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二十四回

第二十四回:

门童惹事仙人怒,

猴王施威善缘结

五个心境迥异、修为不同的仙家不约而同默不作声。

悟空打破沉默,叹息道:“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正能在行止中印证,做到知行合一,便可称真人、至人、圣人了。”

所为即是愿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真人毕生求证的修为。

众仙家正自慨叹,杨戬忽然剑眉紧锁,破口大骂道:“卑鄙无耻!”

悟空吓了一大跳,险些以为他在骂孔老夫子。杨戬虽傲气内敛,却素来是极文雅的,从未见他出口粗俗。其余四人忙问道:“好端端的为何发怒?”

杨戬深吸一口气道:“真君庙进了恶人,梅山六弟被抓了。”双拳紧攥道:“家中出事,杨戬少不得失陪。”

悟空也道:“我随二郎回灌江口瞧瞧,诸位请回罢。我等改日再聚,少不了好吃好喝。”

哪吒最爱热闹,虽说杨戬家中出事,面子上须不好看,外人也不应掺合。他抓耳挠腮了片刻,灵机一动道:“梅山六兄弟法力不俗,怎能一时间全叫人捉了?想必来者有不少好手,我跟你回去,横竖也添助力。”

哪吒这一闹腾,天蓬和卷帘也跟去了。

悟空筋斗云疾,率先向灌江口奔去打探情况。余下四人半云半雾,御风而行。

少时悟空回身与四人会和,面色古怪道:“你道来者何人?竟是两个十三四岁的童子,名唤清风、明月,乃五庄观镇元子门下,还跟梅山六兄弟是旧相识。”

杨戬皱眉道:“五庄观的清风、明月?我也有过一面之缘,二人心境淡泊,与世无争,再修个一二百年便可飞升成仙,怎会与梅山六弟过不去?”

天蓬忽道:“我虽不识得清风、明月,却认识五庄观观主镇元子。上次蟠桃法会邀了他,此人心胸开阔、宽宏大量、脾气豪爽,号称地仙之祖,也有金仙修为。门下的童子却为何这般不懂事?”

悟空哭笑不得道:“这事……唉,说来话长。清风明月两个童子是受人所托而来,并不关镇元子的事。”便给四人讲明了前因后果。

这些日子晋攻鲜虞,鲜虞为自保,派人向修行门派求助。一个大夫想起杨戬神通广大,在灌江口享下方香火,便携重金来求。谁知杨戬并不在人间,梅山六兄弟又谨遵吩咐,轻易不肯于世间惹业力,沾因果,便拒绝了来者的请求。

本来事情到这该结束了,求人相助,别人助你应当感激,别人不助也不该怀恨在心。结果世间偏偏有许多人,总以为别人相助是理所应得,不肯帮忙便是罪不可恕。

那个大夫又急又怒,忽想起自己曾有恩于两个修士,这两人也答应报恩,日后助他一次。这鲜虞大夫也有点修行根基,便急急忙忙去了昆仑山,请清风明月出山相助。

哪吒百思不解道:“此事到这里也该结了,怎么又生出事端来?”卷帘却摸着下巴微微点头,显然是想明白了其中因果,却不打断悟空言语。

杨戬在灵台中微微推演一番,也登时明了,叹气道:“鲜虞大夫请清风明月相助,退晋国之兵便罢了,谁知又令他们两人复去灌江口请我。”

悟空点头道:“谁叫清风明月答应他报恩了。见梅山六兄弟不肯出兵,你又不在,只得捉了他们六个逼你出面。”

五个人对望一眼,不约而同地揉了揉脑袋。这事牵扯过多,复杂难解,实让人头疼不已。

悟空眼珠转了几圈,忽然一笑,智珠在握的模样道:“你们速去灌江口,尽量拖着,待老孙将镇元大仙请来。”

四人不约而同“哦”了一声。

你道悟空怎么想着去找镇元子?俗话说打狗也要看主人,何况稍微想想《西游记》剧情,每次遇到难对付的妖怪,孙悟空不都是找妖怪的主人来?

不过他心中此时暗藏一个疑惑:看来五庄观并不在西牛贺洲,而就在昆仑一脉,万寿山中。这样一来,玄奘西行还能吃上人参果么?

