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的悲歌

无欲的悲歌

作者:彼得·汉德克 状态:完本 日期:08-16

本书由两部小说组成,包括《无欲的悲歌》和《大黄蜂》。《无欲的悲歌》是以一位51岁家庭妇女自杀的报纸报道开始的。叙述者“我”立刻要义不容辞地撰写自己母亲那“简单而明了的”故事。在对这个女人命运的回忆中,她那受制于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的生存轨迹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母亲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小农环境里,接受的是无欲望、秩序和忍受的道德教育,她最终依然无法逃脱社会角色和语言模式对自我生存的毁灭,于是自杀成为她无可选择的必然归宿。作者以其巧妙的叙事结构和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表现了母亲生与死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一种启人深思的愿望,一种值得向往的生存,一种无声质问社会暴力的叙述之声。…

《无欲的悲歌》全文阅读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彼得·汉德克
    《痛苦的中国人》具有鲜明的汉德克风格,以近乎挽歌式的深情描写和无所畏惧的正义良知,展现出一个不同于主流媒体的南斯拉夫和塞尔维亚,既有文学上的探索和实验,也有政治领域的思考和立场,是全面了解汉德克的思想和风格的不可错过的作品。《痛苦的中国人》收录了汉德克的四部作品,包括小说《痛苦的中国人》和三篇游记,即《梦想者告别第九王国》《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纳河冬日之行或给予塞尔维亚的正义》和《冬日旅行之夏日补遗》。在《痛苦的中国人》中,作为一个出现在主人公梦境中的神秘的陌生人,“痛苦的中国人”一再成为主人公竭力克服内心痛苦的隐喻;三篇观察和游记则标志着汉德克一个新的创作时期,也体现了他面对欧洲剧烈的政治动荡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的正义良知。这是一部极具识别性的彼得·汉德克作品:包括场景、氛围、声音和张力,……那些不由自主地被小说、诗歌,奔放的想象力和富有思辨性的幻想所吸引的人们天生就是汉德克的读者。——《出版人周刊》毫无疑问,汉德克具有那种有意的强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在他的语言里,他是最好的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汉德克是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得诺贝尔奖。——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作者:彼得·汉德克
    彼得·汉德克所著的《形同陌路的时刻(精)》包含汉德克三个剧本《不理性的人终将消亡》《形同陌路的时刻》《筹划生命的永恒》。书中,各种人物轮番登台亮相,他们在这个中心相互碰面,相互妨碍,共同组成群体,然后又使之解体。在作者充满寓意和讽喻的笔下,这个包罗万象、千奇百怪、最终变得昏暗的世界舞台或许就是汉德克所感受的现实世界的微缩。
  • 作者:彼得·汉德克
    本书为小说集,由三部小说组成,包括《左撇子女人》《短信长别》和《真实感受的时刻》。《左撇子女人》的主人公玛丽安娜似乎毫无先兆突如其来地解除了与丈夫的婚姻,要过上一种独立自主的日子,她好像神秘地幡然醒悟了一样。她独自承受着寂寞、忧虑、考验和时间的折磨,竭力保持独立,不屈从于任何世俗理念。
  • 作者:彼得·汉德克
    《试论疲倦》收录了汉德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2013年创作的5篇独具风格的叙事作品,即《试论疲倦》、《试论点唱机》、《试论成功的日子》、《试论寂静之地》和《试论蘑菇痴儿》。这五部“小说”对传统叙事形式的解构,比之汉德克之前所有的作品都要走得更远,几乎可以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它们是内心的独白,也是心灵的旅程。无论叙事形式如何变化,汉德克始终关注是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试论疲倦》中的疲倦是一种重要的感知世界的方式;《试论点唱机》则回忆和召唤逝去的时光;《试论寂静之地》所说的“寂静之地”竟然是厕所,作者以独到的表现风格完全超过了人们习以为常及不言而喻的东西;《试论蘑菇痴儿》塑造了一个虚构的对蘑菇着迷发狂的人物,从好奇、追寻、痴迷、癫狂,再到逐渐冷静、抽离、解脱,汉德克借此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回顾和反思。
  • 作者:彼得·汉德克
    彼得·汉德克最重要的代表作,一部继承了歌德、黑塞以来的德语文学传统,具有漫游者气质的成长小说。刚结束中学的学业,20岁的奥地利青年菲利普·柯巴尔放弃了和同学一起去希腊的毕业旅行,决定前往斯洛文尼亚寻找他失踪二十多年的哥哥。他随身带着哥哥留下的农学院笔记本和斯洛文尼亚语—德语词典,凭借这两样东西,柯巴尔发现了语言在叙述、转换现实中的魔力。穿越斯洛文尼亚之旅,实际上也是柯巴尔追寻祖先踪迹,发现民族和传统,寻找自我的历程。
