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毕业分配

第122章:毕业分配

老二武志国:“老三,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你不会故意考不上啊?”

老四何建军:“他不用故意,使出吃奶的劲,都未必能考上。”

乔山:“考不上更惨,我要被抓回去成亲生娃……”

岳东升:“这是喜事啊,洞房花烛夜啊!”

乔山:“女方我都没见过,传说是个夜叉。”

老五齐为民:“为啥会这样?那夜叉一定不一般。”

乔山:“夜叉的家世好啊,伯父是归国华侨,舅舅是副州长,我是要去当赘婿的。”

岳东升:“听你这一说,人家还未必看得上呢,你高兴得太早了。”

乔山:“岳小六,我这是高兴吗?我是伤心难过有没辙啊。世上多好好姑娘啊,我还没来得及去追求呢,可惜了这花花世界啊……”

李卷土忽然问:“老三,你家干嘛的?”

乔山:“挖煤的。”

李卷土:“那你没救了,自求多福吧。”

乔山:“为什么?”

岳东升:“这还不明白,倒霉呗。因为你家是倒腾煤的。”

乔山:“小六子,走,咱俩出去单练!我给你全身按摩!”

武志国:“你俩消停点,听听老大有啥打算。”

李卷土:“我回家乡吧。老二,你有啥打算?”

武志国:“我也是被家里安排了,咱们这专业,进兵工厂锻炼吧。”

李卷土:“你家是部队上的?”

武志国:“算军人之家吧,祖辈父辈都是当兵的。”

李卷土:“老四,你呢?”

何建军:“我家里给我起这个名字,本来是希望我长大参军的,毕竟那个年代,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啊。结果我一不小心考上了大学,我家在辽西小县城,家里人在县城武装部工作,管民兵工作的,清水衙门,啥背景没有,对我毕业分配帮不上忙,我就听天由命吧,分到哪算哪。”

李卷土:“老五,你呢?”

齐为民:“我家三秦省陀州农村,时代农民,几代人好不容易出了我一个大学生,都盼着我从此走出农村,光宗耀祖……我成了他们几代人的希望,活得累啊……”

李卷土:“老五,压力别太大,你已经光宗耀祖了。陀州我知道,有机会去你家乡看看,那里广阔天地,还是大有作为的。”

齐为民:“我的家乡,除了黄土,就是黄沙,缺水缺电,山沟沟里只能种点果树,都不长庄家的,羊都找不到草吃,生活大不易啊。老大你那个桃树的项目,我怕我们那里根本养不活。”

李卷土:“这个项目急不来,到时候再说吧。小六子,你有啥打算?”

岳东升:“我啊,多半也是回老家的命。三甘省啊,还不如老五的三秦省呢,位置更偏,环境更差,条件更艰苦。各位哥哥将来来看我的时候,记得多带点钱啊,我们那不但缺水缺电,更缺钱。”

李卷土心里默默叹息:我的水阵盘啊,你究竟在哪里呢?

……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属于稀有动物,这一年,全国高校的大学毕业生仅有五十多万人。不比后世,每年动辄七八百万的大学生毕业,就业都成了问题。

如今虽然出现了下岗潮,但大学生就业还是不成问题的。

僧多肉少。

用人单位还是抢着要的,很多单位都是提前来学校预定的。学校专门有一个部门,毕业分配办公室,负责协调统筹安排。

国家重点用人单位,当然要优先满足,然后才是各家单位排队等候。也有单位直接指定要某某人的,这就需要三方协调了,一般都是毕业生自己托关系,请用人单位来学校要人的,校方一般也会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本人的意愿。当然,用人单位需要给学校一些经济补偿,培养费嘛,你这种情况,不属于国家定向分配,是计划外的。那么,国家培养人才,也是花了钱的,你们单位不能白用,所以要交钱。

……

这一天。

毕业班的同学们正忙着准备毕业答辩的时候,系主任杨国清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京都音乐学院的教授钟伯鸣。

这俩人之前是认识的,因为参与复制国宝文物编钟而相识。

钟伯鸣:“杨主任,你们学校真是人才辈出啊,我这次来,是跟您要一位毕业生,还希望您能成全。”

杨国清:“钟教授,您过奖了,高校之间,互相帮助嘛,这点友谊还是有的,培养费我做主,就给你们免了。”

钟伯鸣:“那太感谢了。到时候,李卷土同学的档案和组织关系,直接转到我们学校就可以了。”

杨国清一愣:“您等一下,您要的学生是李卷土?”

