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某处高地……

“额,不知道先生有何紧要之事?”蜀王朱椿问道。

“唉……”

方孝孺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反问道:“周报殿下已经读过了,可有从上面读出什么要紧的是吗?”

朱椿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小王愚钝,觉得不过就是一份寻常的周报罢了,与以往的没什么不同,所以……并没有看出什么端详……”

“就是觉得倭奴国使臣对咱们的大明官员行叩拜礼,未免有些不体面……呵呵呵,还有好笑……”

看着朱椿,方孝孺露出了“孺子不可教也”的神情,耐着性子讲解说道:“殿下,倭奴国使臣确实不体面,可这只不过是一桩小事罢了,重要的是他们向朝廷的请求!”

“请求?什么请求?”

朱椿伸手挠了挠自己的脑袋,露出一脸迷茫的样子,好像自己真的不知道一样。

“殿下,就是请倭奴国请求大明出兵,援助他们清剿叛逆的事啊!”

方孝孺不由得凑近了朱椿,满脸忧愁的说道:“殿下,据我所知这场战事是由他们南朝的人所挑起的,并不是错在北方,因此叛逆之事还有待商榷……

还有,他们请求大明出兵,我大明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岂可干涉别国的政事,这非王道啊……”

朱椿听得头皮发麻!

这话自己可不敢说!

弄不好,指不定会担上什么罪名呢!

所以不敢让他再说下去,赶紧打断他的话道:“方先生多虑了,倭奴国是我大明的藩属国,发生了叛乱之事,那么出兵协助清剿也在情理之中吧……”

“再说了,倭奴国使臣固然有所请求,但现在朝廷还没有决议,出不出兵还在两可呢。”

“朝中有滚滚诸公,又有陛下英明神武之决断,必然处理的极为妥贴,所以小王根本没有示好担心,方先生,也只管安心便是。”

可是这样的话,方孝孺没却没有听在耳中。

“殿下,倭奴国是大明的藩属国不假,可我中原王朝,从来都不出兵海外,去往他国,这可是历朝历代的惯例呀……”

方孝孺道:“此时,大明周报把这件事告知天下百姓,并且话里话外都严明倭奴国是发生了叛乱,这难道不是在误导天下百姓?”

“真要等到朝廷有了决议,殿下再出言上奏制止就晚了!”

一句话吓得朱椿心里不由得一颤!

自己出言制止?

就算自己出言,就能制止得了?

你还真看得起我这个藩王啊!

我还想多活几年,做个太平藩王呢!

“额,方先生……”

朱椿无奈的扶额说道:“倭奴国的事,小王实在不了解,究竟有没有叛乱我也不知道,想来邸报和大明周报上都如此说,应该是不假的……”

“小王远在四川,距离京城数千里之遥,既没有见过倭奴国使臣,现在说话就如同盲人摸象一样,太过片面了……”

一脸真诚的看着方孝孺,朱椿道,“嗯这样吧,改日小王亲自前去先生的草庐请教,如何?”

出了蜀王府,坐上马车。

方孝孺眉头紧锁,双手紧握,满眼忧虑。

他何尝不知道蜀王只是托词而已,他并不想管这件事!

但这件事就像石头一样压在方孝孺的心头,让他觉得特别压抑,心里也非常烦躁。

妻子见他那样,便劝了几句,可没有任何果效。

晌午吃饭的时候,他也只是索然无味的用了几口,便搁下碗筷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面。

“老爷,您的学生们都到了,正在草庐里等候老爷……”

晌午过后,下人站在紧闭的书房门口禀报道。

“嗯,知道了……”

从里面传出一个沉闷的声音。

整理了一下衣冠,方孝孺拉开房门,前去草庐授课。

他除了担任汉中府的教谕之外,收的还有徒弟,于是便在自己的家中还修建了一座草庐,用以在这里教授自己的徒弟。

“学生见过先生……”

方孝孺一来到草庐,学生们便立即起身行礼。

回过礼,方孝孺坐在前面的椅子上,学生们都席地坐在蒲团上,抬头仰视自己的老师,以示尊敬。

因为此时正值夏季,所以天气炎热,尽管草庐四周有一些大树遮阴,还是难免有些暑气。

方孝孺的眼睛一直盯着远处,许久默默无声,对于

自己老师的异样,学生们都看在眼中。

时间一长,难免会有所担心。

有个学生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来到他身旁弯腰行礼,轻声唤道:“先生?”

方孝孺这才收回目光。

这个学生问道:“先生,不知今日先生要讲什么题目?”

方孝孺的目光一一扫过自己的学生,望着那一个个心地单纯,与渴慕寻求真理的目光,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份责任来,

缓缓开口道:“今日讲《孟子·梁惠王下》,高成,你来背诵。”

“是,先生!”

那位学生站在方孝孺身旁,转向学生们背诵道:“《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等到他背诵完毕退到一旁,方孝孺这才说道:“以天下人的乐为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就是孟子在这一篇里的主张。”

“后来希文先生在《岳阳楼记》中有所引用,“先天下知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希文,就是范仲淹的字。

方孝孺又道:“希文先生言,我等读书人需要修身养性,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过单纯的修身养性不过是小道而已,并不是圣人教诲之真谛。”

话未说完,可是却停住了。

有学生问道:“先生,那么何为圣人教导的真谛?”

闻言,方孝孺回答道:“答案就在这句话之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当你们学会了忧虑,为天下黎明百姓忧虑,为君王忧虑的时候,也就参透了圣人的思想和学术,从此以后无论是读书,还是悟道,都会得心应手,融会贯通……”

另有一学生问道:“先生,您的意思是让学生常怀爱民忠君之心吗?”

