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风调雨顺,村民舍得施肥,庄稼长得比往年好,莲花村人个个脸上含笑。全村数张旺一家人多地广,打粮最多。张家交齐了公粮,还给粮所拉来了几牛车的购粮和余粮,得一笔有史以来最多的卖粮款,还获得一份奖励——一张自行车票。有了车票,买车价格便宜了一半。
王福富家里开碾米房,日常有点小收入,细水长流,积少成多,也有一笔闲钱。他原本年初就想买辆自行车,但看到弟弟王福贵不安分耕作,成天想着四处闯,梦想捷径发财,他担心家里一买自行车,弟弟更是不沾家,玩野了心。现在政府奖励张兴车票,知道他要买自行车,心里也活动起来。他早先在舅家已经学会骑车,冲坡搭人不在话下。
他告诉张兴说:“要买就买永久牌自行车,上海产,质量最好,耐用,款式也大方。我在舅家骑过,很好骑。”
张兴问道:“人家说飞鸽牌自行车价钱比永久车便宜,不知道质量怎么样?”
王福贵说:“永久车是上海名牌,质量肯定比飞鸽牌好嘛。”
青也是爱显摆的人,笑着说:“我们有自行车票呢,就买永久牌的,上海出产的车,肯定最好了。”
李家祥听说王福富张兴要买自行车,跟老婆六妹商量道:“我们家孩子还小,读书不花什么钱。今年收成好,把往年的积蓄也算上,买辆自行车也不差多少钱了。媳妇,你回娘家再借点。张兴说了,飞鸽牌便宜多了,我们买飞鸽牌。”
“我们好不容易有点积蓄,手头有钱,人不慌。要是买自行车,我们一分钱都没有了。如今庄稼不愁水灌溉,收成一年比一年好,等明年手上宽裕点再买吧。”没钱的日子难熬,六妹怕够了。
“张兴王福富他们已经决定买车,我们就不要再等了。借二十几块钱就够买,钱数不多,容易还。你就听我的吧。”
六妹拗不过,答应他回娘家借钱。
礼拜天,张兴、王福富、李家祥带着各自媳妇,六个人喜气洋洋坐班车上县城购车。到了县城,他们什么店铺都不进,直奔百货公司。百货店宽敞明亮,一排排自行车整齐地排列在店里,黑色的油亮,灰色的神秘,红色的热烈,白色的洁净……灯光下,每辆车都锃亮锃亮的,非常诱人。
李家祥行动最快,他紧走几步,冲到最前一排自行车旁,用手一一摸着崭新的车把,啧啧有声。三位女眷看着各种款式的自行车,眼花缭乱,直嚷每辆都漂亮,不懂选哪辆好。六个人在成排的自行车来回细瞅一回,琢磨一阵,还是决定不了买什么花色的车。
最后,六个人挤到柜台前,跟服务员认真询问各款自行车价格。这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经过仔细衡量,三家人各自挑上一辆满意的自行车,张兴买黑色永久牌车,李家祥选灰色飞鸽牌车,王福富要了辆永久牌自行车,灰色的。
大街比乡间土坎路平实多了。收获时节,庄稼人都忙着自家的农活,没空逛大街,街上的行人不多。三家人新买了自行车,乐呵呵的,王福贵搭着莉莉,熟练地往前冲。张兴和李家祥驮着自家媳妇,摇摇晃晃在后面追。
“叮铃铃!叮铃铃!”在村头嬉戏的孩子们,远远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自行车铃声。他们停止追逐,围在路边看稀奇。三辆自行车搭着人直驶过来,带着呼呼风声。孩子们惊叫着闪到一边。
“是我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买新车了。”三家的孩子认出车上的爸妈,高兴地叫起来,追在车后。王福富骑着车在前面,一拐车把,把车停在碾房前。媳妇莉莉紧张地抓住后架,探脚触到地面,才敢下车。张兴和李家祥搭着人一阵摇摆,也停稳了车。一伙孩子跟着拥到车前看新奇。大青把瓜子分给他们,大家乐哈哈的,有的啃着瓜子,有的好奇的转踏板,有的尝试着打铃。
庄户人家平时卖力干活,少交流,晚饭,无论在哪一家,永远是他们交流的平台。陶晓伟吃完一碗饭,陶军红看他舀满第二碗,说:“啊伟,我们家的债还得差不多了。村里很多人家加盖房子,我们家困难,一直建不了。现在雨季未到,我们一家人把房屋东侧的陡坡挖掉,平整好,等到钱款一筹够,我们自家砌砖起房。”
二姐说:“爸,先不急建房。晓杰如今上初中,周六才回家,我们四姐弟就住东厢房。今年甘蔗提价了,我们齐力把家里的荒地开垦出来,全种甘蔗,一两年以后,收成多了,我们再起大房子。”
陶军红媳妇二嫂皱着眉头说:“还债要花钱,晓杰读书要花钱,起房子要花钱,年年都是过得紧巴巴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依我看,四姐弟挤一挤先住几年再说吧。”
陶晓杰一直跟爸妈住西厢房,上初中以后,才搬过东厢房和哥哥挤一个床铺,两个姐姐用一块布帘分掉了里半间,四个人住一间房拥挤不堪。他希望加盖新房,但是知道家里没钱,不敢说,只好忐忑地看着哥哥。
陶晓伟平日话不多,但是讲话句句实在,所以在家说话有分量,他缓缓地说:“我们家房屋确实又旧又挤,下雨天就更麻烦,漏雨不停。大姐二姐是大姑娘了,四个人挤在一起住有很多不便。反正迟早都要加建房子,起早点还可以翻新翻新旧房。”
陶军红见陶晓伟同意自己的意见,把饭碗一放,说:“那就这样了,明天起我们平整地基。”
二嫂一听,急了,跟陶军红嚷起来:“咱家还困难,等一两年再建,你瞎拿什么主意呢?”
陶军红见她嗓门大,生气了:“你就是这样,什么事都不拢心。孩子都同意了,你还吵。”
“就你行。房子好好能住人,你撺掇什么?现在种地要紧还是建房要紧?。我不管,没有钱起房,我不去借!”
“你不去借?我自己建我自己住吗?”
俩人又习惯地唠唠叨叨起来。四姐弟平日听争吵听惯了,家常便饭一样,谁也不插嘴。
好一会,陶晓伟实在不愿听下去了,提高音量说:“爸,妈,不争了。钱的事我来找。”
二嫂以为听错了:“什么,建房的钱你去找?”
“对,我说了,建房的钱我负责找。你们不要老是拌嘴。”
“得,得,你们建房不用我借钱,记好啊,别到时候催我回娘家借钱。”说完,一边帮女儿收拾饭桌,一边唠叨着扯上一些鸡毛蒜皮的旧事,跟女儿数落着当爹的不是。