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鸡居然没来!
这让某太子心里颇感失落,觉得自己不够被重视……
莫非之前打疼、打怕,打得对方不敢过来臭得瑟了?
不过这样也好,之前干掉约六万七千只辫子,光是基础奖金就超过了一千三百万两银子。
再接着打的话,那就可以把太仓的大部分存银都变成是役的奖金了,李侍问肯定不乐意。
没了辫子的滋扰,使得回程变得异常顺利。
尤其是对那些心都被提到嗓子眼的各路勤王人马来说,能毫发无损地回到岸边,那就算是烧高香了。
不赚银子不要紧,保住性命最重要,反正军饷照发,这趟就算是大伙陪太子爷来锦州玩一次了。
要是就此班师回朝,那等于说,今年的对辫子作战到四月初就结束,这是不是太早了?
某太子在询问过麾下的将领意思之后,决定利用气节上佳的便利条件,还是可以继续作战的。
既定目标还是辽东半岛,该抢还是得抢的嘛!
到了对岸,有辫子打辫子,没辫子,抢奴才嘛!
这个重要任务还是交给登莱水师、天津水师以及郑芝龙所部,他们对于这片区域特别的熟悉,抢起来可谓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那八万六千外地来的勤王客兵其实也想去抢,不过各路人马分工不同,海军陆战队就是专业干这个的。
某太子之前不是没给过他们机会,谁让他们运气不好的。
反之,只怕就要被辫子重骑兵给打崩了。
真想打仗赚钱的话,大别山有张献忠和革左五营,西北有李自成和柴时华,猎物多的是,就看尔等敢不敢下手了。
舰队兵分两路,主力舰队还是要运输步兵,同时掩护骑兵沿岸边南下撤至山海关,稍作休整之后便可返回关内的各自驻地了。
整个过程看似容易,但实施起来至少需要十天左右,卸载岸边的给养辎重没用完或者没用上的,全都需要重新装船。
为防止辫子突袭营地,某太子依然下令要在营地外围挖设壕沟与陷马坑,不给皇太鸡一丝一毫的翻本机会。
余下的时间,等候舰队的各部都可以在营地里大快朵颐,反正朝廷出钱雇佣渔夫捞海鲜,论斤采购。
两年没来光顾这边,就等于在这片海域实施了休渔期,完全不用担心辽东湾里的海鲜无法供给大军食用。
随军前来的渔夫们见到太子爷送粮成功,大军不但再次重创鞑子,而且还全身而退,自然非常高兴。
尤其是客户数量没少多少,这才是最重要的。
打了胜仗,当然要吃吃喝喝。
除了作战时不准携带烈酒之外,饭菜方面的质量堪比过年过节。
跟着太子爷打仗,完全不愁吃食,与此前朝廷指派作战的情况截然不同。
首次参加伴驾作战行动的将士,莫说下面的士卒,就算上面的参将级别的将领,也不少人没吃过海鲜。
这下总算可以大开眼界且大快朵颐了,决计算是不虚此行。
此番作战,士兵的餐饮都是定量供应的,午餐与晚餐,每人都可得到一斤鱼作为肉食,外加半斤海带或其他蔬菜,米饭管饱。
往上校尉的饭菜水准只高不低,到了总兵或旅长级别,那就可以直接参加太子爷的宴席了,甩开腮帮子随便吃。
某太子宴请诸将大吃大喝,也不怕朝廷有人找茬,因为是自掏腰包,下面的人的饭菜是朝廷支应,这是两回事。
下面的校尉想要给自己加餐,那就也得自掏腰包,由于是现捕现捞,大部分没断气的海鲜都是鲜活的,而且明码标价,不会缺斤短两。
本着回去就吃不着且吃不起的原则,贪图口福之人都会趁此机会花点钱,让自己过足瘾再说。
张德昌与杨德政两路人马须返回宣大,继续协助总督杨文岳固守战略要地。
牟文绶则可率部搭乘郑氏的商船先走海路,后经长江,直抵南直隶西部地区。
刘国能、李万庆两部以及三万榆林兵则须留守畿辅一带,增加某太子手里的御敌筹码。
就是为了防止皇太鸡在夏秋之际,再次叩关找补自己的损失。
有机会被某太子直接统领,这算是肥缺了,因为诸部都会得到足粮足饷足装备的待遇,基本啥也不愁。
不打仗的话,除了日常训练,剩下的时间那就等于在军营里养膘……
有了这七万人马,加上原本畿辅一带的驻军,某太子就有信心和实力野战御敌了。
不能在大规模装备坦克之后,还让皇太鸡带着辫子兵进来打秋风,那就太过寒碜了。
倭军现随船队返回大沽口,等拿到了奖金,再启程回国。
最重要的是领兵的大名与将军们要以领取奖金的名义,前往京城大采购一番。
其实在天津也能买到心仪的商品,但这种旅游观光的机会岂能轻易错过?
