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给老朱家开眼界

暖阁之中,李节与朱标、朱允熥三人都默默的站立在一旁,朱元璋则坐在书案后陷入到沉思之中,一边是诱人的八十三万贯,另一边则是给海禁开个口子,这让他一时间也有些难以抉择。

任何政策都有延迟性和惯向性,海禁也是如此,本来朱元璋并没有海禁的打算,只是倭寇的出现,才导致了海禁,也就是说,海禁政策出现时,倭寇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而海禁这个政策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起到一些效果,但时间一久,反而会损害沿海百姓的利益,甚至一些百姓干脆投身倭寇,导致倭寇越来越多,如此一来,一个明明针对倭寇的政策,反而变成了利好倭寇的政策。

然而这里就要提到海禁的惯向性,因为大明从一开始就实施的是海禁政策,这个政策一旦定下来,后面的人就很难改变,哪怕后来的人看出海禁的危害,但也无力改变,因为这条政策已经成型,甚至牵扯到许多人的利益,想要废除这条政策,就会遭到无穷的阻力。

也正是在这种惯性之下,海禁的政策几乎贯穿了整个大明的历史,虽然中间偶然有“隆庆开关”这样的开海之策,但也只是在海禁上打开一条小缝,并没有动摇海禁的根本,在这种巨大惯性下,哪怕是后世的皇帝,也很难废除一条早就与无数人捆绑在一起的政策。

李节正是知道上面这些,所以当初汤和要加强海禁时,他才会拼尽一切的阻止对方,甚至不惜和对方闹翻,因为海禁每加强一次,就会让它的惯性增加一分,最终挟裹无数人的利益滚滚而下?到时任何人都无法让它停下来。

万幸的是?现在海禁并没有实施太久,还没来得及捆绑太多人的利益?而且朱元璋也还活着?所以他如果想要改变这条政策的话,比之后世的皇帝要容易的多。

李节联络那些富商?一是给张定边他们筹措军资,二来就是借机打破海禁?就算无法彻底废除?也要在海禁上撕开一道口子!

只见朱元璋沉思了好一会儿,这才终于抬起头看向李节,然后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忽然道:“你好像很讨厌海禁?”

“是,臣的确很讨厌海禁!”李节也没有丝毫的隐瞒?当即十分坦白的道?之前他因海禁差点与汤和闹翻,现在又想方设法的撕开海禁的口子,这些肯定都瞒不过老朱,与其抵赖,还不如直接承认。

“为什么?”朱元璋步步紧逼的追问道?他并不认为海禁有什么问题,就算倭寇没了?但海禁依然可以增强大明沿海的警戒力度,从而防备其它的危险。

李节这时犹豫了一下?随即猛然抬头道:“陛下可否将臣献上的地球仪取来?”

上次李节献上地球仪,本想给老朱讲一下当今世界的形式?可是却因为与袁监正的争论?导致后来的热气球飞天?李节也根本没来得及讲解。而老朱在收下地球仪后,也并没有再提过地球仪的事,好像在他看来,地球仪就是个新奇的玩物,并没有被他放在心上。

“地球仪?”朱元璋听到这个名字才想起来之前李节送给自己的东西,当即吩咐身边的太监道,“去把地球仪取来!”

太监答应一声飞奔而去,不一会的功夫,地球仪就被放到朱元璋面前的桌子上,李节上前仔细打量了一下,结果发现这地球仪虽然在来之前被擦拭过,但有些边角却还是带着灰尘,显然老朱收下后就把它束之高阁。

这么重要的东西,老朱却扔到一边吃灰,李节也不禁暗自摇头。

其实老朱的想法也可以理解,对于老朱来说,他已经打败蒙元、收复华夏故土,甚至连丢掉数百年的的燕云十六州也被他收了回来。

只是这时的华夏大地已经一片疮痍,百业凋零、民不聊生,老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治理国内上,连之前倭国的挑衅都忍了下来,如果不是贪图倭国的银矿,恐怕他根本不愿意在倭国身上浪费精力。

老朱的想法并没有错,只不过这个世界的局势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的变化期,如果一心只是埋头造车,迟早会被这个世界给抛弃,幸好李节来了,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打开老朱父子的眼界,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

只见李节这时走到地球仪前,然后伸手抚摸了一下球面上的陆地与海洋,随即这才猛然抬头,问出一个十分惊人的问题:“陛下,在您看来,蒙古人真的败了吗?”

