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 村里又犯红眼病

然后,在京牌黑色轿车后边,还跟上来两辆轻卡。

车斗里电视、冰箱、洗衣机,还有木兰摩托车,其他的还有一些过日子的小家电什么的,几乎是应有尽有。

不管什么东西上,都贴着大红喜字。

最显眼的,大概要数车上那摞得高高的大红被褥了。

大仓娘一看那高度,就知道这些被褥的数量,不会少于自己给老大两口子做的被褥数量。

反正最少也是得十铺十盖。

街筒子里现在挤满了看热闹的村里人。

虽然大仓一家平常比较低调,但是这几年村里人渐渐知道,大仓其实买卖干得很大。

他很有钱。

能提供佐证的就是二仓结婚,大仓把自己开了好几年的车送给二弟。

他自己又买了一辆更好的。

这要是没钱,肯定是做不到买两辆轿车的。

在这年头,村里除了有了十几辆嘉陵,真正拥有能挂档的摩托车的没有几个。

可是人家大仓家现在居然开上轿车了,还一下子有两辆。

这在村里妥妥的是富户,甚至能排上村里的首富了吧?

现在大仓结婚,虽然大家知道他只用了两辆桑塔纳。

而且大仓的婚礼也不是大办,叫亲戚只叫到表亲,再远一层的就不再叫了。

但毕竟这是村里的疑似首富结婚,村里人格外关注,来看热闹的格外多。

看热闹的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新娘子的特殊性。

因为英子从小到大,村里人都知道她是大仓娘养的童养媳——即农村人所谓的“团圆媳妇”。

是给大仓准备的。

可是大仓在十年前就跟人订亲,准备另娶。

虽然他那亲事很快又散了,但这也明显表示他不想跟这个“团圆媳妇”圆房了。

后来村里人又听说,大仓跟公社郑主任的闺女搞对象。

这下村里人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个团圆媳妇不是给大仓准备的。

也许是因为大仓比团圆媳妇大三岁的缘故吧?

那么团圆媳妇跟二仓差一岁,那就是准备给二仓喽!

可是到了去年,二仓当了老师以后,也娶了个教书的。

这回村里人认为,可能因为现在是新社会了,大仓娘不准备给团圆媳妇跟自己儿子圆房了。

反正他的四个儿子都不会打光棍,大仓娘这是当亲闺女养了。

就在村里人的猜测基本达成一致的时候,大仓家突然就开始大张旗鼓忙活起来。

要给大仓和英子,圆房了。

毕竟到了现在这社会,所谓的“团圆媳妇”,对于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是很陌生的存在。

因为新社会了,基本消灭了这种违背妇女意志的封建陋俗。

可是今天,大仓终于要跟新社会硕果仅存的“团圆媳妇”英子圆房了。

而且还大张旗鼓地办婚宴,跟从外边娶媳妇一样的规格。

这让绝大多数村民对这场婚礼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就连平常那些不爱看热闹的人,今天也跑来看大仓结婚了。

让村里这些看热闹的惊讶的是,英子不是团圆媳妇吗?

团圆媳妇是没有娘家的。

当然,以前的时候,团圆媳妇是有娘家的。

她的娘家家住哪里,姓甚名谁大家都知道。

但是团圆媳妇自从小时候抱到婆家,基本上跟娘家没什么来往了。

婆家啥时候给俩人圆房,娘家也是不闻不问。

送亲啊、嫁妆之类的,更是无从谈起。

而英子则是更纯粹的团圆媳妇。

她就是捡来的,跟她一起来的父母都冻死了,根本就不知道她们一家从哪来的。

娘家门在哪里都无从知晓。

可是为什么,婚车后边要跟着两辆货车,拉着满满的嫁妆呢?

难道这是大仓为了满足英子的心愿,故意做出这个样子,表示她也是有娘家,有嫁妆的?

村里人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尤其看到车上电视冰箱洗衣机小木兰什么的,应有尽有。

整整两车嫁妆啊,实在让那些家庭条件一般的村民羡慕嫉妒恨。

眼睛都变得像红红的小白兔了。

尤其看到车上那摞得高高的大红被褥,这个最少也得十铺十盖吧?