很多人之前根本没出过国,更没来明国的都城游玩过,必须拍照留念才行。
某太子麾下的工厂早已实行三班倒,以满足各个大客户所下的海量订单。
倭军上下所领取的奖金,最终会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落到某太子的口袋里。
这是此前得来的经验之谈,除了足轻之外,包括武士在内,没人会傻到真把白银带回家。
在明国将自己所得的白银用来购物,到家之后再卖掉,那就等于净赚了两三倍的利润。
而且完全无需上税,这是经过德川大将军同意的,大将军本人每次也会派人前来采购。
初到明国都城,倭军大名与将领的直观感觉就是繁华,无比的繁华!
京师的繁华程度不下大阪的十倍,也就是相当于十座大阪城攒成一堆了,这还是保守估计。
到崇祯十六年春季,根据顺天府尹侯峒曾的统计,京城的在册人口已经达到三百二十五万。
在册是指有本地户口的人,算上周边以及外地及外国来的流动人口,可能突破四百万大关!
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京城的工业发达,工厂林立,招工机会多,薪资待遇好。
使得周边地区的青壮劳力几乎都放弃了种田,把家里的地租出去,进城来务工赚钱。
再就是周边城池里有钱的富绅也愿意搬到京城来,或者在京城里置地购房。
京城这里歌舞升平、声色犬马,外地自然也有,但档次就有明显的差距了。
贪图享受又不差钱的土豪,在看过各种总汇的表演之后,也愿意在这里常驻。
北廷管理的八隅之地,考试的学子与来镀金的二代们,本着或学或玩的想法,也会住在京城。
那些外地的商贾想要偷师学艺,就得派家中脑子活泛的子嗣到京城里生活。
这些土二代住进来个把月之后,别的或许没学好,逗小姐姐真是手到擒来……
只有购买房产达到一定金额,或者在工厂做工达到一定年限,再或者得到了朝廷或某太子的嘉奖,才会得到京城户口。
很多穷人都在典房或租房,短期内是没机会得到户口的,这些人连同他们的家眷,就都算是流动人口了。
京城人口暴涨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官兵,特别是东宫卫队的家属在口碑营销之后,纷纷搬进城里。
东宫卫队上下不论军衔高低,一律自动获得京城户口。
对于这点,当初朝廷里不少人都是有异议的。
某太子就说了一个解释,便堵住了众人的嘴。
那就是东宫卫队的忠诚度自然无须质疑,最重要的是,东宫卫队属于某太子的私兵。
粮饷完全由某太子来出,某太子自然不会亏待这些嫡系人马。
这便意味着京城可以一下子多出数万身份可靠且收入稳定的人家,还有甚子比这更重要的呢?
由于都居住在固定的小区,便于收发消息,一旦城内有事,放假在家的卫队成员立刻可以集结待命。
换作平时,这些人的收入不都是用来消费的么?
这就等于某太子用自己兜里的钱,来刺激京城消费,促进京城发展。
某些傻子还不打算买账,那就是真傻了!
