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显德五年,赵弘殷因劳累过度,旧病复发,虽经太医多方治疗,终因回天乏术,溘然长逝。周主闻此噩耗,亲往赵府致哀,厚赐奠仪。又追赠赵弘殷太尉、武清节度使官衔,并封杜氏为南阳郡太夫人。如此恩宠,在当世可谓无以复加了。
赵匡胤居丧在家将近一年,这段日子里,他不问政事,每天读读兵书,逗逗孩子,和细君朝夕相伴,日子倒也过得悠闲。匡义已经二十岁了,在开封府任供奉官都知,见哥哥走进来,连忙叫声“哥!”放下手中的书卷站起来。
赵匡胤拿起桌上的书一看,原来是《李太白集》。他望着脸色白净,颇有儒雅之气的弟弟,眉头微微一皱,道:“匡义,我们赵家世代为武将,你怎么总爱看这些浮华无用之物?”
“孔子云: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武兼备,岂不更好?况且,诗词文赋,并非浮华无用之物,亦关乎治民施政的大局,故魏文帝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赵匡义理直气壮地答道。
“好一个夫子门徒,满口之乎者也!”赵匡胤一听,心中有气,可知道劝说也是无用,再说父母亲都赞同匡义勤习文章,父亲征淮南的时候,还特意搜罗古书,给他带回的书籍多达几十箱。
正在这时,管家说潘美求见。赵匡胤快步走向客厅,不知道他突然到访,所为何事。
潘美是大名府人,字仲询,为人机智,风流倜傥,比赵匡胤年长两岁。当年郭荣任开封府尹时,他和赵匡胤同为幕僚,后来赵匡胤出典禁军,潘美却一直跟随郭荣,帮他处理文书,深得郭荣信任。职务虽不高,朝中大臣都敬他三分。
“潘兄前来所为何事?”
“回禀太尉,陛下令卑职前来,请太尉进宫,有要事相商。”
“潘兄,不知陛下为何召我进宫?”
“北汉主刘钧,与辽人联成一气,屡次骚扰我大周边境,皇上深以为患。今日召太尉进宫,必定与此事有关。”
赵匡胤与潘美一起出去,在院子里突然问道:“陛下最近身体如何?”
“皇上身体一向很硬朗,但近半年以来,似不如前,屡染小恙,不过尚无大碍。”潘美见赵匡胤如此问,有点意外,却也没说什么。
两人来到大殿,李重进、张永德已在殿中。郭荣对众人道:“想必北汉犯边之事,诸位有所耳闻。朕早就想平定北汉,只因淮南战事未平,无暇顾及。现在南患已息,国家强盛,军队休整了将近一年。朕以为北征的时机基本成熟,不知诸位有何意见?”
张永德道:“北汉扰边,皆是小规模行动,不足为患,可增派援军,加强北防。臣以为江南刚定,百姓思安,大举北征为时过早!”
李重进嘿嘿一笑道:“永德未免过于谨慎。北汉割据,与我大周分庭抗礼,至今已有十余年,实为心腹之患。眼下国家新得江北十六州,国力雄厚,兵强马壮,正当一举荡平北汉,完成先帝的遗愿!”
郭荣见赵匡胤低头不语,问道:“赵爱卿意下如何?”
“两位所言,都有道理,臣窃以为尚未及根本也!北汉国势日弱,其所倚仗者,辽人之增援也!欲肃清北境,必须釜底抽薪,先伐辽国。况且辽人长期占据我幽云十六州,若能挟平淮南之威,北伐幽云,收复失地,则陛下之功业,可彪炳史册矣!”
郭荣赞赏地点点头:“还是赵爱卿想得周全,甚得我心。事不宜迟,马上着手准备,调集人马,一个月后,朕要亲征辽国!赵爱卿,你丧期将满,北征重任,要与朕一起分担才是!”
显德六年四月,郭荣率兵北伐。各军在沧州集结,令赵匡胤为水军都部署,殿前都虞侯韩通为陆军都部署,水陆并进,征讨辽国。郭荣亲乘龙舟,随后开进。赵匡胤、王审琦率领数百艘战船,顺流急进,几天便到达了宁州。
辽人从石敬瑭手中所得州县,久未经战事,骤然听到周军攻打的消息,将士望风而逃。宁州的老百姓,本就心向中原,见了周师,一个个欢呼雀跃,争相犒师,如过节一般。
船队直接前往攻打宁州城。宁州刺史王洪,手下不到两千人马,老弱病残就占了十之六七,见周军水陆俱进,来势凶猛,心知无法抵抗,便打开城门投降了。
赵匡胤派兵驻守宁州城,令王洪为向导,攻打孟津关。王洪立功心切,对赵匡胤道:“孟津关的守将张廷辉,是末将的妹丈。若太尉不疑,末将愿单骑前往,说服他开关出降。”
赵匡胤大喜:“王将军若能立此大功,兵不血刃而取孟津关,则是我大周之福,百姓之福!”