  • 作者:彼得·汉德克
    ◎ 一场回归语言本质的冒险◎ 一个在焦虑和孤独中渐渐迷失自我的人◎ 维姆·文德斯同名电影原著小说◎ 维姆·文德斯最爱的作家;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追随的偶像◎ 本书为小说集,由四篇小说组成,包括《守门员面对 罚点球时的焦虑》《监事会的欢迎词》《推销员》和《一个农家保龄球道上有球瓶倒下时》。在标题故事《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 》中,主人公布洛赫是一个当年赫赫有名的守门员。一天早上,他莫名其妙地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他以为自己被解雇了。他毫无目的地在维也纳游荡。他偶然犯下了一桩命案。他乘车来到边界上一个偏僻的地方隐匿起来。他在报纸上看到了通缉令,最后驻足在一个守门员前,注视着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扑住点球。在小说中,汉德克以其他对语言文字精准的执念,以外在连续事件的极为细微的描素,传达约瑟夫•布洛赫注意力的偏差现象,小说中带有一股侦探悬疑的气氛。◎ 每一个句子都极美好,句子排列的顺序突然会变得引人注目。这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地方。一个句子如何从这处流向他处。那种写作的精确也足以给我拍片的灵感。——维姆•文德斯◎ 毫无疑问,汉德克具有那种有意的强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在他的语言里,他是最好的作家。——约翰•厄普代克◎ 汉德克是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得诺贝尔奖。——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在当代以自我发现为主题的写作中,汉德克是最好的。——《纽约时报书评》
  • 作者:彼得·汉德克
    ◆彼得·汉德克(当代德语文学巨擘,孟京辉、史航、牟森“愿效犬马之劳”的大师,毕希纳奖、卡夫卡奖得主,文德斯最爱的作家,耶利内克追随的偶像)重磅力作,向着圣山的方向,向着精神故乡。◆故乡是一个什么地方?我们想念故乡,却宁愿漂泊在他乡。我们离乡,然后寻找故乡。故乡不会还在老地方,也许在从来没有到达的方向。模糊的故园风景,缓慢的归乡途,汉德克的这本《缓慢的归乡》是你手边最好的读物,这是一本回到故乡的地图,带你归乡,尽管这条路对你来说再熟悉不过。本书包含汉德克两个中篇小说《缓慢的归乡》《圣山启示录》。前者的主人公索尔格来自中欧,是一位地质学家,在靠近北极圈的的阿拉斯加进行地质研究。在工作中,孤独笼罩了他,使他迷失了自我,他意识到欧洲才是他的精神故乡。后者继续了前者的主题,描写了第一人称“我”两次前往普罗旺斯的圣维克多山,追寻法国印象派画家塞尚创作足迹的朝圣之旅。《缓慢的归乡》描写了一个自我疏离的男人与他粗糙麻木的灵魂之外的世界不断变换的关系。——《科克斯书评》毫无疑问,汉德克具有那种有意的强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在他的语言里,他是最好的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汉德克是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得诺贝尔奖。——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冷玥
    卯死了!卯死了!一个是想试验一下追男仔的方法管不管用,一个则是心仪于那位美男子的嗓音;一次轰轰烈烈的「猎艳」行动开始罗!天啊!作梦也没想到文弱秀气的他,从前竟是个身价不凡的「百万男妓」!?天价耶!不陪酒纯坐台的,却纷纷引来女人为他演出全武行呢!有人觊觎他、有人爱慕他,更有人排挤他、轻视他……无奈苍天捉弄人,两个好奇宝宝硬是选上了他,若把他逼急了,恐怕只会「呷快弄破碗」!
  • 作者:赵凝
    我们这样一个年代,总有许多诱惑,无论物质,还是情感。林适一游戏于各色女性中间,万花丛中过,却总也不能片叶不沾身。或真或假的感情,那些女人都在他的心中留下了多多少少的痕迹。妻子,情人,朋友,知己,怎样的女子,又将有怎样的抉择?林适一是很新潮的。他穿风衣,还写诗,有一个经常挂在嘴边的美国舅舅,所以在同学眼里,他差不多就是半个美国人了。那时候,来自异国的一切,对年轻学生来说都有吸引力。舅舅第一次回国,就给他带回这盘魔术录像带。舅舅说,他是当地魔术家协会的,虽说是个民间组织,但在业内还是颇有影响力的。
  • 作者:星稀
    五年前,安笙遭人陷害,生下孩子后,被姐姐夺走,并被迫流落她乡。五年后,她镀金归来,势要找回自己的孩子,却不想身后紧跟了一块小牛皮糖。安笙哭笑不得:小家伙,你到底想要干什么?小牛皮糖眨巴眨巴着大眼睛奶声奶气:我很喜欢你,你做我妈咪好不好?安笙疑惑了,现在都开始流行小蝌蚪找妈妈了吗?却不想,这块牛皮糖竟然是帝国集团的总裁穆席恺的儿子。那个,穆总,我将你儿子送回来了。男人将安笙一把拥入怀,霸道却又不容置喙:既然来了,还想跑!
