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滦路城是唐朝建造的旧城,原来是卢龙节度使的治所,在辽金两代又因为地理位置连接关内关外,所以不断得到扩建加固。单论面积已经不逊于南宋的许多繁荣大城。但是却空旷得多,城内还有大片荒地,显得地广人稀。
但是这些荒地上现在却搭起了窝棚,挤满了携家带口的难民。路上却没有什么行人,大部分的沿街房屋都没有开店,而且房门紧闭,看得出城内的人心还相当慌乱。
陈德兴没有入住郭侃的官署,而是选择了一处佛教寺庙作为自己的临时行宫。北地的寺庙比起南方要简朴许多,多是黄土夯实的墙壁,抹光后刷成红色或黄色,屋顶多是茅草,只有大雄宝殿才有瓦片。
陈德兴赶到时,庙里的和尚尼姑已经不见踪影,几个随军的天道教道人正在指挥民夫进行简单的改建——把寺庙变成天道教道观!
虽然北明没有打算消灭释道二教,但还是会把一些寺庙改成天道教道观,以保证每座县城都会有一所天道观。
另外,北明还强烈反对僧道独身不娶,对于任何禁止僧道结婚生子的教派,都一律严禁——在一个只有七十多万人口的国家,不仅独身丁克是犯罪,连晚婚和三十五岁以下的平民、农奴妇女守寡都是不允许的!
陈德兴的节堂就设在原先的大雄宝殿之内,佛像都被请走了。地上铺上了厚厚的筵席,大殿两侧摆了两排案几,中间放了一张由几张方桌拼起来的地图台,在正对大门最靠里面的位置上摆了一张屏风,屏风上画着世界地图。陈德兴使用的案几和椅子就在案几前面。
“郭侃。”陈德兴现在正端端正正地坐在案几后面,看着面前站立着的一个一脸老实样子的黑脸壮汉,正是郭大侠的原先郭汉奸郭侃。长得倒是老实,不过肚子里面货色不知道比那位金大侠笔下的郭靖多了多少,可不能等闲视之!
“臣在。”郭侃不卑不亢地应道。
“平滦城内怎么有那么多难民?”陈德兴没有问起西方的事情,那事儿还早呢。
“是臣让人召集他们入城的。”
“为什么?”
“是燕云大万户府的命令,”郭侃道,“大万户府命令臣至少召集五千户以上的百姓,外加两万石粮食一并送去燕京。不过臣还没有来得及实行,大王的兵就到了。所以这些百姓就挤在了平滦城内。”
“什么?调集百姓去燕京!?”陪在陈德兴一起接见郭侃的张世杰脱口问道,“为什么要调集那么多百姓去燕京?”
“下官不知。”郭侃回答。
陈德兴冷哼一声:“蒙古人定然没按什么好心!”
郭侃笑道:“蒙古人耍这些花样,只说明他们打不过咱们,要靠阴谋诡计取胜。不过兵不够强了,什么计策都没有用。”
“蒙古人还不够强?”陈德兴看着郭侃。
“过去是够强的,现在就是够呛了。”
郭侃嘿嘿一笑:“现在有了大炮和钢刀、钢甲,蒙古人的那一套过时了。不过……恕微臣直言,如今明军虽有钢甲,却没有用对地方。钢甲是军国利器,该用于大军之锋,如刀之利刃。而非护卫主帅,藏于三军之后。
若是大王给臣2000副钢甲,微臣的3000步卒便能破10000蒙古怯薛了。若是多搞几支这样的精兵,再辅以大炮、轻骑和寻常的步卒,便是二十万蒙古大军,也没有什么破不了的。”
“孤王的近卫师也是要上阵的,他们都是钢甲重骑。”陈德兴淡淡地道。
陈德兴对板甲的概念来源于欧洲的骑士和胸甲骑兵,所以也想照葫芦画瓢装备一支重甲骑兵。
而郭侃却连连摇头,道:“臣以为,重甲骑兵终不如重甲步兵,若是为了行动方便,可以骑马行军,下马步战。臣已经试穿过大王送的钢甲了,的确轻便坚固,远胜什么柳叶甲、鱼鳞甲的。步兵穿上这样的甲不仅行动方便,而且不惧弓弩。若是以长枪、刀盾配合,组成方阵,便能以步克骑了。”
步克骑?
