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盾构

“你是说阿浦?”姐姐一旁搭腔道,“他现在听说借调到了我们这边浦东开发办下面的一家公司去了。”

王家阿婆说:“是的。年初的时候听他自己说起过的,不过我现在忘记具体是哪个单位了。等会儿小毛进来可以问他,他全晓得的。”

“小毛哪儿去了?”外婆突然发问。

“哦,他和‘四眼’正在厨房里烧菜。”王家阿婆说道,“四眼现在的手艺大有长进,做饭菜不错,我们家全欢喜吃的。”

外婆牵着小阳阳在房间里慢慢走动,笑道:“‘四眼’这小伙子,我看着也不错,就是文化上稍微的差一些。”

小姨笑看着小阳阳走来走去,没有作声。

外婆她们对”四眼“的评价意味着什么意思,实际上小姨心里清清楚楚。只是这事现在还不太好说起,自己就只好保持沉默了。

“不能全怪他的,他本来就不是读书的料。“王家阿婆倒是对这个话题来了兴趣,继续说道,“我觉得一个人只要有一技傍身,到哪里都不会吃亏的。”

“是的啊。能把饭菜做好也是一项真本事,真手艺。”外婆附和说,“反而我们家露露在这几个同龄的小孩里面,比较下来倒是落后不少了。”

王家阿婆说:“小孩子还是一定要多读书。以我的想法,要让露露继续想办法去读书。阿妹你又是怎么想的?”

小姨想了想,说:“我也有这个想法。关键问题是,露露想要学外语的话,我也不知道该上哪里去帮她找学习的地方啊?”

姐姐搭话:“现在去国外读书已经放开了,露露要不然就去国外读读书好了。现在小姨做的是出口的生意,确实也是需要有好的帮手,说不定以后还能帮到服装厂的。”

她说道:“实在不行,露露业余也可以学习的嘛?”

小阳阳东摸摸西摸摸,不一会儿摸到电视机,用手指着电视机,嘴里不停地说道:“看电视,看电视----”

“哎呦,真是一个小人精。”王家姆妈笑了笑,把电视机打开了。

刚好电视机里面正在重播《西游记》,王建上找凳子把阳阳安顿好坐下来。小朋友一看到电视里的孙悟空和猪八戒,一下子就安静了。

姐姐笑了笑,说道:“小姨,还真有一个好地方。我堂妹不就是大学里的英语老师吗,我听说她们学校就有专门的外贸英语培训的。要不然,我们先想想办法让她去堂妹学校学学英语再说?”

小姨答应了,还拜托王建上先和堂妹联系,问问清楚具体情况。

但是小姨显然不愿意就”四眼”和露露学习这两个话题多说,于是岔开话题,问:“二毛在日本怎样,这孩子一去这么多年,有三四年没有回来了吧?”

“有三年没有回过家了。”说到二儿子王建海,王家姆妈叹一口气,说道,“不过和他同去的那些他的朋友倒是经常有人回来上海,二毛托他们有带东西带钱回来的。”

“二毛蛮顾家的。”

王家姆妈一下子明显有些情绪低落。她擦擦眼睛,说:“在家千般好,在外四处难。再说还是在国外,生活上、经济上各个方面哪有那么容易?”

“我们二毛不容易,在外头吃苦了的啊。”停一会儿,王家姆妈接着说道,“二毛拿回来钱我一分没动,都存在银行里,准备着给他以后回来上海娶媳妇用。”

小姨说:“二毛是很不容易。快三十的人了,连对象也没有,还在外国打工飘来飘去,我看干脆回家来算了。”

“回来也不来事的啊。现在家里的条件你们都看得到,就这一间房子,上哪里去讨老婆?”王家姆妈说道,

“小毛正在读书,虽然说有一份工资,但也是杯水车薪。最起码不要说房子,两兄弟接下来都要娶媳妇的。说实话,我们家压力蛮大的。”

外婆插话:“都要朝前看,我们比起来之前的生活条件,现在都已经好很多了。”

王家姆妈叹一口气,说道:“没有办法啊,家里就是这么一个状况。在我手里总归得要把这些事情全部办好,才对得起老王这个家,才对得起大毛仨个她爹的。”

姐姐轻声说道:“我是老大,反而还给家里添乱了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老古早故事里就是这么说的。”外婆笑了笑,朗声说道:“一年比一年好,也不要着急。现在家里人全都有正式工作,总归会熬出头来的。大家全都一样,不是照样要娶媳妇生孩子?”

