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与问

信与问

作者:史铁生 状态:完本 日期:08-16

可惜,不少信稿已经丢失。所幸,有了电脑以后也保存下一些。可惜我只会打字,对电脑日新月异的功能一窍不通,以致软件几经更新后又有些信稿去向不明。所幸还有一些固守硬盘,未离未弃,许多快乐往事从中浮现。可惜,有几位收信人已久疏联络,难就发表之事求其定夺,便以字母顶替实名。所幸信文无涉隐秘,凡及私事亦尽删除,所选字母刻意不作对位,故均可作随笔读,认为是写给谁的都行。信以问之——写信向朋友求问;信而问之——向信任的朋友求问;信之问之,譬如“有朋自远方来”。故取名“信与问”。是为说明,不可称序。…

最新更新给胡山林Ⅲ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史铁生
    这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多年来与朋友、读者的书信往来及为一些书写的序跋。从未专集出版。经过作者亲自筛选,并征得持信人的同意,共选取了几十封书信,近二十篇序文。这本书以为学艺术、当代文学思考为主题,表达了史铁生作为一位思想的行者,对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他的文字,迸发出正义与力量,同样给广大读者带来启示和鼓励。
  • 作者:史铁生
    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将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了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唯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本书集中收录了史铁生的回忆性散文。久病的史铁生在寂寞的轮椅中一次次回忆的往事,由他一贯沉稳而有力量的语言娓娓道来,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往事有的温暖,有的苦涩,而往往从日常的事情上升到令人心情为之爽净的玄思。我们能从这些文字中看到命运是怎样无常地折磨一个凡人,而这个人及他周围的人怎样不懈地和命运抗争,从而变得不同凡响。
  • 作者:史铁生
    写作就是要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如果求生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本能,那么人比其他生物已然又多了一种本能了,那就是不单要活还要活得明白,若不能明白则还不如不活那就干脆死了吧。所以人会自杀,所以人要写作,所以人是为了不至自杀而写作。这道理真简单,简单到容易被忘记。在这本书里收录的大多是史铁生关于文学的思考。作家谈文学往往比专门研究文学的学者谈起来更好,有时候甚至比作家自己的创作还要让读者激动。一个好的作家首先是好的读者、好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学史家。史铁生在这本书里向我们展示了他丰富的文学识见,以及作家独有的敏锐。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与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守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
  • 作者:史铁生
    最后到了现在,这个男人只记得那个女人对他说过一回,“我就住在太平桥。”他慢慢地把这句话又默念了一遍。这时候空中有了光亮,仿佛天在升上去,地在沉下去,四周的一切看得清楚了。不过当初忘了问她太平桥在哪儿。想到这儿他爬起来披上衣服,东翻西找从床底下神出一本地图,弹去上面的尘土。横的竖的斜的弧形的街道密密麻麻,象对着太阳看一片叶子时看到的那些精致的网脉,不同型号的铅字疏密无序又象天上诸多的星座。找不到太平桥。
  • 作者:史铁生
    B还不到一岁的那年,父母就离开了这块大陆,连爷爷也不知道他们最终去了哪儿。当时爷爷说,你们得给我留条根。那时爷爷已经看出这绝不是通常的分别,所以坚持要他们给他留下一个孙子。爷爷知道除此之外都已成定局,所以从始至终只提了这一个要求。父母日夜犹豫,临走的那天早上才决定下来,把B留给爷爷。因为B的两个哥哥已经大到能够哭着喊着片刻不离他们的母亲了,而B还不到一岁,世界还没来得及给他什么具体的印象。又因为爷爷说死说活不愿离开这块土地。
  • 作者:史铁生
    谁也记不清是从哪天起,山顶上就有了那群鸟儿。开始,人们说那是一群过路的候鸟。可是春天过了,夏天过了,秋天和冬天都过了,那些鸟儿一直没有走。人们又说,那不过是些平常的野鸟。可是,连小城里最老的人也说,不记得山上有过那样的野鸟。当它们飞起来的时候,隐隐约约的,像有一支芦笛在低吹,像有一架风琴在轻弹,在安静的黎明时分注意听:轻柔、飘忽……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诗选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散文、随笔集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短篇小说集
  • 作者:史铁生
    有人说,我们这些插过队的人总好念叨那些插队的日子,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们最好的年华是在插队中度过的。谁会忘记自己十七八岁、二十出头的时候呢?谁会不记得自己的初恋,或者头一遭被异性搅乱了心的时候呢?于是,你不仅记住了那个姑娘或是那个小伙子,也记住了那个地方,那段生活。