据村里那些精通时事的村民们说,大仓娘为了表示给老大和英子圆房的隆重,给小两口做了十铺十盖。

要知道,这年头农村人结婚,八铺八盖基本就是顶配。

十铺十盖,那就是顶配中的战斗配了。

可是现在,看到嫁妆也是十铺十盖。

这么说,大仓两口子光是结婚的喜被,就有二十铺二十盖。

一拉溜放在新房的炕头上,这不得从炕上摞到顶棚啊!

盖得过来吗?

于是有的村民就酸溜溜地评论:“做那么多喜被有什么用?还不是一个人一床褥子一床被就够了!”

有的就说:“这回够他两口子盖一辈子的了,下半辈子不用做新被了。”

还有的说:“别说他们两口子,就是大仓的儿子结婚都够用了……”

前边大仓的婚车停下,在震天的鞭炮声中,新郎先下车,把新娘子英子扶下来。

而那些帮忙的本家男人和女眷们,则是忙着卸车去了。

女眷们抱着娘家人赔送的那么多被褥往家跑,就像大丰收了一样,看起来怎么那么兴奋!

这让那些羡慕嫉妒恨的红眼病村民颇为不屑,一个个嘟嘟囔囔:“看把她们高兴的,盖得过来吗……”

正在嘟囔当中,突然有人惊叫起来:“快看快看,后边车上下来的是谁?”

“怎么了怎么了?”村民们瞪大眼睛看向后边那辆轿车。

看到从车上走下两位身材魁伟,面色严峻,不怒自威的人来。

这俩人看长相,应该是兄弟俩。

俩人都五十多岁的样子,那位大一点也应该不超过六十岁。

他们刚下车,老英雄梁金元就带着小跟班迎了过来。

老英雄代表梁家的最高权威,小跟班代表梁家最高级别的人物,而大仓的二叔和三叔等人,只有远远跟在后面充当啦啦队的资格。

根本不敢太靠前。

等到老英雄一手拉着一个英子的大伯,热情地招呼着往家走了,有的村民才终于明白过来:

“我糙,我是不是眼花了?那不是姜玉民吗?这么大领导怎么会到了咱们村?”

“另一个是姜玉安!”

“对对对,错不了,我在新闻里经常看到他们接见外宾!”

“这么大领导怎么没带警卫?”

“他们来视察吗?”

“你傻啊,没见梁金元一手一个拉着往家走吗,那是上大仓家的。”

“这样的大领导上大仓家干什么?”

“我听到了,梁金元叫他们亲家,那两位大领导管梁金元叫表叔——”

听到这话,这些议论的村民全体沉默起来。

一个个脊梁沟发凉,莫名其妙感到了畏惧。

短短的议论,已经让他们理顺了心中疑问,并且产生了一个可怕的想法。

大多数村民知道英子姓姜,叫姜颖如。

而刚来的这两位大领导也是姓姜。

而且梁金元管大领导叫亲家,大领导管梁金元叫表叔。

如此一来,岂不是说明,这两位大领导是英子的叔叔或者伯伯!

要是真是这样的话,那真是太可怕了!

咱们村竟然还能攀上这么强大的亲戚?

但是不管怎么说,来了两位大领导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在村民当中传遍了。

于是村民们连新人拜天地的仪式都不关注了,纷纷朝着大仓家涌去。

都想亲眼看看两位大领导的风采。

可是到了大门口,村民们赫然发现,大仓家大门口两侧,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了两排身穿黑色便服的人。

这些人身材魁梧,眼神锐利,站在门口两侧就像把门的金刚一样。

虽然帮忙办喜事的人依然从大门口忙忙碌碌地出入,但是梁四仓和几个本家青年也跟黑色便服们站在一起。

他们在过滤着出进家门的人。

也就是说,不属于自家的亲朋好友或者帮忙干活的,闲杂人等今天是进不了大仓的家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