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圆通宝殿(在不肯去观音禅院内)浸浴在苍茫的暮色中,几只海鸟掠过高耸的屋顶,屋檐四角金色的铜铃在海风中摇曳,发出清脆的响声,铃声之中,一轮明月不知不觉已经挂上了半空。
夜色来临,可是本该一片安宁的佛门清净地,现在却是热闹的好像马上要开武林大会,选出天下第一高高手似也。圆通宝殿之前,白纸灯笼、牛油火把,映照得一片通明。火光之下,圆通宝殿前的空地,已经汇聚了一大堆看上去好像是武林人物的家伙!
背靠着圆通大殿坐在一张胡床上的,正是当今大唐太后,灭门老尼杨妙真。一杆威震江湖数十年的梨花铁枪,正由一个粗壮的中年尼姑抱着,站在老尼背后。周围还簇拥着几十个扛着长枪的凶悍尼姑!
尼姑们的右边站在和尚,不是不肯去观音禅院里面吃斋念佛的和尚,而是人人铁棍在手的少林棍僧,围着他们那位善于辩法讲经的永心大和尚。
全真教的道士则站在尼姑们的左边,人人背后一口宝剑——是真正开过锋可以宰人的铁剑,不是捉小鬼用的桃木剑。看上去有些干瘦的老道士清和真人尹志平就在他们中间,盘腿坐在胡床上,用很不爽的眼神看着对面一群喇嘛……似乎一言不和,就要下令小道士们上去砍人了。
大唐儒生则站在道士们的左边,不用说也都带着宝剑呢!人人一副忠心护主的模样儿。只是这些北儒仿佛已经忘记,就在不久之前,他们还在高唱什么入中华者中华,把大蒙古当成主子来拥护呢……
大宋平章军国事贾似道也已经到了,没有穿官服,而是一身儒家高士的打扮,也坐在胡床上,轻轻摇着纸扇,眯着眼睛从东唐和西元的人物身上掠过。白净的面孔上没有一丝喜怒,只是当目光掠过刘秉忠身上的时候,他的眼角才微微跳动了一下。
刘秉忠提出的要求仿佛是宋元两利的——大宋提供火药武器装备元军,让元军去打垮东唐重新占据中原!同时,西元为了集中力量对付东唐,就必须放弃增援东道四王。这样东道四王就会被陈德兴打垮!但是陈德兴所行的周制,又不合中原道统,想要入主中原,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
由此形成北明牵制大元,大元屏护大宋,而宋明又保持和睦,形成一个宋元明相互牵制的大三国体系。
如此,大宋总能再有百年苟安……
刘秉忠和八思巴并排坐在一起,他们却在打量着一身白色道装的陈德兴,眉头都不觉皱了起来。刚才陈德兴上岛之前,他的舰队就放了好一阵炮,吓得普陀山上的善男信女和尚尼姑好一阵鸡飞狗跳。连护着刘秉忠和八思巴而来的蒙古勇士一个个都脸色惨白。
还好最后陈德兴只是在吓唬人,没有准备真的要杀人……呃,说不定待会儿辩法辩输了就要杀人了!
仿佛已经化身为魔教教主的陈德兴背靠圆通宝殿大院的门口坐着,身边是天道教的道人还有高丽、日本、安南、高棉、素可泰、占婆、三佛齐、琉球等国的使臣和高僧——他们本来应该是辩法大会的观众,现在却成了陈德兴的拉拉队!谁敢不帮着呐喊助威,就立马取消购买天雷的资格,就等着被人雷成渣吧!
