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坊开榨了十来天,不管是安排砍拓、运拓,还是工坊里榨糖,都进入正轨。
这几天陆续有种拓的农户问张季远:“能不能便宜点买红糖?”
张季远想着也能理解,自己种的拓榨糖,自己没尝过味道,这说不过去。
理解归理解,但张季远并没有一口答应能买,这事还得和家里商量。
这天又开家庭会议,张季远看了家人一圈后说道:“爹,大嫂,这几天陆续有种拓人家,问能不能便宜买红糖,这事我没答应。”
方盈瞥了张季远一眼:“那你自己有什么想法?”
张季远斟酌一下道:“我能说实话吧?”
方盈调侃张季远:“哟,三弟,你什么时候学会耍心眼了?”
“这哪能算心眼,我是怕你们不开心。”
方盈立即坐正了:“三弟这么一说,我倒想洗耳恭听了,到底怎么回事?”
“我想着种拓的人,一年到头这么辛苦,种出来榨成糖,自己都没有吃过,会不会寒心了?”
方盈赞道:“可以哦,这你都想到了,那你想怎么解决?”
“我想给他们优惠一点,又怕少赚钱家人不开心。”张季远当然是先顾及家人的心情。
“以前我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天下咱们做不到,但是一方乡亲还是要照顾一下的,公爹,你说是不是?”方盈转头看了张明海一眼。
张明海手里拿着烟杆,并没有抽,点了点头:“大儿媳说得是。”
说实话,虽然说开家庭会议,张季宁还少说自己的想法。
李玉荣在家带孩子,不理外面的事。
王秀莲更喜欢做甩手掌柜,按她说的孩子长大了,自己拿主意。
父母只能陪你长大,不能陪你到老,以后都要自己抓主意。
张长乐、张仲元、张仲华除了读书,还要练武,时不时去搞野外生存,忙得很,家里的生意从来不过问。
家里一说到生意,也就三人个会参与,张明海,方盈和张季远。
张季远看到爹和大嫂都支持自己,心里很高兴:“那明儿,我跟他们说可以优惠买糖。”
“行,但是有个度吧,咱们可不能无限量供应。”
听到大嫂说限量这个词,张季远心里有谱了:“那咱们就限量供应。”
“三弟,你想到具体办法了?”方盈看向已经开始滑头的张季远。
张季远傻眼:“那不是大嫂说的嘛,我哪里想得到,大嫂,你来说说。”
方盈也不矫情:“既然说到限量,那不如按农户种的田亩数来限算了。”
张季远眼睛闪了闪:“大嫂的意思是,不种拓卖给我们的不优惠。”
方盈点头:“是的。”
“行,我明白了,那卖价多少合适?一亩限量购买多少斤?”张季远追问。
“我的想法是一亩十斤,一斤一百文,公爹,你同不同意这个方案?没钱的,可以从卖拓所得的钱里面扣。”
方盈看一眼张明海,希望他给一点意见。
张明海点头说道:“大儿媳妇想得周到,就这么办吧。”
方盈暗忖:好吧,有说等于没有说。
张季远看到事情解决:“那明天,我去答应他们,只有一月就过年了,估计他们想买糖才这么着急。”
看李玉荣逗弄怀里的儿子,小孩真的见风长。
方盈感慨:“时间过得真快,这么快又要过年了。”
转头看向张季远,对王秀莲说道:“娘,你也不关心一下三弟的终身大事,一个又要过去了。”
王秀莲看一眼方盈:“你觉得,三儿提的那些条件,哪里能找得到,咱们又不是世家大族。”
方盈也无奈:“好吧。三弟,咱们家是农户,要认清事实,降点条件吧。”
张季远没有妥协:“要跟我过一辈子呢,要是看着不喜欢,没法过呀。”
好在张季远不是长子,王秀莲已经有孙子孙女,所以也不催他。
按理说在古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成亲很多。
但在张明海家,亲事方面比较开明,孩子们的感受最重要。
张明海也想儿子早点成亲,谁都会担心孩子老了没伴,但也知道担心没用,就随缘吧。
张季远有点心虚,自己确实说过,十八岁后就会去相看,但忙着忙着就忘记了。
话说搞事业,真的容易忘记时间。
隔壁村的黄地主,六十岁还能抬回十八岁的小妾,在张季远心里,只要搞好事业,就不怕娶不到妻。
话说刚刚还说搞事业,怎么话风一转,就扯到自己娶妻身上了。
“大嫂,男人搞好事业,何患无妻,你看隔壁的黄地主。”张季远可不想被家里逼婚。
“别人当祖父的年纪,你才当父亲,你就没有点想法吗?”方盈试探地问。
“那怎么可能?不就晚几年而已,我又不会晚十几年才成亲。”张季远辩解。
“行,主要是你对自己有信心就行,爹娘都不着急,我急个什么劲。”
“大嫂,长嫂如母,让你操心了,不过你放心,我自己的事,我会安排的。”张季远保证。
方盈其实也不赞成早婚,十五、六成亲太早了,奈何这个年代的人,长寿的不多。
如果像现代那样,三十岁才成亲,可能都看不到自己孩子长大。
二十岁左右成亲合适,身心各方面都成熟了。
方盈瞪了张季远一眼:“没有人想迫你,你自己抓主意。”
“我知道啦,前面不是提到要过年了,今年给长工准备什么福利?”
今年是张季远接管工坊的第一年,还是要问一下家里的。
“你是工坊管理,你自己拿主意,要是不想麻烦,就参照去年的。”方盈给出不算意见的意见。
张季远本来就想这样,只是说出来,看看有没有人肯定自己而已。
心里盘算着,这回要花多少钱才能给雇工发福利。
村里人要求买糖的事,也要安排上了。
村里人二房三房,其他一户只种两亩拓,不难安排。
还有美源村的二十多户,一户一亩。
两个村子加起来,一百二十多亩,一亩十斤,不过是一千二百多斤。
这对糖的总产量来说不值一提,不是张季远心大,这确实是。
还有每个雇工发十斤,几十个雇工只要几百斤。
今年不用给村里人发糖了。
不是家里舍不得,是去年说过,现在给他们优惠,直接从卖拓里面扣,不用他们直接掏钱,他们也是乐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