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楠这么一说,石运母子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意外,甚至是惊喜。
没想到赵德楠考虑的会这么真,还这么深,当真做到这样的程度,那就太好了!
“你说说看,我觉得你不管怎么考虑,都比我们母子两人考虑的周全,不论如何,这个店铺还是折算成四百两银子卖给你。
三年内不要你还钱,三年后如果无力还债,还是将这个铺子还给我,就这么办?”
石婶子对赵德楠一下子添加了更多的信心,在她被族中亲人逼迫到没有退路的时候,还能指望赵德楠,她有什么不能信任的?
比起被自家亲人这么欺负伤害,她宁愿信任赵德楠一个女人。
看看她一开口考虑的就跟旁人截然不同,不然也不会轻易想到自己可能被人伤害名节的事。
这就充分说明,她是真心想帮助自家的。
“这样吧,我先大概说说我的思路,你们两个考虑一下,如果觉得可行,石运你现在就去找孟家祠村长,石家庄村长一起过来商量这件事。
一定要利益捆绑在一起,形成互相帮助,也形成互相监督平衡的态势。”
接下来赵德楠真讲了个大致思路。
那就是她出资买下来这个杂货铺,四百两银子,银子暂时不能给付,约定好三年后还五百两银子。
铺子的所有权成了赵德楠的,石婶子可以任铺子里的大掌柜,主要是监督钱财,并且掌眼各种杂货铺,以免不懂行情。
所卖之物,最好是代表了白马镇的特产,特产是哪些,需要两位村长一起来定夺。
铺子后面的宅子要充分利用起来,扩大铺面,也扩招店员,所有店员,全部是两个村的妇人,不需要固定人员,各家轮流来都可以,村长安排即可。
如此石运母子的利益最先得到最大化的保证,两个村的村民跟赵德楠之间的利益划分,暂时还不好定,必须等村长过来,赵德楠才能抛出来更多东西。
比如她家里已经积攒了不少量的皮蛋,鸭蛋吃的少,产出的多,她只能这么腌制皮蛋了。
产前她一个人弄了一大批,产后半个月又教村妇帮自己积攒了一大批。
但是这还不够,光靠皮蛋作为白马镇的土特产,力度太小,推广起来还太慢了。
酱料是个不错的好特产,蒜蓉酱,老干妈之类的就很不错,各家村民都能阻止起来制作,完全可以做大做成白马镇的特产。
当然还得村长来了,才能真正商量定夺下来。赵德楠知道,只要她凡是先征询两村长的意见,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之大了。
两个村长人都不错,但也都是很喜欢被人敬重的。
她给与村长的权利越多,两个村长就越会带着村民们全力保护她支持她。
石运当即就赞成的先跑了,找两个村的村长去。
石运母亲也不想经营了,赶紧的先关门挂牌子。随后她带着赵德楠在自家铺子四周打转。
铺子里面的东西,赵德楠是一点不着急,半点没有积极清点货物的意思,也不担心回头货物少了什么的。
“这是布庄,沈老板为人算忠厚的,卖的布料价格不算贵,也不会以次充好。
粮油店,哼,还是有些吃人不吐骨头的,米面贵就贵吧,各家多少还能自家种出来一些。
但是油贵的简直叫人吃不起,还不如来人的时候割肉做油呢!算了不说这一家粮油店了!
这一家的饭馆,做的都是小买卖人吃的,基本上卖的是面汤之类的。红烧菜没两样,一般人能吃红烧菜的,肯定去酒楼了。”
石婶子拉着赵德楠将她杂货铺的四周店铺挨个介绍了一遍。
事实上赵德楠对白马镇的店铺,都算熟悉的。但她不会拦着石婶子的热情介绍。
四十分钟后石家庄村长来了,一个小时候,孟家祠村长也来了,石运的速度果然够快。
李村长跟石村长两人又因为赵德楠相聚在一起,不免互相客气客气,两人的心情都很好。
就这样在两个村长的见证下,赵德楠跟石运母子两人签订契约做了交易。
从现在开始,这个杂货铺全是赵德楠的了,包括现存的杂货,包括一百平米店铺后面的院宅。
院子一百平米的样子,后宅也有一百三十平米的样子,三间正常大房间,作为仓库的,但存货很少,一间房都没有放满三分之一的样子。
另外还有两间房,一间厨房,一间卧室,看起来是之前石婶子一个人住的地方。
“石婶子之前请的伙计,不是已经走人了么,那就正好不用他们了。
接下来店员全部使用两个村的妇人,最好都是三十几到四十几之间的妇人。
土特产的话,两位村长能不能跟着我回家了一趟,家里我做了一些土特产,卖的好的话,这个土特产就专门让两个村的妇人到我的店铺去做。
这样我原料收村里的,店员招收村里的,原料给的价格,比白马镇平常卖的上浮一成。
店员工钱日结,村里妇人可以轮流过来,谁家有空谁来。每天的工钱对比白马镇的重劳力多一成。
这样原料跟劳力各多的这一成,另外拿出来算作各个村的公产,这样一年积存下来,也能让村长看着扶助村中弱小。
或者提携真正有需要的读书人,是那种有血有肉,懂得感恩的,而不是高高在上只知道读书,连农活都不愿意干的读书人。”
赵德楠这么一说,两个村长竟然连连点头说好,半个不好也说不出来啊!
土特产的方子,是赵德楠自己折腾出来的。
店铺是她赊账买来的,她因为对两个村有感恩之心,才会事事考虑到村民。
这样的好事,换成别的人家,你试试看?
至少不可能有故意给你上浮一成价格的好事吧?
妇人的短工价钱日结不算,还照着重劳力给的,这样的好处上哪儿找?
“这件事马上定下来,越快越好,石运正好也没有走,孟东辰也没有走,都一起做个见证,这是两个村子的大事,也是大好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