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难兄难弟

因为飞艇航速以及无法抗拒高空风力的缘故,英国皇家海军原本对来自空中的威胁并不太重视。

在部署了可以连发的小型加农炮之后,当年连蒙克上将都认为笨拙的飞艇是不可能击沉他麾下的主力舰的。

等到飞机的出现,使得这种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的差距。

小型加农炮由于能够迅速装填弹药,对付飞艇是手拿把掐的。

可将目标换成可以高速移动,并且能够从头顶发起俯冲轰炸的飞机之后,这种装填速度就完全不够用了。

尤其是要使用实心弹,火力密度远远达不到保护战舰的水准。

换成霰弹的话,其射程又不容易对保持一定距离投弹的敌机造成杀伤。

此前,皇家海军上下也不认为黄皮猴子能够从空中,给舰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现在,这种轻敌的思维就让德拉瓦尔中将所率领的这支分舰队在河面上痛苦地挣扎着。

因为是役舰队不光遭遇了空袭,还被岸边的火力打得无力招架。

一艘艘风帆战机在短时间内便沦为了空中与岸防火力的靶子,连跑路的机会都没有。

飞机的速度很快,导弹的速度更快。

英军分舰队在河面上采用了一字长蛇阵的战术,要么单排,要么双排。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头前还是队尾的战舰,都多多少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最倒霉的“勇气”号战舰遭到了三枚导弹和六枚航弹的攻击,在剧烈爆炸之后,眼下火势越发难以控制,舰体倾斜角度超过三十度,舰员已经开始弃舰了。

旁边的“无惧”号也没好到哪去,舰首左舷已经被得一片糊烂,从受创部位里冒出了滚滚浓烟。

原本位于舰首的斜杠帆与舰首斜桅已经被炸飞,前桅杆上的风帆被烧掉了大半,艏楼左侧也因为爆炸的缘故被拆掉了一小片。

在风力的作用下,整艘战舰上的舰员都被自己发出的浓烟给呛得涕泪横流,附近舰上的人没看到这艘战舰左舷舰炮有几门还在开火。

后面的“玫瑰”号从表面上看,貌似没什么大碍,其实情况刚好相反。

一枚航弹不偏不倚,直接从仓库飞进主甲板(上面叫上甲板或风雨甲板)上爆炸。

引爆了附近的火药桶,然后引发了一连串的殉爆事故,等于给这艘战舰的肚子开膛了。

主甲板下的下甲板上摆放的火药桶也被殃及,导致短时间内便有数十人被炸死炸伤。

好在两次爆炸都没崩坏战舰的包铁外壳,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只是该舰的战斗力已经下降了一多半,两舷加起来,能用的舰炮也剩下不到十门。

临近的“墨西哥湾”号遭到了两枚导弹和五枚航弹的打击,正在缓缓下沉。

这是一艘彻底没救的战舰,挨打之后还在试图闪躲,结果撞坏了旁边的“猎户座”号。

德拉瓦尔中将的舰队在开战五分钟之后,就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了。

尤其是在内河作战,不同于海面,几乎只有前进或后退这两个选择。

由于河面宽度并不大,远远满不足了战舰拐弯的要求,转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结果就是在半小时的时间里,德拉瓦尔中将的舰队便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一艘战舰都没从包围圈里逃脱掉,要么漂浮在河面上燃烧,要么正在下沉。