钟伯鸣:“是啊。怎么,有问题吗?”

杨国清:“这个,这个……他一个学机械制造的,跟你们音乐学院专业完全不对口,你们要他干嘛,换一个吧,我们还有很多毕业生,很多专业。”

钟伯鸣:“不换了,就他了。”

杨国清:“李卷土同学,是我们学院难得的尖子生,我们已经决定留校了。”

钟伯鸣:“杨主任,我们要为李卷土同学的前途考虑,他来我们学校,我们能直接给他教授级待遇,先先聘任为客座教授!你们学校,好像没有这么大的自由度吧?”

音乐学院,属于艺术类院校,在人才聘用方面,的确比较灵活,这一点是普通高校比不了的,人家注重的是专业。

杨国清:“李卷土同学在校期间,为学校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待遇问题,我会跟学校特别申请的,带职带薪留校继续深造,也是可以的,特事特办嘛。至于你们要人,我们还是公事公办吧,毕竟毕业生也有选择权的嘛。”

你在我这挖人,甩出一个“客座教授”,你当我们不会玩吗?我可以让他“带职带薪继续深造”,这前途不是更加光明。

钟伯鸣当然不会死心,继续说:“杨主任,公事公办当然没问题。李卷土同学的音乐才华,继续留在贵校,那就是埋没人才啊!我们会和他本人来谈,继续争取的。”

……

杨国清送走了钟伯鸣,就喊过来自己的助理:“小张,你去找一下李卷土同学,我有事跟他谈。”

另一边。

钟伯鸣回到学校,立刻找来宋佳老师:“交给你一个任务,李卷土老师马上要毕业了,你去跟他谈一下,让他来我们学校工作,直接给他一个教授职称都没问题,一定要争取过来。”

宋佳:“师傅啊,您亲自出马都没搞定吗?”

钟伯鸣:“你费什么话!我没见到李老师本人,他们要把李老师留校,简直就是乱弹琴,浪费一个音乐天才!”

……

那一边。

杨国清还没有等来李卷土,就被请去了校长办公室。

“校长,您找我?”

“老杨啊,你们系有个李卷土同学,今年毕业吧?”

杨国清一愣。

那个钟伯鸣也太不讲武德了,为了抢一个毕业生,竟然直接来找校长。

“校长,这个李卷土同学,可是为咱们学校做出巨大贡献的,我们系准备自己留用的,您可不能答应给他们音乐学院啊。”

校长也一愣。

“有音乐学院什么事?是文化部那边点名要的人,具体是考古研究所要人。”

文化部?考古研究所?

杨国清:“这不是乱弹琴吗?李卷土是学机械制造的,考古研究所凑什么热闹?这个李卷土同学,在机械制造方面非常有天赋,咱们不能让他们糟蹋人才啊!”

校长忽然来兴趣:“何以见得?”

杨国清:“咱们学校参与国宝编钟复制的事情,您知道吧,那套模具就是他设计的,现在还有一套复制品,就在我们系的陈列室里,精美程度堪称国宝啊。还有,他参加了两次全国大学生科技发明竞赛,都获得了一等奖,一次是发明了拉杆旅行箱,这个发明,现在已经为学校带来了几百万的利润,而且是持续的利润,今后每年都会有,而且会越来越多。第二个项目,是改进了一款电磁炉,这可是涉及到基础电工学,电磁学,材料学等多个专业学科,综合性的技术革新,如果将来转化成生产力,那就是巨大贡献啊,我正在跟校三产办联系,看看能不能批量生产……这样的人才,咱们可不能轻易放跑了……考古研究?那不是浪费人才吗?……”

杨国清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校长听得一愣一愣的。

校长:“真像你说的这样,是不能答应他们。我也觉得奇怪呢,他们考古研究所,之前一直在京都大学历史系招聘毕业生的,怎么今年忽然跑咱们这来要人了,咱们的优势专业是理工科啊……”

杨国清:“咱们不能资敌!”

这两所学校,是华夏数一数二的大学,明理暗里一直在竞争,在某种程度上,相互称为“敌人”,一点也不为过。

校长:“那你跟这位同学谈谈,让他留校吧。文化部那边,我去说。”

杨国清:“校长,您英明!”

“你少怕马屁。”

……

这一边。

杨国清刚从校长办公室回到系办公室,就迎来一只巨大的幺蛾子:彪悍女警管重来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