远远见到一座山仙气萦绕,想必就是万寿山了。但见松篁一簇,楼阁数层,也看不出是观宇还是寺院。悟空刚行至门前,便有人开门引他进去。

与镇元子厮见完毕,悟空还未开口,镇元子便道:“道友可是为清风明月而来?”

悟空叹气道:“不错。”来不及细讲,直接将前因后果印入镇元子灵台。镇元子微怔,抱拳道:“今早座下不见了清风明月,我心中就疑惑,原来竟是去做这般勾当了,实在愧对道友。”

悟空忙摆手道:“清风明月两个孩子也是受人所托,实为无奈。老孙性子急,怕跟他俩言语不和,冲撞了师门,镇元大仙面子上须不好看,只得来求主人公走一遭。”

镇元子点头道:“事不宜迟。”二人架起云雾,悟空这才正眼打量镇元子。但见他身着紫青色道袍,留三绺美髯,面色红润光泽,手无兵器,只有一支玉尘麈,两只乾坤大袖飘然欲飞。

待二人赶至真君庙,眼前便是清风明月的乾坤袖中装着梅山六兄弟,与杨戬、哪吒、天蓬、卷帘对峙的场面。

不及寒暄,镇元子怒骂道:“无知的孽障!竟然捉了真君的兄弟来要挟,失尽修行人心境行止!还不快放人!”

那清风明月二人见了师父,面色惨然,却早已料到一般道:“师父,弟子丢尽了万寿山五庄观颜面,回去之后任凭师父责罚。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弟子于六十年前承诺鲜虞大夫报恩。弟子深知师父绝不会原谅……”

镇元子气得大喝道:“都给我住嘴!”

悟空连忙道:“大仙莫气。”冷眼旁观,见这两个门童百余岁年纪,修为已接近世间法尽头,即便镇元子亲自出手,也很难夺回梅山六兄弟,弄不好便是鱼死网破。

见清风面色惨白,明月面如死灰,可态度始终不变,一副“既然答应了别人就要做到”的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悟空心道:两个死心眼的傻孩子,忒不知变通。

他上前一步,对鲜虞大夫道:“这位大人,不妨我们来谈个条件。我这里有一枚丹药,可延年益寿,永驻容颜。只要你让清风明月放了梅山六兄弟,这枚丹药便是你的了,如何?”

他一边与那人周旋,一边分出个身,变作一个蚊子,悄悄解了乾坤袖。清风明月正对着师父磕头哩,也未曾察觉悟空的小动作。

那人一愣,面露贪婪之色道:“可延多少寿数?”

悟空道:“于天年之外,可延寿两纪。”

那人一喜,忙敛神正色道:“如何能信你?”

悟空面有怒意,正待开口,谁知清风淡淡道:“王大夫也曾是修行中人,也该知道真人不说假话,王大夫大可放心。”

那鲜虞的王大夫又道:“两纪寿数就放六个人,未免太……”

悟空冷冷打断道:“你若是再讨价还价,老孙便不管此事了。梅山六兄弟又不是老孙的兄弟,老孙若不管了,便由你们闹去。真闹出了人命啊,王大夫,您也讨不了好去。”

俗话说硬的怕横的,见悟空说的声色俱厉、冷酷无情,那人还真怯了,色厉内荏道:“今日……今日便好心放了这六人……”

清风明月同时舒了一口气,好似放下了一个烫手山芋,见镇元子面色阴沉得如欲雨浓云,即刻又拜伏在地道:“弟子知罪,请师父责罚!”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一定要看小风的文案……

西游原旨:

西游取真经即取西游之真经,非西游之外别有真经可取,是不过借如来传经以传西游耳。能明西游,则如来三藏真经即在是矣。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西游乃三五合一,贞下起元之理,故唐僧贞观十三年登程,路收三徒,十四年回东,此处最要着眼。知此者方可读西游。

西游通关牒文乃行道者之执照凭信,为全部之大关目,所以有各国宝印,上西而领,回东而交,始终郑重,须臾不离,大要慎思明辨,方能得真。知此者方可读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