事已至此,德拉瓦尔也不打算跳河了,因为即使侥幸逃到西岸去,也会遭到来自天空与对岸的打击,更何况自己也无颜去见国王陛下了。

意识到自己的旗舰“坚定”号正在下沉,德拉瓦尔将自己的战斗经过写下来,装载皮袋子里,让副官跳河逃往西岸,然后想方设法回去上报。

敌人即使不需要铁甲舰,也能摧毁己方的战舰,尤其是来自空中的威胁和打击,几乎是舰队无法逃避的。

那种叫做“导弹”的武器,在内河作战时,对战舰的杀伤力要比火炮发射的炮弹大得多,必须值得警惕。

务必尽快找打对付这种战术的破解之法,否则即使己方舰队逃到了内河,恐怕也难以逃脱敌人的打击。

至于怎么破解,那就不是德拉瓦尔的事情了,他已经决定与旗舰同在……

已经有人将上游的战况报告给留守新伦敦河面的阿什比爵士,他负责指挥留守舰队。

尽管手里有五十五艘战舰,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阿什比还是决定按兵不动。

哪怕坐视德拉瓦尔的舰队遭到重创,甚至发生更可怕的事情,也不能轻易葬送掉这支用来保卫都城的舰队。

新伦敦城内已经聚集了两万正规军与八万珉兵,总计十万人,全部交给年仅三十七岁的约翰?丘吉尔中将来指挥。

在两年之前,他还是少将,可已经成为了陆军实际上的一把手。

这次为了御敌,詹姆斯二世直接擢升其为中将,担任城防司令一职。

丘吉尔能够平步青云的原因很简单,年轻时他就是詹姆斯二世的侍从,他妻子萨拉是安妮女王的侍女。

这关系还不算牢靠妥贴的话,那么还可以加上一点,丘吉尔的姐姐是詹姆斯二世的情……

然而让旁人羡煞的职务,其实是个令丘吉尔避之不及的苦差事。

黄皮猴子要是容易对付的话,卡洛斯二世也不至于跑路美洲了。

西班牙帝国内部也没乱,荷兰也没出兵西班牙,可是这个帝国仍旧在短时间内被打垮了。

法国出兵伊比利亚半岛北部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绝对不可忽视的是,黄皮猴子的战斗力正在与日俱增。

这不是丘吉尔自己得出的结论,而是布莱克、蒙克等一群军方大佬在商议之后所得到的供识!

黄皮猴子装备了比己方更为先进的武器,训练有素,士气旺盛,利用强大的舰队运输与补给,可以将陆军投送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当年查理二世与克伦威尔也都是这么设想的,可惜布莱克去错了地方,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才导致了今天的糟糕局面。

英国上下已经不打算与明帝国再次开战了,可是又抢占了荷属北美的南部地区,还不愿意轻易放弃掉。

最终发生了引火烧身的可悲事情,这又能怨谁呢?

丘吉尔与詹姆斯二世私下商量过今后的打算,如果能够取胜,那么便可以伺机与对方和谈了。

反之,便要考虑迁都了!

这是往好听了说,实际上比从不列颠岛跑路北美好不到哪去,就是不知道这次该往哪里跑……

丘吉尔对单凭陆军取胜来犯之敌,并不抱太大希望,能够有信心固守的原因便是阿什比的留守舰队。

没有舰队的帮助,新伦敦城在敌人的强大火力面前,很可能会失守。

此前詹姆斯还发出了多道命令,要求海军尽快将外海的舰船都驶往内河。

尤其是进入查特胡奇河的舰船,必须全部驶抵新伦敦河面,用来保卫都城。

如果能达到一百艘左右,丘吉尔便有信心凭借舰队的优势,击退那些黄皮猴子了。

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刻,托林顿伯爵赫伯特也不知道带着主力舰队跑到那个地方去了。

爱德华?拉塞尔中将率一支二十五艘规模的分舰队抵达新伦敦河面,他们是从外海逃回来的。

据说阿巴拉契湾已经连一艘悬挂英国旗帜的舰船都看不见了,只要看到天边冒出黑烟,那就可以直接跑路了……

拉塞尔中将的舰队刚好填补上德拉瓦尔舰队的损失,这算是詹姆斯二世此前的祈祷显灵了。

有八十艘舰船助阵,使丘吉尔信心大增,再不主动犯错的情况下,他认为保卫新伦敦的成功几率已经很大了。

黄廷与郑成功利用大约两个小时,才将德拉瓦尔的舰队消灭干净。

从俘虏的口中得知这支舰队的指挥官已经与舰同沉了,对其表示敬意。

等到打扫过战场,返回新伦敦城外之后,经过清点,发现河面上的敌舰数量居然比之前还多。

这就说明在王师离开的这几天里,敌人已经再次获得了增援。

郑成功见状,不禁在心里埋怨起外线作战的揭暄与郑省英。

照这两位的放水模式,他们甚子时候才能打下来敌人的都城啊?

