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不被人讨厌,还必须做符合人本性的事。很小的时候,我就和斗嘴抬杠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喜欢和哥哥在任何事上都不停地打嘴仗。喜欢争论似乎成为了我的天性。后来,我在大学里又选修辩论学和逻辑学,并且经常参加辩论比赛。再后来,我到了纽约,在那里教授演讲和辩论,我甚至曾准备写一本关于辩论的书。但有一件事,却使我改变了这种争论的毛病,它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争论中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
所以,我们绝不可能用口头的争斗改变任何人的思想。
二战结束后,我正在伦敦担任洛斯·史密斯爵士的经纪人。二战期间,史密斯爵士是澳大利亚空军飞行员。欧洲战役胜利不久,他在一个月内飞行了半个世界,轰动了全世界。为此他获得了英国女王授予的爵士爵位,也得到了澳大利亚政府的奖励。一时间,他成为了英国的著名人物。
一天次,我去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上,一位绅士讲了一个笑话,笑话中引用了一个句子,可他说那句话引自《圣经》。恰好我当时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于是就满怀优越感地告诉他。可他立即坚持说,不可能出自莎翁的作品,肯定出自《圣经》。于是我们争论起来。我的老朋友弗兰克·凯姆正好坐在我旁边,他非常熟悉莎士比亚的作品。于是我和那人向凯姆请教。凯姆听后,在桌子底下用脚碰了碰我,然后说我错了,那句话出自《圣经》,那个人是正确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凯姆怎么回事,因为他明明知道我是对的,可他说:“你的确是对的,那句话就在哈姆雷特的第五幕第二场。但是,我们都是作为客人去参加宴会的,为什么当着众人的面非要证明是他的错误呢?为什么不保留一下他的颜面呢?他并不需要你的意见,为什么和他顶嘴呢?记住,永远不要和别人正面冲突。”
如今,虽然凯姆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我永远记住了他说的这句话:要永远避免和他人面对面地对着干。
富兰克林曾说过:假如你总是争论、辩驳,或许偶尔你能赢!可这种胜利是空的,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内心的好感,所以你要好好想一想,你是要那种语言上的胜利,还是要别人对你发自内心的好感?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当政时,威廉·麦肯锡是他的财政部长。威廉根据多年的从政经验,总结出了这样一句话:依靠辩论无法让无知的人服气。“无知的人”,也许威廉说得太保守了。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不管对方的知识和智商情况如何,你都无法靠辩论改变他的想法——这是人天生的性格。
斐森是个所得税顾问,他在上课时说:“有一次,为了一笔关键的五千美元,我和一名政府的税务稽查员争论了两个小时。这五千美元实际是应收账款中的死账,没法收回来,所以不该征所得税。可那位稽查员却执意要收。那位稽查员傲慢、冷酷、而且固执。越和他争执,他就越顽固。
面对这种情形,斐森对他说:“这件事比起其他你要处理的重要而困难的事情,真是不值一提。我对税务问题的研究大多是来自书本上的死知识,而你工作经验丰富,你的知识全是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我真羡慕你的工作,那会学到很多知识。”于是稽查员在椅子上坐直了,长时间地谈论他的工作,并说起了他的孩子。当时的紧张气氛一下子就缓和了。到临走时,稽查员说他要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几天以后再答复。三天后,稽查员给斐森打来了电话,那些所得税他决定不征了。
人性的希望被肯定的特点在这位稽查员身上,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要的是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斐森越和他争论,他就越顽固地用职务的职能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当斐森认同了他的权力时,也就没有什么可争的了。斐森最终使他的权威欲得到了满足,于是他就表现出了宽容和理解的一面。
帕安互助保险公司有一条铁的纪律,那就是“不要争论”。真正的商业精神不是争论。因为争论并不能让人改变想法。
欧·亨利是我的一个学员,他受的教育不多,却总喜欢争论。他曾经当过司机,做过汽车推销员,但都做不好,于是就来求教于我。经过简短的交谈,我知道他总是习惯于和顾客争论,如果对方说他的汽车哪里不好,他立即会急躁地和顾客吵起来。他在这样的争论中取得了多次胜利,但他的汽车却没卖出去几辆。因此,他很苦恼。于是我告诉他,要学会忍耐和克制,不和别人吵架。现在,亨利已成为怀特汽车公司的推销明星。那么,他是如何成功的呢?
亨利说现在他去向客户推销汽车,如果客户说怀特的汽车不好,他要去买荷西的汽车。亨利会说荷西的东西确实好,买他们的货是不会错的,荷西的车都是著名厂家生产的,而且业务员也棒。他都要先认同客户的想法,然后再说怀特的好处,结果收到了极好的效果。避免争论可以节约你的大量时间与精力,使你投入到完善你的观点和实践你观点的工作中去。完全没有必要浪费太多的精力去干那件没有结果也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去。少去了面红耳赤的争论,只会使双方更尊重对方,从而增进友谊,有利于思想的交流,意见的转换。
有一篇文章告诉我们这样避免争论:
首先倾听:给对方一个表达的机会。不要打断他,让他把他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用心地倾听,增加沟通和了解。
寻找共同点:在你听完了对方的话后,首先去寻找你和他意见相同或相近的地方。
答应认真考虑不同的意见:要真心地承认,他的不同意见可能是对的。因此答应考虑他的意见是比较聪明的做法。
感谢持不同意见者的关心:因为关心同一件事情,所以才产生不同的意见。把他看作能给你带来帮助的人,也许他会成为你的朋友。
不急于行动,给双方时间:适当地停下来,更仔细地考虑一下现存的问题,然后,再举行会谈。问一问自己:如果我保持沉默,分歧就会不存在吗?这个难题是我的一次机会吗?几乎所有的争论,都会使参加争论的双方更加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管在表面上是否占了上风,本质上他们都输了。这就像战争的双方都会有损失一样,在争论中也永远没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