点点头,方孝孺道:“我辈读书人,当以天下为己任,天下的黎明百姓都应该放在我们的心上,体贴百姓疾苦,顾念百姓,这才是读书的意义!”

说完了这话,又看着一位学生问道:“马泰,为师请问伱,你近日对于百姓,对于天下,亦或是对于君王,有何忧虑?”

那位被点名的学生脸上顿时一红,赶紧站起身来,躬身行礼道:“回禀先生,学生愚钝……觉得如今天下太平,没有什么大的灾殃,百姓生活安稳,所以,所以并无忧虑……”

看着他,方孝孺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样的动作让马泰更加觉得羞愧……

看着自己的学生们,方孝孺问道:“你们与马泰也有相同的看法吧?”

底下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有的觉得愧对老师的教诲,惭愧的低下了头,有的则点头承认自己的短缺,

方孝孺并没有责怪他们,而是说道:“以前我没有讲过,你们有所不知,没有学到,可以原谅……”

又说道:“即便是天下太平,百姓生活还算尚可,也并不代表没有可忧虑之事。

毒疮尚未显露之时,毒素已经在人的肌肤里面了;灾害未到之前,必然已经有所征兆,只是人们未曾察觉罢了。”

“真要等到毒疮发作,灾祸降临,危害天下百姓,到那个时候再去心急火燎、想方设法的筹备救灾,那就晚了!

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会遭害,有多少百姓会流离失所,会失去挚爱亲人……”

眼睛盯着自己的学生,方孝孺极为郑重的道:“比如眼下,正有一件极其凶险之事,需要我等读书人为天下百姓忧虑,为君王忧虑!”

“我等愚钝,不明白先生所说的为何,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学生们坐在蒲团上行礼道。

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点点头,方孝孺吸了一口气说道:“近期周报上所载,倭奴国使团声称国内出现乱成贼子,发动叛乱,请求大明朝廷出兵倭奴国一事,正是我等需要忧虑的!”

接着方孝孺就把自己内心的忧虑,把自己所猜想的结果告诉了学生们。

在自己的学生面前自然无所顾忌,说话也越发豪迈,越发激起自己里面的责任和担当

就像人在朗诵演讲的时候,能把自己感动的泪流满面一样!

此时的方孝孺觉得胸膛里面憋了一口气,实在不吐不快!

而自己身为大明官员,身为一个读圣贤书的人,更是觉得自己绝不能袖手旁观,致使天下生乱!

所以说到最后,方孝孺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又是慷慨激昂一番,

接着说道:“擅自兴兵,擅开兵事,此乃取灾之道,此乃乱民之法!我等一定要一力阻止!”

学生们听罢之后,自然无不受感、都被自己先生的那份真诚和慷慨所感动,里面也生出效法跟随贤者之心,

于是一个学生问道:“先生大德,学生佩服!只是不知道该如何阻止?”

人群当中一位学生听的心潮澎湃,话憋在自己里面像是快要爆炸了一般,实在不吐不快!

此时也顾不得礼仪了,高声喊道:“我等可以上书!陈明此事的危害,以此来劝谏陛下,警醒朝中滚滚诸公!”

“正该此理!”

“该当如此!”有学生表达赞同道。

“我等还可以去到知府衙门,去到布政使司,去到监察御史衙门,甚至可以去蜀王府,陈明我等到意愿!”

“我愿一同前去!”

“算上在下,一同前去!”

“在下愿意一同前往!”

面对学生们纷纷建言献策,方孝孺不由得露出了满意的神情,心中觉得特别安慰!

自己的学生果然都是忠义之士啊!

伸手压下学生们的声音,方孝孺眼睛之中露出几许光彩道:“你们方才的声音,你们心中的意愿,为师听在耳中,看在心里,实在大得安慰!”

话锋一转,又道:“只不过在如何做事上,你们还要有所学习……上书劝诫固然可以,去到知府衙门去布政使司都可,

但你们要知道,蜀中远离朝堂,很多消息我们根本无法得知,我们的意愿和心中的忧虑,朝堂之上的人也无法清楚知晓……”

看着学生们,方孝孺下了一个极为重大的决定,开口道:“所以我决定只身前往京城,将此事的危害告诉百姓,告诉朝中文武!陈明给陛下!”

“先生!学生愿意跟随先生一同前去!”

“为了国家社稷,我等读书人自当前往!学生愿意追随先生!”

“学生愿意追随先生一同前往!”

“学生愿意追随先生一同前往!”

学生们躬身深深的一戢,说出恳求姿态。

“好!”

众位学生们鼎力支持,一往无前的跟随之下,方孝孺不由得心潮澎湃、难以自抑起来,

“那我们就为了天下正道,一同前去!”

“一同前去!”

学生们齐齐大喊一声,心中也是特别激动。

……

处理完一天的朝政,朱允熥在乾清宫歇息了一二,到了傍晚时分便前去坤宁宫用饭。

岂料刚一到坤宁宫,就看到宫女们端着一盘盘残羹剩饭走出来。

“臣妾拜见陛下,陛下圣安!”

“免礼起来吧,你今日怎么这么早用膳?”见过礼之后,朱允熥问道。

徐妙锦便道:“陛下,臣妾今日饿的早了一些,所以便早些命人传膳了,还请陛下勿怪。”

话都说到这里了,朱允熥只能表示理解。

岂料徐妙锦又道:“明珠那里已经备好了晚膳,正在恭候陛下,不如请陛下移步……”

哦,怪不得这么早吃饭呢!

“有些……可比饭食好吃多了……”

朱允熥明白她这是要把自己往外面推,所以便露出一抹都懂得的笑容,

眼睛盯着某处高耸……

(本章完)

,

〔请不要转码阅读(类似百度)会丢失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