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出府

那些个大家世族这几年没少欺负陈家。

不行,一定要想法子出去。

回屋加了件大棉披,好在没下雨,只是风大,小香儿拦着:“姨娘,不能去啊,夫人知道了,定会责罚的。”好不容易才逃过一劫,这一次,翊王可不一定会来了。

春喜也加了件厚衣,拿着伞:“姑娘,蓉娘住的院子旁有条巷子,直通后院的侧门,可以从那儿出去。”

默言道:“就从正门。”

“走侧门吧,奴婢帮您打点、守着。”小香儿道。

“就走正门。”自己是人,又不是囚犯,凭什么不能出府?

默言有时也会犯倔,牛脾气上来了,不顾后果也要做。

春喜是晓得她性子的,也知道她对景乾的感情,所以不再多说,在前头带路。

从芜湖院到前门,要经过梧桐院,走地梧桐树下,落叶铺满并不宽敞的小路,默言迟疑着要不要去请示侯夫人。

春喜道:“就怕更不出去了,现在还没人拦。”

春兰也急:“奶奶这两日眼睛都哭肿了,若少爷有个三长两短,奶奶也会跟着去的。”

默言哪听得这个,脚步更快了。

“姨娘,姨娘……”桂妈妈

气喘吁吁追上来:“姨娘不能出去。”

“不管妈妈说什么,今日我一定要出去。”默言道。

桂妈妈叹了口气道:“那奴婢送姨娘一程吧。”

默言大喜,转而又担心:“可妈妈也会受责罚吧。”

桂妈妈道:“可姨娘还是要出去不是吗?奴婢是府里的老人,夫人会怜惜一二,顶多责骂两句,奴婢脸皮厚,受着就是。”

默言向她一福:“多谢妈妈。”

桂妈妈一路上到垂花门外,前头过了大石屏就是前门了,默言让桂妈妈回去:“外头冷,您快回吧。”

桂妈妈道:“一会我去禀报夫人,就说翊王殿下请您治伤了,姨娘回来想好应对,莫要穿帮。”

默言点头,出了府门才发现,外头风更大,吹得人站都站不稳,眼睛也睁不开,春喜问道:“春兰,你的马车呢?”

春兰道:“马车在,只是太小,怕是坐不下三个人,而且,奶奶在府里等我呢,我得回去报信。”

春喜不悦道:“少爷又还没找着,你急着报什么信?”

“奶奶相信二姑娘,只要二姑娘能出来寻人,少爷定会安然回家。”

“大奶奶这信任可重比千钧

呢,姑娘又不是神仙,这若找不到,还是姑娘的罪过了。”春喜小声咕哝道。

春兰讪讪地笑,却径直上马车,默言正寻思让春喜留下,马车却启动走了。

“姑娘,咱别去了。”春喜拉着默言就往回走:“大奶奶就没想过姑娘的难处么?”

默言道:“别说这些有的没的,找人要紧。咱们往东市去,那连有马车雇。”

“顾姑娘。”默言刚走出巷子,迎面遇上一辆轿子,有人掀了轿窗帘唤她。

默言驻足,那人又放下帘子,轿子停下,下来的竟是秦孝玉。

默言假装不认识,继续往前走。

“顾姑娘!”秦孝玉追上拦住:“天快黑了,你这是要去哪儿?”

默言撇开一步:“与公子无关。”继续往前走。

“是因为陈小公子么?”

默言回首。

“我今日从书院回来,听说陈小公子好几日没去上学。”秦孝玉追上道:“前几日他与萧家三公子走得很近,萧公子有一日也没上学,但昨儿个又来了,陈公子却不见人。”

萧家可是大族,比侯府有过之无不及,萧贵妃宠冠六宫,无人能出其右,既便如今年过三十,仍是皇帝

最宠爱的妃子,萧家还有二皇子这个外孙。

前次打死侯府奴才萧三公子也是有份的。

难道要去萧家寻人?可以什么身份去?去了怕是连门都进不了。

“赶巧了,晌午后在状元楼遇上了萧三公子,他邀了三五好友在喝酒,这会子应该还没散。”秦孝玉又道。

那就去状元楼。

默言打定主意往前走,秦孝玉一把将她拽住,脱下自己的披风给她穿上,戴上风帽:“你且等一等,我去叫马车。”

默言脸色不悦,要脱披风,他按住,温润的眸子里滑过一丝薄怒和急切:“我没有旁的想法,找人要紧!”

是啊,找人要紧。

上马车前默言还有些忐忑,上了马车后,秦孝玉主动坐到一侧,与她保持距离,又有春喜在,心中稍安。

“昨儿的事,是我娘不好,让你受累了。”秦孝玉向默言一拱手,语气真诚。

默言不想与他说话,侧头看向窗外。

春喜道:“姑娘如今身不由已,本就过得艰难,还请三爷体谅,以后能少见就少见吧,便是见了,也该避忌才是。”

秦孝玉苦笑:“是,昨日是孝玉无状,还请……小嫂原谅则个

。”

他一直唤默言二姑娘,小嫂二字似在口中咀嚼了许久都没法嚼烂的铜豌豆,崩得他牙痛。

他既礼数周全,默言也不好再无视,皱眉道:“过去的都过去了,以前的事我已放下,请三公子也放下吧。”

秦孝玉没再说话,路不是很平,马车有点颠簸,默言闭目靠在车璧上,秀眉微蹙,她有很绮丽的眉眼,清雅中透着娇媚,睫毛很长,象张开的一扇蝶翼,巴掌大的脸,俏丽的双颊冻得晕红,唇并不小,却很有型,嘴角微微上翘,既使再生气也是温温柔柔娇娇弱弱的模样,不但不凶,反而让人心生怜惜。

从秦孝玉的角度看过去,她的脸比三年清减了许多,两颊削瘦,没有了当初的婴儿肥,却更多了几分清丽柔俏。

他喜欢她,三年前见第一眼时就喜欢。

这三年,越氏没少为他的婚事操心,好家世的女子也议了几个,他都不同意,一开始以科举为借口,要专心备考,不能分心,越氏只好暂时放下,后来中了进士,还是头甲,越氏觉得扬眉吐气了,更筹谋着为他寻门好亲,最好是能对前途有益的岳家。

秦孝玉兴趣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