却说张廷辉得知周军大举进攻,赶紧派人报告辽穆宗耶律明,同时在关外加深壕沟,设置屏障,准备死守。却忽然接到通报,说是宁州刺史王洪单骑而来,连忙吩咐士兵打开城门。
“周军入侵,你不在宁州防守,跑来此地作甚?莫非有什么变故吗?”
王洪压低声音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到府上再详谈!”
两人来到张廷辉府中。王洪将周军如何强大、自己如何无奈投降的情形,细叙一番,劝张廷辉道:“敌强我弱,无谓抵抗,徒遭杀戮罢了。即使不为自己考虑,也要替家人和关内的百姓着想啊!”
张廷辉还在狐疑,一个士兵匆匆跑来报告:“将军,大事不好了,周军水师已兵临城下了!”张廷辉登上城墙一看,周军战船林立,旌旗招展,吓得脸色都白了。王洪又乘机劝导:“关内不足一万人马,如何与周军相抗?况且你我皆为汉人,今日周师至此,我辈正好回归中原,岂非义举!”张廷辉早已斗志全无,于是开关投降。
此时韩通的陆路大军尚未到达。按事先约定,两路兵马应该在此汇合,再攻打瓦桥关。王审琦建议道:“瓦桥关守将听说孟津关不战而降,必定加强防备,不如趁消息尚未扩散,火速进击,攻其不备!”
赵匡胤于是下令全军将士,立刻起锚出发。瓦桥关地势险峻,是通往幽州的必经之路。守将姚内斌骁勇善战,而且关内多精兵良将,远非宁州、孟津关可比,赵匡胤率军登陆,令将士在关外严阵以待。
姚内斌是莫州人,身长七尺,武艺超群,得知周军已达关外,登上城墙观察。他见周军多是步军,觉得有机可乘,率领八千骑兵,气势汹汹杀了出来。
赵匡胤见敌将来势凶猛,急令弓箭手放箭。密集的箭雨,遏止了敌人的进攻,双方形成了对阵的局势。
突然,敌营中冲出一员骑着白马、身穿白袍的小将,手持大刀,威风凛凛,大声喊道:“周贼休得猖狂,谁敢出来与我一战?”
赵匡胤听他口出狂言,提起浑天棍,就要上马迎战。赵普拦住道:“太尉身为大军主帅,岂可随意出战,逞那匹夫之勇?”
张琼上前请战:“太尉,赵推官所言有理,让卑职来对付他吧!”不等赵匡胤发话,纵身上马,如闪电般冲向敌阵。李良担心他有失,策马跟了上去。
那白袍小将名叫姚彪,是姚内斌的公子,练得一手家传的好刀法。姚彪年轻气盛,自视甚高,两军对阵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
他正在阵前耀武扬威,忽见周军阵营中冲出一员大将,手提大刀,策马而来,转瞬间便到了眼前,也不答话,挥刀便砍。姚彪举刀一挡,震得双臂发麻,大刀几乎脱手,不觉暗自心惊。两人各持大刀,你来我往,战了七八十个回合。姚彪刀法虽精,毕竟年纪尚幼,怎抵得住张琼的神力?穷于应付之间,被张琼瞅准机会,策马斜抄,猿臂轻舒,一把将他提了过去,横按在马背上。
姚内斌见爱子被敌将活捉,心急如焚,纵马提刀,追了过来。李良见了,舞动双剑,催马迎上去。姚内斌号称“燕南第一刀”,此刻救子心切,便施展出浑身解数,恨不得一刀杀了李良,招数狠辣凌厉。李良见他拼命,丝毫不敢懈怠,沉着应战。
眼见张琼活捉姚彪,回到周军阵中,姚内斌一腔怒火全撒在李良身上,刀锋挟着呼呼的风声,不离李良要害之处。李良知他刀法纯熟,劲道威猛,不敢硬拼,仗着自己身形轻巧,剑法灵活,避实就虚,与他周旋。
两人战到三百余合,犹自不分胜负。姚内斌知道遇上了劲敌,料难取胜,又担心周军乘机夺关,便奋力隔开李良的双剑,马一带,跳出圈子,抱拳对李良道:“阁下好剑法,老夫异日再向你讨教!”率领部下撤回瓦桥关。
此次出征,殿前诸班皆随御驾。赵匡胤手中没有了这帮精锐,犹如失掉左右臂膀,心中忌惮,也不敢轻易攻城,只是命令将士逼近关隘,扎营待命。
安排妥当之后,赵匡胤亲率数十轻骑,携着姚彪,来到瓦桥关前,对城头守军喊道:“我是周军主将赵匡胤,有话与姚将军说,请速通报!”
