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之中,几乎每隔几个月,北京城都会出现一批新的建筑,特别是南城那边,更是变化极大,如果一个人出门几个月,恐怕再回来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李节最近也很快,因为之前银库差点被盗的事,他和朱雪晴也一直采取着各种补救措施,原来的银库虽然经过加固,并且还增加了一些预警设施,可这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或者说以这个时候的技术手段,根本无法保证银库的安全。
不过最后李节还是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把银库建到紫禁城去,紫禁城本来就是一座城中之城,防护能力可比任何银库都要保险。
当然想要在紫禁城动工,肯定需要朱标的点头,不过银库需要经常存取财物,需要银行专人进出,虽然皇城的前半部分有不少的政府机构,但以银行的地位,显然还不够资格进入皇城。
不过最后李节还是说服了朱标,在紫禁城的东南角位置给他们划出一块地方,让他们修建一座新的银库,现在也刚开始动工,估计要等到明年才可以修建完成。
不过就算是紫禁城的银库修建好了,银行那边的银库也不会废止,毕竟银行每天进出的财物实在太多了,所以银行也需要有一个银库,用于暂时存储一些财物,至于剩下的大部分财物,主要还是存到紫禁城那边,这样也不用每天往紫禁城跑了。
这天天还没亮,李节就轻手轻脚的起床,然后来到内宅的小厨房中,亲手给朱玉宁做好了早饭,现在朱玉宁的月份大了,身子也越发的不便,之前的孕吐也消失了,现在反而是胃口大开,甚至连一些饮食习惯都发生了改变。
比如朱玉宁以前的饮食清淡,不喜欢太过油腻的菜,可是自从怀孕后,她却变得越来越爱吃肉,比如以前从来不吃的大肥肉,现在她也吃的津津有味,整个人也胖了一些,看起来更加的圆润,也更有母亲的味道了。
做好了早饭,李节亲手端着早饭来到内厅,朱玉宁果然已经醒了,正在胡盈玉的照顾下洗漱,当看到李节时,朱玉宁也不禁有些心疼的道:“夫君最近已经很忙了,昨天还回来的那么晚,就不用这么辛苦的给我做饭了。”
李节最近的确很忙了,除了银行的事外,因为朱允熥的离开,专利司也需要他操心,另外朱标那边也时不时召他去议事,昨天他就是和朱标因为商议出兵的事而讨论到很晚,直到过了两更才回来。
“没事,陛下快来北京了,所以事情也多一些,不过今天我刚好没事,可以休息一天,刚好可以多陪陪你!”李节再次一笑道,说着还亲手扶着朱雪晴坐下,然后伸手放在她隆起的小腹上。
结果李节的手刚放上去,就感觉朱玉宁肚子里的小家伙踢了自己一脚,这让他也忍不住笑道:“这小家伙真是越来越有劲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出来了!”
“早点出来才好,现在肚子里有他,做什么都不方便,连站一会都感觉腰疼,简直太难受了!”朱玉宁这时禁不住再次诉苦道,第一次怀孕的她,哪怕有李节的照顾,还是吃了不少的苦头,比如现在晚上睡觉,只能侧着身子,连翻身都不行。
“玉宁你这么辛苦,要不我们就只要一个孩子吧,日后就不生了!”李节这时忽然开口道,他虽然很喜欢孩子,不过并不觉得孩子越多越好,比如老朱生了那么多的儿子,根本就顾不过来,这也导致许多的亲王疏于教导,品性很成问题。
“不行,我还想要儿女双全呢,生一个怎么行?”朱玉宁却立刻摇头十分坚决的道。
“那也许公主这次怀的是龙凤胎,一下子就儿女双全了呢!”这时旁边的胡盈玉也笑着开口道。
“这倒也有可能,我记得玉宁你有个姨娘不是就生了双胞胎吗,一般女方的亲人生过双胞胎,那么女子生双胞胎的机率就会比一般人大多了。”李节这时也立刻赞同道。
“我也希望能生个双胞胎,就算不是一儿一女也好,这样家里也更热闹些!”朱玉宁闻言也是笑道。
说笑了几句后,李节也立刻催促着朱玉宁快吃早饭,毕竟再等一会就要凉了,对于身为孕妇的朱玉宁来说,饮食要格外注意,绝不能吃生冷的食品,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朱玉宁自己的身体,毕竟她现在怀孕后,身体内部的平衡被打破,也更容易生病,而孕妇生病可不是一件小事。
吃过早饭后,李节也扶着朱玉宁在内宅的园子里转了一圈,虽然身子不便,但朱玉宁平时也需要活动一下,不能老是躺着不动,否则日后生产时可能会更加困难。
也就在这时,忽然只见胡盈玉一脸欣喜的跑来禀报道:“驸马、公主,高丽那边送东西来了,而且还有给你们的书信!”
李节和朱玉宁听到是朱棣送来的东西,当即也是一喜,之前朱玉宁怀孕后,李节就派人通知了一些亲朋好友,朱棣离的比较近,所以也是第一批通知的,没想到他这么快就送东西来了。
当即李节让胡盈玉把朱棣送来的东西抬进来,其中有不少补品,比如光是高丽参就有一大箱子,不过李节可不敢给朱玉宁乱补身子,毕竟药和毒本来就不分家。
除了这些礼物外,还有一个专门存放书信的小盒子,李节打开后,发现里面是厚厚的一叠书信,最上面的是朱棣给李节的书信,下面则是燕王妃徐氏,以及朱玉宁的堂妹朱玉英等人的给他们的书信。
朱玉宁把书信拿出来一封打开,其中燕王妃的信中大都是叮嘱她在怀孕时的注意事项,而朱玉英等人的信中都是一派欣喜的祝贺,甚至还有人要给朱玉宁肚子里的孩子起名字,看着书信上的字都能感觉到热热闹闹的气氛。
李节则拿起朱棣的信看了起来,这封信也是最厚的,除了前面的问候外,后面则是朱棣讲述起他在倭国的见闻,以及探索美洲船队的一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