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早于鲁王朱以海监国前的四十天,即六月十七日,唐王朱聿键已经在浙江衢州宣布监国,并于闰六月二十七日在福州即皇帝位。
这,就是南明史上第二个政权,一般称为“隆武政权”。
朱聿键,小字长寿,出生于万历三十年四月初五日(公元1602年5月25日),是个与众不同的帝王子孙。
说他与众不同,是因为他的成长过程充满了磨难。
这种磨难,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朱聿键这年四十三岁,其中有三十五年的光阴在逆境中度过,光坐牢就坐了二十四年。
他的牢狱之灾说来很狗血、很俗套。
他的先世唐定王朱桱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受封于河南南阳,至他这代已历经九世。
朱聿键的父亲朱器墭是唐端王朱硕熿的嫡长子,按宗法礼制,得封为世子。但唐端王朱硕熿喜欢宠妾所生的次子,就想行晋献公废申生改立奚齐的故事,将王位改传给次子。
朱聿键十二岁那年,唐端王朱硕熿胡乱找了个由头将朱器墭、朱聿键父子囚禁入了承奉司。
这一囚禁,就是长长的十六年。
按照明太祖朱元璋以祖训形式所制定的藩王制度,朝廷设有专门管理皇族本家宗室事宜的宗人府,府里又有专门记载皇族宗室繁衍传递和生死娶葬的谱牒,叫作玉牒。玉牒每十年一修,由翰林院的官员专司其职,定期公布。宗亲子弟出生时须向专门掌管皇室宗族事务的宗人府请名,年长再请婚,食俸终生,死后复由朝廷祭葬。
可是,朱聿键都已经二十八岁了,朱硕熿还不为他请名。
唐端王朱硕熿的心思是想把朱聿键父子关在狱中,从肉体到精神上将他们活活折磨死。
哪料,一个名叫张书堂的小官暗中给朱聿键父子提供了不少帮助,不但时常送些好吃的酒饭进狱,还送了大量儒学典籍,这让朱聿键父子,尤其是朱聿键,不但没被折磨倒,反而意志弥坚,志气更高。
史称:朱聿键有大志,好读书,虽处患难,而志气不挫。
关于狱中苦读书的旧事,朱聿键即皇帝位后写有一篇自序,也记述说:朕十二岁,曾祖母薨,祖父即将朕与父同禁,朕篝佛灯日夜苦读。禁十六年,朕二十八岁尚未请名。
一心想取代世子位置的唐王次子实在等不了了,在饭菜中下毒,把朱聿键的父亲朱器墭毒死了。
在狱中,朱聿键注视着父亲的尸体,没有流泪,但一股复仇雪恨之心已勃勃不可抑止。
在后来的自序中,他用了八个字形容当时的心情:“父为叔鸩,朕誓报仇!”
那么,身处囹圄的朱聿键有没有机会报仇呢?