陈德兴将信将疑的看着郭侃。步克骑的办法,北明军当然是有的,不过却不是依靠钢甲步兵,而是依靠大炮、枪弩、长枪还有轻骑兵互相配合。单纯依靠步兵方阵,以步克骑,听着还是有点不靠谱。
不过提出这个意见的是郭侃。若以战阵经验论,北明军中怕是无人能和郭侃相比。而以对蒙古骑兵的熟悉程度论,同样无人能出郭侃之右。
“郭卿,你打算如何使用钢甲步兵?”陈德兴想了想,追问道。
郭侃认真地道:“臣的设想是以长枪手、刀盾手和弓箭手三者协同,合成一军。其中长枪手、刀盾手皆穿钢甲。长枪手二千一,刀盾手三百,弓箭手六百。三者组成方阵,以长枪为城,以刀盾为护,以弓箭远射。上得战场,长枪之阵便不星散,无论进退,皆结阵而动。刀盾之兵可以灵活运用,或护佑弓箭手,或掩护长枪阵之侧翼,或与敌步卒近战肉搏。”
郭侃提出的其实是方阵战术,现在的北明军也在向这方面演变——战术的演变往往是伴随着武器装备的提升和作战地形的改变而进行的。而且,还会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北明军最早的战术是横队/纵队,是继承自霹雳水军的。因为霹雳水军当时作战的地形都是比较崎岖复杂的,不大会遇到强大骑兵的攻击。因而横队/纵队的战术既能发扬火力,又比较灵活。
而如今明军已经进入平原、草原,面临着强大的蒙古骑兵,自然要改变战术,引入方阵了。
现在的问题只是方阵要怎么布置,怎么机动,各兵种怎么混成协同。
在这方面,经验不足的明军参谋自然不如久经战阵的郭侃了。
陈德兴沉吟片刻,道:“2000副钢甲孤王是没有的,一个月内顶多给你1200副……至于这种方阵战法就现在你的一旅人兵马中试行吧。”
郭侃想了想,点点头道:“行啊,1200副也够了,刀盾手全配钢甲,长枪兵配900副钢甲,1200副皮甲,弓箭手无甲。不过,大王您还得给臣配属几门大炮和几百八旗马队。”
“好,便如此安排!”陈德兴不知道,郭侃提出的这个方阵战术已经非常接近历史上的西班牙方阵了。只要将弓箭手换成火枪手,把刀盾手换成戟兵,就是妥妥的西班牙方阵了!
不过话说回来,把弓弩手换成火绳枪的意义也不大。因为早期的火绳枪有效射程很近,主要是用来对付穿着板甲的敌人——因为欧洲冶金工艺在15、16世纪的进步,弓箭已经不足以对付穿着简易板甲的步兵。所以火绳枪才会走上历史舞台。
而对眼下的北明军而言,发展有效射程不如弓箭的火绳枪意义实在不大。
……
“大王,下官有一事不明,不知当问否?”
“问吧。”末哥王爷一边展开了忽必烈的亲笔信低头看着,一边对前来送信的刘孝元道。
“不知大王为什么要让恁般多的百姓入燕京城呢?”
“啊,这个啊……”末哥摇摇头,“这不是孤王的意思,是大汗的命令。”
“大汗?”刘孝元一怔,随即就想到了什么,低声问,“大汗是不是要大王把燕京的粮草都运去居庸关?”
末哥愣了一下,抬头瞪着刘孝元,“这事儿是谁跟你说的?”
刘孝元一笑:“是下官猜的……大汗先集中百姓与燕京,再将粮草运去居庸,最后弃守燕京,便是要让几十万百姓去吃穷陈德兴吧?”
末哥哼了一声:“大汗要怎么做,我等臣子不可与闻,但有旨意,照办便是!刘承旨,你知道的多了,可不能到处乱说!要是坏了大汗的事情,只怕你吃罪不起!”
“下官明白,下官不会对旁人说的。”刘孝元面无异色,心中却是思绪翻腾。忽必烈不愧是一代雄主,打起仗来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这是要将燕京城内的几十万汉人百姓当成人质——陈德兴若要将自己的军粮分给百姓,那这几十万张嘴要不了多久就能把北明军的军粮吃光!
若是陈德兴狠着心让几十万人饿死,失去燕地民心不说,单是几十万汉人人口的损失,就能让北明占领燕云所得的利益大大下降。
末哥这时提起笔在一信筏上写着什么,随口又吩咐刘孝元道:“刘承旨,你这次回去,不要走居庸关,走易州,出飞狐口,绕道去集宁等候大汗。”
“不走居庸关?”刘孝元眼珠子一转,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大王的意思是……要避开东道四王的探马游骑?”
末哥看了一眼刘孝元,嗤笑道:“聪明倒是聪明的……你就是要避开东道的人!孤王会派人护送,明日就启程!至于今日,你就留在孤王府中,不许离开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