小姨说道:“真要是能拆迁就好了,现在家里的条件确实紧张了些。”

她呵呵一笑,又说道:“我看小毛的终身大事倒不用太担心,现成的不就有一个了嘛?”

“你是说小花这孩子?”王家姆妈感叹说,“哎,这孩子我们看着长大起来的,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啊。这么多年跟着父母在东北,罪过的来----”

小姨问:“怎么,阿姐你对这孩子不满意?”

王家阿婆拿开水瓶给几个人的搪瓷杯子里续水,边说道:“我对小花这孩子倒是没有意见。只是她还在读书,以后的事情又谁能说得清楚?只好是走一步算一步啦。”

小姨点头称是。

王家姆妈说道:“讲实话,只要他们两小孩愿意,我肯定同意的。不过小花还在学习,以后又面临着毕业分配的问题。变数还有很多,谁知道能不能分得回来上海?”

说到这些现实的事情,一家人又陷入了沉默。

“小花应该会分回来上海的。”过一会儿姐姐想起来什么,说道,“她户口早已经在上海了嘛,回来上海工作应该于情于理的,只是工作单位的选择而已。”

王家阿婆不了解情况,问:“小花户口回来上海了?这我真不晓得。”

姐姐说的胡晓辉户口在上海的事情原来是这样。

原来,几年前上海对在外省区工作的原上海城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为了解决她们得子女就读、就业方面的实际困难,有一个照顾的政策。

政策规定凡本市支内、知青人员无子女回沪落户的,可以照顾一名未婚、未育、无子女、在外省市未就业、且实际生活基础长期在本市的亲生子女,或符合前述规定的年满16周岁不超过25周岁的一名孙辈,可以在申请人本人拥有的合法住所处落户。

胡晓辉就是在这个政策刚出来没多久,把户口办回来落户在外婆家的。王建好听小毛当时有说起过,刚好她当时还在上海读书,所以办理还比较顺利。

这一边,街道上到处都还是汪洋一片,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地方可去。小花的想法,两人一起去原来的学校看看,反正也不远。”

小花靠近王建东,伸出手要去抱他的胳膊。王建东却小心地避开了,小声说道:“街上都是熟人,不方便。”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胡晓辉呵呵一笑,乐道;“小辰光我不就是一直抱着你胳膊荡来荡去的吗,现在怎么反而就不行了?”

这时候,正小心翼翼走着路的王建东无来由的突然间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他揉揉鼻子,回头笑道:“一准是有人正在说我的坏话?”

胡晓辉笑道:“也可能是有人正在说你的好话----”

话没说完,胡晓辉自己接连打了三个大喷嚏。她哈哈笑道:“看来还真是有人说我们,搞不好是前后脚在说我们俩坏话的。”

王建东乐道:“难道打喷嚏还有什么特别的说法不成?”

胡晓辉歪着头,笑问道:“你真不知道打喷嚏还真有说法的吗?”

“我真是第一次听说。你说说看?”

胡晓辉想了想,说道:“是有说法的。打一次喷嚏表示有人骂你;打两次表示有人在想你;打三次表示有人欢喜上你了。”

王建东开玩笑说:“要是再继续打下去呢?”

胡晓辉朝他翻白眼,讥笑道:“再打的话当然就是表示感冒了。晓得伐?”

“你这个说法蛮有趣味。”王建东假装连续打了四次喷嚏,笑道:“我刚才加上前一次刚好是五次,那又是什么意思来着?

胡晓辉一脚踢过去,带起来地上的水花,嘲笑道:“意思很简单,就是说你有病,得赶快去看医生。晓得伐?”

两人互相用手指着对方,都忍俊不禁哈哈大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