  • 作者:布赖恩·克罗泽
    国内最早原版引进的由西方学者撰写的蒋介石传记,许多内容皆为国内首次披露。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深刻影响了近观代中国的历史走向。长久以来,人们对其功过是非的评价呈现多极趋势,中外史学界也热衷于研究、挖掘蒋介石的生平、性格及思想。由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兼历史学者布赖恩?克罗泽撰写的《蒋介石传》。抛开两岸意识形态差异。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客观、审慎、敏锐地考察了蒋介石波澜起伏的传奇一生。在西方出版以来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第一部真正尊重历史与当事人的权威的蒋介石传记。作者深入探索历史的真实与复杂,多次亲自赴台会晤蒋介石本人,与国民党上层要员频繁接触,专访过蒋经国、陈立夫、王世杰等人,并搜集了大量的有关蒋介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作者还进行了严谨、扎实的考证,全面探讨了不同时期蒋介石的个人生平、思想性格、政治作为及治国方略等。对于读者了解一个真实的蒋介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作者:暖苏苏
    花府庶女,苦熬十年,终于嫁给心爱的男人,即将坐上后位,母仪天下!世事难料,夫君竟对嫡姐藏有私情。大婚当日,逼她喝下毒酒,娶嫡姐为后!临死前,一杯毒酒穿肠过,断气之后,眼睛瞪得溜圆,死不瞑目!传言,死不瞑目者,因死时怨气太重,来生必会吞炭漆身、枕戈剚刃!庶女重生,毒女归来!嫡母狠辣,巧计送她上黄泉!嫡姐阴毒,腹黑送她下地狱!上辈子看错了情郎,这辈子她可要擦亮双眼,寻得一生所爱。众多男人倾慕,她不屑一顾!众多女子怀恨,她毫不畏惧!此生,她要将前生所受的所有屈辱统统还回去!即便手染鲜血,也在所不惜!
  • 作者:斑筠
    【下一本《温得和克之秋》,求求收藏~】大学时的陆生尘,浮浪轻佻、玩世不恭,与段凌波就像是两个世界的人。她曾亲眼目睹过他身边的人来来去去,却试图欺骗自己浪子总会回头。朋友提醒她,陆生尘这人没有心,不长情,换女友的速度如同换衣服,喜欢他这样的人是注定要吃苦头的。就连陆生尘本人也曾亲口告诉过她:波波,你这么好说话可不行啊,会被人欺负的。可她还是一头扎了进去。后来,等攒够了失望,段凌波铁了心要分手,场面闹得十分不愉快。陆生尘这种大少爷怎么可能受得了被甩,寒着脸说:你放心,以后我不会再来找你。再重逢时,是在一场庆功宴。他作为甲方爸爸,宴请为项目出过力的各方代表,段凌波推拒不得。整顿饭下来,她始终一言不发,对他则是能躲则躲,能避则避。庆功宴结束,在她准备逃跑的时候,被陆生尘一把拽住,逼至墙角。段凌波背抵着墙,冷眼看他:陆生尘,你什么意思?不是你说的永远都不会再来找我吗?他点了点头,眼里翻涌着各般情绪:嗯,是我说的。可是我后悔了。葡萄牙语翻译VS 金融圈大boss伪乖乖女VS真浪子[曾经深坠低谷,看过长夜漫漫,落雪满天,心如死灰,终究抵不过他不经意地回眸,向她投来的那一眼。多少得天独厚,应有尽有,不过换来繁华落尽终成空,她身陷囹圄,踯躅不前,而那一刻,却好像获得了勇气,也感到了一丝贴心的愉悦。]后来沈梓溪曾问她,你这辈子是否有过遗憾?段凌波想了想,告诉她:平生无憾事,唯别陆生尘。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洛神赋》暗恋文,HEwb:@斑筠在流浪
  • 作者:一叶若辰
    落寞的林昱,重生到刚刚表白失败,去往大学的火车上。当面对青梅的主动表白,林昱表示,现在的我真没想谈恋爱。重生一世的林昱,只想赚赚小钱,拥抱美好的生活。林昱,那你整天和其他女生在一起玩,算什么。...........林昱表示,自己最开始真没想谈恋爱啊,都是她们太主动的原因,自己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啊!!!
  • 作者:楼海
    4号倒V 17章-25章哟,不要买错啦。 预收《离就离了》《二手大熊》,公主请收藏。/秦西这辈子只做错了两件事,周雁回没嫁人的时候,他没追她,周雁回嫁人之后,他还想她。/三十岁之前,秦西是出了名的清心寡欲。三十岁一过,倒是任凭私欲野蛮生长,世人皆知他满脑子都是搞钱,搞钱,还是搞钱。周雁回对此倒是极为不屑:你要搞钱就好好搞,能不能别总想着来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