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说这些话的时候,整个酒席之上都没有声音了。就连旁边几位大婶拿着个塑料袋子使劲往袋子里面夹肉的动作都停滞下来了。
“三十万,我的亲娘唉,这能盖个三层小楼了吧。”
“盖不了,以现在的物价,估计还差一些,去年我娘家老弟盖房子,三间上去三层用了差不多四十万。”
“你这人……”发出惊叹的一位大婶,立刻给旁边的一个大嫂一个白眼。老娘跟你讨论的是物价的问题么?老娘讨论的是三十万的问题。
村里的小年轻们也都是目瞪口呆、惊为天人;高山开着豪车回乡,喝的是茅台,抽的是和天下,酒席办起来就是一千一桌。这些他们都不觉得什么。这年头,谁还不攥点钱回家装一下啊。一年辛辛苦苦,等的就是过年这几天了。就这段时间,只要是外面回来的,谁还不揣一包和气生财、拿一包中华出来抽抽啊。
可现在高山的气派让他们没脾气了。没法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自己是累积一年的钱回来装出息。人家那是真的出息。是真有钱。三十万说捐就捐,还要盖庄园。这不是他们能比的。
“庄园是什么?”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很是无知的问了起来。年纪大约十七八岁。一看就是刚刚出校门的伙计。
旁边一人一下就拍了上去,眼神之中充满了嘲讽,鄙夷道:“江南园林去过没?故宫去过么?再不济,南方那些大型的会所、高尔夫球场什么的去过没有?有山有水有园林,有花有树有亭台。这就是庄园,懂么?二逼!”
杨安全、高志国等人也都被震住了。别看是村长还是混得好的人。那都是在村里。说白了,见过一些世面。可那也只是见过世面的土鳖而已。
高志国倒吸一口冷气:“高……总。”
高志国觉得不好意思再直呼其名为高山了。叫高医生也不合适。叫小高或者小山那就更不妥当了。最后,决定选择一个比较大众化的称呼,叫高总终归是没有错误的。
有了第一次,接下来就顺畅了:“高总,这可是庄园啊。而且十二三亩的面积。比起恭王府都不会小了。这投资可不是小数目啊。”
高山有些无语,高志国这个B装得有点过头了。还比起恭王府。恭王府占地六万一千多平米,那就是接近一百亩了。这能比么?你这不会小是怎么算出来的?
脸上,高山却是淡然道:“能不能成还得看安全叔呢。村长,你说是吧。”
杨安全也在权衡利弊。十二三亩的面积,建庄园。如果严格按照现行的宅基地的政策来说。那肯定是不行的。只能用另外的办法了。可这钱是实打实的到自己手上。不对,是到村子的户头上。那就没啥好说的了。至于第二个条件。那都不是事。反正是高山出钱。那就是跟供电站或者电力局说一句的事情。而且,村里多一个变压器对村里也有好处。分流七八户人家过来,那大家都不会有电压不稳的情况了。
再说了,高山这小子此刻这样子,这是在赌自己啊。怎么说老子也是堂堂的大村长不是。如果这都被难住了。那以后还有什么威信。
杨安全的目光瞟了一下旁边,那些虎视眈眈瞪着这边的长舌妇们,恐怕也在等着最后的结果呢。真要是怕了。那传出去,村长有钱都不敢要。那还得了。
可杨安全到底是当了多年村霸,不对,是多年的村长的人。好歹也是一个人物了。知道话不能说死的道理。随即就笑着道:“高山你都这么说了。那我自然是支持的。可十几亩地方也不是小数了。这里还牵扯到几家农户的自留地问题。村里必须要开个会才行。”
正说着呢,旁边那些个已婚妇女们就闹腾起来了。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大婶立刻道:“村长,我家的地没有问题。村里给我补偿款,或者给我重新分配一块地就行。可是我说好了啊。修路的时候,我家的地坪村里必须给我铺上水泥。”
“兰妹子,你能做主?”
“废话,我家就是我当家!”
随着这大婶一开口,其他几家有地的,也都纷纷凑起了热闹,条件都不高。村里补偿同等面积的菜地。荒地都行。反正村里肯定是还留有集体土地的。这个问题不大。除此之外,就是几个地坪的水泥硬化了。
庆德市这边属于是鱼米之乡。哪怕清泉村背靠大山也不例外,主要的农作物就是水稻。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地坪。大小不等。可绝对是有的。数十平米的面积,全部水泥硬化那多少也是几千块钱了。如今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大家自然是不会放过。
高山此刻也不说话。该出头时就出头。就如刚才,三十万捐款换了后面这一片。一方面真是想改善父母的居住环境。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以父母的性格那肯定是住不惯城里的。不认识人,语言也不通。哪有村里都是熟人来得畅快。还有一点,就是灵气。在见识了其他地方的灵气之后,高山觉得,清泉山还真是一个福地。这里的灵气浓度比诊所最高峰的时候都不差。自己的修炼越来越耗费灵气了。以后迟早能用上。
可是,现在如果自己主动提出这笔钱归他出。那就不是聪明而是傻了。村里会觉得你高山人傻钱多。其他人也会觉得你换地是不是别有用心。
杨安全哈哈笑着道:“这事再谈。到时候村里开会,每家派代表出来。你们牵扯土地的,更得要能拍板的去谈。现在说了不算数。都吃得差不多了。散了吧。”
时间也不早了。随着散席,不少成年人都回去了。而小年轻们却都留了下来。五六人凑了一桌。又跟高山喝了起来。
杨金科更是一脸的巴结。笑着道:“山哥,牛逼啊。出手就是庄园,这投资最起码也得上千万吧。”
看着旁边几个年轻小伙子们也都是双眼发亮的样子,高山也有一些得意。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鸣锣开道。金榜题名,光耀门楣么?换在现在也是如此。
以前读书都说不如打工强。搞科研的还不如卖红薯的。现在高山觉得倍爽。不是说读书没用么?看看哥如今。可脸上,却是带着一些矜持:“差不多吧。反正,先定这么一个小目标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