有,这机会来自于父亲的丧礼。
大明分守道陈奇瑜来王府吊世子丧,认为世子死得不明不白,就警告唐端王朱硕熿说:“世子已经是死得这么蹊跷,你又不立他的儿子为世孙,上面调查起来,恐怕你吃不了兜着走。”
唐端王朱硕熿想想也有些后怕,担心迫害世子的阴谋东窗事发,自己会受到朝廷的严惩,只好为朱聿键请名,并立为世孙。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季冬,忧惧交加的唐端王朱硕熿病死。
这样,朱聿键苦尽甘来,嗣位为唐王。
在位期间,朱聿键多所建请,在宗室换授等问题上常与崇祯廷臣的意见相抵牾。
十六年的狱中苦读,他博览群书,写书与廷臣辩论驳难洋洋洒洒数万言,而且,所有的称说典训,援据经传,都言之有据,得罪了不少人。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七月,朱聿键设计杀掉了毒死自己父亲的叔叔,报了大仇。
那年,正遇上清兵攻打北直隶等地,近畿州县,多被涂炭。
唐王朱聿键耻于国家被虏人蹂躏,置藩王不得擅自离境的律令于不顾,招兵买马,从南阳北上勤王。
当年明成祖朱棣以一介藩王反叛而得天下,为了防止以后其他藩王效尤,不仅剥夺亲王的军事指挥权,还大量削减了亲王们的护卫,并严禁藩王离开藩属。
现在,朱聿键连招呼都没打就引兵往北京来了,朝臣一片哗然。
御史杨绳武率先弹劾朱聿键。
崇祯随即降旨切责,以“越关、擅毙”之罪将朱聿键废为庶人,幽禁凤阳高墙。
押送凤阳路上,解官把朱聿键捆绑在槛车内,这让傲骨铮然的朱聿键引为平生大辱,为此,朱聿键曾数度自杀。
落地凤凰不如鸡。
在凤阳狱中,守陵太监明目张胆地向朱聿键索贿,索贿不成,便搬出了所谓的祖宗法制,把朱聿键往死里整,直将朱聿键摧残得死去活来。
在狱中过了近七年暗无天日的非人生活,直到崇祯十六年,淮扬巡抚路振飞到凤阳巡视,听说了朱聿键的悲惨遭遇,非常同情,对他多方保护,情况才得以好转。
崇祯帝驾崩,弘光登基,大赦天下,朱聿键获释,受命徙居广西平乐府。
然而,朱聿键刚南行到杭州,弘光政权就已经覆亡,紧接着,潞王又献杭州出降。
在一片乱哄哄中,朱聿键遇上兵败南逃的镇江总兵郑鸿逵和户部郎中苏观生。
郑鸿逵听说他就是那个历经磨难而不死的传奇王爷,觉得奇货可居,便令副将保护他入闽。
六月十一日,清兵进抵塘西,马士英被方国安兵裹挟而去,大名鼎鼎的忠直良臣黄道周在杭州城外舟船中见到了唐王。
黄道周初见朱聿键仪表非凡,便油然而生几分亲好之感,几番交谈下来,又发现朱聿键谈吐慷慨,每谈及国事,则涕泪横泗,以恢复自任,惊奇之下,便有了拥立他出任监国以收拾残局之意。
黄道周,字幼玄,一字细遵,又字螭若,号石斋,一号逃雨道人,世称为石斋先生,福建漳浦人,当时的儒林领袖、一代宗师,被时人赞为“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
黄道周学问独步当世,仕途却颇不平顺。
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黄道周还被指为“党邪乱政”,廷杖八十,囚入死牢。
在狱中,黄道周受尽拷打刑讯,却能保持一名学者的气节,手不释卷,著述不辍,撰成了《易象正》十二卷。
可以说,朱聿键在狱中苦读一事,颇能让饱尝牢狱之苦的黄道周产生共鸣和怜惜。
清军已攻取南京,弘光君臣星散,南京政府宣布垮台。
在这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头,黄道周积极投身到推动兴灭继绝的事业中去,以尽一个老臣之责。
他先上疏逃亡到杭州的邹太后,敦请聚集两浙、江西各路义师,以图王事,继而又力劝潞王朱常淓出任监国,以系人心。
但是,他的这些操劳和愿望全都被无情的现实否定了。
就在一片灰心丧气中,黄道周遇上了唐王朱聿键,为朱聿键的人君气度所折服。很快,他便做出了疏请唐王监国、约成大业之举。
明太祖朱元璋共有皇子二十六人,除皇八子朱梓、皇九子朱杞、皇二十六子朱楠早死外,朱元璋替有后代的二十三个儿子各拟定了二十个字的后代世系,每个字为一世,子孙初生,便由宗人府依据世次顺序取双名,双名中的前一个字即太祖所取,后个字则必须是一个以五行做偏旁的字,五行则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火”为朱元璋孙子辈命名所用偏旁,以下依此类推。在朱元璋为二十三房子孙所取派语分别是:
太子房: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秦王房: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
晋王房: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燕王房: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周王房: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
楚王房: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齐王房: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
鲁王房: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