“废话,蒙元的天元帝已死,他的儿子要么被俘,要么被杀,蒙元再无皇帝,这还不算失败算什么?”朱元璋闻言也是一瞪眼道,蓝玉在捕鱼儿海大败元军,俘虏了八万余人,当时蒙元的最后一任皇帝天元帝虽然逃脱,但很快就被部下所杀,这也标志着蒙元彻底灭亡。

“不!陛下您只打败了大元,而不是打败了蒙古人!”李节却坚定的摇了摇头道。

“一派胡言,蒙古人不就是大元吗?”朱元璋闻言也是气的一拍桌子道,毕竟驱逐蒙元是他平生最得意的功绩,现在却被李节否认,换做另一个人的话,恐怕早就被他一刀砍了。

“陛下,您可知道当年蒙古人向外扩张时,占据的领土区域有么广阔吗?”李节却是丝毫不惧,而是再次反问道。

“哼,区区一帮蒙元鞑子,打下中原已属侥幸,难道他们还能打到天边去不成?”朱元璋闻言却是不屑一顾道,毕竟在华夏人心中,天下的概念就是指整个华夏大地,至于华夏大地之外的地方,根本不值得他们关心。

“陛下说对了,这帮蒙古人真的打到天边去了!”李节却是面色凝重,随即伸手一指蒙古人起源的草原之地,“蒙古人从这里起家,先灭西辽、后灭西夏,再灭高丽与金国,后又组织数次西征,兵锋之盛锐不可挡……”

李节讲述着蒙古人崛起的过程,手指也开始沿着蒙古人征服的路线移动,一个个古老的国家与城池被蒙古人征服,中亚、西亚、欧洲等等全都被划入蒙古帝国的范围,最后连偏安一隅的南宋也被蒙古人征服,整个蒙古帝国就形成了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庞大帝国。

朱元璋刚开始也颇为不屑,可是随着蒙古帝国的疆域越来越大,他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当最终的蒙古帝国成型时,他这才发现,整个大明的领土对于蒙古帝国而言,竟然还不到总领土的三分之一,换句话说,他就算灭掉了蒙元,也只是打败了三分之一的蒙古人。

其实李节也是取了个巧,蒙古帝国只是一个概念上的帝国,本身就是由几个汗国组成,而且这些汗国很快就陷入到分裂与兼并之中,特别是在蒙元被灭后,现在也只剩下中亚一带的贴木儿帝国还能维持蒙古人的辉煌,至于其它的小汗国,已经不足为虑了。

只见朱元璋脸色难看的沉思了好一会儿,最后这才开口道:“你说这些到底是想告诉朕什么?”

“臣只是想告诉陛下,这天下广阔无际,大明虽然强大,但并非无敌,就算是以蒙古人的兵锋,也不过占据了世界的一小部分,远谈不上征服整个世界!”李节再次郑重的开口道。

“那你的意思,是让朕去征服整个世界?”朱元璋说到最后也是撇了撇嘴,他虽然自信,但并不自大,特别是在见识到这个世界的广阔后,以大明的实力,除非他能再活五百年,否则根本不可能征服整个世界。

“陛下误会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征服世界还有些难度,对于陛下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能关闭国门,而是要与世界各国保持联系,能够随时把握这个世界的格局变化,而海洋则是了解世界的窗口!”李节终于讲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李节的这些话可不仅仅是对老朱说的,也是对旁边的朱标和朱允熥说的,就算老朱听不进去,朱标父子能听进去也是一件好事,毕竟大明的未来掌握在他们手中。

只见朱元璋听后却是闭目不语,似乎是在消化着李节所讲的内容。

而朱标则是一脸的忧虑,他也是第一次知道蒙古人竟然建立了如此广阔的帝国,现在大明虽然灭掉了蒙元,但外面依然有蒙古人存在,万一他们杀向大明,为蒙元报仇怎么办?

朱标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历史上强盛一时得帖木儿帝国,就是在打败了奥斯曼帝国后,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准备东征大明,当时正是朱棣在位,大明的兵锋也是强盛之极,如果这两大强国碰撞在一起,肯定会是一场空前的决战。可惜帖木儿在东征路上就死了,导致这次东征也无功而返。

相比之下,朱允熥却激动的小脸发红,他以前只知道大明就是天下,天下就是大明,可现在才忽然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太无知了,大明之外竟然还有如此广阔的天地,既然连蒙古人都能打下那么大的疆域,那大明为什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