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歌不夜城,九宸殿。
龙床之上层层明黄垂幔下,一双指节因过度用力微微痉挛的掌心湿淋淋的,少年天子额间满是汗水。
他在做梦。
噩梦。
梦境里少女瑰丽出尘的脸时隐时现,她浅金月白的神袍上不知何时溅满了淋漓鲜血。
有紫褐色的,也有鲜红色的——颜色较深的血迹是中毒颇深、渗入肺腑的毒血郁结之色,鲜艳如火的则是强行冲破被毒封锁的心脉时、生生震断全身经脉内腹的残败之色。
梦中人唇角开阖,似乎本是想要对他说些什么,但不知为何,最终却始终一言未发。
而梦里的天子心中却突然涌现出一股无言的、不可说的苍凉与惊慌!
他仓皇上前一步,似乎想捉住梦中人喋血的袖摆。
“不要走!你信朕,朕、朕我不是想要你的命,你别走!”
十八岁的少年天子、如今已是南朝天宸靖帝的符景言,抬起手撑住自己胀痛的额角,除了喘息,再无其他回应。
“陛下,可是又做噩梦了?这是刘院使上次开的静心聚气的汤药,说是陛下若再被梦魇住,便喝上一碗,心神定会舒坦许多。”
袁艾陪着小心,还在尽力劝慰:“陛下,这种调理身体的中草药房,见效总是会慢一些的,但是胜在安全,没有旁的副作用。不如,您还是继续喝上几天看看?”
他的心,早就乱了。
她突然轻轻道:“言儿,我走了。”
靖帝眉头深锁,看得出圣心十分不愉。
“与人为善”四个字,在他身上只有“人”字能勉强搭得上一星半点儿的边。
“——阿姐!”
袁艾查颜观色,不敢再劝。
少女忽然笑了。
她永远都有自己的主意,仿佛从来不会屈从于任何人的命令。
他呼吸急促,似乎哪怕清醒过来,依旧被梦境所扰,头痛欲裂,几近难忍。
昭歌城章印大太监袁艾在听到动静的
“陛下,逍遥医圣行迹一贯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他本人又是一位圣王境的武道高手,皇城中的密探放出宫去已有大半年了,却连医圣的影子都摸不到”
就连她的生死,都要自己掌控左右。
所愿皆不得,一切皆成空。
江湖人称“逍遥医圣”的闽逍遥在江湖中一向是个谜一般的人物,他性格乖张,喜怒无常,但医术化神。
“我只是,我只是想要你留下啊!”
靖帝心烦气躁的轻轻摆了摆手,“端下去。”
“等等。”
袁艾心里也不禁犯起嘀咕.这闽逍遥据说不论达官显贵亦或还是贩夫走卒,在他面前只有两个标签,那就是——他看得顺眼,还是看得不顺眼。
下一刻,龙塌之上,靖帝符景言喉间挤出一丝濒死般的沉重喘息声,然后整个人猛地惊坐而起!
他终于挣脱噩梦,醒了过来。
少女周身散发着淡淡的莹白金光,但那光芒却越来越淡,同样变淡的还有她本就模糊缥缈的轮廓侧影。
这狂徒医圣的脑子里,既没有所谓的“医者仁心”,更没有那些所谓尊师重道、恭敬天子的传统礼法理念,治病救人全凭自己当时的心情。
“.是。”
但下一刻,天子怔忪的看着自己空空的掌心,原来,到头来他还是什么也抓不住,一如他拼命追赶、却永远徒劳无功的一生——
“你为何不说话?”
谁知他只是蹙着眉看着他问,“神医闽逍遥的下落,还没查到吗?”
袁艾有些惊喜的回身看向少年天子,还以为皇帝改了主意。
她只会遵循自己的心,不论是生、亦或是死。
他牵了牵唇角,在心底淡淡补充,一群无能庸医。
“解、解药!我早就准备好了解药,我绝不会害你的!我本就打算只在宫中关上你一年、让你收收心,待你过了十八岁愿意脱下神袍了,便放你出昭华殿的。你看!”
谁知靖帝突然开口叫住他。
烦躁之时,人的情绪和语气总是不耐烦的,哪怕再沉稳的人也不例外。
“陛下!”
别说天宸皇城中的大内密探追不上他的行踪,即便是找到了人又能如何?
医圣一句“不医”,密探们不也拿这位圣王人境的高手没法子吗?
除非
袁艾小心翼翼提示天子。
“拿下去吧,这药无用,朕喝这个方子也有一段时日了,丝毫未见成效。”
他喃喃的看着始终与他保持一段若即若离距离的少女。
但是梦中的少女却始终眼带悲悯的看着他,无声无息,好像一缕幽魂,好像早已不是这个世间之人。
“即便是入我梦中,你都不屑于再与我多说只言片语吗?”
梦里的天子情绪激动,几乎语无伦次,甚至时而称呼自己为“朕”,时而称呼自己为“我”。
他突兀的哽咽失声,“我有什么错?我有什么错!分明是你固执,是你冥顽不灵,是你放不下神女的地位和尊崇!是你!背弃了朕啊!”
“陛下,要不您下一道旨意,让‘大公公’、‘二公公’出马,想必‘逍遥医圣’必然手到擒来。”
眼底似有不解,似有失望,似有释然,似有放下。她的笑容既淡,又复杂,以至于少年天子一时看不透彻分明。
袁艾试探的问:“陛下?”
“不!不要走!”
少年天子的心更慌了,他突然扯开衣领,竭力掏出贴身挂在颈项上的玉葫芦。
但梦中的少女最后看了他一眼,然后终于还是转过身去,只留给他一个浅到几近于无的背影。
袁艾脸上带着一丝为难之色。
天宸昭歌城朝堂之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这么一个传说,那就是昭歌皇城、不夜城中,其实暗藏两位武道境界已勘破半步虚空境的内侍太监。他们拱卫不夜城,是天宸天子身后的最后一道“防线”。
其实,这并不只是虚言传闻,而是确有其事。
袁艾也是在真正成为天宸皇宫内监大统领、掌印太监后,才跟着两位打过两次交道。这两位虽是宦官,但在禁宫之中早便不再为奴为婢。宫中知情之人,大多尊称其为“大公公”和“二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