一会儿,姚内斌匆匆来到城头,见赵匡胤携着姚彪,横刀立马,心头一震,问道:“赵将军欲言何事?”
赵匡胤说:“姚将军,此番我大周天子御驾亲征,意在收复幽云失地!王师所到之处,守军披靡,百姓欢欣。将军据此关隘,岂可抗我百万雄师?不如见机投顺,尚不失富贵。否则玉石俱焚,悔之晚矣!还望将军三思!”
姚内斌细细思量,周世宗收复幽云心意已决,关卡怕是守不住了,何况如今儿子还在他手上,沉默良久,朝赵匡胤喊道:“赵将军,容我好好考虑,明日再作答复!”
赵匡胤也不逼迫,令人放了姚彪,道:“令郎完璧奉还,还望将军能早图良规,万勿迟疑!”
第二天,韩通的大军在攻克莫州、瀛州之后,顺利抵达瓦桥关。郭荣在李重进、张永德所率禁军的护卫下,也来到了关前。三路兵马会合一处,旌旗林立,人喊马嘶,瓦桥关前顿时沸腾起来。
姚内斌见此情景,明白再战无益,便开了城门,向周军投降。赵匡胤引他拜见郭荣。郭荣知他骁勇善战,乃百般抚慰,当即授为汝州刺史。姚内斌叩首谢恩,引大军进入瓦桥关。
郭荣在瓦桥关设盛筵,大会群臣,与诸臣商议进取幽州,张永德道:“王师北伐,仅四十余日,连克宁、莫、瀛三州和益津、瓦桥两关,此全赖陛下之神威也。然辽主耶律明闻失燕南各州,必调集重兵防守幽州,我军劳师袭远,虏有备而待,还望陛下深思熟虑,切勿轻进!”
郭荣此时正欲一展鸿图,创万世基业,听了张永德一席话,不禁心头火起:“你三番五次阻朕北进,是何道理?朕意已决,三日后大军出发,直抵幽州,不捣辽都,决不回师!”诸将见皇上态度坚决,惟有遵命而已。
宴罢,回到临时驻扎之处,郭荣想起张永德的话,甚感烦躁,便跨上马背,带着几个贴身侍卫,出城散心。初夏时候,燕南的原野上遍地青绿,生气勃勃。郭荣纵马驰骋,越过平旷的草地,登上一座平缓的小山丘,举目四望,周围景物尽收眼底,清风徐来,不禁心旷神怡。
不远处,一个老农在割草。郭荣叫侍卫将他唤来,问道:“此地何名?”
那老农垂手答道:“历代相传,谓之病龙台。”
郭荣半晌没吭声,默默下了山丘,回到城内。
晚上,郭荣睡到后半夜,恍惚中,梦见自己和一个身穿红肚兜的少年相搏,浑身的力气怎么也使不出来,结果被那少年压在地上,用嘴吮吸他的脑汁。郭荣觉得自己正在被一点一点地吸空,恐怖至极,不由得大叫一声,瘁然惊醒,方知是南柯一梦。
早上醒来,觉得头晕目眩,精神萎靡,只得卧床休息。过了几天,郭荣的病仍然没有痊愈,数十万大军驻扎在瓦桥关,诸将都暗自担忧,但郭荣无论如何都不肯退兵。因此,谁也不敢贸然相劝。
这天晚上,李重进、张永德来到赵匡胤帐中。赵匡胤见两人前来,料知是为了大军滞留瓦桥关一事,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把二人让进帐中。
果然不出他所料,张永德开口说:“赵将军,陛下身体有恙,如今数十万大军滞留在瓦桥关,实在是令人担忧!唯一的办法,就是劝陛下早日班师回朝。只是陛下执意北伐,赵将军的劝告,他或许肯听。”
赵匡胤默默不语。本来他是力主进攻幽州的,但没料到郭荣突然病重,根本无法继续北征。再加上李重进、张永德等一班重臣,都主张班师,自己如果一味坚持,反而会招致猜忌。
第二天一早,赵匡胤拜见周主。郭荣正躺在病榻上,几日之间,形容大变,骤然间似乎老了二十岁。赵匡胤心头一凛,上前劝道:“陛下龙体欠安,幽州路途遥远,不如先回京城。若大军长期驻扎此地,引发事变,反为不美。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本来群臣苦劝之下,郭容已有回军之心,现在见赵匡胤也如此劝他,脸色凄然,无可奈何地说:“赵将军,就依你,明日启驾回京城!”
