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空麻袋背米

与家里装修热火朝天、有条不紊的装修比较,这时候的王建浦,却再一次陷入去难、进也难的两难尴尬境地。

市里面“两会”开过,到六月中旬,王建浦工作调动的事情终于明朗:去浦东李江高科技园区报到。

这家园区王建浦平时接触不多,不是很了解。所以得知自己将要到李江工作,他特意找时间提前只身到李江实地看了一次。

只是万万没想到,当他站在龙东大道、罗山路口的这个地方,举目望去,整个李江除了一条象征着城市化的窄小的两车道的龙东路外,完全是一片绿油油的农地。

只偶尔有白墙黑瓦的农舍零星地点缀在农田间,半点开发区的影子也见不着。完全可以说,几乎就是标准的乡下。

而王建浦之前看到的关资料,还有新闻报道上却都说,实际上这个时候开发区已经开发快一年了。

对眼前的这一切,王建浦自然大失所望!

只是后来接触多了,王建浦才知道,这里面其实却另有乾坤。

原来浦东开发开放之初,四大产业版块是这样划分的:陆家嘴板块是金融贸易区;外高桥板块发挥保税区功能;金桥板块是出口加工区;李江板块则是高科技功能区。

同时随着浦东大开发,成立了四家开发公司,也就是上海人印象中的浦东“四大地王”。在此背景下,去年李江高科技园开园,一方面承担着建设浦东的重任,另一方面也带有和北京中关村一较高下的意味。

四个板块看似是并列的,实际却不在一条起跑线上。由于李江高科技的特别属性与特殊要求,需审慎论证、研究其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当时上海市领导对李江的态度是:“储存李江”。

所以当李江启动开发时,另外三个板块的开发已经如火如荼、热火朝天、蔚为壮观。尽管李江开发区成立已有两年,但是进入实质性的开发,还在于今年,或者是去年的下半年。

甚至可以说,依然只是一块“毛地”。

还不仅如此,同时王建浦果然还打听到,园区开发公司没有钱、没有地、甚至连正式的办公场所也没有。

另外,别的地方招商,要么有钱、要么有地。可是李江当时两样都没有,甚至没有水、没有电。这要怎么招商,怎么开发?

难上加难!

王建浦甚至想起来一句老早子就流传下来的闲话,“空麻袋背米。”。

空麻袋背米是一句非常市井的上海闲话。

想想也是,买大米是需要用麻袋来装米的。你光有麻袋,而没有钞票,一般来说是买不到想要的大米的。

因此,在上海话里空麻袋背米,一般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空手或者不带钱出门从事各种活动,少付出多回报。另外一层意思,就变成了一种欺诈行为的代名词,指的是用欺骗、隐人耳目的手段,来得到不可告人的私利目的。

所以讲,空麻袋背米与空手套白狼有点象似,但又完全不同。

上海人一般在娱乐游戏中喜欢加点“焦头”,来点“刺激”,有种手头不宽裕,又想白相刺激的衰人,就会用空麻袋背米这一招。

如果运气超好,连连得手,人们还无法识破其恶劣的本性,一但上手就投降缴枪,又没有能力“结米”,空麻袋背米就成了此衰人的代号。”难道就像是上海人常说的:“空麻袋背米”

千头万绪,而又条件艰苦。人还没正式上任,面对工作上即将遭遇的现实的困境,还是超乎于王建浦的想象!

这一些,也给了本来信心满满的王建浦一个结结实实的下马威!!

这时候他才真真切切的意识到,相比于自己当初去外高桥保税区锻炼其中过程的艰难,这一次又将会是一场更为艰苦的战斗。

万事开头难啊!!

面对这些,联想到自己即将要开展的工作条件,王建浦第二次发出的同样的感慨。

而且,这一次遭遇的困难,相比于当时保税区建设之初来说,则不仅有能思考的芦苇,更多的,则是错综复杂的当地的社会事务方面的矛盾和困难。

李江高科技园区在李江乡。虽然说,李江这里和保税区虽然说换了个完全不同的地方,但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

但是尽管不是学哲学的,以至于王建浦甚至这样自嘲:都说人不可以踏进同一条河流,可如果要是苏格拉底在这里的话,他肯定就不会这样感叹了。甚至他可能也要为自己的命运的多舛,说不定也会嘴角忍不住上翘的吧?!

老领导夏主任专门找王建浦有过一次谈话。

在王建浦的记忆中,这一次应该是夏主任第二次找自己进行任前谈话。上一次,还是自己在研究室,当时自己短暂调整去外高桥的保税区。

这一次的谈话,其实性质和程序差不多,但是在所讲的内容上,却有了很多的变化。原因很简单,上次算是借调,而只一次,就是实打实的正式工作调动了。

王建浦自然对这一次谈话心中有数,但是在某种方面来说,又充满期待。

他的期待,自然在于这一次的身份不同,虽然说对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之前也做过功课,有了一些准备,但话说回来,毕竟这是他是第一次在基层,而且包含着身份的彻底转换。所以说,对自己自工作一直以来的直接上级,而且还算关系不错的上级有所期待,自然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对于自己和夏主任的关系,实际上王建浦也不止一次有过梳理。

他觉得,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可能更加亲切,也比较符合实际。这四个字,就是“亦师亦友。”

当然了,这其中的道理见解,可能每个人的感受自有不同。王建浦不止一次心里想,可能不仅是自己这样认为和理解,估计在夏主任心里,可能亦相差不多的吧。

夏主任的这一次谈话,在某种程度来说,自然是一次正常的任职前谈话。但也不完全是。说不完全是,重要的原因,因为现在浦东的工作,夏主任既不分管研究室,也不具体分管王建浦马上要去报到的工业园区的工作。

不过,尽管如此,作为王建浦曾经的上级,夏主任还是抛开常见,找机会在他自己在管委会的办公室里,与王建浦差不多进行了一个下午的长谈。

这在一般例行性的任职前谈话,而且还是在夏主任公务繁忙的正常工作时间,是非常罕见的。要知道,这时候浦东哪个领导的工作不是日理万机,恨不得一天变成两天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