东宫卫队编有十四个旅,规模约七万人。
这背后就是七万户家庭,一家按五口人计算,那就是三十五万人,实际要远多于此。
在征求过猛如虎、虎大威、李成栋、高杰、刘光祚等人的意见之后,各部将领自然愿意将麾下将士的家眷从老家迁来的。
京城物价倒是不低,但单就米价一项,便比西北低不少。
当兵吃皇粮可是旱涝保收的差事,比较之后,搬到京城肯定是更加划算。
迁来家眷之后,来自外地的将士们才更愿意拱卫京城,这才真正实现了保家卫国!
现在北廷的情况就跟北宋差不多,后者的都城是没有天险保护,不得不在开封周边部署大量兵马。
某太子这边则是有天险,但多半守不住,于是乎也走了老赵家的路子……
这些兵马在战时就是抵挡辫子进攻的力量,在平时,连同其家眷,那就是莫大的消费群体。
此番又取得了锦州大捷,凯旋之后,《京师日报》与《帝国日报》都开始大吹特吹。
但战果是实打实的,已经得到了朝廷的确认,没人再跳出来质疑锦州大捷的真实性了。
相信在胜利消息传到南都之后,那边的《南都日报》与《大明日报》也会印刷特刊来庆祝的,顺便再大赚一笔……
获胜之后顺利回到自己的老窝,大吃大喝是必须的,这下总算是有酒了,诸将都是一醉方休的节奏。
太子爷亲征便能干掉六千万狗鞑子,还有照片为证,伴驾参战的将士们也亲口证明。
百姓们闻讯之后,自然是高兴到无以复加,敲锣打鼓,舞龙舞狮,鞭炮烟花一起上。
当天两款报纸合计售出约五十万份,还有不下十万份的外地订单。
对某太子来说,自己带兵打了胜仗,还能让自己的姑姑与姑父两口子赚点钱,这就很和睦了。
不过第二天的朝会上,某太子也提醒群臣要提高警惕,现在还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距离这个目标还差得十万八千里呢!
因为今番“锦州大捷”,仅仅是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大明算是战果颇丰的一方。
而锦州仍旧处于被东虏围困的状态,城内的存粮也只够吃一年的,明年这个时候还得过去给祖大寿送餐。
今年能打赢并不意味着明年、后年、大后年也能打赢,没有充足的准备,就不会获得如此的胜利。
说白了,现在最棘手的问题还是缺钱!
若是可以省下洪承畴所部进剿的开销,那北廷户部的压力会减轻很多。
可让洪承畴率部围攻大别山里的张献忠与革左五营两部人马,首先就是兵力不足。
至少得将刘国能与李万庆两部人马再增援过去,要是想增加胜算的话,还得将三万榆林兵也一并派过去才行。
如此一来,畿辅的防御能力就会骤然降低,想要取得“滦河大捷”那样的胜利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没有倭军帮助固守长城防线,皇太鸡的辫子兵可以随心所欲的找个突破口,快速南下去大明腹地打劫。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某太子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再次实施招抚计划。
只要大别山里的那两路流寇愿意投诚,朝廷可以既往不咎,但必须滚出大明本土。
落脚点就是吕宋南部的某几个岛,一个头目一个岛,人人有份,公平合理。
对方愿不愿意,那就两说了,但不能一味地跟熊文灿那个二傻子一样行事。
还是要以军事进攻为主,设计招抚为辅,对流寇来个软硬兼施。
目前藏匿在大别山里的流寇,准确的说是四营,而且不是革左四营,因为“左金王”贺锦已经被姜让与赵光远这俩总兵官,在反攻汝阳的时候合力给宰了。
“革里眼”贺一龙在跑路的时候死于乱军之中,“老茴茴”马守应、“治世王”刘希尧、“争世王”蔺养成倒是跑回了大别山。
张定国所部也跟着进了山,后来派人联系到了转战各地的张献忠与张可望,两路人马打不过士气正旺的官军,只能也进了大别山。
山里有马守应、刘希尧、蔺养成、张献忠这四路人马,总兵力不下三万。
围山的洪承畴麾下有十万大军,但分散在四个方向。
流寇突破封锁线倒是容易,问题是之后怎么办?
向西就是赤野千里的河南,向北则要经过水网密布的两淮地区。
向东进入江南,钱粮倒是不愁了,但肯定会遭到官军的围攻。
向南……
明末黑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