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集

总理阿尔吉尔达斯·布特凯维丘斯(AlgirdasBUTKEVICIUS)。生于1958年11月19日。1984年毕业于维尔纽斯理工大学建筑经济系。1995年获考纳斯技术大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社会学博士学位。1992年加入立社会民主党,1999年任该党副zhuxi,2009年任zhuxi。1996年起连续5届当选立议会议员。2001-2004年任议会预算和财政委员会zhuxi。2004-2005年任财政部部长。2006-2008年任交通运输部长。2012年12月出任总理。

议长维达斯·格德维拉斯(VydasGedvis)。生于1959年5月17日。1981年毕业于立体育学院,1999年获生物医学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2年任立国家女子篮球队主教练。2004年加入劳动党,之后连续三届当选立议会议员。2012年11月当选议长。

党派

截至2021年3月,立共有40余个政党和政治组织注册登记,主要政党有:

(1)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HondUnion—LithuanianChristianDeocrats“LITHUANIANSERVATIVES”):联合执政党。2008年5月成立,现有党员1.37万人。党zhuxi兰茨贝尔吉斯,前总统兰茨贝尔吉斯之孙,现外长。

(2)自由运动党(LiberalsMoventoftheRepublicofLithuania):联合执政党。2006年2月25日成立,主要由从自由中间联盟中退出的成员组成,现有党员7000余人。zhuxi维克托丽娅·奇米莉特—尼尔森(Viktorija?ilyt?-Nielsen),现议长。

(3)自由党(FreedoParty):联合执政党。2019年6月1日成立,主要由自由运动党退出的成员组成,现有党员3400余人,zhuxi奥什丽内·阿尔莫奈特(Au?r?Aronait?),现经济与创新部长。

(4)农民与绿色联盟党(LithuanianPeasantandGreensUnion):在野党。2001年创建,现党员人数4500余人。历史上曾多次更名,一度影响了其政党形象和知名度。2012年以来沿用现名。党zhuxi:雷蒙纳斯·卡尔包斯吉斯(RaunasKarbakis)。

(5)社会民主党(LithuanianSocialDeocraticParty):在野党。1896年创建,是该国最古老的政党。1989年8月12日重建,2001年1月27日与立陶宛劳动民主党(前身为立陶宛共产党)合并。现有党员1.65万余人。zhuxi维利亚·布林凯维丘斯(Vilija?Blkevi?iūt?)。

(6)劳动党:在野党。2003年10月成立。现有党员1万余人,zhuxi维克托尔·乌斯帕斯基茨赫(ViktorUspaskich),欧洲议会议员。

(7)地区党(LithuanianRegionsParty):在野党,2021年由社会民主劳动党更名为地区党。2018年4月成立,主要成员来自2017年执政联盟分裂后坚持与农绿党继续合作并退党的立陶宛社会民主党前党员。现有成员3500余人,zhuxi为约纳斯·平斯库斯(Jonas?Psk)。

(8)波兰人选举运动(ElectoralAofPolesLithuania):成立于1994年8月28日,现有成员2100余人。zhuxi维尔德玛·托马舍夫斯基(ValdearTOMASEVSKI)。

(9)“以立陶宛之名”民主联盟(DeocraticParty“ForLithuania”):在野党,成立于2021年10月18日,主要由农民与绿色联盟党退出的成员组成,zhuxi萨乌柳斯·斯克维尔内利斯(Sauli?Skvernelis),上一任政府总理。

其他政党有:勇敢之路党(TheWayofCe)、农民党联盟(ThePeasantsUnion)、绿党(GreensParty)等。

经济:

概况

工农业比较发达。独立后通过企业私有化走向市场经济,经济形势基本平稳。国内有三个自由经济区:考纳斯、克莱佩达和希奥利艾,那里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欧洲标准的公路网,4个国际机场,不冻港(东波罗的海岸)和该地区第一个卫星通讯系统。工业是立陶宛的支柱产业,主要由矿业及采石业、加工制造业以及能源工业三大部门组成。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以食品、木材加工、纺织、化工等为主,机械制造、化工、石油化工、电子工业、金属加工工业等发展迅速,生产的高精度机床、仪表、电子计算机等产品行销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首都维尔纽斯是全国工业中心,全市工业产值占立陶宛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农业以水平较高的畜牧业为主,占农产品产值的90%以上。农作物有亚麻、马铃薯、甜菜和各种蔬菜,谷物产量很低。

立陶宛电子、纺织和食品加工业较发达,糖、奶、肉制品出口有一定优势。现已基本完成市场经济转轨,非国有企业产值占GDP的73%。2002年,宏观经济状况进一步好转,金融、税收改革取得成效,私有化进程不断深入,市场供求改善,外资流入增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GDP增幅为5.9%。但支柱产业不多,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对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投入有限,失业率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