  • 作者:史铁生
    在《务虚笔记》推出十年后,史铁生又献上新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主题却是其以往作品回避的“性与爱情,这一对千年不死的游魂。”作者通过发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爱情故事,探寻从性意识最初的萌动到性爱-情爱-爱情之间扑朔迷离飘忽不定的轨迹。主人公丁一的故事是小说的结构主体,其间穿插了姑父的故事、依的故事、娥的故事、秦汉的故事、丹青岛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既是现实的、好看的,又被赋予寓意,有很大的想像空间。这是一部独特的、耐人寻味的现代爱情小说。小说家和思想者的史铁生用洁净优美、富于诗意和理性的文字描写爱情、性和性爱,追溯爱情的本原,探寻爱情的真谛和意义。那些灵与肉的纠缠、性与爱的排演,那些孤独的感动和温情的抚慰,那些柔软的故事和坚硬的哲理,无不给人以情理之中的体验和意料之外的启示。该书的故事从爱情的本原写起,描述了流落到人间后,亚当与夏娃互相寻找的过程。“自从伊甸分手,自从那无花果叶飘然而至,遮蔽了我们的信物,抑或其实是遮蔽了爱恋者独具的语言……我们就成了别人。”在书中,史铁生这样写道。
  • 作者:史铁生
    我们将默默地凝望,隔着咫尺空间,隔着浩瀚的时间,凝望生命的哀艳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他抑或我、不动声色却黯然神伤。他转动轮椅的手柄,轮椅前进、后退、转圈、旋转180度360度720度……像是舞蹈,像是谁新近发明的一种游戏,没有背景,没有土地甚至也没有蓝天,他坐在那儿轻捷地移动,灵巧地旋转,仿佛这游戏他已经玩得娴熟。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随笔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其中《命若琴弦》曾被导演陈凯歌拍成电影《边走边唱》。
  • 作者:史铁生
    本书收录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多篇短篇小说。其中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史铁生小说《命若琴弦》曾被导演陈凯歌改编为电影《边走边唱》。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诗人北岛曾与史铁生同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提名,但由史铁生获奖。韩少功评论史铁生代表作《我与地坛》:「《我与地坛》的发表,对当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它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
  • 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的文字具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在对往事娓娓道来的回忆之中,有一种对命运诗意的把握。书中,作者写了他的幼儿园,写了二姥姥,写了院里的邻居小姑娘珊珊,写了老家,写了看电影……在他的笔下,平凡与杰出,高大与渺小,美与丑,痛苦与欢乐都相融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生命的意义。史铁生的宽厚与博大使他站在生命的至高点上,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他是一个用心血与心力来写作的人,惟其如此,这部书才达到了人生中国丛书主旨所追求的:真实比虚构更离奇更有力,平民比名人更真实更亲切。通过史铁生细腻生动的描述,这些凡人小事使人得到一种良知的启迪。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莫辞更
    容里,三流人品,二流长相,一流演技,一个将无数美少女的感情玩弄于股掌间的女人。 终于天降正义,渣女容里遭雷劈后,得到了一个赎罪系统。 系统谆谆劝导,想让容里改邪归正。 容里直飙演技、痛哭流涕:我真是太对不起那些女孩儿了,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好好珍惜她们! 傻甜白系统被容里的话打动,一点也没发现她话里的毛病。 系统:你别太难过,只要你绑定了系统,好好赎罪,还是可以回到现实世界的。 容里握住系统的手,表情真挚:真的吗?太感谢你们了! 任务:阻止恶毒女配破坏男女主感情,让be变成he,从而提高赎罪值。 容里:我懂了,用爱了感化女配,让她主动放弃破坏男女主感情,从而达到he。 当剧情走向逐渐偏离轨道时。 容里:为了完成任务,一些改变无法避免。 可当恶毒女配哭着拔剑,以死相逼容里和她在一起时。 容里:确实是用爱感化呀,而且任务完成了。 系统:虽然...可是... 是不是有哪里不对劲? 第一个世界:大宅夫人与卑微丫鬟。 第二个世界:海洋博士与绝美人鱼 第三个世界:最强bate和软妹小o ...... 系统猛吸了一口巧克力棒,嘴里吐出一团白纸,表情麻木:反正结果都一样,你看着办吧。 ———— ①1v1,每个世界女配都是同一个人主攻 ②问就是甜文,觉得不甜的看的时候嘴里记得含块儿糖 ③作者是攻控,温柔美攻yyds! ④主攻,攻前期渣 中期悟 后期追妻火葬场 ⑤入V后日更,不更会请假说明。 ⑥收藏作品收藏专栏!我爱你萌! ⑦我爱你萌的n次方! ⑧对了还有预收预收预收收!
