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落脚

西陕专线位于物流园甲区二十七号,整个物流园分为甲乙两区,甲区多是一些小型货站,货站的建筑,是长长的一溜两层小楼,多经营一些零担业务。乙区则是一些成规模的物流公司,由两列数十间较大的仓库组成,拥有一定的仓储能力,不像甲区那些货站们,货物基本都堆在露天门前,雨天顶多遮盖一下了事。

甲区二十七号,西陕物流,董林很轻松就寻到了这里,这处位于二楼的货站,只有一间房,房间倒不算小,被隔成了里外两间,里间摆了四张上下铺,可供八人住宿,外间不大,一张老板桌,后面坐了一位五旬开外的黑瘦老者,他就是黑哥嘴里的老罗。

听董林说是黑哥介绍来的,老罗露出一嘴的黄牙,笑嘻嘻地道,“你这娃,我们这里的活儿可重,能撑得下来吗?”

咬牙撑呗,董林心里发苦,如果这里坚持不下去,想再找个地方存身,就不那么容易了,“老伯你别看我小,这劲儿还一年年地涨呢,再说了,您看这眼瞅着就快过年了,过年我也能在这儿帮您盯着!”

“行,留下吧,物流园过年是个关键,多数都关门歇业了,我这儿想歇也歇不下来,你来得是时候。”老罗眼露亮光地道。

董林就这样留在了苍山物流园,吃住都在这里,除了每天工作辛苦一些,晚上经常要连夜装货卸货,倒也温饱不愁,并且,每个月还能拿到些钱,这是他以前不能想象的。

周六的早上,天气似乎更加寒冷,在采石峪镇中的校园之中,仿佛还增添了一点紧张气氛,今天是学校半年一度的期末考试,考试结束之后,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学校的学生们,将迎来一个月的寒假。

每一位学生,都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考场,早早地等候在了教室,紧张地等待着学校对自己半年学习的考验。董淑芬也是其中的一员,她坐在一间平时不属于自己的教室里,同桌,也不是自己熟悉的同学,而换成了一名初三年级的男生。

两天时间,她要参加六门的考试,时间很紧张,第一天的上午,除了语文,还有品德,下午考英语,转天的早上,考数学和植物,下午考历史。但董淑芬知道,与自己同桌的这位初三学长,在这两天,要经历七门功课的考核,比自己还要夸张!

语文课放在考试的头一科,几乎成了惯例,是让学生们能更好适应考试节奏的安排,因为哪怕学习再差的同学,在这一科上的成绩也不会低得离谱,成绩再好的同学,这一门也很难得到接近满分的高分!

距离考试前十五分钟,主考与副主考就带着卷子,走进了董淑芬的考场,主考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董淑芬对她并不陌生,是一位数学老师,虽然并不上她的课,但镇中不算大,每日在一个校园之内,会常常与之相遇。

副主考年岁相对大些,但董淑芬也知道,这位是学生处的一位老师,平日没打过交道,但也常常见面,脾气非常温和。

考试前十分钟的时候,两位监考老师,将大家的试卷发了下来,董淑芬拿到卷子的刹那,心头稍显紧张,她不知道,这份卷子与自己在镇中做过的试题有多大差别,跟董明在县中为自己找来的试卷,又有什么不同。

但当她打开卷子的瞬间,她的心马上就放了下来,熟悉的习题格式,熟悉的分数搭配,让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阅卷之中。

第一道选择小题,读音题,一共四个选项,每项四个词语,请考生选择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这种题目对董淑芬来说,是送分题,分值虽然不高,但对于平静考生的心态,非常有帮助。

第二小题,仍然是文字题,在四组词语之中,在给出的每组四个词语,选择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同样在送分……

之后是成语题,题目是四个句子,每个句子之中都包含一个成语的应用,需要将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挑选出来,送分继续……

再之后,文言文阅读、诗词赏析、现代文阅读等,粗粗浏览一遍之后,董淑芬的目光放在了最后一道作文题上。

“成长意味着_____”

横线部分要求考生自己补上,字数六百字左右,这是一篇文体不限的作文题,可以写议论文,可以写说明文,当然,从题目本身的特点来看,议论文应该更有发挥空间。

当然,成长可以使用自己为主体去写,也可以使用他人的经历去构思,泛指一个群体也没有问题,只要能例举出几点成长带来的变化,用鲜活的事例进行论述,即可满足出题要求。

飞快浏览完一遍考题,已经到了允许答题的时间,心头大定的董淑芬,开始在试卷上飞快地完成着一道道试题。

两天进行六门考试,强度的确很高,但对于已经连续三周,只在一天时间完成六门试卷的董淑芬来说,已经算不得什么,每门考试,她的时间都显得非常宽裕,有着足够的检查时间,特别是在最后一天的历史考试之中,她特意按照县中的答题思路,将能够想到的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到了答案之中,让她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完成了两天的考试,董淑芬没有直接前来县城,而是回到了村里,她知道,接下来的三天,是董明的期末考试时间,虽然她也很想前来县城,但她不想因自己的到来影响董明的考试,再说,她已经很久没回家了。

