若鬼影。

这一刻,殿内哭声阵阵,恰似地狱。

这一刻,哪有什么荣耀万丈,又哪有什么万岁千秋。

看着周围的一切,内心被恐惧,悲凉填满的曹丕双腿瘫软,径直跪在了地上。

当他的眼睛闭上之时,他却没发现,他跪下的方向正是那长安所在。

这便是天不祚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