而在圆通殿大院之外,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围观的江南士子——今晚的儒释道魔(江南士子还是将天道教当成了明教)四家辩法,可算是千年未遇的盛世了!自打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便统治着中国人的脑子,今天居然出现了一个敢于用辩法挑战儒家的邪教,虽然自不量力,但还是很有看头的。
“抬上去。”陈德兴低声吩咐道。
“是。”墨影娘一挥手。
几个天道教道人便抬着一只巨大的安装在木架子上的圆球,摆放到了院子的中央,然后又在圆球四周各安放了一只安装在三脚架上的大号望远镜。
陈德兴目光炯炯地在唐宋元三方人物们身上扫过,最后落在贾似道的身上,他拱了下手,笑道:“平章公,普陀山是大宋的地盘,您是大宋的平章,算是地主。今日的辩法不如由您先说吧。”
贾似道摇摇头,道:“圣人之道,博大而精深,吾等末学晚辈,穷一生之力,也只能窥得大概,如何敢妄议大道?这法,还是由汉王你来说吧。”
贾似道是老狐狸了,自然知道坐而论道这事儿是挑错容易证道难。今天辩法的题目是天与地,都是玄而又玄的事情。甚至在儒家道家的经典上,关于天地的描述也多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实际上圣人自己也只是在探究天地而已。
文天祥此时却插话道:“天地之说,本就各执一词,难以印证。辩法又如何能辩清楚?圣人之学在于仁,在于礼,在于大道,而非一味钻研杂学小道。”
哲学辩论的问题就在于各执一词,谁都不能说服谁,除非能抓住对方的理论缺陷狠命攻击,说出来的道理还必须是对方能够认知的。譬如让印度佛教走向衰弱最后灭亡的两位婆罗门教思想家鸠摩利罗和商羯罗,便是创造出上梵天和下梵天的理论,补齐了婆罗门教的理论缺陷,又将上梵天置于印度佛教的圣界之上,从而力压佛教。在那烂陀寺的辩法中大败佛教徒,使得印度佛教从显宗变成密宗,大量的佛教寺院和僧人改宗。那烂陀寺更只能闭门授课,不敢再和婆罗门教公开对抗,最后佛教信徒日少,以至于无法挺过伊斯兰教军阀的打击。
但是这种坐而论道的境界,陈德兴似乎是不具备的。虽然他读过儒家的经典,但是只知大概,并不精深。对于佛道根本就是无知!想要在儒释道的理论上找到缺陷,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而陈德兴的科学神教,同样已经自成体系——科学万能,科学方法,实证主义共同构成了一套有别于儒释道的哲学思想体系。实质归结于一句话:证亿万道而近于神。
对于这套理论,文天祥倒是仔细研究过了。因而一上来就把儒家的道理定位成大道,将天道教的道定位于杂学小道。大道在小道之上,儒家自然在天道教之上。但是这一开口,却也把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了。
陈德兴笑了笑,知道文天祥已经在向自己提出挑战了!如果今天不能说清楚大道和小道的关系,那么无论他拿出什么铁证,儒释道三教都能用一句“小道而已”进行压制。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陈德兴先来一句《论语》,而后话锋一转,道,“孔子所言之礼为何物?”
“周礼!”文天祥回答。
这个不能否认,哪怕知道陈德兴要在秦制周礼上说事儿,他也不能把周礼给吃掉了。因为复周礼是儒家学说的根本。儒学不是宗教,而是政治学说,所以儒生的目的不是隐居到山里面修行,而是要出仕做官。而出仕做官的目的,就是要复周礼——当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恢复,而是与时俱进的恢复。
而在另一个方面,复周礼的学说又是儒家别于法家的地方。后者也是要出仕做官的,但是法家比较实际,他们就是为君王服务,替君王解决麻烦的。而儒家的思想家却想着要去和君王共天下,去约束君王的权力,以此达到天下的长治久安……
但是儒家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寒门子弟中的精英往往是君王最忠实的臣子,因为他们的荣华富贵全都系于君王一身,想要靠他们去限制君王权力是不现实的。因此在科举之士成为官场清流(不是清廉的意思)之后,中国君王的权力不是被限制了,而是变得越来越大!
而儒学本身也逐渐沦为了禁锢思想,麻痹人民的精神鸦片——儒学麻痹人民的作用是通过科举制度形成的,科举制度给了寒门子弟鱼跃龙门的机会。
其作用和后世的彩票有点类似,不过中头奖的概率要大些,参与的门槛也要高一点,同样彩头也更大,可以成为高高在上的官!
于是一国才俊的眼球都被科举所吸引,逐步对军事、科技、商业和探索世界失去了兴趣。整个华夏文明,也因此失去了活力。
而儒学的“复周礼”,自然也就成了个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儒家的根本,就这样被中国君王和一心求官的官儒搞成了空想。而到了后世某朝再想把儒家捡起来用的时候,干脆连“复周礼”都不要了……这已经接近于笑话了!
陈德兴听到“复周礼”,却冷冷一笑,道:“文山兄,西周可有儒学?”
“没有!”文天祥道,“儒家学说,乃是孔夫子所立,孔夫子是春秋时人。春秋已经是礼崩乐坏的东周了。”
陈德兴道:“既然西周无儒,那儒家的大道——周礼就不是儒学专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