“大军回京,燕南之地不可又落入辽人之手。臣以为,陛下当留一员大将,率领五万兵马,在此镇守瓦桥关,总领燕南各州各关事务。”赵匡胤试探着说。
“此言正合朕意,只是不知谁可担当此重任?”
“韩令坤乃忠勇之士,可任燕南留守!”
“一切就依你说的办吧。朕累了,你出去吧!”郭荣无力地一摆手,示意赵匡胤退下。
次日,郭荣率领大军班师回朝。大军出发之前,赵普独自一人,悄悄来到韩令坤帐中,屏退亲兵,问道:“韩将军,你明白太尉要你留在燕南的深意吗?”
“是何深意?”韩令坤一脸迷惑。
“据我观察,陛下的病非同小可,而天下大局也难以预测。万一京城有何变故,韩将军领兵北疆,则可随机应变。故太尉之意,是要韩将军立足燕南,密切注意朝廷动向,切勿轻举妄动。至于其他的事情,太尉自有安排。”
“你的意思是说……?”韩令坤睁大了眼睛,恍然大悟,“那好,俺便在这里按兵不动,等待三弟的吩咐!”
“正是如此。韩将军,此事万万不可为外人道也!”赵普郑重地叮咛。说完,看了看四周,悄悄地溜了出去。
大军途径澶州,郭荣暂住城中。这天晚上,精神略有起色,便从随身携带的皮囊中,取出文书披阅。郭荣年轻时,曾在一位异僧手里,得到一只鼍皮囊,呈青灰色,柔韧结实,他极为爱惜,一直带在身边。登基以后,他就用此皮囊装机要文件,平时仅潘美等几个心腹大臣和贴身侍卫有机会接触。
郭荣把手伸进皮囊里,似乎碰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掏出来一看,是一根长条形的红木,长约两尺,宽约两寸,坚硬润泽,古朴典雅。郭荣心里暗自奇怪,拿在手里,仔细地端详,突然发现木条一面的中央,隐约有五个凹进去的阴文,字很小,又是古篆,他认真看了好一会儿,才认出是“点检做天子”!
郭荣心头不由一震。殿前都点检一职,是郭荣不久前特意设置的,主要是指挥殿前诸班御林军和京城禁军,负责皇宫大内的警卫和皇帝外出时的安全。此职务极为重要,地位也在殿前都指挥使之上,惟其如此,他才会选择自己的妹夫张永德担任。
这红木上的五个阴文,使他想起后唐时代,唐废帝李从珂,被其妹夫石敬瑭夺取皇位的故事,再由此联想到张永德数次反对自己北征,他越想越感到心惊肉跳,一夜未能成寐。
回到京城仅仅几天,郭荣便册封长子宗训为梁王,次子宗让为燕国公,命范质、王溥两相参知枢密院事,又拜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检校太尉兼宋州节度使,韩通为检校太傅兼忠武军节度使。文武大臣见皇上无端夺了张永德都点检一职,均不明就里,顿时议论纷纷。
郭荣的病情时好时坏,不知不觉到了六月。这一天,绿珠来到万岁殿后的寝宫探视,郭荣一摆手,示意身边的宫女退下,让绿珠坐在自己的卧榻前,握着她的手说:“弹指之间,爱妃入宫已经六年。那年端午节,朕在龙舟上,初识爱妃。那时爱妃一身紫色衣裳,真是天姿国色。不知爱妃是否还记得当日的情形?”
“臣妾自然记得!”
“唉,天有不测风云。朕正当壮年,却忽染此恶疾……爱妃伴朕六年,又为朕生下爱子宗让。若朕此病不愈,你们孤儿寡母如何是好?”
“陛下只不过是偶染小恙,乃是鞍马劳顿所致,依太医的嘱咐,定时服药,好生调理,不久自可痊愈。”绿珠柔声安慰道。
郭荣脸色蜡黄,虎目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黯然道:“爱妃有所不知。朕少时得到一异僧所赠鼍皮囊,此后便福至心灵,举措无不合宜,事事顺心,遂得天下。前日梦中,那异僧前来索取,朕不许,他竟然强行夺去。囊去人去,此乃天意也!”
绿珠强忍住泪水,劝解道:“陛下春秋鼎盛,福寿正长,梦中之事,不足为凭。皮囊仍在,陛下何必耿耿于怀!”
郭荣微微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当晚,郭荣趁着神智稍微清醒,令范质、王溥、赵匡胤、李重进、韩通等人入宫受命,立梁王为太子。一切交代完毕,这位神武过人、南征北伐的君主,极不甘心地合上了双眼。
随着皇宫大内一片举哀之声,争夺皇权的政治角逐,悄然拉开了帷幕。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正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