这几天的县中,同样笼罩在期末考试的紧张气氛之中,体育生们的体育课已经结束,但对于董明来说,他的训练并没有停下。素质四项的训练停了下来,但专项的训练,却被他由隔日一次,改为了每天训练,董明的心头已经有了一些紧迫感,他知道,羽毛球的专项成绩,已经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事情,同样也关系到了汤老师对自己的期望。

董明在朔平体校的一次不经意的米字步训练,引起了朔平体校乃至康宁体校的重视,都觉得董明是一个有培养前途的学生,但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无奈,有前途如何,没有成绩,他们也很难堂而皇之地将董明招收进入自己的学校。

同样的,董明将来想争取到康宁师范参加羽毛球集训的机会,没有比赛成绩是他的硬伤。特别是康宁师范还有一位对汤老师不甚友好的李圣田,如果在集训选拔之前,董明没能获得一个比赛成绩,单凭这一点,康宁师范完全可以将他拒之门外。

因而,七月份的那次省少年儿童羽毛球赛,就成为了董明必须提到日程的比赛,这场比赛,他不仅需要参加,而且,还要在这场省级赛中取得成绩,这对董明来说,不得不说是一场考验。

让一个刚接触羽毛球半年的人,就参加省级赛,这听起来要多不靠谱就有多不靠谱,谁也不会认为,只经过不到半年的训练,就能让一名选手在这种比赛中取得成绩,但,董明有选择吗?

每天在球馆的训练强度,不自觉地被董明提高了许多,这种强度的训练,看得汤老师都有些咋舌,甚至她都在想,省队球员们的训练强度,也不过如此吧!

董明还只是体育生,他当然无法与那些专业球员们相比,不像专业球员们的训练是全天候的,不过,如果有心人将董明的训练时间累加起来,相信也会亮瞎许多人的眼睛。

早上的晨跑,董明不会缺席,器械训练同样没有间断,只是,这几次的器械训练,早就由原本的三人小组,变成了五人,与董明三人不同,新加入的邵翔飞两人,却发现了训练中一些不同的地方。

“这些天的器械训练下来,肌肉好痛,今天这个俯推器,都有些推不动的感觉,这种反应你有吗?”邵翔飞道。

“疼,全身疼,你也不用担心,适应了就好,你看董明他们,都训练这么久了,哪天不是生龙活虎的,别担心了。”

“我观察了几天,董明的训练时间好像比那俩人短,每天都是这样,你知道这是啥原因吗?”邵翔飞继续问道。

“第一天我就察觉了这点,我觉得董明好像对有些器械非常钟爱,对另外一些器械的训练相对短些,因而,我又特意多观察了几天,发现他们每人虽然都保持着相同的训练节奏,但每人对器械的使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别,汪茂华与吴小歌的训练相近,但也并不完全相同,我怀疑器械训练,他们都有自己的套路,适合自己的套路。”

“什么套路不套路的,不就是针对自身一些肌肉进行加强吗,我的弱点是耐力差,想提高耐力,训练全部肌肉就是了,你也是一样,不过你耐力比我强……哎,不想那么多了,坚持练下去,我就不信下次素质四项,还会被吴小歌压上一头!”

如果董明在这里的话,就不得不佩服彭康乐的观察力,他几乎已经发现了器械训练的关键所在,但很可惜,他们三人每人训练方案都不同,导致了彭康乐的观察出现误区,没能发现器械训练的关键所在。

其实吴小歌与汪茂华的训练方案是一样的,都是按照素质四项强化的道路发展,不过,吴小歌最近的训练角度有了些调整。他进行了这么久的器械训练,清楚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一些训练内容稍作调整,并无大碍,因而,他增加了两台器械的训练次数。

吴小歌的这个调整,董明与汪茂华都清楚,也曾受到过董汪两人的嘲笑,因为,这两套器械,都是具有辅助强化腹肌功能的器械。正是因为吴小歌的这个小调整,使得目前三人的训练方案已经完全不同,彭邵两人,也无法通过观察三人的训练,总结出器械训练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