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林是苏共内的理论派,谈起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上对苏联的挑战,脉络清晰,内容详实。贝利亚则是苏共内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在布哈林的讲述中,贝利亚看似沉稳,毫无表情,其实随时关注着斯大林的反应。
贝利亚很清楚,苏联需要中国的援助,但是斯大林不能允许这些援助在苏联内部制造出新的路线斗争。贝利亚注意到,哪怕是斯大林并不喜欢布哈里,至少在布哈林讲述这些内容的时候保持着沉默的支持。
确定了斯大林的立场后,贝利亚在布哈林说完第1阶段内容后问道:“那么,布哈林同志认为在哪些领域需要格外注意。”
若是如托洛茨基这样的人,听了贝利亚的提问后,肯定会指点江山,开始讲述自己的要求。出乎贝利亚的意料之外,布哈林答道:“具体工作自然由贝利亚同志决定,我只是阐述自己的看法。”
这种踢皮球的手段的确很适合当下,该说的由布哈林说,做事就由贝利亚做。不管是布哈林还是贝利亚,都是在为斯大林服务。
贝利亚对此非常清楚,便没有与布哈林继续交流,而是转向斯大林,“总书记,您还有什么指示么?”不管布哈林如何滔滔不绝,如果斯大林不开口,贝利亚就不会采纳布哈林所说的任何1个字。
斯大林内心也在盘算。战争打到现在,尤其是丢掉了乌克兰之后,苏联的煤和铁的产量暴跌,工农业产值遭受到巨大打击。在这种时候,中国的援助必然会引发苏联国内对中国的期待与好感。斯大林知道这种事情无法避免,他只是想避免中国趁机干涉苏联内容,在苏联国内挑起新1轮的路线斗争。
面对贝利亚的问题,斯大林觉得贝利亚能理解这些,就答道:“贝利亚同志,你提交1个方案给我。”
贝利亚回到办公室后就召开了会议,克格勃内部已经完成了计划,现阶段只需要强化1下斯大林在意的内容。克格勃内部的主要人员很快就提出了具体办法,既然是要隔断中国援助人员对苏联工人在政治上的影响力,最好的办法不是强硬的限制中国援苏人员的行动自由,通过多举办舞会,餐会等手段就可以占用这些中国援苏人员工作之外的时间。
至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求接受中国援助的苏联企业党委强化企业内教育,让苏联技术人员与工人把注意力都放在加紧生产支持战争上。多安排生产小组,轮流跟着中国工程师与技师们学习,让中国援苏人员没有长时间与固定的苏联工厂人员相处的机会。
在选拔接受培训的核心人员的时候,在政治审查上认真把关。选择忠于苏联社会主义的苏联骨干技术人员。这些苏联骨干天然就倾向于支持苏联的制度模式,会很本能的反对其他意识形态的入侵。
贝利亚很认同克格勃内部提出的方案。虽然这些方案在那些靠意识形态上位的“整人专家”看来肯定有问题,但贝利亚很清楚,当下苏联急需的是中国的援助,并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提升苏联的实力。
如果苏共中央认为中国的援助对苏联有害,不接受中国的援助就行了。既然邀请中国技术人员到苏联来,就不能让中国方面感受到敌意,从而使得中国中断援助。这就是当下克格勃当下的工作底线。
贝利亚的方案立刻得到了通过,根本没人提出反对意见。于是,包括尹泰达在内的援苏人员在1周内就享受到了苏联的生活方式,1周参加了两次舞会,1次聚餐。
对于尹泰达来说,苏联女性的确非常有吸引力。苏联方面提供的伙食则充满了异国情调,现阶段倒还行。到了第2周,尹泰达就觉得有点不是很舒服。苏联这边的肉类供应比起朝鲜本地多,但是做法与朝鲜不1样,蔬菜的区别更大。
当下自行车厂开始进入到工厂生产线调整阶段。为了将苏联的生产模式从传统的劳动力密集模式转为流水线生产,除了要调整自行车厂的设备,还要对生产流程进行调整,导致工作强度快速提升。这种情况下,不合胃口的饭菜让尹泰达感觉不太舒服。哪怕是舞会与餐会都没办法消除来自身体内部的疲劳。
身为中国企业在朝鲜分公司的朝鲜员工,尹泰达知道根本轮不到自己提出不同意见。当接到让他放弃1次舞会,前去参加援助人员内部活动的时候,尹泰达发现自己居然能放弃舞会的诱惑,就这么去了。
到了规定的集合地,尹泰达就见到1处工厂内的空地上立起了十几个玻璃房子。进去后才发现这不是玻璃房子,只是向阳的位置上铺设了玻璃窗,背阴的位置依旧是厚实的砖墙。