蜀王房: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
湘王房: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
代王房: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
肃王房: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辽王房: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
庆王房: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毗。
宁王房: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岷王房:徽音膺彦誉,定幹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谷王房: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
韩王房: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
沈王房: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房: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
唐王房: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
郢王房:伟闻参望奭,箴诲洎皋夔,麒麟馀积兆,奎颖晔璇玑。
伊王房:颙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
根据这个世系表,很容易查得出哪一个皇族属于哪一房,是第几代。
至于唐王朱聿键,一望便知是明太祖的九世孙。
显而易见,朱聿键与崇祯的血缘关系是很远了。
去年,钱谦益等人想用潞王朱常淓挤掉弘光帝朱由崧,这已经不容易了,从“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这个帝系次序看,朱常淓是崇祯帝朱由检的堂叔,叔及侄位,不合礼制,而且,朱常淓还只是万历帝朱翊钧的侄子,远不及史可法所提到的桂王朱常瀛有资格——桂王朱常瀛可是万历帝的亲儿子呀。
不过,朱常瀛也好,朱常淓也罢,至少,都是明成祖朱棣的子孙。朱聿键和朱以海,实在差太远了。
如果拥立朱聿键,那么明成祖朱棣那一出轰轰烈烈的“靖难之变”算是白搞了。
黄道周也异常清楚,在这个四海鼎沸、中原板荡的乱世,非太祖亲藩不足复襄大业,但经过多番考虑,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黄道周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朱聿键。
一、最有资格继承帝位的桂藩远在广西桂林,现在南明的政治中心却在东南,朱常淓、朱常润降清以后东南局势已乱,群龙不能无首,必须就快、就近解决继统问题。如此,推选疏藩,乃是势所难免。
二、唐藩封地为河南南阳,当年王莽篡国,光武帝刘秀就是在南阳起兵,力扭乾坤,再定河山,正可谓“起南阳者即复汉家之业”,而“以今揆古,易世同符”,推举河南土地的唐藩,不但上承天意,而且也下得民心。
三、朱聿键所受磨难远过于春秋霸主晋文公,而器量也不在晋文公之下,俨然中兴良君的气象。
于是,黄道周连续三次疏请唐王出任监国,在第三道疏中说:“近来听说清军已经逼近杭州,东南军民斗志涣散。卖国贼臣有屈膝之议,举国士民有蒙面之羞。追思高皇帝昔年的艰难创业,我退一尺即失一尺土地;为中兴大明、恢复旧疆计,我早一点行动即容易一点成功。必须切记国家的雄图大业,不要拘泥于士大夫的礼节。帝位不可以久虚,帝王的命令不可以停滞。希望我唐王早入管理中枢,总揽朝政。”
朱聿键胸怀大志,依惯例三请三推,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六月十七日,舟师行至浙江衢州,朱聿键在检阅军队时发布了自己将亲提六师“恭行天讨,以光复帝室;驱逐清兵,以缵我太祖之业”的誓词,公开接受监国重任。
闰六月初七日,朱聿键正式监国于福州。
随后,郑鸿逵提出:“不正大位,无以号召天下,且杜后起”,主张早即帝位。
侍郎李长倩等人却认为这时候应该做的是“急出关,缓正位,示监国以无富天下之心”。
两相权衡,朱聿键最终还是接受了郑鸿逵的方案。
六月二十七日朱聿键宣布即皇帝位,纪元从本年七月初一日起改称隆武元年,以福州为行在,政府名为天兴府,以原福建布政使司作为行宫。
其中,封郑芝龙为平虏侯、郑鸿逵为定虏侯、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以黄道周、蒋德璟、苏观生、何吾驺、黄鸣俊、陈子壮、林欲楫、曾樱、朱继祚、傅冠等二十余人为大学士,入阁人数之多,为明朝之最。但这些大学士多为遥授,在福州者仅数人而已。此外,又任张肯堂为吏部尚书,何楷为户部尚书,吴春枝为兵部尚书,周应期为刑部尚书,郑瑄为工部尚书,曹学佺为太常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