  • 作者:南方椰湾
    前世被上司挤兑,成为狱警二十载,蹉跎岁月。今世归来,小狱警也有大梦想,且看他狱中手段,历经千难,百折不挠,走向仕途巅峰。
  • 作者:吴俣阳
    这是一部描写纪检干部与腐败势力进行顽强斗争的作品。以东华省省纪委书记谷子强为代表的纪检力量与以罗原市市委书记柏向南为首的腐败势力之间进行着生死较量,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部小说在描摹官场百态以及反映纪委与腐败分子白热化的斗争中,更加关注的是生活中的小事以及在这些过程中各方的心态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较量”。另外,小说对人性本善也有至关重要的描写,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也揭露了官场生活中的“常态”。
  • 作者:唐曦炎
    世界Boss已刷新,请各位玩家做好准备。玩家们抬头看了看眼前这位面目狰狞的大块头。深渊魔皇(lv.?),生命值:1亿/1亿;再看看抱在他腿上的看不出是什么物种的东西。???(lv.?)生命值:50亿/50亿;世界Boss是哪个?
  • 作者:觉画
    余庸一睁眼发现自己成了那种人嫌狗厌所有人都巴不得把他弄死的恶毒人设。 没出息的他选择终日看别人脸色过日子,无奈只得和家里同一个屋檐下的几个分精大佬搞好关系,最后发现这软饭还TM越吃越香! 余颜华:你我本无缘,全靠生米煮熟饭 西晴:放屁,我这是真心喜欢你! 余颜华:呸,你这是喜欢吗?你就是缠我的身子,你下贱! 西晴沉默良久脸一红,表情严肃的点头:嗯,我下贱 ★分裂攻,后期会变成一个人 ★隔壁预收,《献给残疾暴君后》文案 沈棠穿书了,成了献给暴君的炮灰男宠。 原主尖酸刻薄还是个瞎子,对又丑又残,生活不能自理的暴君很是厌弃,于是百般欺辱,最终被逆袭后的暴君一剑戳死。 就在原主将暴君的饭菜打翻在地,羞辱暴君时,他穿了过来。 沈棠:你听我解释! 他才嫁过来没多久,还有救吧?沈棠瞎着眼睛兢兢业业的照顾暴君刷好感,没想到买个药的时间竟过了五年,暴君也已经逆袭成功了??? 宴九玄坐在龙椅上,眼神阴沉的凝视沈棠道:花了五年时间买的药,药呢? 已经治好眼睛的沈棠结巴道:钱钱被抢了,没买买成。 就在他以为会被一剑戳死时,故事的转折是这样的———— 宴九玄道:不需要药了,你肉偿吧。 阴狠暴躁身有残疾自卑攻×温暖达观眼瞎小太阳受
  • 作者:丰子恺
    非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从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他那丰富的生活经历,看到他所接触的多姿多彩、纷繁复杂的人事,感受到他那浓厚的生活情趣。从中细细体味,实在是一种艺术享受。
  • 作者:不住隔壁老王
    怎么帮项羽统一天下鸿门宴上杀了刘邦就一定可以么垓下之围前张良投降,杀了刘邦可以么诸葛亮北伐成功,能统一三国么那又该怎么帮岳飞消灭金国怎么教导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庄越穿越一个个时空,直面一段段不完美的历史。经历一切之后,他又该怎么面对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