当务之急,便是通知外海的舰队,必须封锁通往新伦敦城的河口,严禁任何一艘敌舰窜入内河。

然后就是看看己方的一级铁甲舰是否可以也进入内河,在内河歼灭新伦敦附近的英军舰队。

郑成功实地考察过,估计要等到春季枯水期过了,到七八月份,水位才能达到一级铁甲舰进入内河作战不至于搁浅的标准。

那么此前这几个月,该当如何是好?

很简单,抢钱、抢粮、抢女人!

即使失去了来自海路的增援与补给,远征军也不至于被活活饿死呀!

更何况黄廷麾下还有一万五千倭军,打硬仗或许不行,但抢东西可在行了……

师兄弟二人因势利导,借助英军收缩兵力,使周边地区发生兵力真空的机会,派兵到周边去大肆劫掠。

尊师说在英属北美,远征军可以随便发挥,对当地的破坏力越大,对今后大明移珉当地就越发的有利。

见人就抓,见东西就抢,这就对了!

当年他们是如何洗劫江南的,如今远征军便可以还回去!

这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抢不死你!

抢就一个字,“幸福”一国人!

对此,英国农场主们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奋勇反抗。

但在出动飞机、坦克的远征军面前,使用燧发枪的农场主的战果就微乎其微了。

由于适龄男子太少,农场主们甚至组织了奴隶来抵挡外敌入侵。

这种团伙看似兵力不少,实际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

一枚炮弹落到附近,能将一群人吓得屁滚尿流。

在远征军空地一体,步坦协同的进攻下,没有任何一座农场能够坚守一天时间。

丘吉尔得到了农场主们的求救信之后,便决定出动两千骑兵予以支援。

骑兵部队的战术就是游击,不是与对方硬碰硬,而是伺机偷袭对方的步兵。

然而连倭军都装备了左轮步枪之后,加上每次都有蒸汽坦克掩护,英军骑兵所取得的战果并不比农场主们加起来高多少。

经过近一个月的作战,英军骑兵损失过半,被迫撤回新伦敦城内修整。

倭军抓获了超过十万人,黑人占绝大多数,很多白人在开战之前便已经跑到新伦敦或者内陆了。

幸亏进攻新伦敦的远征军兵力不多,不然抢来的这点吃的都不够分的,再不过度消耗罐头等军需品的情况下,也就勉强混个饱而已。

除了哨兵之外,全军每天就两顿饭,不吃早饭,还能省点口粮。

觉得有水太少,只要得到上面批准,便可以去河里打渔摸虾了。

黄廷觉得自己在缅甸作战,条件都没有这么艰苦。

好在困难是暂时的,也是可以克服的。

最多再过四个月,局面就会大为改观。

黄廷与郑成功都没想到,原本到北美是来建功立业的,没想到居然变成了难兄难弟。

要不是人上了年纪,能够调整好心态,加之实战经验丰富,大风大浪见得多了,否则这会儿俩人都可能因为着急上火,满嘴起泡了。

位于外海的揭暄与郑省英并不是没有努力,而是担心由于贸然让铁甲舰进入,搁浅之后,导致堵塞河道,那就事与愿违了。

由于查特胡奇河上游聚集了大量的英军舰船,自己派一些风帆船只进入不啻于羊入虎口。

郑省英决定利用奥克马尔吉河运输军需物资,这条河并不流经新伦敦城,但有一段距离该城比较近。

之前郑军已经攻占了位于该河中游的战略重镇梅肯,使得利用这条河进行物资运输还是比较靠谱的。

眼下当务之急就是先别让围攻新伦敦的远征军饿死,等恢复体力之后,再谈摧毁英国都城的事情。

等到六月中旬,编有两万五千人的第二十二军搭乘船只从奥克马尔吉河逆流而上,与先头部队汇合。

郑成功能够调集用来围攻新伦敦的主力也就只有这一万五千人,再加注的话,那就只能指望黄廷这边了。

根据得到了消息,在年底之前,还有两个军约五万人会运抵英属北美战区,全部划归黄廷指挥。

这本来算是个好消息,可是黄廷等不到那时候。

远征军在新伦敦外围已经聚集了六万,已经基本达到了发动总攻的规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