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
政策
加拿大政府曾于1995年对其对外政策进行系统审议,将促进繁荣和就业、在稳定的全球框架内保护加拿大的安全、弘扬加拿大的价值观和文化作为其对外政策三大目标。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加自感自身地位和国际影响不断下降,加紧对其对外政策进行系统审议,并于2005年4月19日发表了题为《在世界上扮演令人骄傲和有影响力角色》的“对外政策声明”,系统阐述其对外政策。声明的主要内容有:承诺加大外交投入,整合各种资源,确立跨部门总体外交概念;到2010年将官方发展援助总额增加至50亿加元,比2001年翻一番,将受援国数量大幅缩减至25个最不发达国家,提高援外款使用效率和影响。在对美关系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加美伙伴关系,在经济安全领域密切与美合作。声明认为,中、印、巴西等发展中大国崛起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将致力于与其建立双向、长期和规范化的合作机制,希望借助中、印实现加经贸关系多元化。中国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大国。加将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发掘新的合作渠道,包括积极探索商签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进一步发展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关系。
2006年4月,加拿大保守党新政府公布了题为《重新开始》(TurngAnewLeaf)的首份施政报告,指出加外交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加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加强与美国的关系是加对外关系的首要任务。同时,加将以建设性方式继续密切多边合作,并加强国防建设,包括继续支持加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更有效的利用外援,同时致力于在世界上进一步弘扬自由、民主和人权等加核心价值观。
截至2006年末,加拿大已同193个国家建交。
同中国的关系
据历史记载,加拿大和中国的贸易往来始于1780年,到了18世纪末,广州的丝绸、杭州的茶叶和景德镇的瓷器就远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皮毛和木材也运销中国。zhonguozhu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曾三次到过加拿大的温哥华。加拿大援助中国抗日的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率领医疗队于1938年来到中国的抗日斗争前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自1970年10月13日,中加两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友好交流频繁,经贸发展迅速。
1970年10月13日与中国建交。建交后,中加双边关系发展顺利,两国领导人互访较频繁。加总督、总理和参、众议长等均曾访华。
同美国的关系
历史上,美国与加拿大均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两国共同拥有英国的文化底蕴。法属加拿大在1760年被英国占领之前,英国曾与法国多次发生殖民战争。在战争中,英国依赖美国的殖民地民兵,而法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印第安人。易洛魁印第安人是英国的重要盟友。大部分的战斗主要涉及新英格兰和魁北克省交界的村庄伏击和小规模战争。而印第安盟友因为极少受到法国控制,多次袭击新英格兰村庄绑架妇女和儿童,以及拷打和杀害的人。而海军还多次攻击敌方商船。
从1750年代至目前,加拿大和美国的人口出现了广泛交融。其中,新英格兰的洋基人于1775年之前开始在新斯科舍定居,并在美国革命期间保持中立。美国大革命结束后,有75000人从美国移居加拿大的新斯科舍、新不伦瑞克、魁北克和蒙特利尔东部和南部的土地。1790年至1812年,大部分美国的农民从纽约及新英格兰移居安大略。19世纪,因出现淘金潮,美国人开始移居不列颠哥伦比亚和育空地区。20世纪初,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开始移居加拿大的草原省份。
从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大约90万法裔加拿大人移居美国。其中有三分之二在新英格兰居住。20时期末期,绝大多数定居于美国的法裔加拿大人放弃使用法语。而英裔加拿大人移居美国的人数则是法裔的两倍,但没有鲜明的民族聚居地
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初,美国革命者希望法裔加拿大人加入他们的叛乱。英国告知法裔加拿大人,称大英帝国已经起草魁北克法案,任何在美国殖民地所做的行为,均被视为不可容忍的行为。1776年至1777年,美国入侵加拿大失败,英国加紧了领土的所有权。1860年,约30000-40000名美国黑人通过地下铁路的形式进入加拿大。
1867年,加拿大自治领成立,但外交和国防事务依然受到英国控制。在加拿大自治领成立之前,美加之间发生了俄勒冈边界争端(英语:onboundarydispute)(美国方面称为54度边界争端)。然而,美国与加拿大的紧张关系仍在持续。另外,自1903年以来,美国与加拿大还发生了阿拉斯加边界争端(英语:Askaboundarydispute),至目前为止,这一争端依然存在。
1927年2月18日,美国承认加拿大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同日文森特·梅西在华盛顿递交国书,成为加拿大首位驻美国公使。6月1日,美国在渥太华设立公使馆,首任公使为威廉·菲利普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美两国关系开始密切。1940年8月,加拿大总理威廉·莱昂·麦肯齐·金和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奥格登斯堡发表宣言,呼吁紧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