在这些结构十分简单的房间里,密密麻麻放了1排排的架子,架子分为4层,每1层上面都是1长条水槽。尹泰达凑过去看,就见水槽里漂浮着1排排的东西,每1排都有几十个圆形的东西,圆形物体中间有了1颗小小的绿色植物。
召集人对尹泰达等援苏人员说道:“同志们,这里是咱们的水栽培室,每个人每周都要来这里工作至少1天。”
说完,召集人就开始安排工作。尹泰达很快分配到了工作,是将已经完成育苗的生菜苗装入栽培筐,放进水里。虽然这方法与尹泰达在朝鲜农村的下地完全不同,却也是农活。刚开始与其他援苏人员1起干起这种奇怪农活的时候,尹泰达充满了疑惑,却不敢吭声。
直到身边参加农活的中国人员开始议论起来,尹泰达很快听明白了,中国技术人员也不明白这是咋回事。在水栽培技术人员的指挥下,大家笨手笨脚的干着活计。尹泰达觉得自己手很巧,虽然刚开始学习,却也能在不损伤生菜根系的情况下将生菜装进培养用的小小圆形塑料盒里。
等他装好了几颗,觉得自己没问题了,有些自豪的看向周围的其他中国人,就见大家个个心灵手巧。最初的笨手笨脚只是因为没干过,稍微有了经验后,工作立刻就上了正规。
召集人在温室里面准备了4个喇叭的录音机,等大家熟悉了工作,就开始放音乐。在中国最新的的流行歌曲的背景音里,大家工作的愈发轻松。有人细致的工作着,仿佛是在把弄什么小玩具,有人手脚麻利,宛如发泄。有人边干边和身边的人聊天,轻松愉快。不知不觉间,几千颗完成了育苗的生菜就转入了生长培养池里面。
尹泰达最初也不觉得有啥。干完了生菜的活之后,又在召集人的带领下参观了其他几处培养蔬菜的温室。温室并非只有水栽培,大部分反倒是土栽培,有西红柿、萝卜、韭菜、茼蒿、莴笋。不管是水栽培还是土栽,这些蔬菜至少已经发芽,有些菜苗已经长得颇高。
参观完,大伙再次整队,召集人才说道:“以后能不能吃上好吃的,都看大家自己的努力了。我们现在唯1能确定的是,别指望国内给咱们运蔬菜吃。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尹泰达想到终于能吃上熟悉的蔬菜,心情非常好。但是他很担心中国工程师们不愿意干种地的活,他是初中毕业后进了技校上学。在中国企业工作后,尹泰达发现中国工程师都是大学毕业。至少也是在毕业后接受成人教育,获得了高中的毕业证书。这种学历的人在朝鲜可都是体面人,体面人怎么可能下地呢?
中国工程师们与技师们的反应出乎尹泰达的意料之外,大家纷纷兴奋地表示,“没问题!”
还有人提问,“温室里面的土够肥么?看这意思,温室是要短期内就培养出蔬菜,土地必须够肥沃才行!”
不等召集人开口,有之前沉默不语的工程师操着东北口音说道:“你没看到么?都是上好的黑土,种啥都长得贼快!”
见到中国工程师们竟然如此乐于种地,尹泰达在讶异之余又觉得非常亲切。
时间转眼进入到了9月,前线依旧是接连不断的坏消息。德军不断推进,苏军节节败退。非得说有什么好消息的话,除了从克里米亚反攻的乌克兰南部的攻势遭到了大败之外,苏军暂时没再次出现之前那种崩溃式战败的噩耗。
贝利亚处理完了手上的工作,暂时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莫斯科晴朗的天空。心中不由得期盼冬季能够早日到来。根据苏联红军总参谋部的计划,鉴于苏军在战争初期惨重的损失,全面反攻只能在冬季开始。
俄罗斯的冬季是从11月开始,反攻暂时定在43年1月。距离现在还有至少3个月。现在德军距离莫斯科越来越近,是冬季先到,还是德军先到,贝利亚此时还无法确定。
莫斯科已经开始挖掘围绕莫斯科的防御体系,倒不是说克里姆林宫害怕德军现在就会打到莫斯科。而是到了11月后,苏联土地就会冻结。那时候就别指望能挖出战壕。
苏联大部分领土都位于冻土地带之上,冬季的俄罗斯,土地1旦被水浸润后,会整个冻起来。广袤的大地上,土壤变得不仅坚固,还颇为柔韧。铁锹与工兵铲对这样的土壤几乎没有作用。想挖掘好防御工事,非得现在开始。
哪怕是内心十分焦虑,贝利亚的神色已经冷漠平静,这就是克格勃的工作作风。
坐回到座位上继续批了1会儿文件,负责监视中国援苏人员的负责人进了办公室,将1份文件放到贝利亚面前。贝利亚看完后,冷漠的神色有些波动。他抬起头,目光冷峻的看向负责人。负责人则主动解释起来。
几分钟后,贝利亚搞明白发生了什么。几个星期之前,贝利亚的确听说了,那些援苏的中国技术人员为了吃上习惯的蔬菜,搞了温室大棚。克格勃当时将此事当回事,所以很谨慎细致的研究了温室大棚,确定这些温室建筑本身没有问题。
至于中国人会在温室里面如何会面,克格勃只能不去干涉。毕竟克格勃的工作是保证中国援苏技术人员不是来搞破坏的,而不是用对待敌人的态度对待中国援苏人员。
