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往日优越感不再

俗话说,男人有钱才变坏,那一阵子,杜亚菊的心里总想,防止老公变坏的预防针必须时刻不忘,打针嘛,无非只是针扎下去那时候痛一阵子罢了,有注射总比没注射强,勤预防总比少预防更好。

她没有学过医,她没有想过,过度用药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所以,她会经常用责难来出心口的恶气,她自以为,这才是真正的为家好。

只要是孟匀易应酬接待喝酒了,晚归了,她心里就会揣度,他准是又去花天酒地沾花惹草了。

粗俗、谩骂和冷战,马上又搬出来上演,而且还颇费心机,花样和创新层出不穷。

那时候,孟匀易的应酬接待确实比较频繁。

所以,这种粗俗、谩骂和冷战也就隔三差五轮番重演,甚至经常会是,上一轮余震还没平复消化,新的“地震”又接踵爆发。

这就是孟匀易和杜亚菊维持好多年的夫妻生活,他们表面上继续着夫妻生活,可在内心,孟匀易的潜意识正在逃离这种婚姻束缚。

而杜亚菊呢,她心里对孟匀易的嫉恨无时不在,一旦遇上不顺心的时候,就会更加愤恨这种没有心灵交流的死一般寂静冷漠的婚姻。

杜亚菊而言,她的心里没有“舍得”的概念,更没有“先舍后得”的大度。所以,她总是安全感尽失,愤愤不平不已。

既然你让我不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那就让我们的婚姻刀枪棍棒相加、索然寡味常伴吧,于是,谩骂、冷战,越闹越上心,几乎成了他们夫妻生活的常态。

这种“常态生活”,并没有让杜亚菊感到自己失去了什么,相反,婚姻却让她得到了非常实在的物质获得,她对此倒也受用的心安理得。

首先,孟匀易挺能挣钱。

他一个人的收入足以养活一家老小,同时还有大量节余。所以,杜亚菊没必要像那些经济拮据家庭的女人那样,天天需要为着柴米油盐和居无定所而操心奋斗。

其次,孟匀易,还有孟匀易的父母亲,对她杜亚菊并不敢有什么要求。

因为杜亚菊的个性确实太强势了,强悍到无所顾忌和不要面子,而孟匀易恰恰又是一个极其爱面子的人,总怕夫妻吵闹传了出去,让外人知道,所以,他就让杜亚菊很轻易给降住了。

孟匀易的父母亲呢?从小到大又都惯着孟匀易,再加上成家立业以后,孟匀易日头正盛,两位老人家心气不顺的时候虽然也会嘀咕。但,一旦被孟匀易当面使起性子来,他们也拿儿子一点办法都没有,嘀嘀咕咕和内心不满就只能偃旗息鼓,时间一久,也都不敢有什么指手画脚。

所谓一物降一物。

杜亚菊的个性和无理降住了孟匀易。

孟匀易的优越感降住了父母亲。

所以,杜亚菊就降住了孟家全家人,就连孟匀易的两个姐姐、姐夫,也是见了杜亚菊都会退避三分。

当然,这种生活,也会让孟匀易的内心产生不平衡,他开始背地里偷偷藏起私房钱。

要说孟匀易藏私房钱,确实有非常多的便利,因为他的额外收入,杜亚菊根本无从得知。

工资,孟匀易当然是不可能拿去私藏的,他没有那么笨,也根本犯不上动起工资的心思。

“富业”的原始股,即便在上市前,孟匀易卖掉了一部分,但这些本钱加上赚的钱,他也不会明目张胆地去截留。

因为孟匀易的收入远不止工资和原始股投资收益这两项,他“灰色收入”可谓渠道广泛。

有雷志森赏识,逢年过节递给的红包;

有雷志森重用之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日常多报销一些应酬费用,孟匀易何等聪明,他当然懂得抓住这种机会,日积月累,也给他开辟了一个挺可观的额外收入;

还有,‘富业’原始股托管之前的柜台交易,买卖双方都有求于他,孟匀易自然也不含糊,参照其他股份公司坊间流传的惯例,他也悄悄收起了“过户好处费”,这些全进了自己腰包;

更刺激更赚钱的,就是后来孟匀易干脆自己也干起了回收倒卖“富业”原始股的买卖,原始股的供需信息都会归集到他这个掌管着“股东名册”的财务部经理兼股证办主任手里,他就来个近水楼台,收购了再卖掉,获利更丰厚。

如此等等,让孟匀易悄悄攒下了挺多的私房钱。

藏就藏呗,如果藏匿严实的话,杜亚菊自然也不会有任何察觉,毕竟她想也没有想过,自己丈夫,一个既没有背景,又没有投资生意的工薪阶层,还会有这么多的额外收入。

可是,这个看似非常聪明的孟匀易,他却偏偏没有用心把那些银行存单非常隐蔽地藏好。

离婚之前,他藏下的私房钱无意间被杜亚菊发现了两回。

既然发现了,当然悉数“充公”。

所以,到了两个人离婚时,公开已知的家庭存款颇为可观,一人一半,杜亚菊分到了两百多万。

离婚后,这几年她又通过跟着孟匀易做配资收利息,所以,扣掉还了孟匀易第一期八十万别墅受让款以外,至今,她手中可支配的现金也还有将近两百万。有这些底子,杜亚菊才可以如此安心地过着不用上班的日子。

一时要不回钱来,杜亚菊的心里开始有点慌张,那可是自己仅有的全部积蓄啊,后半生全都指望着这些钱过日子。

结婚以后,再到后来离婚,至今,杜亚菊可是从没为钱发愁过,现在,却让她害怕。

杜亚菊突然没有了往日的优越感,抓起电话就打:“孟匀易,你要帮我想办法,要不然,欠你的九十万也没钱还你。”

“别着急,具体什么情况你仔细想想,告诉我。”杜亚菊的事,孟匀易早已一百个不愿意过问,但此时又是不得已。

“邻居王凤姐是说投资煤矿还不到回收期,同学刘巧英回话说,借钱的是她家亲戚,最近他们公司季节性采购,钱一时退不出来。”

“借条上怎么些的?”

“借条上写着借期两年,月利息一分二厘,到期一次性结清……”

“那就是说约定的还款时间还没到,这样的话,你不能着急催人家马上还款,只能是商量,记住,维持好邻里同学关系,能先还回来自然最好,有多少是多少,不行也别催,等约定时间快到了再提醒人家。这种情况,我那九十万也只能先等等再说。另外,你平时要尽量多跟这两个人走动,旁敲侧击,尽量多知道一些她们家的信息,尤其是投资生意上的信息。”

孟匀易对杜亚菊仔细交待后就挂了电话。

心疼利息,毕竟股市配资月月有进账,钱如果退出几十万,每个月就是少了将近两万元的收入。

孟匀易打定主意,回老家盖房的事,只好暂时拖延。至于父母那边,也只能费点心思,好好疏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