贝利亚摘下眼镜,擦了擦。重新戴上后才问道:“报告里面显示,中国的温室大棚里面已经种出了蔬菜。中国人已经开始采摘食用那些蔬菜。”
“是的。”负责人答道。之所以回答的这么简单,完全是因为负责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估此事。在俄罗斯的这个时间吃种类丰富的新鲜蔬菜,属于贵族级别的享受。但是吃菜的中国人同时又是种菜的人,这种事情就很难评价。因为在俄罗斯,这种事情从没发生过。
不仅是负责人不知道该怎么看待此事,贝利亚也不知道该怎么看待此事。最终,贝利亚说道:“先继续观察。”
此时的尹泰达正在参加自行车厂内部的宴会。与之前苏联方面举办的餐会不同,这次是中国援苏人员请苏联工厂的工友们吃饭。烤肉盘上,切好的肉片被炙烤的滋滋冒油。由中国方面的人员亲手采摘的生菜叶子铺开,夹进去烤好的肉片,然后涂抹各种酱料。最终卷起来,1起塞进嘴里大口的吃。蔬菜在嘴里咀嚼,发出清脆的声音。肉、辣酱、蔬菜1起食用,有着格外舒服的感觉。俄国人吃不了辣,他们只放了自己喜欢的酱料。同样吃的非常开心。
这顿饭的特点是蔬菜比例终于高了起来,尹泰达吃着吃着,只觉得肠胃都舒服了很多。再看中国人员,都是1样的开心。反倒是苏联人员的神色,仿佛吃到了不得了的东西。
从这天开始,中国援苏人员的餐桌上开始持续出现了各种中国常见的蔬菜。伙食种类也全面中国化。现在的工作很辛苦,大家也没有那么多心思在吃上,猪肉水饺就成了最常见的食物。水饺里面的蔬菜部分是韭菜与韭黄各占1半,有刷肠草的存在,中国工作人员彻底告别了便秘问题。
到了9月下旬,斯大林格勒战役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德军南方集团军的司令部内,所有德军指挥官的脸色都很不好看。赖歇瑙元帅虽然依旧充满了活力,但是目光中的疲惫也已经难以掩盖。带着这样的神色,赖歇瑙终于问出了1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小看了苏联的动员能力?”
没人回答。但是包括曼施坦因上将在内的南方集团军司令部内的将官们都不得不承认赖歇瑙提出的问题有可能成为眼下最棘手的问题。德军可以确定,至少彻底歼灭了300万以上的苏联精锐部队。
如果面对的是中国这样拥有近7亿人口的大国,300万军队或许还不足以动摇中国。德国总参谋部在战前的评估中认为,中国第1批征兵,完全有能力征召1200万军队,并且对这1200万中国军进行全面武装和训练。第2批征兵,依旧有能力再征召1200万军队。
苏联只有1.6到1.8亿人口,怎么看都不可能做到这样的程度。按照德军的估算,现在苏联只剩下200万装备很1般的军队,再配合1些毫无战斗力的新兵。从数量上看,根本不足以与维持在600万的德军作战。
可眼前的现实中,德军仿佛在巨大迷宫里面穿行的小矮人,在4个月中不断进攻,几乎天天与苏联军队作战,已经进攻了超过1000公里,有些部队距离战争出发点已经超过了2000公里。战争不仅没有结束,反倒继续激烈的进行着。现在的德军已经不敢确定面前到底有多少苏联红军,更不敢确定未来还要与多少苏军作战。
至少,有1件事可以确定。苏联红军虽然损失了300万以上的精锐部队,却完全没有失去战斗力。以德军的判断来看,战线上依旧有400万的苏联红军正在与德军持续作战。
总参谋长曼施坦因很懂事的不开口,有参谋长领头,其他德军将官们也得以保持沉默。
好在赖歇瑙并没有真的要部下们拿出准确的判断,他的问题更多是1种源自于真正无奈而发出的抱怨而已。在制定原本的计划之时,德国总参谋部并没有敢想象打出歼敌斤百万的基辅歼灭战。
即便如此,在最初的战争设想中,德军击败了基辅的苏军之后,继续向西的进攻应该不会受到太大的阻碍。即便苏军依旧能够作战,德军也已经能够轻松穿透苏军的防线,向西1路进发。
因为在赖歇瑙看来,击败苏联的关键是切断中国对苏联的援助。尤其是要破坏西伯利亚大铁路,使得中国无法在1943年6月前派遣大量军队与德军作战。
现在德军前锋距离叶卡琳娜堡还有近1000公里,依旧被苏军死死挡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苏联红军以惊人的战斗意志抵抗德军。眼见苏联的冬天就要来了,德军若是不能快速解决斯大林格勒。并且派遣部队在冬季之前彻底破坏至少数百公里的铁路,巴巴罗萨计划就算是失败了。
想到这里,赖歇瑙觉得自己必须做些非正常的军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